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羲和号”观测到近百次太阳爆发,即将实现全方位立体探测!
太阳,这个炽热的恒星,每天都以无尽的能量燃烧着。它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也是宇宙中最为庞大的天体之一。然而,太阳背后的奥秘仍然隐藏着许多未知之处。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完全理解太阳的内部结构、能量产生的...……更多
震撼!‘羲和号’观测到近百次太阳爆发,全面立体探测太阳的未来
太阳,作为我们宇宙的中心之星,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然而,关于太阳的许多奥秘至今仍未被完全揭示。近日,令全球科研界震撼的消息传来,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发起的“羲和号”太阳观测任务竟然观测到了近...……更多
太阳爆发的神秘力量被羲和号观测到了!全方位立体探测即将展开!
...空探险家的兴趣和期待。这是迄今为止最强烈、最神秘的太阳爆发事件,被羲和号观测到并将进行全方位立体探测。数百万公里外的羲和号,如同一颗无人守护的导航星,准备掀开宇宙的神秘面纱,为人类解开太阳深邃力量的奥...……更多
南大专家:太阳探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近日探测
...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升空两年,传来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太阳秘密?已进入论证阶段的“羲和二号”,在观测太阳时,为何要选择一个神秘角度?未来,我国的探日工程还有哪些规划?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更多
“千眼天珠”预计下月试运行
...天珠”预计下月试运行已完成约270台天线调试 专门监测太阳“打喷嚏”在四川稻城,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主体竣工,已完成约270台天线调试,预计6月试运行,主要监测太阳活动,使我国空间天气...……更多
若有一颗行星一直躲在太阳后面,人类是否能察觉到它的存在?
太阳是太阳系中当之无愧的“老大”,与它相比,即使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木星,也显得相当渺小,就更不用说比木星还要小得多的地球了。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更多
见识见识太阳的“脾气”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汪景琇 汪景琇,太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深讲席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从事太阳磁场和太阳活动研究40余年,在太阳磁场结构和演化、太阳活动机理等研究中取得重要原...……更多
“太空天气预报”的作用(开卷知新)
...气预报”的作用(开卷知新)图为位于四川稻城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制图:赵偲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更多
一文了解风云三号G星技术创新
...动跳出“太空芭蕾”风云三号G星运行在低轨低倾角的非太阳同步轨道,对于轨道上的卫星,由于光照条件的不断变化,其外部热环境变化复杂,太阳会定期出现在轨道面的两侧,在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卫星的左侧面;但过一...……更多
大国重器构建“空间长城” 彰显中国“硬核”实力
...30公里的平流层以上的中高层大气,这里的空间环境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短时间尺度的变化,就是“空间天气”。尤其是地球上空高度约60—1000公里的高层大气叫做电离层,我们日常...……更多
印度探测器捕获一批太阳图像,有助于研究光球层和色球层
·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Aditya-L1上的太阳紫外线成像望远镜在近紫外波段拍摄到太阳图像,为研究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提供见解。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该望远镜的观测将帮助科学家研究磁化太阳大气的动态耦合,并帮助他们严...……更多
追日“夸父”正改写太阳科研面貌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左图 2022年9月,一条蜿蜒曲折的“太阳蛇”以170公里/秒的速度滑过太阳表面。右图 太阳轨道飞行器于2022年2月15日捕捉到一次巨大的太阳喷发。图片来源:太阳轨道飞行器团队 【科技创新世界潮(293)】◎...……更多
世界首台!AIMS望远镜突破太阳磁场测量难题
记者从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获悉,世界首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望远镜)已实现核心科学目标——将矢量磁场测量精度提高一个量级,实现了太阳磁场从“间接测量”到“直接测量”的跨越...……更多
美“露西”探测器首次观测小行星
...发射升空,从那以后,它一直以每秒19.4公里的速度向外太阳系的方向飞行。它的主要探测目标是特洛伊小行星群,后者是与木星共用轨道、一起绕着太阳运行的一群小行星。Dinkinesh并不属于特洛伊小行星群,它位于火星和木星...……更多
...记者张建松 胡 喆)“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日凌”,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更多
观星逐日的“千眼天珠”:313台抛物面天线监测太阳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DSRT)。何海洋摄DSRT的抛物面天线 太阳是生命之源,它的巨大能量跨越上亿公里滋养着地球万物,但同时它也是地球空间天气事件的源头,当发生强烈的太阳爆发时,会释放...……更多
世界首台AIMS,落户海西
...持的重大仪器专项(部委推荐)项目——世界首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望远镜取得新进展,其核心科学仪器之一——8至10微米红外终端成像系统已运抵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并开始与望远镜系...……更多
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已主体竣工
...新闻报道,在四川稻城,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已经主体竣工,已完成约270台天线调试,预计6月试运行。四川稻城县的高原上,一座巨大的圆环形天线阵列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更多
大部分的恒星和行星都是圆的,为何彗星和小行星都是不规则的形状
...彗星是由冰、尘埃和岩石等物质组成的,它们通常存在于太阳系的外围。彗星的轨道通常是椭圆形的,而当它接近太阳时,太阳辐射会导致彗星表面的物质逸出,形成尾巴。 彗星在接近太阳时,太阳的潮汐力会对其产生影响,...……更多
...王珏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9日通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ASO-S)发射一年多以来,已经观测到100多例太阳白光耀斑。这一观测远超过此前对白光耀斑发生频率的预期,对进行空间天气预报等具有...……更多
太阳“打喷嚏”引发地球“感冒” 我们如何打造科技“护体”
日前出现的太阳强爆发活动,是近20年来太阳连续发生X级耀斑最频繁的一次。那几天,不少人感觉自己比较困、嗜睡,有人就联系到这次太阳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地磁暴。但严肃地说,地磁暴对人体基本没有影响。可是它也不...……更多
获中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 “创新X”系列首发星多项新成果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获得中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捕获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实现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卫星创新院)11日对外发布由其抓总研制的“...……更多
...:北京日报“羲和号”完成全部在轨试验项目将逐步开展太阳全方位综合性观察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日前在京组织召开“羲和号”卫星在轨试验总结评审会。与会专家认为,“羲和号”卫星完...……更多
我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发射成功
...7千米、倾角50度的倾斜轨道,作为风云气象卫星的首颗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卫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后将与C星、D星和E星进行在轨组网观测,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上午、下午、晨昏、倾斜4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届...……更多
...员能主动测量降水精确监测台风 与很多低轨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不同,采用倾角为50度的低倾角轨道,系首次运行于低倾角轨道的低轨卫星搭载我国首套“空中雨量计”——星载Ku、Ka双频降水测量雷达,可对大气降水进行...……更多
从地球到可观测宇宙,在930亿光年范围内,那人类呢?
