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郭子仪为何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
...世,郭子仪不得不暂时回家守孝。就在郭子仪守孝期间,安禄山正式起兵,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随即被夺情起复,参与对叛军的战争。这一年,郭子仪已经59岁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对于郭子仪来说,无异于是第二次生命的开...……更多
史思明降而复叛,为何能扭转败局?
...进入了相持的状态。帮助叛军扭转败局的不是别人,正是安禄山的副手史思明。在安庆绪放弃洛阳溃逃时,叛军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认为败局已定,唐军必然取得胜利。因此各路叛军分崩离析,将领们带着军队自谋出路。有的选择...……更多
安史之乱用错哪2将断送唐玄宗最后的胜算
...月初九,经过多年来认真充分的准备和精心周密的策划,安禄山认为举兵反唐、取而代之的条件与时机完全成熟,于是发所部兵马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士众15万,号称20万大军,以“奉密旨入朝讨伐杨国忠”为名...……更多
“唐朝柱石”郭子仪功高盖主,他为何能善终
...经难以控制各个地方节度使,所以唐玄宗才迫不得已重用安禄山。皇帝任用安禄山的初衷,是皇帝与安禄山同盟,压制其他节度使势力。但唐玄宗没有想到,随着安禄山势力越来越强,皇帝与安禄山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转变。安...……更多
揭秘唐高祖李渊鲜为人知的秘密
...唐玄宗对蕃将更加重用,这其中最著名的胡人将领莫过于安禄山。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折腾了唐朝八年时间,把一个盛唐硬生生拖垮。这场浩劫,并不叫“安禄山叛乱”,而是叫“安史之乱”,因为除了安禄...……更多
安史之乱--对于权力的欲望,并非安禄山一人!!!公元755年,强大的唐王朝爆发了动其筋骨的“安史之乱”,这也成为大唐帝国从盛变衰的转折点,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8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唐王朝...……更多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六大将领都是谁,结局如何?
...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已经很久没有经...……更多
李亨与安禄山的斗争:唐朝的复兴与危机
...6月,就立李亨为皇太子。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初,安禄山来朝,李亨知道他要谋反,请求以他的罪而诛杀,可是玄宗听不进去。第二年11月,安禄山果真反叛。公元756年(至德元年)6月,唐玄宗只得偕带李亨等逃出西京,...……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之路:李泌的战略与唐朝的复兴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安史之乱”。面对叛军势如破竹般的进攻,唐玄宗被迫抛弃了他的帝京长安,向着西南方向的蜀地逃亡而去。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玄宗的儿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武被宦官李辅...……更多
神童李泌: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堪比郭子仪李光弼
...对他的宠爱之大。和信任程度。正是因为他的势力极端,安禄山也非常看重他,试图引诱他加入叛军,但遭到拒绝。之后,王忠嗣写信揭露了自己的阴谋。然而不但没有人相信,反倒是李林甫、安禄山等人陷害他,说他是奸臣,...……更多
介绍李隆基之死的缘由
李林甫当政时,混血胡人安禄山受玄宗宠信,提拔为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平卢(今辽宁省朝阳县)兼河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节度使。安禄山貌似忠诚,生性狡诈,是个很会拍马逢迎之徒,他身体肥胖,自称三百斤。唐玄宗曾开...……更多
忠诚与猜疑:大唐安史之乱的致命矛盾
...淋漓尽致地揭开了大唐的忠诚困局。01.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与东北边军的背叛在杨国忠的设计下,唐玄宗与安禄山之间的猜疑链,终于崩溃。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正式造反。但是,造反的不止安禄山一个人,...……更多
香积寺之战:唐朝与安史叛军的生死对决
...香积寺之战发生于安史之乱期间,此战无论是对于唐朝和安禄山一方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唐军此战获胜,标志着唐军由战略被动转化为战略主动,而对于叛军一方由进攻一方转化成为守势。唐军一方:15万军队主帅,天下兵马元...……更多
长安战役中,战力五渣的唐军郭子仪也带不动
...七年之久,兵乱席卷大半个大唐。个中原因除了是燕军(安禄山的军队)蓄谋已久,为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和唐王朝自身内部自相倾轧相关,承平已久的大唐军队在平叛过程中的战场拙劣表现。天宝十...……更多
郭子仪为什么将自己府中的大门打开
...想,他还没开始“发力”呢!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与史思明来势汹汹,朝廷无人可用,想到了正在守孝期间的郭子仪,便下令“夺情”启用,同年,已经年近六旬的郭子仪再度出山,出任朔方节度使,率朔方军东讨...……更多
唐玄宗年过76了,儿子唐肃宗为何还送给他100名宫女
...始。安史之乱,杨贵妃遭殃公元755年,河北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联合了吐蕃、回纥等外族,发动了史称安史之乱的叛乱。叛军攻陷了洛阳和长安,已经步入晚年的唐玄宗再也不复当年之狠辣,带着貌美如花的阳谷爱妃...……更多
为何说安禄山的死对大唐来说是另一场灾难
...朝眼中的罪魁祸首、叛军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大燕雄武皇帝安禄山死在了他在洛阳的宫殿里,死因是谋杀。参与谋杀安禄山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并非是唐朝派来的斩首行动小组,他们本来就是安禄山的大臣和侍从,他...……更多
...军,全军覆没。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史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任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兵,乘机反攻。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更多
李豫一意孤行,招降安禄山个史思明的旧将是为何?
