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操为何到死也不敢接受帝号呢
...议。孙权的计谋未成,最终只能自食其果。在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中,孙权虽然获胜,但是自己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和刘备两败俱伤。不过曹操虽然破解了孙权的计谋,自己也错过了称帝的最后时机。在不久之后,曹操就病逝了...……更多
刘备伐吴的战略到底是对是错呢
...报仇的名义,向东吴发兵,这也就是三国历史中著名的\"夷陵之战\"。那么,刘备真的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或许有,但是绝对不是主要原因,具体从下面几点说明:第一,从个人情感来说刘关张三人情同兄弟,关羽死了,如果...……更多
2022-12-21 16:06刘备,战略
...后大家都知道,刘备成了皇帝,来了一次御驾亲征东吴,夷陵之战蜀军大败,蜀汉几年积攒的家底没了,刘备被东吴大都督陆逊气得肝胆俱裂,不久就在白帝城病逝了,享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刘备就当了三年的皇帝,相比较...……更多
...荆州丢了、关羽死了,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刘备兵败夷陵,蜀汉一蹶不振,这怎么能说关羽适合守荆州?从襄樊首胜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到满天飞雪中关羽败走麦城陨落临沮,过山车一样的战况令刘备和诸葛亮...……更多
盘点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统兵过万、独当一面的将帅
...数万人。刘备亲自领导的战争有益州争夺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两胜一败,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足以说明刘备具备统兵过万、独当一面的能力。 再一个就是关羽了,关羽是蜀汉阵营唯一的名将,至少曹魏朝廷是这么认...……更多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唯有谁仰天长叹蜀汉幸甚
...,并斩杀了关羽。刘备报仇心切,遂发动主力东征孙权。夷陵之战,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刘备败死白帝城。诸葛亮再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整理完蜀汉政务,诸葛亮上书刘禅表示要继承先帝遗志,北伐...……更多
三国最后一个能登得上台面的谋士
...仰慕,最终导致关羽大意失荆州,惨死在吕蒙刀下。第二夷陵之战打败刘备刘备是三国中的一代枭雄,称帝后为给两位弟弟报仇,率领蜀国70万大军,誓死踏平东吴。当时的蜀国国力已经逐渐强盛,是三国中的第二大国,连曹丕...……更多
...州是势所必争的,否则便不能有吴国”。刘备、诸葛亮在夷陵之战以前,对此始终无深刻认识,从而反复同吴国争夺荆州,把蜀军主力10余万消耗在荆州战场,刘备、关羽也为此丧命。既然刘备、诸葛亮未觉察其战略计划的疏忽...……更多
为什么孙权在三国中存在感很弱
...的作战,基本上都是为了保卫江东,赤壁之战防御曹操,夷陵之战防御刘备,而唯一出名的合肥之战,最后以严重动摇江东根本双方罢兵结束。和蜀汉政权中荆州派和益州派两种斗争几十年所不同,江东世族一直以保境安民为目...……更多
孙权在武昌称帝后,为何要迁都南京?
...在三国中的君王是顶尖的,当然还有预知危险的能力,从夷陵之战爆发前,孙权迁都武昌就能够看出。孙权就能够料定刘备一定会为了关羽报仇直接攻打东吴的,当时朝堂上还有很多谋士认为,击败关羽的是曹魏。而且蜀汉有孔...……更多
刘备的五虎上将他们的孩子们谁的能力最强呢
...曹操和孙权的夹击,败走麦城,不久被吴军擒杀。张飞在夷陵之战前被部下所杀,携带他的首级投奔了东吴。黄忠在夷陵之战中中了敌人的暗箭而亡。马超则英年早逝,病逝于蜀中。最后一位五虎上将赵云则在跟随诸葛亮第一次...……更多
哪三点才是诸葛亮真正想要做的
...结束,因为刘备的一意孤行使得蜀国的家底几乎断送在了夷陵,为了维系这得来不易的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蜀汉后期,诸葛亮为了将这份基业经营下去,不惜空耗人力、物力组织...……更多
关羽被杀后,刘备为什么没有北伐曹魏
...后为了夺回荆州顺带给关羽报仇而挥军东征。结果呢,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先胜后败,夺回荆州的指望化为泡影,本人也在一连串打击之下而一病不起,不过有意思的是为了遏制陆逊进入西蜀,刘备强拖病体驻扎在白帝城,这一...……更多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们的命运抉择
...刘备任命为镇北将军,替刘备防备曹魏大军偷袭。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给陆逊后,黄权的退路被江东切断,无奈之下率部投降了曹魏。黄权投降曹魏后,蜀汉众人提议杀了黄权家人,以儆效尤。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更多
