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三公到流放地:裴寂如何成为唐太宗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
唐贞观三年(629年)正月,李世民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布了一道诏书,罢免了一个朝廷重臣的官职,并削掉了他的一半食邑,还把他逐出长安,遣回了原籍。这个突然落马的高官,就是初唐名臣裴寂。裴寂是大唐开国...……更多
贞观之治下李氏家族皇子的争斗与命运
前言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他们的下场真的都很惨吗?李世民是大唐的奠基者,他不仅能打天下,更能治天下,成就了贞观之治,是当之无愧的明君。但是他的儿子们却不能善终,除了后来登基的李治,其他13个儿子无一幸...……更多
唐朝那些犯了罪的人,一般都会被流放到哪里
...,反之如是南方人,则就流放北方,以此作为变相惩罚。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大臣们的流放地主要为剑南道地区(今四川南部),如太宗朝的荥阳人郑世翼,因罪被流放流放至巂州。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宠臣李义府晚年失宠,也...……更多
一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成就的陈梦雷,为中华留下了什么至宝
...最终得以逃脱死罪,改判为流放奉天尚阳堡。 到达奉天流放地点之后,长途跋涉加上环境恶劣,陈梦雷病倒,在此期间,陈梦雷家中的父母先后去世。甚至他的结发妻子也在流放之地亡故,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陈梦雷心力憔悴,...……更多
真实历史上永王李璘没有造反,他是李隆基和李亨争权的牺牲品
...为起兵反叛的亲王,叛乱后的处理是从严从重的,这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就有的惯例。可是李亨不但没有公布李璘的罪名,就连他的几个儿子也没有降罪。事后李璘的嫡次子李儹被封为为余姚王,李侦为莒国公,李儇为郕国公...……更多
李恪如何成为唐朝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前言在唐朝的盛世之中,李格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出色的儿子,他的一生却并非一帆风顺。他为何最终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这个看似矛盾的命运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了一幕悲剧。在这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中,我们将深入挖掘李...……更多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写照,而且四川地处西南,路途遥远,成为一天流放地。唐太宗时期,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因罪被流放到巂州,今四川西昌,这个地方在当时很偏僻,郑世翼后来死在那里。唐朝时期,李白因为参与永王的叛乱,被流放到夜郎,...……更多
长孙无忌之死背后有何缘由
...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人商讨改立皇后之事。王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选定的儿媳,而且也没什么过错,所以长孙无忌与褚遂良非常反对:李治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想,我跟武则天是那么的恩爱,你们大家都知道的,...……更多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究竟有多强?为何千百年后,依旧有人怀念他?
...时的杨妃还在都城长安宫廷中,她不得不接受天意,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公元618年,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杨妃为他生下一子,取名李恪。作为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元吉之后才出生的第三皇子,李恪并不被外界寄予厚...……更多
揭秘李世民十四个儿子的结局
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宽、李恪、李泰、李佑、李愔、李恽、李贞、李治、李慎、李嚣、李简、李福、李明。李世民这10几个儿子,除了李治外结局都不太好。要说最优秀和最像李世民的非吴王李恪和魏...……更多
吴王李恪:权力的牺牲品与历史的棋子
...轻的生命,撰写着人生的最后一页。他是隋朝公主的孙子,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一个因母亲身份无法继承大统,却又才华横溢、深受父亲宠爱的王子。然而,他此时却被软禁在这座小山上的古刹中。李恪拿起毛笔,字字涌上心头...……更多
