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记者 宋晨)6月26日下午,嫦娥六号返回器开舱活动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举行。仪式现场,科研人员对嫦娥六号返回器进行开舱,检验关键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地面应用系统、探测器系统代表签署了...……更多
...求。“一旦错过发射的时间窗口,奔月就会受到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李平岐介绍,科研人员应用了“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以提高实施发射概率和可...……更多
...求。“一旦错过发射的时间窗口,奔月就会受到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李平岐介绍,科研人员应用了“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以提高实施发射概率和可...……更多
...?相关航天专家就此做出详解。新“嫦娥姑娘”长啥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逯运通介绍称,嫦娥六号探测器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重的深空探测器。体型上,探测器发射时高7.2米,横向尺寸约4.5米,入轨后,太阳翼展开状态下最大横...……更多
焦点访谈:嫦娥探月启新程
...了四个助推器,是目前我国中高轨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王珏:“如果把这次嫦娥六号的探月之旅比作一个接力赛,长征五号承担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它跑的是第一棒,这一棒是整个任务能否成功实施的一个...……更多
​实锤,嫦娥六号有机器人,它拍了一张照片,在月球背面留下足迹
...载荷都说明了,都没有说它的存在。而大家发现也是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发布的一张嫦娥六号探测器照片的时候,被不少网友“雪亮的眼睛”给察觉到了。那就是在整个探测器的合影外表上,疑似有一个挂件,大家可以...……更多
嫦娥六号“奔月” 将从月背“挖土”归来(附图片)
...面采集了1731克月壤样本。本次地月征途面临多重考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玉花介绍,嫦娥六号月背取壤将历经运载发射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和样品转...……更多
航天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嫦娥逐月、天问探火开启新篇章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月18日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航天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中国...……更多
...,中国航天人在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推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先后成功奔月,嫦娥三号着陆虹湾,嫦娥四号降落月背,嫦娥五号采样返回,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在我国探月工程任...……更多
嫦娥落月背  蟾宫再寻珍(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日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11 版)嫦娥六号模拟画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月背的模拟动画画面。国家航天局供图核心阅读6月2日6时23分,经历约15分钟的降落飞行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更多
再一次用成功向祖国报告
...光明日报再一次用成功向祖国报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团队攻关纪实作者: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张国航《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08版)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更多
38万公里之外 中国航天人如何遥控月球“挖掘机”?
...,更为艰巨。根据嫦娥六号拍摄传回的着陆区影像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地面实验室里,科研人员迅速地还原了着陆点周围的地貌。还原后的地貌,要求跟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区完全一致。 这里也被称为嫦娥六...……更多
“变身”“瘦身”“伸展”,处处“黑科技”!月球背面那一抹鲜艳中国红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此次,嫦娥六号任务过程中着陆器携带的一面五星红旗备受关注。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也是继嫦娥五号携带的“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成功展示后,中国探测器在月球...……更多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记者 尹江勇5月3日晚,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开启探月之旅,将实施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河南航天企业也用智慧与汗水,为“嫦娥奔月”贡献自己的...……更多
...,更要迎难而上。嫦娥六号研试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杨孟飞几乎全程坚守在发射场,不时对任务试验队员们提出“刁钻”问题。“不是说‘合格了’就万事大吉,对问题要思考琢磨、深入理解。”杨孟...……更多
嫦娥六号落月是怎么落的?如何选择着陆地点?
...成的着上组合体分离后将着陆月球,开展后续采样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分离到着陆下降过程,首先是一个降轨(变轨),从200公里轨道下降到200×15公里的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其实也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的,首先是精准...……更多
专属机器人“摄影师”为嫦娥六号拍下月背工作照
...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并拍摄、回传。记者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这台“移动相机”是该院研制的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图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红圈标注部分为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中国航天科技集...……更多
“嫦娥六号”押中北京高考作文题,发文回应:今天小六不在月球,“长”在考题上了
...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发文:“小六这是押中考题了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也称:“中国航天成了高考作文题!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和嫦娥六号押中北京作文题了。” 随后,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再次发文:...……更多
五月初择机发射!它这次“出差”要去月球背面
今天(4月27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六号探测器和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器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5月初择机发射。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在经过了三公里,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之后,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更多
人类首次!嫦娥六号月背采样难在哪儿?
...二号中继星来传递信息,但中继星并不能随时“在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金晟毅:由于地形限制,它中间有一些不可测控弧段,也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去上行指令和接收数据,导致压缩了我们任务的采样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单...……更多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陕西力量】航天科技六院107台发动机全程护航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之旅
...长征五号上的30台发动机,到嫦娥六号上的77台发动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107台发动机,在不断接力中助推“长五”护航“嫦六”月背采样之旅。从长五遥六到长五遥八 每发任务之间仅间隔两到三周 从火箭点火升空...……更多
107台发动机一路相伴 每一个动作完成都有液体动力的推举
...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起飞,更是难上加难、险上加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兰晓辉说道。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航天科技集团...……更多
嫦娥四号发现2200万亿吨金属,真相曝光!
