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治被误解千年,真实的李治其实很有智慧,只是人们不理解他
...到了皇帝。因为古代的皇帝其实讲究的都是长幼有序,立嫡长子基本上都是共识。而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从小就被李世民悉心教养,没有谁会觉得未来的皇位会传给其他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李治也就一直一副闲散王爷的...……更多
秦献公为何把皇位传位给嬴渠梁
...相反次子嬴渠梁却是嫡出。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而非长子继承,虽然礼崩乐坏时期确实出现过不少非嫡继承的案例,但大多为阴谋论与篡位的产物,不能用来同正常传位作比较。这也是为什么秦献公选择传位...……更多
从周朝以来,一直都是这样,即使长子去世,还有次子。可嘉靖帝似乎天生就注定是君主之才,他继承皇帝之位并不是正常继承。首先,他的父亲并不是皇帝,从礼制上不占优势;其次,嘉靖一家仅是皇族中边缘化的支脉,权力...……更多
揭秘古代女性在政治中的角色:从生育工具到联盟建立者
...部落)。因为儿子越多,继承王位的概率就越大。如果由嫡长子的姐姐继承王位,那么他的血亲兄弟越多,他的王位就越稳固。如果姐姐没有孩子,他可以将妹妹所生的儿子放在他的名下。这还算得上是嫡子,继承王位的可能性...……更多
勾践灭吴的“真相”是什么呢
...妈服务,确实是解决了很多不敢生家庭的后顾之忧。家中嫡长子且是唯一的男子去世之后,直接免除三年的赋税钱;家中的男子死了,直接免除三个月的徭役赋税;家中孩子去世,勾践或者朝廷长官一定会出面亲自参与丧事,哭...……更多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乐,其中之一就是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坏的,因为可以减少内部争权的消耗。周初开始,到西周中期之前一直都是传位嫡长子,但在西周中期却迎来巨变:周懿王去世...……更多
隋炀帝杨广:被误解的英明君主?
...赫赫军功。由于这两个人都是嫡次子,而封建社会,都立嫡长子为太子,如果次子想要获得继承大统的资格,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想方设法把在自己前面的人除掉;二是把这个念头埋在心底里,等到时机成熟造反。杨广和李世民...……更多
吕雉创造了一个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
...宝座,只能血溅玄武门。元朝孛儿只斤·真金太子,这是嫡长子,本来一切都顺风顺水,虽然朝堂上有争端,但还没有发生兄弟相残的事情,可是被老爹训斥了一顿,最终郁郁而终,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大明王朝的朱标太子子...……更多
朱高燧给朱棣下毒,坑害朱高炽,觊觎皇位20年
...帝为了政权稳定过渡,避免众位皇子兄弟相残,纷纷选择嫡长子继承制度。对于朱棣来说,在选定储君这件事上,他是犹豫的。按照宗法传统,长子朱高炽会成为太子,然而朱棣更喜欢朱高煦身上那股“勇敢威猛”。就在朱棣犹...……更多
兄友弟恭!唐朝处处有典范,一起来看看
...奉其父相王旦复位,是为唐睿宗。李旦当上皇帝后,预立嫡长子李成器即李宪为太子。李宪(679年-742年1月15日),原名成器。唐朝宗室,睿宗李旦长子。母为睿宗元配肃明刘皇后。本为太子,后让与其弟李隆基。能诗歌,通晓音律...……更多
朱标:朱元璋嫡长子,宽厚仁爱赢得家族尊敬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马皇后所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出生在太平陈迪家中。虽然也有的学者认为他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朱元璋的一个私生子,但毕竟现在还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嫡长子,是朱标的一个天然优势...……更多
嫡长子继承制度下的清朝亲王辅政:代善的传奇人生
“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奴隶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中朝代更替的主要方式,但基本都是在汉族政权的传承之中心照不宣的存在。尤其是西周宗法制的确立,让嫡长子继承,变成了皇位继承和爵位继承的基本形式,少数民族却不同...……更多
西周宗法制与井田制度:政治与经济的基石
...,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西周宗法制中,周王是最高统治者,也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更多
古代废太子们的不同结局:权力斗争下的生与死
...为郭圣通。建武二年,郭圣通成为东汉第一任皇后,作为嫡长子的刘彊自然而然地被册为储君。从建武二年到建武十九年,刘彊当了十八年的太子。不过,在第十六个年头上,刘彊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人生危机:其母郭皇后被废...……更多
揭秘唐玄宗与太子李亨:互不信任的父子,最终相杀
...李瑛为皇太子要知道汉家王朝立太子的原则一直遵循着“嫡长子继承制”,不仅对太子品行能力有考验,背后太子亲生母亲的出生更为重要,几近不能有任何污点。而作为唐玄宗的第一个皇太子,李瑛 即不是嫡子,更不是长子...……更多
被后世耻笑一千七百多年的司马衷真的是个白痴皇帝吗
...题曾犹豫过,因为长子司马轨早逝,使得次子司马衷成为嫡长子。然而,朝臣对司马衷的能力和智慧有所质疑,甚至包括司马炎本人也曾试探性地表示对太子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体现在司马衷的一些言行上,比如他在御花园的...……更多
周公旦:周朝制度的奠定者,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方面的带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可以说,真的是功莫大焉啊!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更多
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和分封制有什么关系?
