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复旦MOSS大模型开源了!Github和Hugging Face同时上线
复旦大模型MOSS,正式开源了!作为国内首个开放测试的类ChatGPT产品,MOSS开源地址一放出,又冲上知乎热搜:从官网介绍来看,MOSS是一个拥有160亿参数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它由约7000亿中英文及代码单词预训练得到,精度要求...……更多
“保险智能专家”在复旦诞生
...转自:青年报探索保险行业前沿科技“保险智能专家”在复旦诞生复旦保险红人节的圆桌论坛。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日前,在复旦保险红人节上,发布了由复旦保险团队研发的保险垂直大模型——“保险智酷”,深入探索了保险...……更多
复旦MOSS:模型还不成熟、只是想内测 未来将开源代码
复旦MOSS:模型还不成熟、只是想内测 未来将开源代码 【复旦MOSS:模型还不成熟、只是想内测 未来将开源代码】财联社2月21日电,复旦MOSS官网发布公告称,MOSS还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模型,距离ChatGPT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在MOS...……更多
复旦MOSS团队致歉:还不成熟,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2月20日,复旦团队发布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MOSS(https://moss.fastnlp.top/),引起网友关注。由于瞬时访问压力过大,MOSS服务器当晚被网友挤崩。2月21日,MOSS官网发布公告称,MOSS还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模型,...……更多
复旦MOSS回应服务器被挤崩:模型还不成熟,距离ChatGPT还有很长路要走
2 月 21 日消息,昨日复旦团队发布国内首个类 ChatGPT 模型 MOSS,由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至公开平台(https://moss.fastnlp.top/),但当晚不少测试的网友发现,MOSS 已经显示服务器流量过载,只能第二天再重试。我们从 MOSS 官网获悉,...……更多
复旦马剑鹏团队研发新型智能算法,助力提升新药研发成功率
...物学领域,解析生物大分子的柔性结构是一个长期目标。复旦团队开发的新算法使科研人员能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看到关键的结构细节,这是以往技术无法实现的,将对生物学、化学研究和药物发现产生重要影响。”计算生物学...……更多
复旦复华:公司未参与复旦大学类ChatGPT模型研发工作
2月22日,复旦复华午间公告,公司注意到复旦大学研发的类ChatGPT模型MOSS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为避免相关信息对投资者造成误导,现予以澄清说明。截至目前,公司未参与复旦大学相关研究团队的研发工作,相关事项与公司...……更多
复旦团队开发新型AI算法“看清”蛋白质精细结构,可与AlphaFold预测互补
...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方法》(影响因子47.99)刊发了由复旦大学马剑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开发的新型计算方法OPUS-DSD。该算法不但能够成功地解析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构解析技术中因传统方法无法分辨而缺损的生物大...……更多
3秒让AI生成风险减少30%!复旦新研究拿下扩散模型概念移除新SOTA
...裸露内容上,效果达到“只穿衣服,不改结构”。这就是复旦大学提出的概念移除新方法——RECE。目前,基于扩散模型的AI生图有时真假难辨,常被恶意用户用来生成侵犯版权和包含风险内容(如虚假新闻、暴力色情内容)的图...……更多
复旦大学发布CFFF智能计算平台2.0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覆盖“教-学-研”全链条
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 (陈静汪蒙琪)记者27日获悉,复旦大学正式发布CFFF智能计算平台2.0(简称:CFFF2.0平台)。相较于CFFF1.0平台,CFFF2.0平台在科学模型开放、科学数据安全共享、软硬件协同优化三方面完成了全面升级,率先成为国...……更多
...就有可能重新自主控制肌肉,恢复下肢站立及行走功能。复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加福民青年老师团队研发新一代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植入式脑脊接口设备,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站立行走的希望。日前,相关项目“植入式...……更多
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复旦大学moss今日正式开源
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开发的新版MOSS模型今日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个插件增强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目前,MOSS模型已上线开源,相关代码、数据、模型参数已在Github和HuggingFace等平台开放,供科研人员下载。据介绍,M...……更多
复旦大学漆远:DeepSeek将推理成本降至百万token仅1元人民币,加速AI普及
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漆远出品|搜狐科技作者|郑松毅2月21日-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办。在开幕式论坛上,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漆远,发表题为《共建...……更多
...转自:解放日报本报讯(记者 俞陶然)记者昨天获悉,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开发的新版MOSS模型已上线,成为国内首个插件增强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支持搜索引擎、图像生成、计算器、方程求解器等插件工具。目前,...……更多
复旦大学发布重要突破:脑脊接口技术让瘫痪者重获行走能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孙竞)据复旦大学消息,3日晚上8点,全球首批第4例通过脑脊接口让瘫痪者重新行走的临床概念验证手术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功实施。“让瘫痪者再次站立和行走”成为可能...……更多