...建议,就是防止本地将领势力太大。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和史思明率军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贡献了洛阳和长安两个京城,这是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耻辱。在唐朝地方军和中央禁军一败再败的局面下,在灵武登基的...……更多
他在乱世中继位拯救大唐江山,却被手下活活 “吓死”
...飘摇,由盛转衰。这场变革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之后,叛军迅速攻占了唐朝核心统治的关中地区,唐玄宗逃往川蜀地区避祸。大唐在丢失两京之后已经处在了危难的关头,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唐王朝的...……更多
郭子仪功高盖主而不被皇帝猜疑,除了实力还有头脑
...子仪功不可没。二、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唐朝关东大将安禄山与史诗明起兵反叛,直逼唐都长安,大唐境内战火连天,中原大地无兵可守。唐玄宗李隆基被迫出逃,被迫赐死爱妃杨玉环,李氏政权岌岌可危。 郭子仪当时正在...……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让大唐朝堂黑暗,日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边关将领安禄山,通过巴结讨好唐玄宗的宠臣李林甫、宠妃杨贵妃等人,日益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让他担任了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后,安禄山的野心就...……更多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更多
唐代宗为何要赏七十岁的郭子仪绝色美人
...朝中衰的罪魁祸首。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成了“天宝时代”的终结者:帝国东北的精锐,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大军,朝着长安的方向吹起了进攻的号角。“怛罗斯之战”,败于阿拉伯帝...……更多
他是唐朝名将,因害怕有2件事不敢做而留下遗憾
...是,后来接替王忠嗣职位的并不是李光弼,而是安思顺,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虽然是安禄山的堂兄,但是他并没有安禄山的野心,相反,他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747年,王忠嗣被人诬陷,回到朝中接受审讯,安思顺被派去接替...……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呢?又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安禄山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率领十五万大军,发动了叛乱。他的麾下的将士,都是大唐最精锐的骑兵,没过多久,就占据了整个河北地带。那时的唐玄宗正在与杨贵妃...……更多
李亨与李泌: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平定安史之乱的智慧
...两人能够在战场上屡战屡胜。无欲速这三个字是李泌击溃安禄山的核心观点,大致意思就是让李亨徐徐图之,以求将安禄山一举击溃。可是,李亨急于求成并没有听从,后来安禄山叛军虽被赶出了长安,但李唐又与之对峙了几年...……更多
聊聊唐代宗李豫的最后一天
...的种子在心中萌发。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起兵造反,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翌年五月。潼关失守,李隆基带领诸王诸杨仓皇西遁。护送禁军共有三千余人,精锐部队飞龙禁军约两千人由广平王...……更多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因被李亨牵连而英年早逝
...网友们称赞为盛唐第一名将。有人认为只要王忠嗣在世,安禄山就根本不敢造反,也就不会出现造成国家大乱的安史之乱。王忠嗣是何许人也,为什么网友们对他期望如此之高呢?从史书上看,王忠嗣的出身很不一般,他的出身...……更多
唐朝的此人嚣张霸道无视皇权,被自己的儿子所杀,他是谁
