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1900多年前的“字典”,为啥现在还在用?
...源:北晚在线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一起来认识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对汉字学有三大意义《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不仅具有查字的实用功能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总结起来...……更多
...奇。据记载,“龘”出自我国第一部以楷书为字头的古代字典《玉篇》,形容龙腾飞的样子。虽然这个字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实际使用过,但今人将其从浩如烟海的字典中挖掘出来,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用以表达中华民族对美好...……更多
古代没有拼音标注是怎么认识字的
...期,著名学者许慎耗费多年精力,编撰了一本中国最早的字典,名曰《说文解字》,在字典里,他提出了中国第一个给汉字标注读音的“读若法”,又叫“读如法”。“读若法”顾名思义就是采取“读音类似”的方式,给一些生...……更多
在识“字”中成长
...、写字”专题教研、汉字教学实践等多种活动,不断总结多年课堂实践的汉字教育新方法及应用,让汉字教育课堂有效提质。从2013年开始,经过十余年的课堂实践,该校总结出“猜、看、说、画、辨”的汉字教育课堂新方法,...……更多
...、书写简便化、使用规范化的过程。《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等字书、词典,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康熙字典》成书的清朝前期,专指商始祖的偰,已经与契通借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现代汉语汉字...……更多
中国汉字来历的有趣传说:仓颉造字的故事
关于中国汉字来历的有趣传说,最流行的就是仓颉造字的故事了。《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已经很有趣了吧,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竟然下起了谷子(奕天突然想到,谷子扒了皮叫小米...……更多
东汉学者写了一本字典,为啥就被尊为圣人?扒一扒汉字发展史!
...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文字的书籍,同时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本字典。而在这本书彻底定稿之后,许慎将这本书,完整上交给了国家。在许慎看来,自己这本书,填补了中国文字领域的空白。只要自己这本书交上去,就注定会名留青史...……更多
...汉字作为正体,淘汰了“噘”等1055个异体字。在之后的字典或词典中,词条“撅嘴”就成为推荐使用的规范词形。事实上,人们在书写“juē嘴”时会不自觉地想到与嘴有关的“噘”字。2013年6月,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更多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中国首部字典收录多少字?走进漯河看“字圣”如何说文解字
作为中国首部字典,《说文解字》共收录了多少字?又是如何架起古老文字与后世文字沟通的桥梁?2月20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文化园,看“字圣”许慎如何说文解字,...……更多
仓颉造字之谜:仓颉首造黄帝二字,黄与帝在甲骨文中暗藏天机
...坡遗址”,遗址中出土了距今6000年前的30个陶文刻符,40多年来一直无人辨认出来,刘正英根据结绳记事、河图洛书等判断,这些主要属于两套1—9的象形数字。由于半坡遗址距离黄帝有1000多年,而黄帝距离甲骨文又有1000多年,...……更多
焦点访谈: 根脉 伟大文明 绵延不断
...号,到汉代《说文解字》中的10000多字,现在的《汉语大字典》收录的单字已经有56000多个。跨越历史长河,汉字始终绵延不断、传承发展,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字。正是由于这样连续不断的生命力,汉字滋养下的中华...……更多
你见过生活中的《春节序曲》吗?
