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意大利归还的中国文物对研究早期文明有哪些帮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10 13:19:00 来源:光明网

最近一批中国文物艺术品被意大利送回祖国。在2022年10月和今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了两批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的信息。经过文物局鉴定和法律研判,意大利政府最终同意返还要求,送这批文物回家。

据了解,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汉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兽是当时社会安定富足与开放包容的实物见证。其中,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涵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以及马厂类型。这些文物将为考古研究提供哪些重要的信息和线索,对我们研究早期文明又有哪些帮助?

意大利归还的中国文物对研究早期文明有哪些帮助?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队长郭志委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以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为主,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郭志委:这批文物我看到的主要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大概有那么几十件,大概有三种类型,就是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的,这批文物就从直观看保存的还是不错的,虽然个别有修复的痕迹,但是整体保存的现状还不错。

意大利归还的中国文物对研究早期文明有哪些帮助?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有个叫马家窑的小村庄,坐落在黄土高原深处、黄河上游的支流洮河岸边。 1924年,一处彩陶遗址在这里被发现。20年后,中国学者夏鼐将其命名为马家窑文化。彩陶,是马家窑文化最显著的特征,纹饰华丽典雅,图案生动多变,展现了远古先民灵动多彩的生活图景。郭志委认为,这批文物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资料。

郭志委:马家窑文化我个人觉得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它的年代大概在距今5000年到4000年,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它其实达到了非常高的文明化的程度。根据我们现在的认识,因为它的年代大概比如跟良渚大致是可以相对应的,良渚它是在长江的下游地区,我们这是在黄土高原上,它最显著的特色就是生产彩陶和使用,然后传统应该是从仰韶文化中来的,但是它可能因地制宜做了一些改进和创新,最终达到了彩陶的生产和制作的一个巅峰状态。

意大利归还的中国文物对研究早期文明有哪些帮助?

马家窑文化孕育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河上游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一脉相承。浓亮的黑彩、红彩、白彩,化作水波、网格、锯齿、蝌蚪、蛙跃动在盆、钵、壶、罐上。纹饰如同“芯片”,记录着先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包括对水的敬畏、对田地的赞美。郭志委也认同许多学者的观点,马家窑先民们第一次开辟了西北地区广大的生存空间,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郭志委:对我们中华文明的贡献,我个人觉得它为我们中华文明在早期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向西北一路进军,开拓出来了一大片很重要的空间。他们在这里持续发展了大概差不多1000年,然后还往西北甚至到河西走廊,往南可能进入四川川西北地区,往西还登上青藏高原,就进入青海共和盆地这些区域,等于为我们中华文明在大概5000年前在这里经营开拓经营了一片战略空间。

几乎在马家窑文化出现的同一时期,以黑海西部和西北部为中心的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也出现了彩陶的大繁荣,两地彩陶的纹饰、器形高度相似。东西文明的“撞衫”,激发了早起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思考。远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的史前时期,是否就有一条“彩陶之路”,引发过横跨欧亚大陆的艺术浪潮?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的定义,“彩陶之路”是史前时期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和早期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之路,包括顺此通道中西方文化在金属器、农作物、家畜、宗教、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交流。其中,彩陶从西到东的影响至少可达中国甘青地区,从东向西的影响至少可到 中亚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数千年前,从洮河沿岸到黑海沿岸,史前人类相距万里、天各一方。他们没有现代交通工具,更没有手机、卫星,是如何实现密切的交流互动的?许多学者表示目前难以给出确定回答。因为在两大文化体之间的中亚地带,尚未发现起到桥梁作用的文化。郭志委表示,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待解谜题终将揭开面纱。

