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周显王姬扁(?—前321年),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姓姬,名扁,东周君主,在位48年,为周烈王之弟。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发生马...……更多
聊聊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
...得一个读书人该有的尊严吗?为了这份尊严,苏秦觐见了周显王,虽说,周朝已衰微,但是,从名义上,它仍是天下的正统。然而,不管是周显王还是周朝的文武百官,都觉得苏秦是一个能力平平的庸人,不愿将其收为己用。从...……更多
苏秦:从落魄游士到六国宰相的逆袭之路
...事,不穷困潦倒才怪呢!”但苏秦不信那个邪,他先求见周显王,陈述自己富国强兵之道。周显王身边的大臣知道苏秦出身农家,不相信他有什么真本事,就不向周显王推荐他。苏秦在旅舍苦等了一些时日,也没等到周显王的接...……更多
简介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
...同学孙膑。魏惠王根本不知道利弊,孙膑就投奔了齐国。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被齐国孙膑击败第二次参军。庞涓死后,魏国彻底没落,以致魏惠王感叹“东...……更多
魏国的人才如果没有流失结果会怎样
...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随即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魏文侯在安邑称王,国祚179年。其领土包括现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更多
苏秦:从农夫到六国相,谋略家的传奇人生
...一年之后,认为本领能游说几国的君主了。于是,他求见周显王,但周显王身边的大臣早就知道他,很瞧不起他,经常在周显王面前编排他,所以没有得到周显王的信任。苏秦便离开了周国,前往秦国、赵国,结果也碰了壁。是...……更多
桂陵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更多
“天下共主”周王室从兴起到灭亡的历程
...周烈王七年(前369年),周烈王薨逝,弟弟姬扁继位,即周显王。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西周君威公去世,两个儿子公子朝、公子根争位。公子朝抢先下手,夺取君位,成为西周新君,即西周惠公。公子根心有不忿,于是叛离...……更多
为何说秦国是被逼得去平定了天下
...,苏秦决定再再次出发。苏秦是周国人,所以他先去见了周显王,但周显王事先已经了解过了苏秦,觉得他就是一个江湖骗子,干脆没见他。《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更多
东周和西周分裂了周王朝,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
...实,但他万万没想到,后代们也会有样学样。有样学样的周显王周定王死后的“三子争位”,令本就行将就木的大周王朝更是雪上加霜。到了周考王时,又做贼心虚地把家里一半田产分给了自己的四弟,只为了守住自己的周王之...……更多
苏秦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政策
...以真正去降服诸侯了。苏秦家就是洛阳,他就近优先选了周显王。但显王周围的大臣都很解苏秦,认为他只是个舍本逐末的懒汉罢了。没有人看上他愿意为他说话,周显王根本不见他。苏秦去了赵国。赵肃侯的弟弟赵成是现任国...……更多
...失贤才在魏惠王时期,魏国是把齐国当作主要的对手的。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有炫耀之心,问齐威王有没有宝物。见齐威王回答没有,魏惠王无不自豪地说:“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更多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历经七代君主的励精图治终一统天下
...开始变得非常强大,终于有了具备收复河西地区的能力。周显王专程派遣使者前往祝贺。公元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秦惠文王赢驷...……更多
...在很多问题。于是苏秦闷头苦读一年,再出门。他先去求周显王,显王身边的人了解他,没有人相信他的学说。于是去秦国,认为秦国乃天府之国,秦王可成就一番帝王之业,谁知秦国刚杀了商鞅,对辩士很不感兴趣,秦王甚至...……更多
申不害与商鞅:战国时期的两位法家巨匠
...为了韩国人。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韩国也担任了官吏。周显王十五年(前354),魏国挥师攻打韩国。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韩昭侯和大臣们都束手无策。申不害建议韩昭侯拿着诸侯面见天子时携带的\"珪\"去面见魏惠王,...……更多
苏秦死后,赵肃侯提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主张
...说君主了。但是事实上却打击了他,处处碰壁,先是找到周显王,但是因为家乡人的原因,周显王并不信任他,所以又找到了秦惠王,虽然秦惠王认为计策可行,但是因为当时刚处死商鞅,所以不适合在接受他的意见,所以没有...……更多
苏秦:从落魄书生到六国宰相,看尽人性冷暖
...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於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迤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更多
桂陵之战中魏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更多
合纵抗秦15年的苏秦,后来干了什么?
...出了合纵与连横的精髓之处。苏秦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到了周显王那些说自己的想法,但是周显王和身边的大臣们都知道苏秦只是口舌之利,所以很不信任苏秦。 苏秦很郁闷又到秦国,希望秦王能够重用他,当时苏秦提出能够帮...……更多
苏秦的合纵之路:从失败到成功的转变
...心的苏秦,刚出山又再度碰壁。他先去了洛阳,想见天子周显王,不用说,失败了。接着到秦国游说秦惠王,可是太不及时了,通过游说而做到秦国高位的商鞅才刚被处死,这个时机对苏秦是不利的,于是又失败了。他离开秦国...……更多
周平王东迁后,四个原因导致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
...时候王室能赏赐的东西,除了土地也没其他的了,后来到周显王时期,王城四周直属天子管辖的土地被围的只剩下几十里了,再也没有发展的空间,东周往后的君王也非常无奈,只能慢慢看着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但却没有什么...……更多
...依旧不得志,穷困潦倒,没有光宗耀祖。他第一个见的是周显王,但周王身边的大臣瞧不起苏秦,导致周显王并不信任他。他又来到秦国,他游说秦惠王消灭其他诸侯国称帝,但被秦惠王否决了。苏秦于是离开秦国,来到赵国,...……更多
传国玉玺取代禹王九鼎的秘密,秦始皇和李斯所谋已成
...要知道秦国的丞相李斯,是出身于法家。传说在秦国覆灭周显王之际,周显王命人将象征天下皇权的禹王九鼎,沉于泗水之中。随后秦军将找到的其余禹王九鼎,迁到了咸阳。也有传说秦始皇将收集起来的禹王九鼎融化重新铸造...……更多
因为苏秦,秦朝统一六国推迟了15年
...大干一场,但是苏秦却一直找不到好的平台,他曾经去了周显王处,此时的周王朝早已风雨飘摇,对于苏秦的到来也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心生怀疑。苏秦于是来到秦国,可以说天公不作美把,此时的秦惠王刚刚因为变法杀了商鞅...……更多
大禹铸造的帝王九鼎真的存在吗?帝王九鼎最后去哪里了?
