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是汉人的荣耀,大明虽灭,可他仍在为国尽忠
...数日后,李定国得知此噩耗,带着未报的国仇家恨,追随大明而去。【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更多
清军入关后,南明有3次机会反败为胜却都失败了
...幸命丧在清军的刀剑之下,张献忠死前告诉李定国,要和大明合作,共同反清复明,光复大明王朝。要说这李定国在打仗这一方面,确实是有些能耐,他带领的军队军事纪律严格,李定国为人有自己的底线,足智多谋,他曾设计...……更多
张献忠死前为何要部将归顺大明,不要降清
...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等人说,三百年的大明是中华的正统,大明没有灭亡,那就是天意,我死以后,你们要归顺大明,不要降清,不能做不义之事。《客滇述》记载:明朝三百年正统,天意必不绝亡,我死,尔...……更多
明末为何有这么多人投靠满清
大明帝国,再次证明了,汉人的江山,只会被汉人灭亡;大明帝国是怎么被灭亡的?有很多人会说是因为天灾,有人说是因为叛乱,也有人说因为满清太强大,但是对吗?也许对,但是不全对。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满清才...……更多
农民军崛起:南明抗清的中流砥柱
读过南明史的读者都知道,在崇祯皇帝死后,腐朽的大明王朝还能够苟延残喘十八年,并不是靠明军,也不是清军太无能,而是主要依靠了农民军的坚持抗清。李自成和张献忠虽然是明朝的掘墓人,但是在他们死后他们的部下...……更多
大明最后的名将,斩杀满清摄政王
...定国攻破桂林,城破之际孔有德举火自焚,广西全境复归大明治下。李定国随即兵进湖南,意欲打通北上之路。消息传出,举国震动。南明军队打破了清军天下无敌的神话,军心士气大涨,而清军则是首次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更多
如果不是南明内斗,他反清复明可以成功吗?
...的正统,明朝没有灭亡是天意,如果我死了,你们要归顺大明。”但是张献忠死后,他的四个义子(其中就包括李定国),实力相当。其中一个叫孙可望的,野心很大,一直有独立当一方诸侯的野心。所以虽然他们归附了南明,...……更多
李自成与朱由榔:明末清初的乱世与南明永历朝的覆灭
...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建立了南明永历朝,企图恢复大明江山,至不济也学南宋划江而治,过几天皇帝瘾。但是,清廷却不给他这个机会,不久,清兵攻至广东,朱由榔无力抵抗,只好放弃广东,辗转西南各地。永历十二年...……更多
南明曾有五次起死回生翻盘的机会,却白白失去
...就是明朝的百姓对大清剃发易服政策不满,他们纷纷打出大明的旗号,翘首以望南明能派人来接管他们。事情都已经很明朗了,南明不废一兵一卒就能接管山东和河南地区,然而,南明的弘光皇帝害怕惹怒清军,不敢派人去接管...……更多
李定国:大明最后的名将与民族英雄
清军入关,崇祯帝自杀身亡,大明王朝遗臣退守南方,建立南明政权,又与清军展开激烈斗争,这时出现了一位大明最后的名将,他用兵如神,被世人称为“小诸葛”。崇祯三年,他被张献忠收养为义子,长大后,他有勇有谋...……更多
聊聊李定国抗清的故事
...数日后,李定国得知此噩耗,带着未报的国仇家恨,追随大明而去。1662年,李定国所部只剩五六千兵马,驻扎在九龙江一带(澜沧江流经西双版纳河段)。恶劣的气候、低迷的士气让这支以陕西人为主的残兵迷失在人烟稀少的边境...……更多
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在历史长河中的凄凉命运
北京城的政权虽然覆灭,但是大明的臣子们并没有死光。明朝旧臣们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先后又拥立了四个皇室后裔,这段政权在历史上叫做“南明政权”。福王朱由崧,沉湎酒色,今天蹦迪,明天K歌,后天出去吃烧烤...……更多
清兵入关后横扫李自成和南明,靠的是什么?
...。1644年,当时的中国大地就是四家并立,大清,大顺,大明,大西。但实际上,真正有抵抗力的也就李自成。南明从崇祯十七年开始,就没完没了的党争,搞得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东林党和弘光帝完全不管怎么布置防线,...……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王朝之一,土地只剩下关内十三布政使司
...(今日头条:品读历史与名著)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全体汉人都沦为了下等人,元朝末年,元朝皇帝曾想屠尽李、王、张、赵四大姓的所有人,再加上元朝皇室奢侈,弄的百姓苦不堪言,终于发生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多位起义首...……更多
李定国死前交代部下宁死不降,其子为何还是投降了清朝
...头发,光着双脚,顿足捶胸,李定国哭着说:“我对不起大明,对不起皇帝,也对不起天下。”李定国伤心到了极点,精神彻底垮了,两眼流出的都是血泪,最后,因过于悲痛而含恨去世。李定国在死前,反复叮嘱儿子和他并肩...……更多
南明最后一位大将,斩大清皇子,号“万人敌”
...见,此时的孔有德已是清军的\"急先锋\",不再是曾经的大明同胞,他多次大败明军,加速了明朝的瓦解,没想到最终被李定国逼得走投无路,自焚而亡,此次战役使得广西全境得到收复,更加坚定了李抗清的决心。他深知势单...……更多
李自成与吴三桂:明末农民起义的烽火与清朝入关的契机
...为满清是外来入侵者,属于鞑虏,农民起义军当然想恢复汉人的江山,那才是正统。而那些投降清军的明朝大臣,因为高官厚禄,便失去了节操,不顾廉耻,当然,他们也憎恨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导致他们失去了一切...……更多
南明一年灭满清两大王爷,为何最终功亏一篑?
