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北京绘出“博物馆之城”的美美与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7 09:42: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截至2023年末,北京地区共有226家备案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8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北京地区博物馆拥有藏品总数达1625万件(套),排名全国第一;当年全市博物馆累计推出约700场展览活动,接待人次超8000万。北京博物馆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目前已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博物馆集群,也为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北京用优质大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作为策展、办展的新方法论,用优质展览绘出“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引进来”

名副其实的国内首展之城

北京是很多来华展览的展出首站。利用展览搭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文明交流之桥,已经成为北京众多博物馆、美术馆的行动自觉。

2023年,“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的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国内巡展首站就选择了北京——2023年7月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之后才巡回上海等地,火爆全国。之所以火爆,原因之一,这是马蒂斯这位西方现代艺术巨匠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个展;原因之二,展出的280余件作品与藏品让马蒂斯的艺术生涯在中国内地首次得以完整呈现。策展方马蒂斯美术馆副馆长苏菲·勒弗拉曼克介绍,这次展览可以令中国观众欣赏到我们几乎全部的马蒂斯收藏。之所以说“几乎全部”,是因为有些作品实在太过脆弱,无法运输,比如剪纸作品《大洋洲,海洋》和《大洋洲,天空》,以及一些石膏材质的艺术品。“来观看这个展览完全如同亲临位于法国的马蒂斯美术馆一样,《马蒂斯的马蒂斯》全景式完整展现了亨利·马蒂斯的艺术创作。”

类似倾巢出动来华展出的案例,远不止《马蒂斯的马蒂斯》一个。为躲避战火,2017年起,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200余件重要馆藏文物来华巡展约3年,前后共有140多万名观众观展。

这批阿富汗国宝来华的首站,就是故宫博物院。2017年6月,结束在故宫的展览之后,它们本应继续出国巡展,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原定计划被取消。这意味着如果这批文物找不到下一个展出地点,将会回到安全局势尚不稳定的阿富汗。最终,这批阿富汗国宝就是先暂存故宫,再陆续去了敦煌、成都、郑州、长沙、南京和香港等地巡展——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展现了它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担当。

诸如此类的首展,在北京可谓源源不断。近年来,北京利用全国最优质的博物馆资源,持续不断引进“大展”“首展”,繁荣北京文化市场,让市民可以足不出京城领略全球顶尖展览的同时,也吸引大量游客到北京打卡、看展,促进文旅发展。如故宫博物院仅2024年至今,就引进了“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等大展,不少文物都是首次来华。像“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展出伊朗多家博物馆珍藏的216件文物,是迄今在华举办的伊朗最大规模文物展;“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的文化交流史,成为中法建交60周年的高级人文精品活动之一。

此外,国家博物馆2022年7月举办“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来自意大利全国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参展——其中若干件考古发现和艺术巨作,此前从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过,有些甚至从未离开过所属博物馆。2023年7月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行的“伊夫·克莱因——超越时空”展,是伊夫·克莱因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人回顾展,60多件展品大多首次来华。

“融起来”

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引进来”的同时,京城博物馆、美术馆也在积极推动中国艺术“走出去”。

2022“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之际,由北京画院基于不同视角推出的“满园青青百草同——齐白石的跨时空对话之一”与“不喜平庸——齐白石的艺术世界”两场展览分别在中国北京、意大利米兰同期举行。

在意大利举行的展览,以齐白石作品的复制件及数字化互动装置等,呈现了齐白石笔端“一花一世界”的东方艺境,同时打破常规展陈方式,将中国传统的赏画方式与园林意境相融,让国外观众在交互体验中感受何为中国的诗性之美。

“不喜平庸——齐白石的艺术世界”举办地为米兰蒸汽工厂博物馆。馆长玛利亚·弗拉泰利介绍,上世纪50年代的威尼斯双年展中,意大利观众曾见到过齐白石的艺术作品;几十年后的今天,大家再一次走进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在他看来,展览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当代新型的展陈技术,让欧洲观众了解到中国书画的诗意与维度,让意大利观众边写、边画、边交流,体会中国的雅集之悦。

