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前所未有的“月背征途”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04 11: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前所未有的“月背征途”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正式启航

始发站,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目的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正式开启“月背征途”和“挖宝之旅”。

38万公里外的月球背面怎么去?

月球和地球相距38万公里,只有正面朝向地球。到月球背面去“挖宝”,前所未有!

想要飞到月背,嫦娥六号首先要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与嫦娥五号相比,嫦娥六号重了100公斤,必须挑选一位经验丰富、能力最强的“护卫”。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老将出马”,进行了多项设计优化和工艺改进,成功实现“完美瘦身”,满足了“乘客”的出行要求。

“一旦错过发射的时间窗口,奔月就会受到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李平岐介绍,科研人员应用了“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以提高实施发射概率和可靠性。

要想抵达月背并开展工作,还需要解决通信问题。由于月球庞大的身躯会挡住嫦娥六号与地面指挥的通信信号,这就要依靠在轨“等候多时”的鹊桥二号中继星当起“顺风耳”,架起“沟通的桥梁”。

约53天的“宇宙快递”怎么完成?

嫦娥六号此次“出差”,任务全过程约53天。

要想取回“宇宙快递”,嫦娥六号必须精准做好“去、下、上、回、入”五个动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六号探测器研制人员介绍,轨道器主要负责“去和回”,飞到月球和返回地球;着陆器主要负责“下”,落到月背表面,并进行样本采集;上升器主要负责“上”,携带采集的样本从月球背面飞起来;返回器主要负责“入”,携带月壤再入返回地球。

这其中,轨道器既要护送大量载荷奔月取壤,还要精准完成月球样品“空中接力”,是名副其实的“地月巴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团队称,通过进行适应性改进,嫦娥六号轨道器可以完成分离和组合的变形。同时,通过热控、能源等专业的复核复算,轨道器还能确保逆行轨道的飞行需求,让嫦娥六号有去有回,带着月壤顺利“回家”。

月背挖回的土里会有啥?

此前,围绕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取回的月壤,科学家们已经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发现新矿物“嫦娥石”。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介绍,此次任务预选的着陆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着陆点的选择综合考虑了着陆难度、通信难度和科研价值,有望带回年代更久远的月球样本,助力人类进一步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等,并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此外,嫦娥六号延续“国际范儿”,还搭载了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同步开展一批月球研究。

胡浩表示,嫦娥六号发射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软着陆等阶段环环相扣,必须交接好每一个“接力棒”。

“探月的脚步不会停下。”胡浩说,目前嫦娥七号、嫦娥八号都在研制中,未来还将进一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3日电记者徐鹏航陈凯姿宋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求。“一旦错过发射的时间窗口,奔月就会受到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李平岐介绍,科研人员应用了“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
2024-05-03 19:14:00
嫦娥六号“奔月” 将从月背“挖土”归来(附图片)
...面采集了1731克月壤样本。本次地月征途面临多重考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玉花介绍,嫦娥六号月背取壤将历经运载发射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
2024-05-10 06:46:00
...、轨道器、返回器)分别承担了不同的飞行任务。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的轨道器作为贯穿任务全过程的核心产品,承担着地月往返运输的重要使命,在相距38万公里的地月之间完成月
2024-06-07 15:54:00
封面深镜|2023“上九天揽月” 为什么我们要在月球留下足迹?
...回地球。三年过去,新一代载人飞船也有了新的进展。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领域副总设计师黄震介绍,目前,中国载人登月着陆器的舱壁厚度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仅为1毫米。航
2023-06-07 18:22:00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陕西力量】航天科技六院107台发动机全程护航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之旅
...长征五号上的30台发动机,到嫦娥六号上的77台发动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107台发动机,在不断接力中助推“长五”护航“嫦六”月背采样之旅。从长五遥六到长五遥八 每发任
2024-05-04 07:33:00
...到北京卫星制造厂工作,自此正式踏上了探索浩瀚宇宙的征途。从遥感卫星到深空探测,叶培建已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50余年。“十年磨一星,那是我第一次担任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每每说起资
2023-02-12 03:55:00
...?相关航天专家就此做出详解。新“嫦娥姑娘”长啥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逯运通介绍称,嫦娥六号探测器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重的深空探测器。体型上,探测器发射时高7.2米,横向尺寸约4.5
2024-05-03 19:28:00
嫦娥六号落月是怎么落的?如何选择着陆地点?
...成的着上组合体分离后将着陆月球,开展后续采样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分离到着陆下降过程,首先是一个降轨(变轨),从200公里轨道下降到200×15公里的轨道。在这个轨道上
2024-06-02 08:25:00
嫦娥落月背  蟾宫再寻珍(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日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11 版)嫦娥六号模拟画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月背的模拟动画画面
2024-06-03 05: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