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探秘那尔迈石碑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记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在世界文字史上,各种文字的起源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那尔迈石碑上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而中国的甲骨文则被视为东亚地区最早的成...……更多
铄古铸今,2024年浙江万年文化穿越之旅
浙江是实证中华文明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的标杆高地。浙江也是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物都活起来的文化引领高地。为了方便大家通过考古视角,立...……更多
科技狠活看考古,纪录片《星空瞰华夏》第二季上线了
...学考古和探寻历史的过程中揭示了历史中被湮没的内容和图景。《星空瞰华夏》第二季截图第一集《三星堆:再醒惊天下》(TREASURESOFTHELOSTKINGDOM)紧紧围绕当下考古热点“三星堆”展开,黄金器物、雕刻复杂的青铜玉雕,还有...……更多
...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吴雅琼说,“在这里,我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这次采风,我目睹了精美的青铜器和刻满神奇字符的甲骨片...……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202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小新来到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文字学系,跟专家学习释读甲骨文,并请专家荐书。自20世纪50年代起,吉林大学甲骨文研究逐渐迈上...……更多
为何说妇好对华夏文明的贡献,可与明太祖相媲美
...甲骨文梳理后,说:“这些最为可靠的原始资料,透露了中华民族在形成时代,艰苦奋斗的真相,尤其是在内蒙古、河套一带发生的争夺战,实为奠定中国文明的一连串决战的序幕,其重要性不亚于传说中,史学家歌颂的黄帝的...……更多
...山墓群则描绘了西南边疆古代民族1400年的历史画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生动案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领队、参与并主持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考古发掘的周必素认为,“贵州获...……更多
...画面、生动鲜活的话语,描摹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图景,鼓舞广大青少年昂扬奋斗,立鸿鹄之志,展骐骥之跃,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宅兹中国,传承有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何以中国?国宝何尊为节目开篇...……更多
纪录片《家国万里》:家与国的双向奔赴,致敬中华文明辉煌历程
...融通的典型案例,以寻访者行走、对话、观察的方式,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镌刻进古老文明与现代繁荣交织的壮丽画卷中。无论是北京中轴线上“左祖右社”家国同构文化内涵的浪漫体现,还是“土尔扈特万里东归”家与...……更多
超酷炫!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开幕,中国美院美术馆又一个“排队展”来了
...画、动画、影像艺术于巨幕之中——多维度、多视野分享图景化知识、思考与创作,对多学科、多门类不同视域进行联动展示;涵盖、串联科学技术、数字媒体、动画、游戏、科艺融合等大类别的关注与思考、实践与发展;打破...……更多
...方面也让不少人望而生畏,但是如果没有人去研究,那么中华文化传承就会留下很多空白,留下很多遗憾。甲骨文是世界著名四大古文字之一,已历经3000余年,目前只破译了三分之一。中国文字博物馆甚至发出英雄榜,破译1个...……更多
...近年来,河南在扛牢文化遗产保护重任的同时,站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火”起来,使一大批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更多
意大利归还的中国文物对研究早期文明有哪些帮助?
...丽典雅,图案生动多变,展现了远古先民灵动多彩的生活图景。郭志委认为,这批文物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资料。郭志委:马家窑文化我个人觉得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它的年代大概...……更多
三千年前的“请假条”长啥样?快来围观商朝小王子的生活日常
...样。这本“日记”穿越三千余年的历史长河,文字间关于中华民族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最朴素的情感却未曾改变。安阳市文物局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专员 于成龙:尽管(文字)刻在甲骨上是冰冷的、生硬的,经过...……更多
甲骨文记载的伐蜀伐羌,具体在哪个位置
...,曾用网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华夏——华夏文明基本概念谈》、《中国中心...……更多
商代“甲骨文”是如今汉字的前身吗
...有太大问题。战国七雄的“马”和“安”字 也就是说,中华大地的文字,确实是同一个文化系统演化出来的。而今天的汉字,实际就是在秦系文字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秦始皇制定推行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更多
亚洲媒体考察团探访广汉三星堆:“在古今对话中感知中华文明的魅力”
...“历史的巧合”,勾勒出世界各大洲世代相传的文明互鉴图景。8月31日,亚洲媒体考察团参访三星堆博物馆。左一为老挝博利坎赛省新闻文化旅游厅厅长颂通·威本康。《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乔宇摄“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更多
记者见闻 | 曾被当成废铁、玩具?探秘“中华第一龙”的前世今生
...8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孕育了“华夏第一村”,诞生了“中华第一龙”,这里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因城区东北部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得名。“中华第一龙”C位出道!在前往翁牛特旗博物馆的路上,工作人员对记者团科普了“...……更多
...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围绕商文明这一主题,新馆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将文物、文献、甲骨记载与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相结合,透...……更多
安阳,位于中国的中部,河南的北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安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曾是商朝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都之一。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更多
为何4000年前的夏朝,却始终得不到证明
...否认,夏朝的确存在于我国的历史长河之中。夏朝对华夏文明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正是由于夏朝的建立,我华夏文明才从原始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并且,夏朝的建立使得华夏有了一个统一的政府机构,而不是像之前...……更多
安阳殷墟:解开盘庚迁都之谜的关键