史无前例的壮丽景象在嫦娥四号的传感器下显露出来!犹如一座金属王国的大门缓缓敞开,揭示出令人目瞪口呆的惊人财富。2200万亿吨金属的发现轰动全球,成为科学界掀起的一股巨浪!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所未曾见过的数量,...……更多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卫星抵达海南
...上半年实施发射。IT之家附“鹊桥二号”相关数据: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官方科普微博给出的部分数据,鹊桥二号中继星重约1.2吨,天线长度约为4.2米,设计寿命8年,携带极紫外相机、阵列中性原子成像仪、地...……更多
美国担心“玉兔”轧了阿姆斯特朗的脚印,中国专家回应
...轧了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吗?月球上的资源该归谁?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正高级研究员、副总工程师李洪波接受采访时表示,暂时不会出现“玉兔”车辙轧阿姆斯特朗脚印的情况。专家表示“玉兔”暂时不会轧了...……更多
嫦娥揽月|长八火箭托举鹊桥二号奔赴月球,中国探月再启新征程
...是长征八号火箭,该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除了鹊桥二号中继星,此次发射还搭载了天都一号、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更多
...新为荣、以创新图强。”参与嫦娥六号探测器研制工作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张高表示,要继续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助力太空探索的脚步迈得更大、迈向更远。太空探索是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更好...……更多
...域着陆。相比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着陆难度也有所提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表示,月球正面的平地较多,此前嫦娥五号着陆的月面区域,相对而言比较平整。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异常复杂,着陆区附近遍布着大大小小...……更多
“刹车”成功!鹊桥二号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数据传输功能强大
...,进入24小时周期的环月大椭圆使命轨道,按计划开展与嫦娥四号和嫦娥六号的对通测试。据介绍,近月制动是月球卫星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次轨道控制。卫星必须在靠近月球时实施“刹车”制动,将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更多
...月工程四期任务的重要一步,将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自古以来寄托了无数人的向往和梦想。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成功发射,奏响了探月工...……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越南搞大规模无人机表演,居然找韩国二道贩子,难怪“大火特火”
越南想要搞一次,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表演,果然是“大火特火”。咱们在过新年,在过农历的春节,中国的新年,那越南,作为受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的地区
2025-02-11 00:08:00
央视新闻讯 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离世。连日来,送别黄旭华的鲜花汇成了海洋,人们纷纷自发前往黄老生前工作研究所
2025-02-10 17:27:00
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遗体送别仪式在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群众自发前来吊唁,一束束鲜花附着信件寄托着对黄老的无尽思念
2025-02-10 18:12:00
国内核电厂首次完成发电机定子更换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获悉:2月9日下午,中国核电旗下秦山核电的秦山第二核电厂在217大修中首次采用厂房开顶吊装方式
2025-02-10 19:45:00
【高清组图】贵州武警反恐演练锻造利刃尖兵
特战小队行动前展开部署特战队员全速出击向目标机动 对目标周边展开细致搜索接近目标准备行动 强势突入对“人质”实施营救临危不惧协同配合打击 特战队员背后突袭“暴徒”成功营救人
2025-02-10 21:01:00
长江之畔,珞珈山下。连日来,人们纷纷自发前往黄旭华曾奋斗的地方献花吊唁,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2月10日上午10时
2025-02-10 15:02:00
乌军周日4次试图用无人机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卫星城
扎波罗热市代理市长马克西姆·普霍夫表示,乌军周日4次试图用无人机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卫星城埃涅尔戈达尔市,未有人员受伤
2025-02-10 15:10:00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
2025-02-10 16:05:00
2月6日,为祖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30年、作出卓越贡献的黄旭华院士因病逝世,让无数人悲痛不已。2月10日上午,黄老遗体送别仪式将在湖北武汉举行
2025-02-10 11:24:00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9日凌晨,一艘139吨级大型拖网渔船在全罗南道丽水市附近海域翻沉,最新消息称
2025-02-10 12:00:00
锤炼舰载航空兵实战水平 歼-15最新训练画面公布
日前,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组织歼-15舰载战斗机开展飞行训练, 进一步锤炼了部队的作战本领。飞行训练之前,部队组织人员深入开展机务装备安全大检查
2025-02-10 12:00:00
技术派|六代机提速、无人机迭代……空军武器发展趋势如何?(下)
高超音速飞机或成“黑马”高超声速飞机通常指采用吸气式动力、最大飞行速度5马赫以上、可在临近空间长时间进行高超声速巡航飞行的飞机
2025-02-10 12:16:00
中新网2月9日电 据俄新社报道,当地时间9日,俄罗斯联邦船运公司表示,停泊在列宁格勒州乌斯季卢加港的一艘轮船发生技术事故
2025-02-09 20:56:00
巴航工业与Flexjet达成历史性合作,182架飞机订单金额达70亿美元
2025年2月5日,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与美国知名公务机运营商Flexjet共同宣布了一项意义非凡的合作协议
2025-02-09 21:29:00
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访问乌克兰 与乌总统举行会谈
当地时间2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其晚间视频讲话中表示,当天新任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塞佩·卡沃·德拉贡到访乌克兰,这也是其首次访问乌克兰
2025-02-09 12: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