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名将众多,为何郭子仪被称为千古第一?
...乱被灭,唯独郭子仪宠冠当代,名垂千古,盖因他是地方节度使们的门面担当。中晚唐时期,地方藩镇割据帐下牙将纷纷拥立节度使,兵将关系比君臣关系要牢固的多,郭子仪的朔方军恰是兵锋第一,当老部下仆固怀恩引吐蕃回...……更多
聊聊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
...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更多
盘点十大中唐名将、四大中兴之君
...败史思明,保卫潼关。李光弼历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获赐铁券,绘像凌烟阁。病逝后,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李光弼 第三、西平郡王李晟李晟,擅长骑射,勇武绝伦,号称“万人敌”。安史之乱爆发时...……更多
...,郭子仪才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当时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至德二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说起历史上著名的单刀赴会的故事,许多人知道三国时期,关云长单刀赴...……更多
他是唐朝名将,因害怕有2件事不敢做而留下遗憾
...李光弼年少从军,平时他为人沉稳刚毅,他的上司,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十分器重他,除了提拔他当兵马使之外,还让他担任赤水军使,李光弼很快就因为军功进号“云麾将军”。在王忠嗣手下的时候,李光弼就为自己赢得了“名...……更多
唐玄宗时期的八大名将,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安军使,封清源县公,兼领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节度使,威震天下。结局:遭李林甫嫉妒进谗,几度被害死,经哥舒翰求情,被贬为太守,旋即暴死,时年45岁。小评:王忠嗣若在,安禄山岂敢造反。哥舒翰简介:突骑...……更多
段秀实反对修筑原州城堡,为何会被解除兵权?
...和泾源兵变时,一定绕不过一个关键人物,那便是前泾源节度使段秀实。因为段秀实在任时,泾源兵精将勇,成为拱卫京师长安的重要藩镇。而段秀实离任后,泾源却叛乱频发,最终才酿成了泾源兵变的大祸。段秀实是唐朝安西...……更多
皇帝的猜疑让李光弼拥兵自保,忠臣却报国无门
...名将王忠嗣招致麾下,加以重用,在天宝八年升任河西副节度使,天宝十三年时他的仕途出现拐点,他调任朔方,但他和节度使安思顺关系不睦,愤然辞官,而两人闹矛盾的原因竟然是安思顺十分看重李光弼,想将女儿嫁给李光...……更多
...节度副使。李光弼少年即入军旅。天宝五载(746年),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调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补李光弼为兵马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不久后,李光弼因击败吐蕃、吐谷浑的功劳,进号云麾将军。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更多
仆固怀恩从大唐忠魂到第一叛逆,这是怎么回事?
...的叛军上表说,将河北地区的安史叛军任命为大唐的地方节度使,目的除了怀柔叛军之外,也是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带兵的借口。胜利时刻的谏言,一般帝王都会同意,唐代宗答应了他的建议,册封薛嵩、张忠志、田承嗣等叛军...……更多
郭子仪为何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
... 郭子仪,恰好正是朔方军的主将之一。而当时朔方军的节度使安思顺,又恰好正是安禄山继父的侄子。有这层关系在,安史之乱开始后,就算安思顺是忠于唐朝,李隆基肯定也不敢让他再领导朔方军。于是,最适合领导朔方军...……更多
...宗的信任,王忠嗣一度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掌握了大唐七成以上的边军,可以说是大唐的独臂擎天柱。天宝六年,由于在石堡城之战中与唐玄宗产生分歧,触怒了龙威。加上他与太子李亨的特殊关系,受到...……更多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六大将领都是谁,结局如何?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已经很久...……更多
郭子仪:一代权臣的忠诚与担当,历史中的典范
...一代”的辉煌业绩。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被唐皇任命为节度使,率领军队接驾唐玄宗,一路高歌猛进,收复了河北、河东、长安、洛阳。由节度使晋升至兵部尚书,再加爵成为司徒,最终成为中书令,堪称妥妥的权臣。 然而...……更多
救过皇帝的唐朝名将,在得到免死铁券后,为何选择叛变
...现象,经常有少数民族的人来唐朝为官。在唐玄宗时期,节度使之一的高仙芝其实就是朝鲜人,而节度使是边境的个军镇的最高指挥官,节度使 的权力极大,唐玄宗时期只有十个节度使,所以说唐朝是不忌讳外族人当地方官的...……更多
揭秘唐朝升平公主与郭暧的婚姻
...么拉拢郭子仪了;其实在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就已经对地方节度使失去了统治权,每个节度使都可以说成是诸侯了;而郭子仪凭借平安史之乱之功成为太尉、中书令、关内河东副元帅;但是这其中的起起跌跌就不多说了。在唐德宗...……更多
安禄山手下名将李归仁,他被封为北平王后结局如何?
