•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孙权最中意的接班人究竟是谁
吴大帝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纵观孙权在位早期,其手段和魄力都令人为之叹服。小说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便是以孙权为原型的,当时曹操看了之后,都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更多
孙权晚年太子之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在三国开国皇帝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无疑刘备的太子的选择最稳定,最安全,也最没有争议(当然也是没得选)。曹操(姑且算)在选择太子的时候,虽然有一定的波折和意外,但基本上还是很平稳的。而唯孙权在太子的问题...……更多
...卫战。刘琦守江夏也参与了赤壁之战。朱文正曾被老朱当接班人培养,后来被弟弟朱标取代,失落的他整天花天酒地。刘琦原来是刘表的接班人,后来也被弟弟刘琮取代,失落的他整天花天酒地。朱文正死于鄱阳湖之战后2年,...……更多
东吴小霸王孙策的故事
...然来得突然,但他死前神智非常清楚。他不仅安排正确的接班人,同时也选好了顾命大臣,原本大家以为接班的会是他的三弟孙翎,因为他骁勇善战,大家都认为他的本事跟孙策最像,但是孙策选择的接班人却是他的二弟孙权,...……更多
孙策的政治定位:守成图进,平衡鹰派与保守派
...蜀汉四十三年)。 东吴政权的相对稳定,与孙策选对了接班人是大有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三国志孙策传》说,孙策临终前,先找来张昭等人,对他们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更多
周瑜和鲁肃对东吴的势力有什么影响
...而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成大事者,首先需要培养事业的接班人,萧规曹随之下,才能将政策制度化。周瑜、鲁肃虽然存在部分政见不同,但在主要目标上却高度一致。周瑜去世后,鲁肃继续辅佐江东基业的发展,在纷繁复杂的...……更多
孙权的三位皇后背后的权力游戏
...时孙登太子稳固,而且处事公允,十分优秀,是一个合格接班人,在孙权的安排下,娶了周瑜的女儿做太子妃,而步练师统领后宫,进退有据,对于各个嫔妃也是一视同仁。可以说此时孙权在各个方面都是十分稳定的,这时候孙...……更多
东吴名将陆逊之死:权臣与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了孙权的猜忌。2、两宫之争其实魏蜀吴三国都存在一个接班人问题。曹魏的曹睿去世后,接班人曹芳是个孩童。这导致了权臣对皇帝造成了压迫。后世提到曹魏的权臣,普遍想起了司马懿,但却忽略了,曹爽其实也是权臣,而...……更多
三国被低估的大将蒋钦,与吕蒙地位相当
...地位是很高的。可以说孙皎、吕蒙、蒋钦三人就是周瑜的接班人,而陆逊又是这三个人的接班人。而在各种小说、游戏以及后人的印象中,蒋钦的名气却远远赶不上他的实际地位,与甘宁、凌统、周泰、徐盛一个层次上。那么造...……更多
孙权晚年为什么会引发二宫之争?
...纪的增长,所有的国君都将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皇位的接班人选。谁也没有想到,曾经被曹操也羡慕嫉妒的:生子当如孙中谋的人,在晚年的时候,竟然也遭遇了一场二宫之争,直接就重蹈了汉武帝在当年要废立太子的老路。...……更多
从各个方面都来比一比,周瑜和陆逊谁更有才?
...这一举动体现了周瑜的忠诚,坚决拥护前任领导人指定的接班人,至此周瑜也取得了孙权的信任,虽手握重兵,但孙权非常尊重周瑜。周瑜一生最大的贡献其是劝谏孙权不要投降曹操,而应该坚决抵抗,并在赤壁之战中完美的击...……更多
孙权晚年为何看陆逊不顺眼?
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在晚年时,跟麾下大臣、丞相陆逊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从《三国志·陆逊传》中的记载来看,陆逊后来是被孙权逼死或气死的:“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陆逊从大都督到上大将军,再...……更多
三国正史上这四大名将,全都不得善终
...上,直到这个时候,吕蒙都还没有把陆逊当作自己的最佳接班人,他临死时是推荐朱然代替自己的。公元221年,已经称帝的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决意御驾亲征,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七月,刘备令丞相诸葛亮留守成...……更多
蜀汉灭亡后,孙皓统治的东吴为何还能存续十七年?