分封制是对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完善和君权的强化,实际上从其本质上来说,分封制是对利益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措施。世袭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奠定了君主的权力地位和特权,国家的最高权力仅限在君主的嫡系或庶出之间交接,...……更多
努尔哈赤的女儿莽古济,为何被凌迟处死
...情啊!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中国古代很早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却不用这套制度,像清朝康熙皇帝就搞了个“九子夺嫡”。其实在清朝建立之初,兄弟姐妹为了继承权就发生过流血,还有一位公主被处...……更多
努尔哈赤有多狠?嫡长子战功赫赫突然被诛杀
...太祖努尔哈赤有十六个亲生儿子,爱新觉罗·褚英是他的嫡长子。褚英从小随父南征北战,为统一女真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建立后金王国的卓越功臣,被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立为太子,授命执掌国政。可是就在褚英...……更多
唐睿宗的嫡长子李成器,为什么要把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
嫡长子继承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礼法原则之一,可谓“金科玉律”。但严格来说,古代大部分皇帝实际上都不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很多著名皇帝都是如此。本鬼在《古代最“虚伪”的制度:皇帝的“嫡长子继承...……更多
...不选择更像自己的朱棣,而选择朱标朱允炆父子,固然有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但对朱标父子还是往偏“文”的方向培养的,因为治理国家、与民休息需要这个“文”。然而,建文元年又爆发靖难之役,大明帝国再起刀兵,百姓...……更多
汉朝对商朝、周朝文化的继承和影响
...的所有制度基本都是围绕这两个建立的。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主要是分邦建国。秦朝建立之后,这两个制度都被废除了。秦始皇去世后无论是被杀的扶苏还是继承皇位的秦二世胡亥,都没有说具体是不是嫡长子...……更多
刘肥的生存智慧:无缘皇位,为保命任妹为母
...子,而一旦自己驾崩则有太子继位。太子的选择一般是为嫡长子,即皇后所诞下的皇子。西汉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但却不是嫡长子,所以皇位的继承与他失之交臂。众所周知,吕后是一个对刘邦的其他孩子都十分残忍的人...……更多
为什么诸侯没有办法拒绝汉武帝的推恩令呢
...们只有继承人有权利继承诸侯的财产和封地,一般也就是嫡长子。除了这个人之外,别的孩子都没有权利继承诸侯的封地和财产。所以,纵然自己的爸爸是一个诸侯,有些诸侯的后代们过的日子也并不是非常的好,至少和王位的...……更多
忽必烈生前和多少儿孙同堂呢
...同堂的则有5位,分别是甘麻剌的庶长子松山(梁王)、嫡长子也孙铁木儿(泰定帝);答剌麻八剌的庶长子阿木哥(魏王)、嫡长子海山(元武宗)、嫡次子寿山(元仁宗)。两个庶出曾孙不确定生年,但都可以大致推测。其...……更多
明朝第一才子解缙为何结局悲惨
...?其实我们仔细看一下他的一生,就会发现此人缺乏政治智慧,为人太过高调。恃才傲物刚刚进入朝堂的时候,他就在朱元璋面前锋芒毕露。公元1388年,朱元璋宴请百官,对解缙说:虽然我们是君臣,但是感情上形同父子,你应...……更多
南朝齐的短暂统一与宗室内乱
...就去世了。他去世以后,宗室内乱又来了。原本是陈蒨的嫡长子陈伯宗继位,结果陈蒨的弟弟陈顼辅政的时候独揽大权,最终将陈伯宗灭了自己做了皇帝。陈顼做皇帝还算合格,他在位期间,对内重视发展,对外懂得寻找机会北...……更多
曹操不立曹植为接班人,真实原因令人无奈
...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曹丕这时候就成了嫡长子。从曹昂死后,曹操重点培养曹冲这个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曹操选择继承人并没有按照传统的立嫡立长制度,而是选择立贤。虽然曹操传没有按照传统的立嫡立长制...……更多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做了哪些改革?
...诸侯国力量。于是汉武帝于前144年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嫡长子外,其他儿子也可得到封国,直接受中央管理。此举看似恩赐诸侯,实则大大削弱单一诸侯国的势力。果然,过了几十年,原本仅26个强大的诸侯国权力被分散削弱,一个大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