北京画院之外,像国家博物馆向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输出“食味中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示范性品牌项目“世界文化季”先后和70多个世界知名博物馆合作,通过展示、推介、教育等形式,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美术馆的“国际交流展系列”、“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项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不同国际艺术机构合作举办的具有开创性的系列国际艺术名家个展等,都是北京博物馆、美术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代表,从艺术性到学术性都具有示范意义。

“引进来”和“走出去”见证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让不同文明产生交融。《马蒂斯的马蒂斯》首席策展人帕特里斯·德帕尔普介绍,马蒂斯对中国文化尤其感兴趣——他受中国历史服饰的启发,为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之歌》创作服装;他收集来自中国的物品,在他的床上方挂着一块刻有中国书法的匾额;甚至在生命的最后,马蒂斯写到,为了获得良好的训练,年轻画家应该坐上飞机,去探索中国。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众多的文物中,一只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7世纪法国制怀表,特别有象征意义:这只表的表盘正中是法国王室标记,表壳背面是路易十四头像,怀表内部雕刻了一条栩栩如生、象征中国皇帝的五爪行龙,被认为是路易十四送给康熙帝的礼物。“这特别能说明路易十四想跟中国建立良好关系、进行深入交流的殷切心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此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郭福祥说。

今年1月,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艺术与生命——瓦列里·列德涅夫油画作品展”开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世纪中国美术最重要特征之一是中西合璧,其中法国与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艺术与生命——瓦列里·列德涅夫油画作品展”展出期间,中国美术馆也有法国最伟大雕塑家之一卡尔多的展览,顶层是来自吉林博物馆的几十件国家一级文物的中国古代绘画展览,一层圆厅还有中国现代油画家们的展览。“这正是在进行中外交流和对话”。

精细化

经纬交织的博物馆布局

2020年,北京正式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并将其写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今年1月介绍,《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4年—2035年)》不久后将正式发布。

如今,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正朝着越来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北京将继续扩大博物馆的规模。2023年,北京新增11家备案博物馆,27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226家。2024年,北京还将扩大备案博物馆和“类博物馆”规模,推动新增15家以上备案博物馆,培育并挂牌26家“类博物馆”。陈名杰介绍,2024年,北京一批新馆将开工建设,如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将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西山永定河博物馆将立项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与此同时,一批新馆比如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等将亮相。

北京将继续推进博物馆延时开放。考虑到很多上班族白天没时间观展,2023年5月至6月,北京30余家博物馆曾推出延时开放、夜间开放服务,这项工作也将继续推进。据介绍,《北京市博物馆延时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相关政策正在逐渐完善。