...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更多
魏国迁都,战略失误与战国走势的转变
...开封),自此魏国又被称为梁国。《资治通鉴·周纪二·周显王二十九年》中记载了魏国迁都大事:“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卬,因攻魏师,大破之。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然而,魏国迁...……更多
秦始皇为何能建立统一王朝秦国
...国才算将东部安全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秦孝公九年(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趁着“桂陵之战”后魏国军队被诸侯联军包围与襄陵之机,秦孝公出兵夺取河西魏国的少梁和安邑,魏国在赢得襄陵之战后,便迅速卷土重来,...……更多
宋康王的霸业与周朝的衰落
...越来微弱,周王室已经无法制衡各个崛起的诸侯国,早在周显王时期,韩国就敢于侵犯当时已经分裂为东周和西周的周王室,实际上已经标志着周王朝名存实亡。 而“三家分晋”则象征着周王朝的礼制已经彻底陷入混乱,赵韩...……更多
秦国统一之路:六世君主奠定中国历史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孝公雄强,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秦国的强大还得到周天子册封,《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曾经视秦为蛮夷的山东各国纷纷派使者往来于秦国。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奠定了秦进...……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小国被哪些国家灭亡了
...国国君乙二十一年,韩哀侯灭郑国,吞并了郑国的土地。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楚国灭了随国。秦惠文王改元后的九年,秦惠文王赢驷派大将司马错攻打蜀国,灭蜀国。楚威王熊商时期,楚国军队灭了越国。齐湣王时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所以她开始利用清流党的力量牵制恭亲王的权力,然后又巧妙地利用侍读学士蔡寿祺劾疏,最终成功地罢免了恭亲王的官职,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人手调到了军机处
2024-06-11 20:36:00
妻子拎不清会带来什么结果?看看杨素和徐达就知道
古代大户人家人家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讲究一个“娶妻娶贤”,尤其是皇族和官宦世家,有一个贤内助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如虎添翼
2024-06-11 20:36:00
一八九四年,借着六十大寿的慈禧,借了醇亲王“在颐和园受贺,以康熙、乾隆年间为例,自内到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祝会”
2024-06-11 20:37:00
六旬大寿即将到来,为了不让战争影响自己大寿甚至想让外国干涉内政,从而尽快结束战争,顺利举行大寿。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以各种手段与其斗争时
2024-06-11 20:38:00
李治被严重低估,历史上的他究竟有多恐怖
谈到李治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比起来丰功伟绩缔造了贞观之治的父亲李世民、传奇一生的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孙子李隆基
2024-06-11 20:38:00
于是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派发维新变法,一开始对于变法的希望很强,但是慈禧非常害怕光绪帝脱离自己的控制,自己大权旁落
2024-06-11 20:38:00
光绪帝于1908年逝世,溥仪继承。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慈禧在中南海仪鸾殿去世。最后,慈禧终于结束了她那堕落的封建生活。在整个一生中
2024-06-11 20:39:00
但后人印象最差的当属嘉靖皇帝,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昏庸之君,因为当年明朝大清官“直谏”的皇帝是嘉靖,明朝最大的奸臣严嵩出现在嘉靖时期
2024-06-11 20:40:00
他14岁登基,赶走了三朝不倒、权倾天下的文官,控制了官僚集团,将士大夫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将皇权空前强化,让百官及百姓对他的崇拜达到了畸形的程度
2024-06-11 20:40:00
从周朝以来,一直都是这样,即使长子去世,还有次子。可嘉靖帝似乎天生就注定是君主之才,他继承皇帝之位并不是正常继承。首先
2024-06-11 20:41:00
李建成多次引诱拉拢李安远为何都失败
唐初右武卫大将军李安远,曾经被李建成多次拉拢,无动于衷,始终如一支持李世民,是李世民铁杆支持者!李安远家世显赫,心路历程复杂
2024-06-11 20:41:00
在明武宗过世12天后,嘉靖在接送队伍的护送下到达京城。谁知,他非要仪式才进。根据礼法,嘉靖帝的要求是合理的,可错就错在张太后
2024-06-11 20:42:00
独孤伽罗为何会让隋文帝杨坚又爱又恨
她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皇后,她美丽端庄,是个难得的好妻子;她聪明睿智,是一个优秀的参谋者。她跟隋文帝杨坚珠联璧合,二人伉俪情深
2024-06-11 20:42:00
众所周知他的年号叫做“嘉靖”,但是当初内阁大臣给他拟定的年号叫做“绍治”,这又引起了嘉靖帝的不满,坚决要换掉年号。因为“绍”字带有继承的意思
2024-06-11 20:42:00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盛唐的分裂起源于军阀的割据,各方节度使手握重兵,原本是朝廷坚强的壁垒,最后却反倒成为了最大的隐患。当安禄山和史思明一拍即合
2024-06-11 2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