从3.3米中华鲟标本到导弹模型,北大复旦交大港大等70校馆藏珍品一次集齐
...物馆奇妙之旅线上展览。横贯东西,纵贯南北,从北大、复旦、交大到港大等校,让网友足不出户一次性游览和品鉴全国70所高校的130余件馆藏珍品。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首次通过线上形式面向公众展现全国高...……更多
千亿级神经元数字孪生脑平台在沪发布,为治疗抑郁症等打开思路
...双目立体视觉和视听多模态控制的机器头脑等。2018年,复旦大学许宁生院士、冯建峰教授联合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共同启动上海市脑与类脑领域第一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立项五年来取得了一系...……更多
复旦在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接连突破,阿里云提供AI算力支持
据悉,复旦大学在医学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性成果,继发现帕金森病(PD)全新治疗靶点之后,阿尔茨海默病(AD)早筛早诊检测试剂也将于今年末上线各大医院和体检中心。据悉,这些研究均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等联合打造的CFFF...……更多
MOSS核心成员:我们低估了ChatGPT影响力
... 刘晓洁时下科技领域最热的概念莫过于ChatGPT。2月20日,复旦大学邱锡鹏团队推出中国版ChatGPT“MOSS”,这是国内第一个公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热情的用户涌入一度导致其服务器被挤崩。21日晚,第一财经连麦学界、法律界...……更多
伏羲大模型亮相:人工智能助力解决次季节和极端天气预测难题
今年9月1日上午,复旦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光华楼前大草坪举行,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余名新同学,齐聚光草,共赴这场青春盛会。在此之前,上海已接连三日雨水不断,当人们以为第四天也如天气预报所说“今天有...……更多
复旦大学-蘑菇车联“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进一步深化“车路云一体化”模式
...”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023年度总结会议成功举办。会上,复旦大学-蘑菇车联“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是车路云一体化研究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推动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应用...……更多
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发布,服务器被挤崩
...),纷纷推出相关竞品。而国内方面,据上观新闻报道从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获悉,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已由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至公开平台,邀观众参与内测。看过《流浪地球2》的伙伴应该对MOSS这个名...……更多
史上最快存储速度!复旦大学研制出超高速闪存:未来电脑将不存在内外存概念
快科技4月17日消息,日前,复旦大学宣布,时隔2周,继二维半导体芯片之后,复旦集成电路领域再获关键突破。据介绍,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通过构建准二维泊松模型,在理论上预测了超注入现象,打破了现有存储速度...……更多
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上线升级版大型语言模型Moss
4月21日,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上线了升级版大型语言模型Moss,并首次对其进行开源。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MOSS系统负责人邱锡鹏表示:“Moss是国内首个插件版开源对话大模型,将支持搜索引擎、图像生成...……更多
打开大模型的无限可能,云栖通道看AI产业应用
...好AI,正在成为现实。本场云栖通道最后一位分享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通用技术教师、复旦附中FRC机器人战队的刘烨老师,现场讲述了他和孩子们到美国参加机器人大赛的故事,鼓舞了现场一众家长培养孩子学习AI的热情。...……更多
复旦大学团队发现青蒿素类衍生物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蒿素不仅能抗疟疾,还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月13日,复旦大学汤其群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发现青蒿素类衍生物能够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疾病表型。青蒿素通过靶向线粒体蛋白酶LONP1,促进该蛋白酶...……更多
复旦团队设计交互式群聊模拟器,探究语言在塑造行为中的涌现作用
...普遍认同最强大的智能是懂得何时约束自己的观点等。”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顾洲洪表示。近期,他和所在团队提出了一款名为“Agent Group Chat”的模拟器,能够通过交互式的辩论场景,深入研究语言在塑造人类集体行为中的复...……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5月30日,由复旦大学、上海市杨浦区政府、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打造的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启动建设。中心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科创能级,探索科技与城市发展深...……更多
共识 培养AI拔尖创新人才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发布2024年招生政策共识 培养AI拔尖创新人才本年度高考刚刚结束,优秀考生面临一本志愿填报。昨天,沪上三大名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均发布了2024年度...……更多
搭建交流平台 推动技术创新 “认知世界 智创未来”主题论坛在沪举办