...在所经过的地区大肆抢掠,将人财抢掠一空。叛军的范阳节度使史思明一面重兵防备,一面派使者招抚,李归仁遂率曳落河、六州胡人归附史思明。同罗军不服,史思明发兵大败之,将其掳掠的物资全部夺走,同罗残兵逃回本国...……更多
“唐朝柱石”郭子仪功高盖主,他为何能善终
...品的朝廷要员。天宝十四年时,已经身兼多职,成为一方节度使。如果唐朝没有发生安史之乱,那么郭子仪很可能就会止步于地方重臣这一官职。但在唐朝,节度使的势力已经是地方诸侯般的存在。在唐朝初期,地方节度使还只...……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即拜为将军,并与父亲班秩相同。高仙芝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更多
大唐名将录:有唐一代之出类拔萃的十大名将
...玉川之役,轻骑袭敌,致吐蕃赞普狼狈逃亡,以功迁陇右节度使。北击契丹,三战三捷,全歼奚、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大破突厥叶护部,诛杀可汗乌苏米施;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路大军,致吐蕃二王子阵亡,...……更多
郭子仪和李光弼谁在战绩和谋略上更胜一筹
...之战前,李光弼接替在邺城之战中背锅的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朔方军上下就对他颇为不服,为此李光弼还不得不祭出“斩将立威”的手段,杀了朔方军大将张用济,才勉强压下了军中鼓噪。论名气地位,郭子仪是当之无愧的...……更多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因为队伍里只有他一个小孩子,所以很惹人注意。朔方节度使张奇丘还开玩笑说他是一个没有断奶的孩子,结果后来浑瑊的表现让他大吃一惊。刚开始浑瑊通过了为少年设置的军功跳荡功,两年后他参与了龙驹岛战役,立下不...……更多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何能得以善终
...帝都是信任宦官远远超过边将,因为从李隆基开始实行的节度使制度,彻底打破了原来府兵制内重外轻的局面,让形势彻底反了过了,只要有一点野心的将领一旦跑出去担任地方节度使等军政要职,都想着割据一方,即使是名义...……更多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人,只有郭子仪全身而退,他是怎么免杀身之祸的
...支持,比如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这些人都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他们没有选择拥兵自立,而是第一时间选择支持唐肃宗。但是,唐肃宗在经历了长期压抑,以及安史之乱的动荡之后,他也变得与唐玄宗一样,对武将并不那么信...……更多
唐代宗为何总能抓住机会轻松除掉3大宦官
...掌禁兵,受赐内宅(天子居住的禁中)居住。天子任命的节度使多出于李辅国门下。上元元年(760年)六月,代宗的太子之位在与张皇后的激烈角逐中刚刚确定下来,诡诈多计的李辅国,欲以奇功求信于皇帝和太子,经过一番密室...……更多
李豫一意孤行,招降安禄山个史思明的旧将是为何?
