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孙权:一代英主晚年的失误与东吴的遗憾
...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稳固了东吴的政权,并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联手击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一时期,孙权善于纳谏、用人唯才,东吴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权...……更多
刘备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不才,君可自取”什么意思?
...奇妙的办法杀掉一个最能力挽狂澜让国家走上正轨的股肱大臣,除非是刘备病糊涂了。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_图 那么刘备这两句话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刘备及其旧部是从荆州起家...……更多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胜利与曹操的失败
...军伤亡非常大,回到江陵之后,害怕赤壁失利而导致后方政权不稳定,立刻自己回了北方,留下曹仁、徐晃等继续在南郡驻守,后来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取得完胜。 曹操败于...……更多
人才凋零!东吴诸葛瑾、顾雍病逝,蒋琬不负重托,成蜀汉中流砥柱
...尚书事”,后来,再让他开府,加大司马。蒋琬当了蜀汉政权的最高负责人后,就死守着诸葛亮的既定方针,一切工作为了北伐。只是蒋琬的内政能力很强,当诸葛亮的后勤部长很优秀,但他的本质不是个好战分子,更不是一个...……更多
...才逐渐掌握大权,刘备同时命李严统内外军事,可见托孤大臣不止诸葛亮一个,直到李严下台,诸葛亮才真正独揽大权,那么诸葛亮在没有获得兵权之前又如何能支援关羽?这就离谱了,演义中关羽拒绝孙权的求亲,说出那句虎...……更多
孙休为什么要娶外甥女为妻
...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逐渐除去了孙綝,夺回了吴国的政权。孙休当皇帝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除了重新掌握了政权外,他还改善政策法制,嘉惠百姓,改善人民民生,促进了东吴的经济繁荣,同时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更多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卷中,吴国的君主孙权以智慧和勇敢著称。然而,公元243年的一个春天,这位年迈的君主却意外地落入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圈套之中。这个女子,便是年仅19岁的潘淑,一位从织布室走出,以美貌和智谋著称的...……更多
汉光武帝后代刘晔的“毒计”,成了三国统一的转折点
...刘备调动精锐部队发动对吴国的东征行动。此时,蜀国和孙吴政权已成为宿敌。荆州的丧失对刘备而言,不仅仅是为关羽报仇的问题,更关系到蜀汉未来能否一统天下。刘晔向曹丕建议趁机伐吴,因为刘备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取...……更多
诸葛瞻的成长历程:从聪明伶俐到平庸无能的转变
...具平庸,不堪重用,靠父荫被刘禅招为驸马,还成为辅政大臣,位高权重的他好赖不分,竟与奸宦黄皓搅在一块,攀援朋比,在司马昭兴兵灭蜀的危急时刻,由于他作战指挥失误,率数万成都御林军抵抗邓艾数千孤军居然兵败身...……更多
历史上假节钺指的是什么
...一起看看吧!“假节钺”代表着皇权,持有“假节钺”的大臣,如同皇帝亲临,拥有着很高的权力,武将手握“假节钺”,可以不经过请示,直接斩杀触犯军法的将士。“假节钺”因为权力太大,这导致皇帝授予“假节钺”之权...……更多
三国鼎立与诸葛亮的崛起:智者的传奇人生
...年)继而有夺取了益州,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而作为最大的功臣诸葛亮则被封为了蜀汉的丞相。然而刘备登基之后却越来越自大,不听诸葛亮劝阻,执意要起兵东吴为二弟关羽报仇。最终在公元222年败于夷陵,...……更多
...有什么大用。226年(黄初七年)曹睿继位,司马懿以顾命大臣迁抚军大将军,统领禁军。又任骠骑大将军,都督荆豫二州军事,坐镇宛城,主持荆州对吴攻战。此时孟达想要造反,司马懿果断平定了孟达的叛乱。以后几年,诸葛...……更多
...江陵。第二次接触就是次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而发起了对孙吴的入侵战争——夷陵之战,在这一仗中,朱然凭借其优秀的指挥才能,再次让刘备饮恨而去,最后病死于白帝城。虽然这两场战争让后来喜欢小说里刘备的人们不悦,...……更多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说了啥
...分天下”的局面已然形成,刘备乘胜夺得荆南四郡,蜀汉政权初现雏形。创业未半,中道崩殂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自立,并将汉献帝杀害。刘备听后,大为震惊,便急急也欲称帝,与曹魏政权势不两立!诸葛亮苦心劝说,刘...……更多
...体数目不详。周瑜在对孙权将曹操的兵力估到二十多万。孙吴鼓吹曲《伐乌林》则记载曹操“舟车十万”。联军方面,孙权调给周瑜、程普兵马三万,周瑜、程普两位都督各自领兵一万五千人,诸葛亮在劝说孙权抗曹时说刘备有...……更多