...都是《说文解字》《中国汉字文物大系》《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文献资料,在讲解表情包含义时,还时常会引用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等单位所馆藏的古老文物的资料。为了让科普更严谨,团队会查...……更多
聊聊关于仓颉造字之后鬼神哭泣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仓颉被尊为文字之神,他发明了汉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关于仓颉造字之后鬼神哭泣的说法,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本文将探讨这个传说背后的原因及其文化内涵。一、仓...……更多
...千年历史长河中,“仓颉造字”是最早关于造字的传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汉字让信息得以传之异地、流之长久,帮助人们战胜时间、空间的禁锢,使中华文明代代延续。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更多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数字技术助力专家破解三千多年前甲骨上的文字密码新华社郑州4月20日电(记者刘金辉 许炜凯)20日,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在河南安阳正式上线,该小程序利用数字焕活技术将刻有文字的甲骨以三维...……更多
“唤醒”甲骨文 厦大团队尝试用AI破译古老文字
...确意义并不简单。古文字+AI,为何值得期待?一本异体字字典 研究者用几个月时间写软件,AI用半天时间就将字典编写完成甲骨文的破译之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各种难题交织在一起,让研究者们屡屡碰壁。因此,当研究人工...……更多
中国根本不产狮子,为何却有“狮”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叹为观止
...·虎部》。《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著的第一本汉字“字典”,除了介绍汉字之外,还编缀了汉字背后的小故事,从许慎的解释来看,他将狮子当作老虎一类的动物,并划分到了虎部。其实大体来讲也没错,老虎、狮子都是猫...……更多
消亡的古代神秘文字,数百年无人可解
...的比重很大,1997年,国内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西夏文字典《夏汉字典》出版(著名西夏学者李范文先生历史二十多年写成)。 ……更多
冯小刚:恢复繁体字,才能救传统文化!易中天问这4个字会写吗?
...汉字的做法,向英语学习,改用拼音代替在中国有着四千多年的汉字。好在有识之士还是占据了大多数,最终确定一系列繁体字简化的标准,才形成了如今的简体字。文字要和现实的需要相契合 简体字与繁体字哪一种书写出来...……更多
仓颉:汉字的创造者与中华文明的开拓者
...创造者,仓颉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作为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不仅是古代中国的杰出文化人物,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仓颉的生平、贡献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揭开这位古代智者...……更多
全村改姓“鸭”惹争议,被忽视的罕见姓氏还有很多
...在陕西的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较大的不同写法,把谁收录进字典估计其他地区的朋友都不会同意。 biáng 字的几种写法,源自网络在 biáng 字公开可以输入之前,最好让孔乙己一样的人物去考证下标准的写法.否则即使以后电脑里可...……更多
汉字为什么没有被拼音文字取代,是因为它有这两大特性
...内涵,只要稍加训练,我们不但可以通读商代以来的三千多年文献,如果以后考古发掘出更早的文字,也可以循线辨识。还有,我们可以不管一个字在唐代怎么念,也读得懂他们写的诗文。同样的,不同地区的方言虽不能够相互...……更多
新书《说词解字》在宁首发
...守权说。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杰出书法家,许守权多年来积极投身于古文字文化、书法文化和易学文化研究,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举办公益书法展,教学传承书法之道,积极倡导弘扬传统文化;被多家单位聘...……更多
他们废除了汉字,全民学习罗马拼音,带来了什么后果?
...。 随后,先后有传教士在1772和1832年推出了《越南-拉丁字典》。但是这些字典一直以来都只限于传教士们用于印刷传教书籍等,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不幸的是,1858年,法国入侵越南。越南爱国人士为了抗议,不肯学习法...……更多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中国文字博物馆:赓续历史文脉 讲好中国故事
...文、简帛文字、篆书、隶书、楷书……中华民族连续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汉字发展史,而汉字的产生及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走近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被称之为“文字之家”的中国文字博...……更多
...发布,“龘字怎么读”立即冲上了热搜,很多人特意查了字典。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该主题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随...……更多
为何司马迁第一个讲黄帝
...时代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仓颉造字。按照西方叙事,中国汉字始于商朝,即商朝甲骨文,距今最多才3600年。如此来看,所谓仓颉造字自然是虚构的历史。但新中国以来的考证发现表明,距今5000年左右时是中国文字发展的重要时...……更多
第五届许慎文化研讨会在河南漯河开幕