...工智能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论坛现场论坛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林伟主持,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牛津大学和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的知名专家教授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行业见解和实践经验,众多海内外著...……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在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浪潮中,那些藏在生产环节里的“细枝末节”,往往藏着撬动效益升级的关键密码。近日,太重包储分公司的散件箱优化项目传来捷报
2025-09-24 07:52:00
被3000亿资金哄抢的创新药企,上市首日暴涨110%
文|胡香赟编辑|海若镜港股迎来今年第11家上市的创新药公司。9月19日,劲方医药在港交所挂牌,首日涨幅接近110%、市值逼近150亿
2025-09-24 06:26:00
2025北京文化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平行论坛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今天,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
2025-09-24 00:03:00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成功举办“小天元”企业生态服务平台江苏区域发布会
9月22日下午,在百余家江苏企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中信银行“小天元”企业生态服务平台江苏区域发布会暨“进万企 信服惠企”系列活动在南京成功举办
2025-09-23 23:15:00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个平台,推动黄骅模具迈向高端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京冀相关单位共建智能模具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一个平台,推动黄骅模具迈向高端9月11日,智能模具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四轴机床进行生产
2025-09-23 08:49:00
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二):数智化转型,让电厂越来越智慧
数智化转型,让电厂越来越智慧——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二)8月28日,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苏朝宏介绍智慧展厅
2025-09-23 08:53:00
“产业炬光灯”系列短视频首期聚焦中材航特
“产业炬光灯”系列短视频于厦门日报官方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B站账号、央视频账号等全媒体平台同步上线,首期节目走进中材航特
2025-09-23 08:5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旧低效工业用地加速变身科创高地。近日,随着位于思明区前埔片区的2025P13、2025P14地块成功出让
2025-09-23 08:58:00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持续推进“EASIER用电”品牌建设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创造更优质、更稳定的用电环境。(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供图)“EASIER用电”品牌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林艳婷 高芳 郭芷祎)近年来
2025-09-23 08:58:00
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数智融合加速 赋能企业蝶变升级
鲁网9月22日讯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千行百业,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简称:泰安移动)以“技术赋能、生态协同、梯次服务”为核心
2025-09-23 10:01:00
企鹅网络(Q学友)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创“AI+职业教培”新范式
9月16日-17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举办。大会期间,深圳市企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鹅网络”)与腾讯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9-23 10:39:00
本报记者 赵 曦 □ 花沁昕“白天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社交,只有夜晚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我舍不得睡,但真想睡的时候又睡不着了
2025-09-23 10:48:00
科学为基,爱心为桥:儿童营养品牌inne携手德甲冠军俱乐部启动全球公益计划
在全民健康意识提高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新一代父母对儿童营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消费需求愈发细分、专业,推动儿童营养品行业从“标准化供给”向“专业化服务”转变
2025-09-23 11:20:00
《金刚狼》《权游》供应商分拆机器人数据业务,腾讯、字节大牛加入 | 智能涌现独家
文|邱晓芬编辑|苏建勋2023年底,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动作捕捉设备提供商"诺亦腾(Noitom)"联合创始人戴若犁,一度以为自己被骗了
2025-09-23 20:47:00
近8成职场人每周都会使用AI工具 通用对话型AI占比最高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臻成熟的2025年,AI已不再是科幻概念或实验室产物,而是深度融入职场生态的“数字同事”。从“工具”走向“伙伴”
2025-09-23 1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