同时,北京也在积极拓展博物馆的新形态。2023年,北京挂牌了首家以数字藏品为展示内容的“类博物馆”——位于石景山区的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以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生动地讲述中华文化的美学故事和文化内涵——它也是全国首家数字藏品类博物馆。此外,北京还上线运行“北京博物馆云”微信小程序、首个博物馆文物元宇宙平台“文博跑酷”,持续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135处,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北京地区拥有226家博物馆,一级博物馆数量达18家,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已经形成多学科、多层次、广布局的博物馆体系和纵横有序、经纬交织的博物馆布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看来,这些都是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北京聚集了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文创企业,拥有大批文博艺术专家、创意人才,有着天然的智力优势。也因此,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王春法就说:“建设博物馆之城,北京有着独特优势。”他希望北京加强平台建设,盘活不同博物馆的文物展览资源,构建城域内展览资源的协调合作机制,最终形成不同类型博物馆、不同类型展览“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135处,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北京地区拥有226家博物馆,一级博物馆数量达18家,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已经形成多学科、多层次、广布局的博物馆体系和纵横有序、经纬交织的博物馆布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看来,这些都是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北京聚集了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文创企业,拥有大批文博艺术专家、创意人才,有着天然的智力优势。也因此,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王春法就说:“建设博物馆之城,北京有着独特优势。”他希望北京加强平台建设,盘活不同博物馆的文物展览资源,构建城域内展览资源的协调合作机制,最终形成不同类型博物馆、不同类型展览“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责任编辑:张元(EN00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北京频道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尹星云)在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北京博物馆学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博物馆蓝皮书: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报告(2021~
2023-05-18 16:32:00
《北京博物馆导览》《北京博物馆地图》 正式发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施芳5月18日,在2024北京博物馆月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文物局正式发布《北京博物馆导览》《北京博物馆地图》。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资源得
2024-05-18 17:48:00
北京博物馆月将开启 共建共享博物馆之城
...18日至6月18日,北京市文物局将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北京博物馆学会,围绕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举办北京博物馆月,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博物
2024-05-15 19:29:00
...有活动,每天有精彩。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北京博物馆月活动将于5月18日至6月18日举办。“百馆千展万人观”活动作为2024北京博物馆月展览周的核心板块,将携手全市百余家
2024-05-16 08:15:00
“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上线 实现博物馆“资源云聚”
...尹星云)5月18日,北京市文物局面向公众开发的唯一全域博物馆数字化服务入口“北京博物馆云”官方微信小程序上线。增长知识、培养审美、休闲娱乐……逛博物馆已成为最受北京市民喜爱的
2023-05-18 16:53:00
...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王明浩 罗鑫)走进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大量珍贵石刻及石雕文物映入眼帘。其中12块石刻浮雕“讲述”了苏武牧羊、耿恭拜井等历史典故。“文物上的图案是珍贵的
2023-09-18 14:23:00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如何推进?委员们提了这些建议
过去一年,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呈现新气象:新增11家备案博物馆,27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北京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226家;全市博物馆累计推出约700场展览活动,全年超过800
2024-01-22 09:20:00
《爱上北京博物馆》读书分享会举办
...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助力打造博物馆之城——《爱上北京博物馆》读书分享会,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举办。《爱上北京博物馆》。出版社供图《爱上北京博物馆》
2025-03-04 20:55:00
2024北京博物馆月四大主题周在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展览周(5月18日—5月24日)与2024北京博物馆月同步启动,以“博物馆之城里的故事”为主题,推出“百馆千展万人观”活动,组
2024-05-19 11: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免费学前教育事关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连日来,烟台高新区快速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2025-10-16 17:26: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融入”文化社区】书香岳程:闲时品书香,邻里话家常
鲁网10月16日讯最近,随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村居内的图书角愈发热闹。每天早上八点多,送完孩子上学的家长们陆续赶来
2025-10-16 17:27: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精准矫治“大小耳”,重塑对称小美好
鲁网10月16日讯“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当 6 岁的小女孩昭昭(化名)怯生生地说出这句话时,家长满是心疼与愧疚
2025-10-16 17:27:00
10月16日,太原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宽敞明亮的沙盘前、精工样板间里,市民一边参观一边向工作人员抛出最关心的问题
2025-10-16 17:29:00
中国烟台—韩国群山文学交流活动在烟台举办
通讯员 艾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吕奇10月15日,韩国群山作家协会访问烟台,与烟台市文学界开展研讨交流。这是双方继2015年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再次举办文学交流活动
2025-10-16 17:33:00
不出门就能查药品、比药价,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衣宝萱家里常备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想知道哪家药店的感冒药更划算?别急,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2025-10-16 17:35:00
涉及粥店街道下旺村!岱岳区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10月14日岱岳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泰岱征公告〔2025〕5号2025年9月30日,泰安市岱岳区2025年第19批次建设用地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
2025-10-16 17:35:00
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网10月16日讯 10月12日,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该论坛以“锚定科技前沿,赋能成果转化”为主题
2025-10-16 17:39:00
“杭州一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网上热传后续|警方通报: 一男子编造谣言被拘留
大皖新闻讯 10月14日,大皖新闻独家报道《“杭州一新娘与摄影师的瓜”在网上热传 当地回应:初步判断是虚假信息》,引起了各方关注(详见当日报道)
2025-10-16 17:41:00
为减轻父母种地负担 灵璧一男子自制撒化肥“神器”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为了给老爸老妈减轻负担,安徽灵璧人吴云东就地取材,制作了撒化肥神器——三只底部开孔的塑料桶,装上化肥
2025-10-16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