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名将侯君集:英勇与智慧的典范
侯君集是唐朝名将,曾经当过兵部尚书,早年的时候侯君集不学无术,空有强壮的身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后加入秦王府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立下战功。唐朝统一后,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侯君集开始认真学习。贞观十七...……更多
唐朝名将侯君集干了一件漂亮的事,让众多将领汗颜
唐朝名将侯君集,早年曾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却参与谋反,被李世民下令处死。因此,在唐朝的历史上,侯君集就是一个罪不可赦的大恶人。侯君集涉嫌谋反的事,令很多人诟病不已。然而,若是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侯...……更多
唐朝时期名将侯君集最后的死因是什么
侯君集出身于上谷侯氏。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拜秦王府车骑将军、全椒县子。武德九年,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后,拜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630年),拜兵部尚书,参...……更多
唐朝名将侯君集谋反案的两个谜团
...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而《旧唐书.长孙无忌列传》中却记载“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更多
...位凌烟阁功臣因涉嫌谋反被杀,一个是张亮,另一个是侯君集。相对于默默无闻的张亮,侯君集相当有存在感。《资治通鉴·唐纪十三》中称,侯君集被抄家后,官方机构发现了两个奇特的美人:“籍没其家,得二美人,自幼饮...……更多
...浑的大战中,面对畏惧路途艰险的唐军众将,李道宗与侯君集一起站出来支持李靖继续深入追击,才有了后面的大胜,而李道宗更是与侯君集一起率军经过更为凶险的南路,一路上吃冰饮雪,最终在乌海大破吐谷浑军队。贞观十...……更多
李世民带领哪些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些人结局好么
...实只有十个人。这十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和李孟尝。一、长孙无忌这位是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可以说,他的命运跟李世民息息相关...……更多
他是李世民最欣赏的人,不是秦琼也不是尉迟恭
...人,皇帝宠信他,即便造反都不想杀他呢。玄武门之变侯君集,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李世民当秦王时,他跟从其南北交战,屡立战功,被升任为左虞侯、车骑将军,李世民登基后,先后录用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元...……更多
侯君集的荣耀与悲剧:功高盖主,自取灭亡
侯君集(生年不详~643年),豳(bīn)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侯家村)人。唐朝初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十七位),南北朝时期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侯君集这个人呢,年轻的时候性格比较浮夸。...……更多
侯君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叛的
...人就是唐朝的开国名将,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643年),他因涉及当时的太子李承乾阴谋反叛一案而被诛杀。根据《旧唐书》等相关史籍的记载,侯君集出生于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的一个官...……更多
玄武门之变后其中一人暴露了李世民的秘密
...的一环,那便是李渊那边要如何应对。李世民干脆安排侯君集带领军.队守卫在高祖李渊的宫殿之外,负责看管李渊,以防他坏事。或许是李世民的动静太大,李建成方面也有所察觉。但李建成却觉得皇宫中守卫森严,李世民难...……更多
李世民杀了一猛将,问他2个夫人为何如此漂亮,她回答能把你气死
...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身边有一个叫侯君集的武将,此人没什么太大的爱好,就是爱装逼。在玄武门兵变时,他亲自参加了,还给李世民出谋划策再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他平定了高昌。李世民晚年的时候...……更多
侯君集为何自毁前程,策动李承乾谋反
假如侯君集不死,李勣的星光将变得黯淡,高宗朝初年的第一宰相恐怕也不一定是长孙无忌。甚至,侯君集的名字将成为历史上最耀眼的标志之一。这一切,都随着侯君集谋反案改变了。李世民“挥泪斩马谡”,屠刀落下的刹...……更多
侯君集:一代名臣的荣耀与悲剧
侯君集被杀到底是自毁前程还是自作孽不可活,历史告诉你答案。当年侯君集被杀了,有人说李世民残暴不仁?有玄武门之变的惨事历历在目,李世民一边惺惺作态的表示不想杀,结果呢?该死的还是死了。公元643年,侯君集...……更多
本来可做良将的侯君集,因一念之差成逆臣
《旧唐书》: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史书记载:唐初四大开疆拓土的大将,分别是李靖、侯君集、苏定方、李勣,他们虽然都有背后强盛的祖国(唐朝)支持,...……更多
侯君集:从荣耀功臣到身死魂灭的传奇人生
侯君集,豳bīn州人士(今陕西旬邑),生年不详,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可以说侯君集是一个武三代,他的爷爷是侯植,武艺绝伦,历任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因权臣宇文护的猜忌,忧虑而死。年少的侯君集是个爱吹...……更多
唐朝开国功勋侯君集:武略文韬,功高盖世
...赫的将领却让李世民不得不痛下杀手,成为终身遗憾。侯君集(?-公元643年),字君集,豳州三水县‬人‬。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天下‬,参与‬玄武门‬之变,灭‬东部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国‬。历任‬车...……更多
李世民抄侯君集家时抄出的两个绝色美女是如何处理的
李世民杀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从他家里搜出两个只“食人乳”不吃饭的绝色美女,出自唐代刘餗的《隋唐嘉话》:侯君集既诛,录其家,得二美人,容色绝代。太宗问其状,曰:“自尔已来,常食人乳而不饭”...……更多
抄侯君集的家,意外抄出两位绝色美女,李世民是如何处置的?