东吴暴君想把全国女人收入后宫,在蜀汉灭亡为何能后再撑16年
...子孙和,赐死孙霸,遗命不足十岁的幼子孙亮继位,引发孙吴宗室不满,吴国政坛顿时陷入了一片阴云中。公元258年,权臣孙綝废黜孙亮,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执政期间,设计诛杀权臣孙綝,兴办教育,努力重振东吴。可...……更多
...致曹操于死地。从而引出吉平设计下毒,马腾反叛,汉五大臣的纵火谋叛等一系列暗算事件。后院起火,曹操也是应接不暇,这样的君臣猜忌,乃至献帝心怀对曹操杀之而后快的念头。想必也令曹操很困扰吧。曹操在这种情况下...……更多
李严与诸葛亮的政治斗争
...河中几乎被遗忘的名字。当他在刘备临终前被提拔为重要大臣,身居尚书令之位的时候,是否预想过自己最终以失败告终的悲惨命运?一位有才能的政治家,一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统帅,他本可以拥有更加辉煌的人生。然而最终...……更多
刘备攻打西川时,曹操、孙权为什么都不趁机去偷袭荆州
...此时,为了巩固江东,孙权也在做积极调整。原本,孙权政权治于吴郡,也就是今天苏州一带。为了巩固统治,211年,孙权采纳张纮的建议,迁到了秣陵,改名为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同时,筑石头城,筑濡须坞,开始以建...……更多
三国双雄周瑜与陆逊的军事才能与功绩大比拼
...张和防御立下了汗马功劳。周瑜出生于东汉末年,成长于孙吴地区,是孙吴早期的重要将领之一。陆逊出生于吴郡陆氏,是孙吴后期的重要将领,曾担任丞相职位。二、人物介绍周瑜,字公瑾,吴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县)人。他...……更多
他差点就成为皇帝,却因为一个女人丢了江山
...了新的皇帝,而且立即宣布要大赦天下。而且将朝中很多大臣的官职都升了一级。在诸葛恪治理了水患之后,就和魏军在东兴交战,虽然气站胜利,但是在一个雷雨夜武昌的端门被雷击中起火,只能开始改建,但是改建完之后居...……更多
三国杀:为什么神将唯独没有神孙权,原来神将还有隐藏背景
...吴国嘲讽的梗这里就有一部分。曹操写信给孙权,孙权和大臣商议,张昭劝:“我们最好去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好歹三国鼎立吴国有一个名字,这还没打呢就想投降了。并且看情况当时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意见。不过这个骚...……更多
蜀汉第二大将魏延,地位仅次于关羽的传奇人物
说起三国蜀汉政权的里大将,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在三国志里,确实是这五个人同传,虽然赵云只是杂号将军,不像其他四人前后左右将军那么显赫,...……更多
李严在蜀汉政权中的角色与地位
...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成为诸葛亮正李严副的托孤大臣;刘备临终,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以抵御东吴。那么,刘备为何如此重视李严呢?李严是刘备经过多年考察,值得信任的人。李严字正方,南...……更多
揭秘《三国志》中的“王佐之才”:荀彧、诸葛亮、刘晔、张昭
...生就可悲了,因为孙权继位后,一是称吴王时,几乎所有大臣都建议让张昭做丞相,但孙权都不用张昭。二是孙权称帝后,张昭几乎是自动辞职,回家著书立说去了。这四人,个个都堪称当时的大才,虽然诸葛亮累死、荀彧冤死...……更多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夷陵惨败,诸葛亮为何保持沉默
...州对诸葛亮非常重要。荆州的丢失将导致荆州集团在蜀汉政权处于弱势,削弱了诸葛亮的权力基础,危及到蜀汉国家的权力制衡。刘备西进益州并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是带去了法正和庞统,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更多
揭秘三国:诸葛亮如何三气周瑜、骂死王朗、气死曹真
...、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素有雄辩之才,常以此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胜利,“赤壁之战”前的舌战东吴群儒;有时还拿来用作临阵作战的武器,两军对...……更多
曹魏三代缘何托孤司马懿?三马同槽预言,马腾马超父子或成背锅侠
...”曹洪等涕泣领命而出。点评:顺治给康熙留下四大辅政大臣。曹操也给曹丕留下四大辅政大臣: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本家的也就一个,三个外姓的。曹洪死于232年,陈群死于237年,贾诩死于223年,曹丕死于226年,四大...……更多
...末年三国鼎立的基础。从此以后,形成了以曹魏、蜀汉、孙吴为主的三个地方政权,东汉灭亡。4、淝水之战(谢安、谢玄对战符坚)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交战的双方是以符坚为首的前秦政权对战以谢安、谢玄为主要军事统帅...……更多
三国毒舌排行榜:诸葛武侯居首,杨修孔融上榜
...了,其实长大以后的孔融也是个大才,最初在东汉是一位大臣,曹操时期也是重要的文官,他的文笔和口才都非常犀利,是为有身份的长者,然而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曹操也是个有脾气的人,经常对曹操进行劝谏的孔融,最终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