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10:37: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为东吴政权中后期最有魅力的名将,陆伯言绝对称得上一声“王佐之才”。

他和魏国的荀彧,蜀国的武侯诸葛亮一样,都是品行端良、为人正直的良才。

而且陆逊比起其他两个人来说,更有突出的军事能力。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作为东吴中后期最有能力且战绩最光辉的统兵之主,陆伯言真正地做到了“出将入相”。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光辉人物”,最终却受到了孙权的逼迫,忧愤而死,到底是怎么回事?1.陆氏家族

说到陆逊的家族,笔者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东吴的势力分配。

东吴的皇族当然是孙家,同时也是最大的家族。

但最初的江东却并不是这样,老孙家本是江西的势力,后来由于“小霸王”孙策横空出世,才入主了江东。

作为外来势力,孙家在江东的“地基”很是不稳固。

为了进一步稳固政权,孙策和孙权一开始都选择提拔淮泗人士(比如周瑜、张昭、鲁肃、吕蒙等),而打压江东土著氏族。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赤壁之战之后,孙刘联合大破曹军,孙权才算是彻底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为了图谋天下,孙权选择了联合江东土著氏族的策略。

在孙权的放任下,江东土著氏族陆、顾、张、朱等凭借他们的百年底蕴迅速走上了统治阶层。

但此时的孙权还是有能力,也有自信能够压制他们的。

夷陵之战时期,陆逊已经是东吴的“大都督”了,但由于威信不足,陆逊只好借助孙权御赐的“尚方宝剑”来维护自己。

后来,陆逊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实力,屡次建功立业,并因此受到了孙权的信任。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之后的东吴政权彻底稳固了下来,并且实现了“本土化”,彻底掌控了局面,这个时期是孙权和陆逊的蜜月期。

陆逊不仅受到了孙权的信任,而且还出任丞相,掌握了国家大权。

陆氏一族作为江东地区颇具势力的氏族,一共出现了两个丞相、五个侯爵、十三个将军。

不仅如此,陆逊巅峰时期,一共有五千私军,势力大到连魏国都不敢轻视。

虽然孙权也意识到了陆逊等江东氏族的势力有“尾大不掉”的风险,但他仍然有自信能够掌控全局。

可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却让孙权不得不“起杀心”了。

孙权为了稳固东吴政权,亲自给太子孙登安排了一个极其优良的“政治圈”。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诸葛恪、顾谭、陈表、张休等人都紧密地团结在了孙登的身边。

在这个时候,孙登也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压制江东势力,稳坐东吴皇权。

本来,有“茂美之德”的孙登是孙权最好的也是一手提拔起来的继承人,他在整合江东氏族和统帅淮泗集团方面都没什么问题。

可是,孙登却在三十一岁的时候,突然暴病去世了。

孙登的去世,把权势过盛的陆逊一下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因为孙权没有了能够制衡陆逊的继承人。

这里的情形与后来朱元璋诛杀蓝玉何其相似。

太子朱标作为最好的继承人本来可以完美掌控蓝玉,可因为朱标的早死,朱元璋只能亲手杀掉蓝玉,抹除太孙朱允炆的威胁。2.倒霉的陆逊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孙登去世后,孙权虽然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万分悲痛,却也没有办法,只能重新册立孙和为太子。

但这一次孙权的态度很暧昧,他先是选择册立孙和为太子,接着又宠幸鲁王孙霸,让孙霸的待遇和太子一样。

由此,太子和鲁王孙霸的党争来开了序幕。

总体来说,太子孙和掌握优势,诸葛恪以及江东四大土著氏族都是他的支持者。

而孙霸这里的势力较弱,但大部分都是淮泗集团,还有江东重臣全琮。

陆逊自知自己位高权重,且又是江东土著氏族的最大代表,所以本想置身事外。

哪怕全琮,写信给陆逊,陆逊还是表示应该“保持中立”。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并且怒斥全琮,应该“仿效古人,处死和孙霸亲近的儿子”。

全琮对此很愤怒,于是上书要求将“不臣”的陆逊家外甥顾承流放,孙权应允了。

顾家本是陆家最大的政治“帮凶”,现在他们受难,陆家如同自断一臂。

孙权用实际行动为陆逊敲响了警钟。

但陆逊没有看懂孙权的做法,他还是选择了一心为国。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陆逊上书,要求孙权明确“嫡庶之分”,不要过分厚爱鲁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陆逊本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又干预“皇位继承人”,自然引起了孙权的极度不满。

更严重地是,这本来是国家最大的机密,但陆逊却选择了“公开上书”

