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山西太原:老物件里的时代印记  留住老城独特记忆
...,“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览正在山西太原工人文化宫进行。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太原2月21日电 (吴琼)21日,“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览正在山西太原工人文化宫进行。21日,“时代印记——幸...……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老物件留住城市独特记忆多家央媒关注太原“时代印记”展 本报讯 “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览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开展以来,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寻回一份温暖记忆,更有多家央...……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本报讯 “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2月18日在太原工人文化宫恒山南厅开幕,200多件图片和实物展品记录了太原70多年的发展变迁。展览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日报社、太原市总工会...……更多
山西太原:小城故事里的红色印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4月19日电 题:山西太原:小城故事里的红色印记作者 吴琼追寻红色印记,聆听小城故事。2024年4月24日,太原解放75周年。近日,记者走进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更多
用镜头定格“红色印记” 太原红色打卡地亲子实践活动收官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太原2月1日电(记者雷昊)今日,太原市“红色印记”红色打卡地亲子实践活动颁奖典礼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音乐厅举行。 本次活动由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教育局主办,太原市文化馆...……更多
城市“更新”,生活更美 | 现场评论·新春走基层
...出了一些中式服装新品,吸引了不少回头客。”走进山西太原市钟楼步行街百年老字号“华泰厚”,只见顾客正在精心比选旗袍样式,店长冯月对未来的经营很有信心。“当年第一批住上楼房,感觉太幸福了;现在赶上老旧小区...……更多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推送《太原Citywalk 逛老街串小巷 “晋”享秋意浪漫》,推荐了晋商博物院—食品街—钟楼街—柳巷—崇善寺这条太原老城区赏秋线路,感受独一无二的秋意浪漫。文章说,老街小巷是太原最...……更多
...受北朝贵族的恣意洒脱、鲜衣怒马。不游双塔景观,枉到太原城。拾阶登塔,攀高远眺,感受太原市历史变迁。千载沧桑而过,在岁月轮回之际,来山西品读华夏文明,尽享文化春节。 “龙跃晋里·大院年俗游”线路:碛口古...……更多
钟楼街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因一座钟楼得名。这条街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民国,是太原市地标性商业文化街,见证了太原百年商业的快速发展,镌刻着千年府城的繁华印记。历经沧桑,这条老街逐渐不能满足城市...……更多
...环画等一众老物件,既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唤起人们对老城的记忆。绚丽的霓虹点亮了市民的热情,也点亮了城市的“夜经济”。产品多元、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消费聚集区,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及游客青睐。繁荣城市“夜经...……更多
林南迎新生 留住旧记忆
...时起草了《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将象征奋斗历史的老物件、老照片、老报刊等具有收藏价值的实物进行征集保存。”4月10日,档案组组长周璟琳翻开一本征拆档案,有关居民的征拆手续被完整保存下来。为了更好保留铁路文...……更多
600余年小村建起村史馆
...载,杨庄原名张庄,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杨姓人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后因张姓败落,改村名为杨庄。桥口,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王姓人从山东新城迁至此地,更名为王刘庄。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娄...……更多
改造老厂区,与城市记忆“重逢”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山西省阳泉市1947文化园——改造老厂区,与城市记忆“重逢”本报记者 何 勇 郑洋洋《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9日 第 12 版)“太像了,仿佛让我回到了40多年前。”61岁的山西省阳泉市市民董雪梅站在玻...……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本报讯 莫负好春光,读书正当时。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2日,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与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了同读一本书知识竞赛活动,通过阅读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更多
70-80年代常用的10种老物件,都淘汰不用了,你家还有几种在用?
岁月无声,老物件在诉说。近年随着城乡面貌的巨大转变,我们那个普通农村人朴素生活的痕迹,正在渐行渐远。可那些曾经平凡无奇的老物件,如今却成了穿越时空的使者,述说着一个朴素年代的生动记忆。走过重重岁月洗...……更多
...,不断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新路子。如今这座千年老城正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游客。修复:修旧如旧重现古韵3月15日,库车市举行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命名12周年纪念活动暨库车“拯救老屋”行动2024开工仪式,并围绕如何...……更多
...日报本报讯(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皮莉零) 不同时代的物件汇聚而成的,是一个地方的情怀印记。日前,铁山街道矿山路社区发出“老物件征集令”,邀请居民一起“想当年”。“老物件征集开始啦。”连日来,矿山路社区新...……更多
本文转自:今晚报今晚谈让老城区焕发独特的生命力据《今晚报》报道,为进一步推动老地标焕发新活力,南开区日前印发《老城厢—古文化街商圈建设方案(2022-2025年)》。该方案明确,着力提升建筑风貌、修复生态环境、...……更多
...清,兴于民国,镌刻着千年府城繁华的历史印记,见证了太原百年商业的快速发展。钟楼街120号院,建于清末民初,是太原市内为数不多的“三进大院”。解放后,120号院先后成为省供销社、省医药公司的宿舍,以及医院、商铺...……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红色印记”红色打卡地亲子实践活动颁奖青少年寻访记录“红色太原”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太原市“红色印记”红色打卡地亲子实践活动颁奖盛典,2月1日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举办,发挥红色资源的育...……更多
岁月光影·高沟记忆
...,或许您珍藏的一段故事、一张照片、一瓶老酒、一个老物件,能为我们重启一段特别的高沟记忆。一、征集对象1.今世缘酒业在职员工和合作伙伴。2.今世缘酒业退休员工及家属。3.广大消费者及酒文化爱好者。二、征集内容1....……更多