章惇的悲惨结局:北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1094年,宋哲宗亲政,随着反对变法的高太后和司马光等人相继去世后,变法派又重新执掌大权。章惇这个王安石变法门徒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章惇一上任便开始了对保守派的清洗,得益于保守派掌权时对变法派的野蛮,章惇...……更多
李治如果决定废除武则天会如何
...史的舞台,完成了隋朝做不到的事情,也完成了他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几年前,唐高宗李治两次西征突厥,彻底将突厥这个名词改写成过去式,俘虏了他们的国王,灭了他们的国,成功将西突厥广袤无垠的...……更多
司马师:三国枭雄的权谋之路
...他贪污的罪名,于是他被传唤,最终被流放边疆,在前往流放地的途中不明不白地死去。一代忠臣就这样陨落了,成为司马师专制统治的牺牲品。而曹芳在失去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后,更加无助和软弱,只能任由司马师为所欲为...……更多
唐太宗之子李恪:英武果断却命运多舛的皇子
...最为英武果断的李恪。李恪剧照 历史上的李恪: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李恪也是隋炀帝的外孙子,但也正是李恪的出身使得他与皇位无缘,甚至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李恪两岁时便被...……更多
唐隆政变背后的牺牲品,唐少帝李重茂的传奇人生
...以合法身份即位,但在位时间很短,后来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先被姑姑废除,然后让堂兄死亡。那么,这位可以说是唐朝最悲惨的皇帝的人究竟是谁?这个人是后世被称为唐少帝的李重茂!695年,李重茂出生在房州上,他的...……更多
李恪:唐太宗心中的理想继承人与政治牺牲品
唐太宗,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以“贞观之治”为基础,开创了大唐盛世。无论是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都对唐太宗以高度评,称他是“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北宋司马光更是称赞唐太宗...……更多
兄弟4人都是唐朝开国大将,结果被李世民害死1个
...备,知名度虽不如哥哥们,勇武善战却丝毫不逊于他们。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句丽时,在白岩城展开激战。唐军大将契苾何力带领八百人,奋不顾身杀入敌军阵中,结果遭敌军重重围困。《资治通鉴》记载,危急时刻,武将薛万...……更多
褚遂良与刘洎之死:唐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洎的死。刘洎特别敢于说真话,他最后做到了宰相。当时唐太宗在跟辽东打仗的时候,把太子留在了京城代替皇帝处理各种政事,而刘洎就是帮助太子的大臣之一。军队走之前,太宗跟刘洎说了很多的话,我这次亲自出去打仗,...……更多
李显已是太子,为何等不起
...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仍绝屈籍。——《新唐书》到了唐太宗时代,太子承乾谋反,又被李世民废掉。汉王李元昌参与太子谋反,也被李世民灭了。之后齐王李祐造反,魏王李泰参与夺储失败,也分别被李世民灭掉和边缘化处...……更多
高阳公主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龄爵位的争夺。房玄龄是唐初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执掌朝政20多年。“贞观之治”在后世有非常大的名声,这个名声,有一半来自于魏征与唐太宗关于“进谏”和“纳谏”的故事,另一半则来自于“房谋...……更多
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这个谜团被解开了。01备受宠爱的新城公主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她自幼便十分讨李世民的喜爱。当时朝廷政治事务繁杂,李世民常常因朝廷上的事物苦恼,而这时小小的新城公主便时常陪伴在父亲的身边,用她的...……更多
为何古代皇帝与太子大多不能和睦相处
...作为胡人的身份有关。相比之下,即便是曾经杀死太子的唐太宗,也还是保留了一些人性的光芒。而石虎这样彻底割裂了亲子关系,还泯灭了基本的人性,才会酿成这样的惨剧。秦朝的权力之争:扶苏与胡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更多
索额图从康熙辅政大臣到罪人的权力斗争
...如果单纯意见不同,也不足以导致君臣关系破裂。毕竟,唐太宗和魏征还经常存在意见相左的情况,但依据不影响唐太宗对魏征的器重和信赖。不过,随着康熙帝又提拔了明珠这样的大臣来掌握权力,逐渐的,明珠和索额图的权...……更多
唐朝囚徒留下一首诗,揭开了武则天一个秘密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身患重病调治无效,在翠微宫含风殿溘然长逝,死时年仅五十二岁。李世民弥留之际,任命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辅政大臣,他把皇太子李治、太子妃王氏叫到病床前,对...……更多
《宁安如梦》大月氏入侵,薛殊爬上沈琅的床,沈琅竟送妹妹入火坑