...遐想,而其复杂多样的结构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从地球到太阳系,再到银河系,以及更加遥远的星系和星系团,宇宙空间中的种种结构构成了一幅浩瀚壮丽的画卷,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和脆弱。近日,一项...……更多
新技术“众筹上天”,创新X系列首发星发布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
本文转自:文汇报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记者今天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获悉,“创新X”系列首发卫星近日发布了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2022年7月27日12...……更多
...珊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2日消息,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科学团队发布“夸父一号”卫星上的白光太阳望远镜观测数据,揭示太阳白光耀斑并不罕见,并捕捉到了耀斑环上的连续谱辐射。白光...……更多
太阳风暴:科学家在三千米深海中探测到磁场扭曲
科学家在深海中探测到太阳风暴的影响。前些天全球很多地方出现了极光。这次极光大爆发的幕后推手是太阳。太阳正在接近每11年一次的活动巅峰。连续的强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不仅影响了地球,还波及了水星、火星等其...……更多
气象“中国星”贡献中国智慧
...如,0.58微米至0.68微米的可见光波段为橙色可见光,位于太阳辐射能量谱的峰值附近,能量密度大,大气吸收和散射小,对大气中的灰尘等悬浮物及水体中的泥沙量都很敏感,因此,所有气象卫星都会选择这个光谱段作为云的观...……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本文转自:劳动午报2024年德鲁巴印刷展正在德国西部城市杜塞尔多夫举行。在这一全球领先的印刷技术盛会上,中国企业凭借卓越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成为关注焦点
2024-06-03 00:15:00
境内外热门目的地机票次卡、主题乐园门票套餐……随着“6·18”大促第二轮开启,各旅游商家也火力全开,借机提前抢占暑期旅游市场份额
2024-06-03 00:28:00
时隔大半年,威富集团终于为当家品牌Vans找到了自认为合适的管理者——Lululemon前首席产品官Sun Choe。根据威富集团披露的信息
2024-06-03 00:28:00
聚焦绿色智能 以旧换新撬动消费新增长
新一轮以旧换新福利来了。近日,北京市商务局正式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北京市以旧换新补贴,针对绿色智能家电、家居产品,单件商品最高补贴1000元
2024-06-03 00:29:00
本文转自:阳光报■记者 史超 通讯员 倪小红 朱云鹏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开展了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遴选工作
2024-06-03 00:29:00
华为全能充磁吸移动电源上架京东开启预约
6月2日消息,华为在前不久进行的夏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中推出了“华为全能充磁吸移动电源”,目前这款移动电源已经上架京东开启预约
2024-06-03 00:33: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温岭城北曙光狮 首款校园鞋发布特斯拉阀、科技面料等黑科技满满本报讯(记者张笑川雨 通讯员梁伟伟)鞋底内腔配备特斯拉阀
2024-06-03 00:49:00
本文转自:包头日报□记者 贾慧珍神奇的科学秀,风趣的南霸天,AI装备大展示,5月30日,在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召开“筑钢三娃科技梦
2024-06-03 00:49:00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2024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在京召开达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协办单位参加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杨)6月2日
2024-06-03 00:51:00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讯(通讯员 高笑)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管理新成效,近日,华阴市财政局高点谋划,高位推进,持续加强对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管理
2024-06-03 00:52: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江苏微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胜:做微小型智能传感器的引领者登高望远天地阔,开放发展四海宽。今年是南通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
2024-06-03 00:55:00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被认为是月球表面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这个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
2024-06-03 01:05:00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科大硅谷新站高新园开园首批入驻15家科技企业本报讯 5月31日上午,科大硅谷新站高新园启动仪式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少荃湖科创中心举行
2024-06-03 01:06:00
随机激光领域安大获新突破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随机激光领域安大获新突破胡志家教授团队观察到光子两大效应这一标志性成果团队合照。本报讯 近日,安徽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胡志家教授团队在随机激光体系中观察到光子霍尔效应和光子磁阻
2024-06-03 01:06: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记者 倪思洁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2024-06-03 0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