“城南记忆”点亮吕梁“夜经济”
...环画等一众老物件,既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唤起人们对老城的记忆。市民张慧轩说:“这里好多物件都能唤起我儿时满满的记忆:那种老式缝纫机,我妈妈无数次踩着给我缝过衣服;那些连环画,都是我小时候的最爱;还有那...……更多
特色肥肠面,太原夜宵界的天花板,是山西人记忆中的味道
...与众不同,口味偏重,店里到处都飘散着浓烈的醇香,是太原人喜欢的那个味!作为他们家的招牌菜还是实至名归的。我最爱吃的猪皮炒黄豆也是超棒的。猪皮满满的胶原蛋白,Q弹可口,一点都不肥,当然吃起来一点都不腻呢...……更多
...落幕。大会发布了“2022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晋心远扬”——晋祠文化遗产传承及旅游体验综合项目,从进入终评的全国30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是山西省唯一进入终评环节且...……更多
山西21所高校,“没有围墙”开放共享
...开放“没有围墙”的开放共享大学城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太原理工大学打卡点:明向校区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 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太原理...……更多
...面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的实施方案》印发,到2025年——太原初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建设一批一万平方米以上小型公园绿地、建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继续打造“玫瑰之城、浪漫之都”……近日,太原市政府印发《关于...……更多
张张老照片 见证时代大变迁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太原2月21日电(焦搏文、实习生葛语希)老照片、搪瓷缸、二八大杠自行车……近日,“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览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开展。观众在展厅复原场景中拍照留念。...……更多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示。根据规划,南京将对老城进行整体保护,延续六朝、南唐以来形成的道路走向与格局,保护原国民政府时期以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为骨架的道路格局,保护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历史街...……更多
...够真正理解、领悟的语言讲授书本里的知识和原理,整合太原丰富的红色资源、历史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等,引导学生发现太原之美,让思政课教学不仅在教室里进行,更生动地展现在现实生活中。 郭艳 ……更多
光影里的山西!图说2023
...人勤春早。▲3月25日-26日,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太原举行。▲3月28日,运城市大运新能源汽车冲焊车间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智能焊接机械臂进行新能源汽车车架焊接作业。 ▲4月19日,运城市盈康一生总医院完成一例骨...……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交警进校园 送安全“礼包”
南报网讯(通讯员张真庆刘宁洪滔记者王茸)5月31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南京交警纷纷走进学校,送上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2024-06-07 07:44:00
南报网讯(记者李花通讯员商卫红)“关闭屏幕,走出教室,让眼睛休息……”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提示语飘然而至,孩子们陆陆续续地从教室走向户外
2024-06-07 07:44:00
接驳线为景区缓堵 无人机护平安出行南京交警多措并举迎接端午假期人流车流□通讯员宁交轩桂子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记者昨从南京交管部门了解到
2024-06-07 07:44:00
南报网讯(记者顾小萍)为更好满足更多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好发挥一二手房市场梯度消费和联动效应,在南京安居集团首批推出2000套房源进行存量房“以旧换新”活动试点后
2024-06-07 07:44:00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 年内有望完成隧道内部结构施工
南报网讯(通讯员杜永辉记者吴春霞)作为距离南京长江大桥最近的过江隧道,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当前进展如何?记者6月6日从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了解到
2024-06-0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 通讯员宁宫新李秋娟王思超近日,建邺区正达社区发生一起盗窃案,建邺公安分局兴隆派出所、奥体警务站以及社区巡防力量整体联动
2024-06-07 07:45:00
我市空域面积新增至约七百三十平方公里,低空飞行再开拓南京新增两处空域、两条航线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宣记者吴春霞)无人机跨江送快递
2024-06-0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严炜)6月4日,鼓楼区数据局会同鼓楼高新区管委会、鼓楼高科集团共同举办“宁数行”南京市数字素养提升行动之鼓楼专场——鼓楼区数字经济产业链党建联盟学习讲堂
2024-06-0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黄晓雅)6月5日,由市国资委指导、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东南集团)承办的“完善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专题培训在宁举行
2024-06-0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开通中高考减压热线,开展中高考减压校园行……连日来,在南京团市委指导下,江苏·南京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展了“12355为青春护航·轻松备考”主题活动
2024-06-0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2024-06-0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江芬芬通讯员陈鑫)6月6日上午,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关员走进南京博物院二楼特展馆,对一批希腊入境文物开展最后一次展前监管
2024-06-0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第17个国际档案日即将到来,6月5日下午,“6·9”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暨“档记金陵·竹刻江南”史料展在玄武区档案馆开幕
2024-06-07 07:45:00
巨型打卡新地标 亮相老门东
6月6日,高约20米的巨型幕布亮相老门东景区,“南京城墙”4个字大气磅礴,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拍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董家训摄
2024-06-07 07:46:00
于佳霖 通讯员 朱昌一 威海报道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为畅通高考考生运输保障渠道,提供更多个性化运输服务需求,让莘莘学子能够安心
2024-06-07 0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