...将领哥舒翰矛盾重重,最终才导致唐军大败。事实上,在安禄山必将造反这件事上,在大唐王朝内部早有共识,比如宰相张九龄就认为:“乱幽州者,必此胡也”,甚至连杨国忠这样无能的人也深知安禄山会反,但唐玄宗却硬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著作千秋事 流传四海情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著作千秋事流传四海情——读《明朝中州人物志》札记■马达河南地处中原,又称中州。自古秉河岳英灵,汇八方风雨
2024-06-12 17:14:00
武则天大杀李唐宗室,李唐宗室为何依然允许她以皇后之尊下葬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站在大唐权利金字塔顶峰的武则天正式称帝,将国号由“唐”改为“周”,建立武周,定都洛阳。“武周代唐”让武则天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2024-06-12 13:32:00
徐茂公、罗艺、杜伏威何以效忠唐朝
隋末天下大乱,有十八路诸侯,六十四处烟尘。各地英雄纷纷而起,比如徐茂公、罗艺、杜伏威等等,这些英雄何以最终归唐呢?因为唐高宗李渊赐给他们一个字
2024-06-12 13:34:00
聊聊南北朝南北乱世的一抹亮色“元嘉之治”
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但是,由于他的兄长刘义符即位后只知道玩乐,不理国家政事,最终被几位辅政大臣所废
2024-06-12 13:30:00
揭秘李渊四叔李璋,及其子孙后代
唐高祖李渊四叔李璋,生年不详,580年去世,在北周时期做过北周的臣子,是西魏陇西郡公李虎的第四子,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曾祖父
2024-06-12 13:44:00
继李靖之后的大唐第二位“战神”是谁呢
纵观历代朝堂,李世民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明君,他的治国才能,军事能力备受后人推崇,就连主席都忍不住称赞道:“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2024-06-12 13:38:00
李渊父子是如何“反客为主”的
隋炀帝大业三年秋,唐高祖李渊向突厥称臣,率兵3万从太原出发,打着尊立代王的旗号,兴起义师,向关中进军。大队人马行至贾湖堡处
2024-06-12 13:43:00
盘点一下历史上最强的三大神射手
弓箭,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武器,古人常说“十八般武艺,弓矢第一”,可见弓箭在古代的地位。而在战场上,要想建功立业,必须要有一身过硬的箭术
2024-06-12 13:37:00
聊聊武则天与唐朝4位皇帝的爱恨情仇
人从入宫到唐太宗驾崩,中间有12年,但很不幸,这期间武才人没有能拿出手胪斋氲荧烧卵慰铸蚓镛扁狙傅瑙跆棉俱眶嘁铿箸瘙筚耥垅惠秃倚萸咆俘哿罡转罡挪颊彭黼鹭堍瘃嗉挣荬郊输渣胂蹿下藓啪意
2024-06-12 13:44:00
李渊为何两次想斩杀李靖
在唐朝的众多将星中,李靖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被后世尊为“大唐军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高祖李渊早年曾经两次想要杀死“大唐军神”李靖
2024-06-12 13:42:00
李渊当太上皇后,生下三个皇子,李世民登基后,是如何处理的
事败,帝弗忍诛,欲免死,高士廉、李勣等固争不奉诏,乃赐死,国除。——《新唐书·列传·卷四》这是《新唐书》中关于汉王李元昌的描述
2024-06-12 13:44:00
武则天不选择杀掉李治,是为何呢
武则天不是没有能力或者机会杀掉李治,而是根本不需要。首先,武则天有没有胆量杀李治。武则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人知晓。唯一让人能够谈论的
2024-06-12 13:37:00
谁被李世民安排镇守玄武门,后来却因乳名遭受猜忌
唐朝名将辈出,李世民一朝更是人才济济,可以说李世民对待名将的态度以及方式,在古代的诸多君王当中,都算得上很不错的了,可即便如此
2024-06-12 13:48:00
张、王为何从来没有出过皇帝,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明进程也非常的快速,我们国家的姓氏数量众多,在古代,同姓之人还会有自己的宗族,国人对于血脉宗族看得非常重
2024-06-12 13:51:00
李元霸一世英名,为何最终被雷劈致死
说起隋唐时期的第一猛将,李元霸则是当之无愧,他在《说唐演义》中被传说为金翅大鹏雕转世,虽然生得面黄肌瘦,但从小就力大无穷
2024-06-12 1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