孙权于是龙颜大怒,责备陆逊不该干预“立储”之事。

为了进一步打击本土势力,孙权选择流放了陆逊的亲族,废掉了孙和,杀死了孙霸。

对于陆逊,孙权虽然没有直接下手,却多次责备他。

“累谴中使责让逊”——《三国志·吴志》

陆逊一心为国,却落得个如此下场,终于忧郁成疾,去世了。

陆逊去世后,孙权十分后悔,对陆逊的儿子陆抗说:“朕之前听信谗言,错怪了你们的父亲,对你们更是辜负,现在我已经销毁了这些信件,两家重归于好”。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陆逊的死和孙权的“问责”绝对有很大的关联。3.有“勾践之奇”的孙权

如果大家细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孙权和勾践真的很像。

他们都是早年经历坎坷,忍辱负重,最终成就霸业。

可成功之后,却变得猜忌和刻薄。

孙权称帝之后,仅仅追封父亲孙坚为帝,而真正打下江东基业的哥哥孙策却只追封了“王”。

孙策后来的子嗣单薄,而且很早就绝嗣了,也能看出孙权对他们绝对不好。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对于主政大臣张昭,哪怕所有人都认为丞相之位非张昭莫属,但孙权就是不愿意。

孙权不仅因为之前赤壁之战中张昭的投降行为很是痛恨,还经常当众恶意责难张昭。

对于陆逊也是如此,当初陆逊大胜归来的时候,孙权恨不得“君臣佐使”,但发现陆逊能威胁到自己的权力之后,立刻猜忌、责问,甚至想要杀死陆逊。

也正是因为孙权晚年的猜忌,东吴政权最后重新回归动荡,哪怕坐拥长江天险,却还是“享国不久”。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中各家最出名的辅政大臣,哪家比较强?
...孙策大业未成而遭遇刺杀,临终前让周公瑾等人辅佐弟弟孙权处理军国大事。孙权年幼,并不被孙策众多旧臣所看重,只有周公瑾坚持对孙权使用君臣的礼节,为其确立君主之地位。为了确立东吴的
2023-06-08 09:41:00
隐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太和四年(230年),魏人隐蕃假意叛魏降吴,成功潜伏到孙权身边当了细作。那隐蕃的成果如何,对东吴的统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一,少有口才建安十四年(209年),隐蕃出生于青州的一个大户
2023-05-28 21:40:00
周瑜的预言与东吴的未来
...为了宿敌。周瑜生前曾明确看到刘备的威胁,但东吴主公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导致东吴在刘备去世后的数十年里不断受到蜀汉的压制。作为东吴的臂助之才,周瑜与刘备的故事,成为三国历史上
2024-01-07 18:12:00
东吴四大都督,孙权为何最器重吕蒙?
...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那么,孙权最喜欢谁呢?答案是吕蒙,举个栗子,吕蒙病重时,孙权把吕蒙接到自己内殿中医治,孙权想一直看着吕蒙,又怕劳动吕蒙,于是在墙上
2023-05-20 11:03:00
孙权识人用人的手段,连曹操都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用什么方法识人用人?连曹操都觉得生儿子就应该像孙仲谋那样。高层政治家。孙权以其父孙坚、兄长孙策为根基,在一大批优秀人才的辅助下,最终称霸江东。凡是一统天下的君主,都是有杰出人
2023-03-07 13:46:00
揭秘《三国志》中的“王佐之才”:荀彧、诸葛亮、刘晔、张昭
...劳极大,但是他的结局有两种记载,一种记载为曹操征伐孙权,荀彧在寿春病逝。另一种记载为曹操送荀彧空食盒,荀彧看到后就自杀了。有人认为荀彧是三国冤死的贤臣。 第2:诸葛亮。陈寿
2024-03-10 13:05:00
周瑜为孙权立下大功,为何去世之后没有谥号?
...五年(200年)四月,26岁的孙策遇刺身亡后,年纪轻轻的孙权成了接班人,周瑜也尽心尽力辅佐他。抛开演义中的那些情节和孙策时期的功劳不谈,仅仅是孙权在位时,周瑜也是为江东立下了
2023-06-27 13:12:00
揭秘张昭:东吴文官之首的胆识与智慧,却被误解为懦弱的软骨头
...配合默契。后来,孙策打下的这些地盘的管理模式,直到孙权掌权期间,都一直都沿用着张昭曾经的那一套。而这些地盘,也最终成为江东孙氏集团的霸业根基。所以,如果说到三国枭雄识人用人之
2024-04-20 13:13:00
东吴的八位大司马,各自迥异的人生结局
...,从孙策跋涉辛苦,不避危难,为其亲待,从平江东。及孙权统事,拜平南将军,屯紫桑。孙权、吕蒙讨关羽,吕范留守建业,以功拜建威将军、丹扬太守。督徐盛、全琮、孙韶以舟师拒曹休、张辽
2022-12-29 20: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