...元1662年吴三桂,这位打着为明朝复仇的军阀,用弓弦将汉人最后一面抵抗旗帜——永历皇帝朱由榔杀害于昆明,南明至此灭亡。同年李定国、郑成功逝世,南明的双子星座陨落,南明再无复盘之可能。也是在同一年,满清入关...……更多
吴三桂的背叛与叛乱,对明朝、清朝和历史的影响
...但他却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深受崇祯皇帝信任却又背叛大明,投降大清后位极人臣却又反抗大清。更讽刺的是晚年还打着为朱由榔报仇的口号造反,此举更是失天下人心。世受国恩,却降清负明!1612年,吴三桂生于辽东,父...……更多
清朝在入关前后虽然任用了一些汉人,但其实还是心存猜忌的。然而到了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一个降清的汉人官员却被封为五省经略,管理五省的军政事务,“巡抚、提督、总兵以下悉听节制,兵马粮饷悉听调发”。此人...……更多
云南沐氏一族:明朝的世代功勋与忠诚
...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永历朝中的大臣之首。沐天波为了报答大明朝给与沐家的世代皇恩,忠实的履行他的职责,尽心竭力维护永历帝。当李定国等将领率军出征时,他就负责维护好永历帝和昆明城的安全。而且沐天波对他所做的一...……更多
满清入关后的生死考验,南明翻盘的天赐良机
... 1648年12月,满清摄政王因为金声桓和李成栋反正事件对汉人将领更加猜忌,特别是对北京附近的汉人将领进行了部分调整,换上了嫡系八旗兵。此举让大同镇总兵姜環惴惴不安,大同距离北京不远,又是长城沿线的重镇,姜環...……更多
他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军神,后人视他为民族的脊梁
李定国,陕西人氏,家境贫寒,幼年父母皆亡。十岁时,为了生存,李定国自愿加入了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后来,在一次军营视察中,张献忠见李定国相貌不凡,双目如炬,认定此子日后定非凡人,便收养做了义子。李...……更多
李成栋:从大顺到南明再到清朝,最终回归南明的传奇人生
...夏省了),他存在的阶段正是明末清初,那年头,清军和大明军队正在不断的厮杀,崇祯皇帝焦头烂额,恰这是,大明内地起义不断。李成栋看好时机,准备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于是加入了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部队,直系领导是...……更多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价值。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驱逐荷兰人以后,一是按照大明的礼制,台湾改名为\"东都\"。二是为解决兵粮问题,寓兵于农,开垦农田,自给自足。三是在郑经主政台湾时,参照大明体制,建立行使及于全岛的政治机构,四是...……更多
...的军事力量。但他却先是目送李自成一路攻破北京,灭亡大明,又在南明初建时发兵东下,发起内战,最后,左良玉死后,他的庞大军团麻溜降清。这样一个人,理应毫无争议地被归为奸佞之臣。可是,奇怪的是,在许多文学作...……更多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活动有多激烈?
...清入关反后降清。为清廷出了不少力,后来因为清廷对于汉人将领的猜忌与打压,姜瓖就联络了南明小朝廷开始了反正。姜瓖在大同的反正响应了南方抗清行动。直接威胁了清廷在北京的安全,逼得当时清廷实际统治者多尔衮自...……更多
李定国:南明最后的战神,成为了清朝的噩梦
...花流水,顺治一度想和他平分天下,此人的名字,叫做李定国。让人有些难以想象的是,李定国最早却也是明朝的心腹大患,1621年出生在陕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他,在10岁就参加了张献忠的起义军,从此屡立战功,等到了17岁...……更多
...帝曾一度想割让7个省给他,打算和他议和,此人就是李定国。李定国曾被人誉为“战神”,民国时期伟大的革命家蔡锷先生曾以李定国为榜样,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李定国的故事。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英雄创奇迹。崇...……更多
为何说清兵入主中原,也许就是一个笑话
...作为君主他想的不是怎么救亡图存,而是一死了之!对于大明来讲,一个活着的皇帝绝对比一个死的皇帝更能鼓舞人心。哪怕崇祯带着兵马去了南方,大明的旗杆子就不会倒!但是崇祯死了,没有皇帝的大明就是一团散沙,各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