侯君集对唐朝的功劳是很大的,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侯君集便跟着他征伐四方,屡立战功,因此李世民对侯君集也是相当看重,一些军事上的谋划,也会拉着侯君集一同商量。后来在唐武德九年,侯君集支持了李世民玄武门之...……更多
凌烟阁名臣侯君集,是怎样把一手王炸打成烂牌的?
...空炸开了,让安居乐业的升斗小民极为震惊。电视剧中侯君集这个消息是,太子李承乾谋反,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的侯君集参与谋反拥立之功是名列凌烟阁的首选条件,侯君集的开挂人生从此开始。贞观之治的大前提是唐...……更多
侯君集靠玄武门事变得到重用,之后又背叛李世民
...在这次事变中大批的文臣武将被提拔重用,其中也包括侯君集。关于侯君集,史料对其评价不高,说他少年时满嘴跑火车,武艺不精却敢夸下海口,后来入秦王府被李世民重用,玄武门事变后侯君集因功被封为兵部尚书、陈国公...……更多
唐朝八大名将及其传奇故事
...;现在来盘点下在唐朝崛起过程中的八大名将。TOP、8侯君集侯君集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唐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更多
...的顾虑呢?魏征在任时,曾经推举过两个人,杜正伦与侯君集,杜正伦其人因罪被捕,而侯君集更是因为参与谋反而被斩首。本身魏征的一切都像是白的一样,是一个为了大唐江山敢于直言的谏臣,但经过了这件事情,李世民开...……更多
将军造反被处死:求放过我的儿子,李世民如何处理
...的儿子。这个造反的将军想必大家不难猜出来,他就是侯君集。侯君集为唐朝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随着他的官做得越来越大,侯君集就开始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甚至连李世民也不再放在眼里。侯君集的谋反之心是从灭掉高...……更多
...成提议破一字长蛇阵,就在于地形图,大家公推赛白猿侯君集担此大任。原来侯君集也是瓦岗弟兄,此人高来高去,入地腾空,善于偷盗,堪称一绝。那侯君集出了魔王殿,回到住房,先从墙上摘下个小包袱,系在腰里,又从墙...……更多
他是李世民处死的唯一一个功臣,死得还有点冤
不是一个,是两个。其中侯君集被自己的女婿坑了,死得不冤;张亮被自己的500个干儿子坑了,死得有点冤。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建凌烟阁,命阎立本做二十四功臣像,以纪念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又开创贞观之治的文...……更多
侯君集要造反,李世民为何不信
...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其中还包括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等人。虽然说这十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开国元勋,但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臣子功高震主。但李世民与朱元璋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他们的出生就决定了他们的做法不同,所以...……更多
玄武门之变后,哪5人被封为一等公
...公,他们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和侯君集。对于前面四个人,众人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他们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一等功名副其实。但是侯君集一个在玄武门之变中几乎没有出场的人,为什么也被算了大功。...……更多
恰逢其时,张亮被贬往洛阳做都督,侯君集和他大有同病相怜之感。于是,侯君集撺掇张亮造反,对张亮说:“李世民如此对待功臣,不如我们一起反了吧。”张亮不从,将侯君集的话上奏李世民,李世民又一次宽恕了侯君集...……更多
...梗,阻断了大唐与西域的商贸。李世民很是愤怒,派遣侯君集兴师问罪。待侯君集大军压城时,麹文泰已经病死。侯君集派遣使者招降麹文泰之子麹智盛,但麹智盛拒绝投降。于是侯君集召集工匠制造抛石车,向城内投掷石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