糜芳:刘备的小舅子,因背叛关羽成为历史罪人
...死,又带来了一连串恶劣的连锁反应,那就是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全军覆没,张飞急于报兄仇,遭下属杀害,使得蜀国实力大损,彻底失去了恢复中原的机会。当然,不能把屎盆子都扣给糜芳,但糜芳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更多
...位也能在他的掌握之中,可以先图取中原而后取交州。在夷陵之战时,士燮显然是投靠了东吴,他虽没有派兵参战,但他怂恿益州雍闿降吴。刘备在此后,也就更无力去夺取交州了。士燮每年都向孙权上供,在他统治交州四十余...……更多
...备示警,第一幅画告诫刘备,不能继续东征,否则刘备在夷陵的四十个营寨,都会被吴军火烧,灰飞烟灭。第二幅画则是预言了刘备在夷陵之战战败后,会死在白帝城。 ……更多
孙权为何非要斩杀关羽
...才能稍微对抗一下曹魏政权,斩杀关羽之后,刘备发起了夷陵之战,造成了东吴和蜀汉的世仇,无疑让本来就强大的曹魏集团更加占据优势。然而品读历史时,不能以上帝视角代入到历史事件中,很多因果关系在当时并没有直接...……更多
...奉邑。公元222年(魏黄初三年),刘备率军来到西陵(今湖北夷陵),徐盛攻取了刘备的多处营寨,立下功绩。五、洞口反击同年秋季,魏将曹休督领张辽、臧霸等五州二十支军,出兵洞口(今属江苏),吕范督领徐盛、全琮、孙韶等人...……更多
诸葛亮一生为何谨小慎微,原因让人心酸
...。殊不知年轻的诸葛亮或是阻拦不上刘备伐东吴的信心,夷陵对决被陆逊放了一把走红,蜀汉部队被烧得七零八落,此后蜀汉的阵营变得更为柔弱。诸葛亮在永安被刘备托孤,但是他交给诸葛亮的是一个哪些的烫手山芋!北方地...……更多
刘备托孤时告诉诸葛亮,若刘禅无能就取代他,他是真心的吗?
...而奋斗半生的他最终的结束点则是在讨伐东吴时所发生的夷陵之战。由于刘备不听从诸葛亮等权臣的劝谏,一门心思的想要为自己战死的二弟关羽报仇,所以才发动了讨伐东吴的战争,但是在与东打到后期的时候,却最终因为一...……更多
关羽眼中的废柴,为何转投他人却成牛人
...三国演义中,糜芳投靠孙权后,也没有落得什么好处,在夷陵之战中,糜芳眼见蜀军势大,又背叛了孙权,转投了刘备,想要寻求刘备的谅解,结果遭到刘备的诛杀,令人耻笑。而在三国正史中,糜芳在加入东吴阵营后,其实并...……更多
夷陵之战后,为何蜀汉就此一蹶不振
夷陵之战,刘备只损失5万军队,为何蜀汉却就此一蹶不振了?真相并不简单,关羽知道答案!夷陵之战刘备为了替关羽复仇、抢回荆州,不顾众臣劝阻,出兵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打得大败,损兵折将。按照某些史书记载...……更多
赤壁之战后,孙权将刘备放走错失统一南方的良机
...是,因为刘备赢了啊,那为什么刘备火并孙权就是错误?夷陵之战输得很惨啊。如果刘备如日后西晋楼船下益州一样,一鼓作气灭了东吴呢?那么东征孙权还是错误吗?事实上,隆中对本身就说很明白,诸葛亮没主张弱势方的刘...……更多
马超为什么选择了最弱的刘备投靠
...角度来分析,马超投奔刘备都是非常正确的,虽然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并没有用它,但可以看得出来,刘备让他驻守在凉州,日后北伐定然让他出兵,刘备也做好了进攻中原的打算,无奈马超自己命不好,他死得太早,四十多岁就...……更多
2022-12-21 16:07马超,刘备,选择
...,孙刘联盟自此便名存实亡;直到221年,刘备正式发起了夷陵之战,吴蜀真正战役才打响。此时距离鲁肃关羽的“单刀会”已过去了六年。回顾鲁肃与关羽的“单刀会”,鲁肃作为儒将为顾全大局,顶着巨大压力,抱着必死的决...……更多
...盟袭荆州杀关羽,致使刘备一怒之下率兵伐吴,结果却在夷陵之战中折戟沉沙!不久之后,刘备因惭怒交加而病逝。临终前,将刚刚建立不久的蜀汉致权连同阿斗一并托付给了诸葛亮。此时的蜀国正处于主少国疑,内忧外患一触...……更多
为什么曹魏和蜀汉人都称江东是一群鼠辈?
...我们都知道在东吴历史上有三场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其中赤壁之战和石亭之战都是靠诈降之计获取胜利的,很多人都认为东吴只会用诈降之计取胜,并不敢真枪真刀、光明磊落的打仗,所以被称为“江...……更多
三国最失败的托孤,皇帝去世后托孤大臣竟然自相残杀
...国时期,提到托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白帝城托孤。夷陵之战后,刘备败退至永安白帝城。公元223年,刘备将太子刘善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虽然李严最后被废为平民,但是,诸葛亮还是为了蜀汉竭尽全力,正是因为他的鞠...……更多
他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却被所有人看不起
...国联盟!五、谋定天下,立三分归一之业 经历了赤壁和夷陵之战,曹操元气大伤,北伐中原的希望破灭。而在南方,刘备稳定了荆州根据地,实力日渐强盛;孙权掌控江东,国力强大。三足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鲁肃作为谋士...……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