...安阳殷墟的发现,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也为我们探究盘庚的历史背景和殷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安阳殷墟还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个重要的遗址,它的发掘...……更多
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代?为何DNA都很相似,出土的甲骨文揭秘答案
...商时期出现在距今3600年以前的时间段中,在这一时期的文明发展还不算太高,虽然已经出现了能够记录事情的文字,但是想要实现跨洋远航还是相对困难的。如果殷商人真的是印第安人的祖先,那么他们是如何飘洋过海来到美...……更多
商代女战神震惊世人,她竟然姓“好”
...见武丁对妇好的用情至深。卓越功绩,让专家赞叹:她是中华的拯救者妇好的一生征战沙场破兵无数,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在当时有很多人想要侵略国家的土地,典型的就是古印欧人,他们是出了名的喜欢侵略侵占他国土地,国...……更多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4月30日,河南省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推进会在郑州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工作,研究部署重点任...……更多
夏朝的谜底或许就在这里
...土,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多重证据一次次在这里汇集。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在经历了漫长发展和交融后,终于在河洛之间形成王朝国家肇始的中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在这里登上舞台。”(图/图虫创意)这些文字将...……更多
讯飞输入法与博物汉字创意“复古”甲骨文键盘 传承3000年汉字文化
中华文明是唯一有确切文字可考且没有中断的远古文明。汉字成为记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甲骨文作为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也是古人认识和表达世界的原初方式,从最初诞生到逐步发展,从...……更多
大国外交·习主席的文化交流足迹丨秘鲁是中国在太平洋对岸的“邻居”
...秦朝铠甲武士俑、鎏金铁芯铜龙、唐三彩骆驼……百余件中华文化瑰宝串联起中华文明历史长河。当地时间2016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利马同秘鲁时任总统库琴斯基和夫人兰格共同出席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式并...……更多
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甘肃
...要科研成果,为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兰州大学的环境考古研究脱胎于兰州大学自然地理专业。经历30年的发展,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和...……更多
“青”城Walk 以文艺的方式“解锁”五一假期
...贵古籍名录》的18部古籍,让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厚重和中华古籍的魅力。编辑:陈梦伊 ……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切断日寇运输线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梁鸿山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说起山西的抗战史,就不得不谈到一条重要的铁路线——同蒲铁路,而今天我们所讲的故事就发生在同蒲铁路沿线的阳曲县高村乡高村火车站一带
2025-07-29 07:03:00
孙佳睿五千年黄河浪涛里,一声“嗨哟”刺破风雨。这是先民脊梁抵住洪峰时的呐喊,是木桩砸进堤坝时的震颤,是纤绳勒进血肉的集体节拍
2025-07-29 07:41:00
央视《新闻周刊》近日关注,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蔡文在福州义无反顾下井救人的英勇事迹。
2025-07-28 23:43:00
山川同念,英魂永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越是生活平稳,越是缅怀英雄,崇拜英烈。何云、李林
2025-07-29 00:42:00
刘奕雅舒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间,每当晨曦穿透薄雾,总有一群身着红袄白裤的汉子,脚踏黄土,手持鼓槌,以排山倒海之势敲响一种叫“安塞腰鼓”的乐器
2025-07-28 11:41:00
晚唐诗人陆龟蒙一首题为《秘色越器》的七绝诗。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陆龟蒙
2025-07-28 11:59:00
湖羊,一只从北方 来到江南的绵羊
《初平牧羊图》“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天吃羊肉,也是一件美事,而在有关羊肉的佳肴中,“胡羊美无敌”。中国北方多绵羊
2025-07-28 11:59:00
大河网讯 7月25日,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根亲营的营员们走进洛阳,在龙门石窟、关林
2025-07-27 23:31:00
2025西泠春拍举槌拍卖,本次春拍包含27个专场,共有超过5000件艺术精品呈现。今年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黄宾虹诞辰160周年
2025-07-27 08:2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血战南化塘:中原突围的“生死之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烽火硝烟虽已远去,英雄壮举永载史册。79年前,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
2025-07-27 17:43:00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与“电”密不可分,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常用汉字背后蕴藏的千年演变故事。近日,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马言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电”字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2025-07-27 14:43:00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董平:阳明心学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
“阳明心学并非知识论,而是关于人如何生活的理由或观念,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观点与学说。人在自我存在的过程当中,实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25-07-26 21:33:00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大河网讯 “我是谁”,自古便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河南相关,这片土地的山水风物是古人的“诗词素材库”
2025-07-26 10:06:00
历史上,两名少年曾拼死守护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相册“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真相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26 10:16:00
血色丰碑|李氏三兄弟投身抗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大地燃起抗日烈焰。李延禄、李延平、李延青三兄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2025-07-26 1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