...打算对招降的安史旧将委以重任,在中原和河北设立多个节度使。这样的想法受到了朝廷上下的强烈反对,然而李豫却一意孤行,其态度之坚决让大臣们颇为诧异。李豫在后世的史书上评价很高,被认为是为后来的元和中兴奠定...……更多
功高震主善终难求,历史上著名功臣的生死抉择
...之乱后,郭子仪才大显身手。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到后来郭子仪抵御吐蕃有功,无论怎么看,郭子仪都是大功臣,可是郭子仪没有被皇帝给杀了。最终的郭子仪寿终正寝,活到了...……更多
...连败,甚至在公元764年,连时任“天下第一节度”的河西节度使杨志烈也因困守孤城凉州,兵败身死。在攻克了河西镇治所凉州之后,吐蕃又接连攻克了河西重镇肃州、瓜州等地,几乎切断了中原王朝与碛西(西域)的联系。在这...……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唐肃宗如何葬送平叛良机
...季广琛、崔光远、李嗣业、许叔冀、王思礼、董秦等九镇节度使组成联军,合兵20余万,号称60万。十月,郭子仪、鲁炅、季广琛、崔光远率先渡过黄河,与李嗣业联合,在卫州歼敌7万,安庆绪弃城逃跑。郭子仪率军追击,又在...……更多
郭子仪:一位忠诚与智慧并存的名将,堪他如何破解功高震主危机
...子仪,说不好都得喊一声前辈,差太多了。以至于当华州节度使周志光起事时,郭令公前去讨伐,这人还没到,同州、华州将领听说老爷子亲自来了,直接就把周志光给斩了首级送往朝廷,你说这面子大不大?不仅对内,对外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
电视剧里纪晓岚铁齿铜牙,是个敢于跟和珅争不平的人。而且他们俩几乎平辈,跟乾隆也是一般大小的样子。事实上这三个人还是有一定年龄差的
2024-06-28 20:34:00
既然纪晓岚一辈子都不敢得罪和珅,甚至由衷地佩服和珅,那么为什么后世会把纪晓岚描绘成一个专门跟和珅对着干的纪大烟袋呢?其实这些故事当中
2024-06-28 20:34:00
相比较于和珅,纪晓岚的结局就好太多了。纪晓岚虽然没有跟和珅正面对抗,甚至曾经屈服于和珅的膝下。但是纪晓岚做了一件大事,使得他得到了嘉庆皇帝的信任
2024-06-28 20:35:00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这是诸葛亮精心组织的第一次伐魏军事行动,可是,百密而有一疏,初出祁山
2024-06-28 20:35:00
飞将军李广征战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被封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再次北伐匈奴,年迈的李广请求出战,汉武帝不同意
2024-06-28 20:36:00
公元前91年,司马迁完成《史记》,而当年巫1蛊之祸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巫1蛊就是用人偶来诅咒仇人,有人在皇宫中大搞巫1蛊之术
2024-06-28 20:37:00
清朝皇帝从康熙开始的平均年纪在整个中国历史之中都算得上是十分长寿了,康熙皇帝八岁即位统治了六十一年,活了六十九岁,那个时候人的平均年纪是四十多岁
2024-06-28 20:38:00
清朝皇帝因为是从东北入关的原因,所以他们十分的怕热,为了躲避炎热的夏天,从康熙皇帝开始就修建了所谓的避暑山庄,其实就是为了在里面享乐
2024-06-28 20:38:00
我们受到的教育从小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戒色,不然老了就是空流泪。这种教育在普通人的教育之中尚且普及,想必咸丰皇帝身边的那群帝师也一定告诉了他这些道理
2024-06-28 20:39:00
赵云虽说只是侍卫首领,但是他的战斗力惊人,深得刘备重用。诸葛亮把他安排在此处,曹操逃跑时费了好大功夫才通过。好不容易逃过了赵云的追击
2024-06-28 20:46:00
军令状的存在,可以说是军人的最高保证。如果军人完成了任务,可能得不到任何恩赐,但如果没有完成军令状上的任务,签下军令状的人却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2024-06-28 20:46:00
这次军令状也有他的影子,甚至是直接参与者。军令状的威力,刘备比任何人都清楚,关羽作为他的结义兄弟,自然有他护着,哪怕违反军令状
2024-06-28 20:47:00
前文说过,但凡诸葛亮出谋划策,必然不止一个目的。华容道事件同样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为了自己在军中站稳脚跟,第二则是为了拉拢刘备身边最重要的将领
2024-06-28 2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