...诸多部署。再次结合晋灭吴之战的实际情况,羊祜指定的接班人杜预率领襄阳兵马向江陵进军,而上文提到率领水军直取石头城,逼迫孙皓出城投降的王濬同样是在羊祜的安排下担任益州刺史、大力组建水军。羊祜死后,西晋仍...……更多
张昭为何当不了东吴的丞相
孙权称吴王的时候,继承了汉制,开始设立丞相之职。当时大多数人提议让张昭出任丞相之位,孙权却以丞相事多、责任大没有任命张昭,反而任命孙邵任丞相。当孙邵去世后,大家又提出让张昭担任丞相时,孙权又以丞相事...……更多
孙策死前给孙权留下一句遗言,孙权却理解错了!结果害了东吴政权
前言孙策死前给孙权留下一句遗言,孙权却理解错了!结果害了东吴政权。这段看似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似乎在一句简短的遗言中埋藏了深刻的悲剧。孙策的遗言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含义?为何孙权在理解时产生了误解,导致...……更多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入相”。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光辉人物”,最终却受到了孙权的逼迫,忧愤而死,到底是怎么回事?1.陆氏家族说到陆逊的家族,笔者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东吴的势力分配。东吴的皇族当然是孙家,同时也是最大的家族。但最...……更多
曹丕与孙权的虚假盟友关系及其破裂
...个朱然先介绍下。实际上吕蒙临时前,吕蒙向孙权推荐的接班人是朱然而不是陆逊。能被吕蒙推荐,必不是泛泛之辈(历史上也将证明这点),夷陵之战时候朱然连同陆逊一起击破刘备。 朱然朱然是在吴军大胜蜀军情况下,少...……更多
陆逊之死:孙权对江东世家的猜忌与打压
...心,将陆逊等残存之人的半数送还扬州,陆逊方能保命!孙权的薄恩寡情可见一斑。孙权为何如此对待陆逊,其中关键一点就是陆逊就是江东世家之首,而孙权属于外来户,为了确保自己权力基础,打压江东世家就是必然选择,...……更多
...东吴也发生了奇怪了一幕,出现了兄死弟及的画面。孙策孙权孙策、孙权是俩亲兄弟,感情还算是不错的,身为孙坚的儿子,两人都是颇具才干。当时孙坚去世后,孙家基本是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往日荣光已然不在,而孙策...……更多
孙权接手的东吴是个什么样子的
孙权接手东吴时其实是很乱的,只不过我们看演义看的多,而演义侧重谈曹刘,对于孙权早期是没咋提的,因为没提,孙权早期的功绩不被人熟知,这让很多人觉得孙权上台的很轻松,接手东吴时居然是不乱的。这里我来给大...……更多
陆逊默默无闻,却能完成周瑜、曹操一生都没有做成的事
...迅也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东吴这些好看又名将的接班人,或者接班人也不为过。鲁迅智勇双全。他为东吴的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艰难的童年,年轻的回家《舆地纪胜》:武王猎场,华亭谷东,吴鲁迅出生地...……更多
陆逊为什么能够完成周瑜、曹操一生没有做成的事
...逊也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东吴这些好看又名将的接班人,或者接班人也不为过。陆逊智勇双全。他为东吴的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艰难的童年,年轻的回家《舆地纪胜》:武王猎场,华亭谷东,吴陆逊出生地...……更多
...听闻孙策的骁勇,称赞他为“狮儿难相争”。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年幼的小将军成为一方主帅。借着周瑜、张昭等人的帮助,安定了内乱,又接连取得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的胜利,打败了当时的首屈一指的枭雄曹操和刘备,然...……更多
他是三国最无能的谋士,幸好孙权没有重用,否则东吴早亡了
本来是通过三国最无能的谋士,幸好孙权没有重用,否则东吴早就灭亡了。东吴虽然在三国中的影响力不如蜀魏,但能与蜀魏形成三足鼎立,可见东吴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但有一位是三个王国中最无能的谋士。幸好他没有被...……更多
世袭领兵制是东吴最大的弱点,最后导致东吴灭亡
...。只不过东吴的孙策是一个短命的人,孙策病逝后,弟弟孙权即位。不可否认的是,东吴是一个在世家大族基础上建立的。古代的时候,用吴作为国号,是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的...……更多
如果当初孙策没有被杀,是否能带领东吴统一天下?完全有可能!
...操官渡之战时,孙策可能会偷袭许昌,孙策领导的东吴和孙权领导的东吴,完全是气质不同的两个集团。因为就是在孙策和孙权进行交接的那一刻,东吴政权确立了其割据属性。孙策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六岁(虚岁)。之前几年...……更多
为什么孙权在三国中存在感很弱
孙权是我们在三国中看到比较无足轻重的帝王,他在三国中的地位就像一个天平上的筹码,当曹操吞荆州拥有百万雄兵后,他和刘备共同在赤壁之战打破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赤壁之战让曹操大大降低了统一天下的野心,之...……更多
周瑜的预言与东吴的未来
...为了宿敌。周瑜生前曾明确看到刘备的威胁,但东吴主公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导致东吴在刘备去世后的数十年里不断受到蜀汉的压制。作为东吴的臂助之才,周瑜与刘备的故事,成为三国历史上一段传奇却令人唏嘘的命运交锋。...……更多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的吴国实际奠基者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孙策为人骁勇而且善于笼络人心所以在他南下的时候很快就占据了江东。然而不幸的是孙策就在自己创立江东基业后不久便被仇敌行刺,当是孙策刚占据江东而且自己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2024-06-23 14:01:00
也许是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太漂亮了,崇祯后面用人表现充满盲目性。内阁大学士是朝廷重臣,有“崇祯50相”之说,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7年
2024-06-23 14:01:00
崇祯因为后金使的反间计,就杀了抗击后金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他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生疑,仅仅两年时间。此后,崇祯似乎还不从中吸取教训
2024-06-23 14:02:00
一个人的悲剧,常常就是他性格的悲剧。他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陋习,他对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比如
2024-06-23 14:03:00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六个儿子中最出色
2024-06-23 14:04:00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
2024-06-23 14:05:00
正因为嬴政年少无法掌权,说是旧情复燃也好,说是笼络权臣也罢,赵姬对吕不韦极尽笼络之能事,许以高官厚禄,许以以身相许。随着嬴政年纪见长
2024-06-23 14:06:00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又结交蒋斌和蒋显
2024-06-23 14:07:00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对此,在笔者看来,钟会有谋反的意图
2024-06-23 14:07:00
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在蜀汉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钟会想要获得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必然要和姜维进行合作,也即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2024-06-23 14:07:00
究其原因,显然是钟会不够杀伐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蜀汉灭亡之后,钟会于公元264年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
2024-06-23 14:08:00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
2024-06-23 14:09:00
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
2024-06-23 14:09:00
为了保护她,她的丈夫甚至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她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1442年,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准皇后
2024-06-23 14:10:00
康熙是后人心目中的著名君主,但他虽然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1腐败,国库空虚
2024-06-23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