...芷衣送到外族受辱四年,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政治的牺牲品。他的行为,既是他对权力的追求,也是他在复杂政治环境下的无奈选择。最后他的死亡,可以说是他自身行为的后果,也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总的来说...……更多
唐介为何会被人称为真御史
...以来,即便是名垂青史的明君,也很难完全听从劝谏者。唐太宗如此英明神武,尚且有时被魏徵劝谏得无地自容而恼羞成怒。宋仁宗能容忍并采纳唐介劝谏,堪称盛德之主。所以,宋仁宗贬黜唐介后,将其步步升职,在短短半年...……更多
揭秘古代流放犯人为何不逃跑
...生命,到了目的地后也不限制犯人的自由,特别是古代的流放地贵州、两广、四川,在现在看来那都是旅游胜地,貌似看起来还不错。但实际上,流放在古代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这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力有限,除了传统的中原地...……更多
李世民为何不愿让性格酷似自己的李泰当接班人呢
...。至于李福的早逝是否与武则天有关,这便不得而知。若唐太宗泉下有知,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是这般结局时,不知会不会后悔立李治为太子。 ……更多
...流放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因此这才不愿意去。那么古代的流放地点一般都是哪里?现在很多地方那都是富得流油了。首先要说明的是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何要设置流放?犯人为何不直接关起来或者直接杀掉呢?主要是因为,古代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而明朝在第二代就江山易主,朱元璋死后,朱棣就发动了著名的政变,原因如下:第一是因为蓝玉和太子沾亲带故,所以又怎么会为了朱棣一个外人来抢夺自己家的江山呢
2024-06-23 19:55:00
可是因为他的骁勇善战造成了他不拘小节好大喜功,飞扬跋扈的性格,这使得他极其容易得罪皇帝,更何况这位皇帝正好是一个小心谨慎疑心十足的人
2024-06-23 19:55:00
那是因为他的“军神”之名可是名副其实,是实打实地用每一场战功换来的。那时的中原大地无人不知道他的威力,即使当时的人才数不胜数
2024-06-23 19:54:00
站队雍正的两个光头阿哥,为何获封的爵位有多高
康熙末年,众皇子夺嫡之战中,不是所有的阿哥都选择了亲自下场争锋相对,有的则以独到的眼光和圆滑的处世哲学,选择了正确的队伍
2024-06-23 19:56:00
天启七年,在一次掉落水的熹宗朱由校受到惊吓后,身体开始出现不佳并服用所谓的“仙药”一命呜呼,时年23岁,在闭眼前将信王朱由检拉到其跟前,遗诏驾崩后传位于他。天启驾崩后,朱由检继位
2024-06-23 19:58:00
嘉靖帝朱厚熜一生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当中只有三子裕王和四子景王长大成人。本来裕王是与皇位无缘的,奈何三位长兄早夭,其中被立为太子的朱载壡也不幸病逝
2024-06-23 19:58:00
他比和珅贪的更甚,为何官运亨通权倾朝野
说到贪官,大家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用说,肯定是和珅,因为他太出名了,就说电视剧里的和珅吧,真是让人印象太深了,大家都知道他很得乾隆帝宠信
2024-06-23 19:58:00
其实是决定性的原因,那就是糜芳投降,致使关羽兵败后失去退路,最终被东吴围攻而死。故而糜芳害死关羽,是历史的定论。《三国志》中便是这么写的
2024-06-23 19:56:00
分析糜芳,无论怎么说,都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皇亲国戚一枚。可惜三国历史中,对这一点很含糊,根本找不出啥关键原因
2024-06-23 19:56:00
其一:事分轻重缓急对于诸葛亮来言,刘备死后留下了一个近乎于崩溃的局面。以至于当时,曹魏方都认定了,蜀汉唯有归降一条路。故而曹魏的王朗
2024-06-23 19:57:00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
2024-06-23 19:59:00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彼时,关羽率领大军包围了曹魏的襄樊之地,而在襄樊之后,就是南阳等中原之地。因此
2024-06-23 20:00:00
朱祁镇虽然在后宫中,但他仍对皇位抱有幻想,石亨的到来显然给他的复辟之路点燃了火把,两个人经常凑到一起去谋划复辟之路。石亨也明白
2024-06-23 20:02:00
姜维经常往甘肃跑,显然是在践行避实击虚这一兵法理念。避实击虚,意思是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2024-06-23 20:01:00
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一般是皇帝传给自己的嫡子,但有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例外,比如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当时的孙太后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
2024-06-23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