...一。他倾尽毕生心血编著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梳理了540个偏旁部首,把9353个汉字分门别类,使汉字的形、音、义得到规范和统一,架起了古今文字沟通的桥梁,被后世尊为“字圣”“字学宗师”,其学问被称...……更多
...意上,都十分契合常州2023年的发展变化。“龘”,康熙字典记载“龘,《玉篇》音沓,龙行龘龘也。”常州,别称龙城,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底蕴深厚。2023年,常州高质量冲刺万亿之城,呈现出勃勃生机。走在前列,勇争一...……更多
...自信。结束语:综上所述,《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第一部字典,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初中阶段古诗词的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说文解字》让我们对造字法有了更立体的了解,也了解到不同时代的社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高淳:送春亲兄弟 非遗共传承
“锣打心来鼓闹春,各位同志你细听,其他春歌先不表,歌唱党的政策好……”近日,在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双红村安置小区广场上
2025-04-07 16:47:00
南京眼景区再添新景,徽派“和园”正式对外开放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近日,南京眼旅游景区又添新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徽派建筑群——和园正式对外开放,清明小长假期间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2025-04-07 16:48:00
郭沫若小24岁妻子于立群:年轻时真漂亮,图9书法远超如今书法家
【于立群和郭沫若在广州】于立群,大文豪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1916年出生于广西贺县人(今贺州市)。于立群出身名门,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考试的榜眼
2025-04-07 17:26:00
阮友兰:因过分美丽,皇帝不惜违背祖训立为皇后,晚年不看她一眼
当高深莫测的皇室贵胄突然降临平民世界,并与常人享有同等地位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关注。就比如我国大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以及嫔妃文绣之间的感情生活就是这般
2025-04-07 17:34:00
秦始皇49岁猝死,原因是吃了这个,网友:咱父母也要当心
战国末期,七国混战,合纵连横,硝烟不止。嬴政13岁继位为秦王,当时秦国内有太后,外有吕不韦和嫪毐,嬴政能在这些人的夹缝中成长
2025-04-07 17:34:00
电灯经过了怎样的演化过程?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光明之父”?
爱迪生从无数次实验中总结出,要发明电灯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灯丝很快被氧化的问题;二是需要有合适的材料作灯丝,通电后既能发光又能耐高温
2025-04-07 17:51:00
韩信在垓下是怎么样将项羽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的?
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一直相持不下,最终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鸿沟以东归项羽。刘邦同意了项羽的停战请求
2025-04-07 18:16:00
相士劝皇帝不要出宫,皇帝不听怒道:回来便杀你!相士:您回不来
相士劝皇帝不要出宫,皇帝不听怒道:回来便杀你!相士:您回不来前些年有一部非常火爆的大型古装电视剧几乎人人知晓,它就是《隋唐英雄》
2025-04-07 18:30:00
追思先烈 寄情清明 东明县沙窝镇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宣讲活动
大众网记者 徐德波 通讯员 樊伟巍 东明报道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近日,东明县沙窝镇组织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宣讲活动
2025-04-07 18:33:00
鸦片战争两大谣言:英军只出三分力 清军怯战 事实恰恰相反 上
前言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两江总督裕谦,倾全力设计的防线,结果200门炮却只轰死2名英军,最终两江总督裕谦愤恨自尽,他也是整个鸦片战争中
2025-04-07 18:43: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4-07 13:12:00
权谋开国:贾充与西晋王朝的暗黑奠基
当贾充命令部下成济将长矛刺入魏帝曹髦的胸膛时,溅起的鲜血不仅染红了洛阳的宫阶,也彻底撕裂了曹魏王朝最后的尊严。这位以权谋著称的权臣
2025-04-07 09:51:00
决裂与继承:新与旧的纠缠 ——《自由古巴》新书分享活动圆满结束
4月5日下午14:00,学者沙青青、《自由古巴》一书译者林剑锋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一起聊聊“好望角”新书《自由古巴:革命
2025-04-07 10:38:00
大皖新闻讯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旧誉为“中原之喉”。既是历史上南北征战之地,又是南来北往之交通要塞
2025-04-07 09:01:00
一卷英烈谱,一脉忠义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宁晓洁 威海报道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春寒掠过荣成市宁津街道南港头村,成片的海草屋顶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波纹
2025-04-07 0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