郭志委:因为它所处的位置和它所处的时代,大航海时代之前,我个人觉得我们的一些文化交流更多的还是沿着陆地跟河流来进行的。它正好守着河西走廊这个位置,等于占据了至少在早期中西交流的前沿地带,目前我们知道的很重要的一些商业技术,比如像绵羊,像麦类作物,像黄牛、像冶金这些一般都认为是5000年之后,从中亚西亚传到我们这边来的,都甚至是经过河西走廊,然后马家窑文化也正好处在时间阶段上。很有可能就在这个时期,马家窑人或者是马家窑文化已经跟中亚西亚的文明有接触,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最后把一些东西引进来,有些东西走出去,使它成为有可能是我们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马家窑的彩陶发展出了如水波纹之类的写实手法,表明当时已出现以制作彩陶为职业的社会分工。而专业化分工是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环境、材料等多学科介入考古领域,学者从马家窑文化中解读出的信息也愈发多彩。

意大利归还的中国文物对研究早期文明有哪些帮助?

郭志委说,近年来,为了系统保护研究马家窑文化,当地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马家窑遗址进行先后4次考古发掘,累计 出土遗物60多万件,并对其中的破损文物和陶片进行归类、编号、整理、修复。

郭志委:马家窑文化的大型聚落,通过聚落一步一步做工作,更加完整更加清晰把它认识清楚之后,有可能对于我们中华文明探源在西北地区缺的这一块,就是关键的时间点和区域缺的这一块,能说得更清楚,说得更明白,加上它有自己的特色,也可以探讨就这个区域的特色,它走的道路,以及它对整个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一些贡献。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流落海外文物回家了!意大利返还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
11月8日,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2019年3月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后,双方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又一次成功合作
2024-11-09 10:37:00
郑州博物馆“大河文明展”入选重点推介项目
...由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指导,郑州博物馆主办,意大利驻华使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支持,共展出意大利4家博物馆、国内14家文博收藏单位的珍贵文物203
2023-05-19 16:58:00
撰文丨董鑫11月7日至12日,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马塔雷拉时隔7年再度访华。两国元首会谈之后,还有一项特殊的安排——共同赏鉴意大利查
2024-11-10 19:22:00
...际组织主要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埃及、法国、希腊、意大利、日本、葡萄牙等国家文博单位、科研院所、标准化机构和高校的学者代表出席开幕式。胡和平在讲话中表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
2023-10-17 06:54:00
流落海外文物回家了!意大利返还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
央视新闻讯 今天,国家文物局发布,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一次成功合作。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
2024-11-08 23:36:00
第一观察·瞬间 | “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
...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个瞬间——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共同赏鉴中国文物。这些珍贵文物,是意大利查获并于近期返还中方的。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水波纹、垂弧纹、折带纹
2024-11-10 09:48:00
...级人文精品活动之一。此外,国家博物馆2022年7月举办“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来自意大利全国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参展——其中若干件考古发现和
2024-04-17 09:42:00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展背后的故事
...到和大英博物馆等合作的“瓷之韵”;从“引进来”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到“走出去”的“食味中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自2011年3月改扩建重新开放以来,中国国家
2024-02-20 10:00:00
...会。会议邀请到来自内地、港台地区,以及德国、英国、意大利、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九个国家的八百余名考古学者,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会
2023-10-24 07: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部门回应“炒蛏子和螃蟹两个菜661元”:已联系双方协调处理
大皖新闻讯 近日,男子在广东惠州一餐厅点了炒蛏子和螃蟹两个菜661元一事引发关注。对此,10月7日上午,记者从属地街道办事处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
2025-10-07 11:47:00
打卡蔚县玉皇阁
10月6日,游客在蔚县玉皇阁游玩。国庆假期《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蔚县玉皇阁迎来众多游客玉皇阁又叫靖边楼始建于1377年10月6日
2025-10-07 09:2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今明两天,厦门高速持续迎来返程高峰,请司机朋友们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2025-10-07 08:00:00
10月7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特别是8日10时至21时返程流量将较为集中。加之未来几天,全省会有分布不均的降雨
2025-10-07 06:54: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