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命运差别为何这么大?
...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名句。杜甫,别骑毛驴好不好? 天宝9年冬,杜甫因献《大礼赋》终于得到玄宗的赏识,命他在集贤院待制,就是等候分配。但因主持吏部工作的还是奸相李林甫,所以杜...……更多
他只靠一首诗就流传千古,心系天下而弃笔从戎
...赴考的那一天。从而有感而发,写下来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苏州的寒山寺也因此而闻名于世,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寒山寺成全了张继,但肯定的是张继造就了寒山寺。毕竟,如果没有张继的千古名句,寒山寺也不会像如今那般...……更多
李白喝多后写一上联,醒来后一看为何自己也傻了
...是杜甫给他的偶像李白写下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的名句。在世世代代的文字里,李白可谓是斩获了无数的盛名。作为一名真正的才子,李白的诗词歌赋都有颇高的造诣,风格豪迈奔赴,充满着奇思妙想,是十足的浪漫主义...……更多
晚年穷困潦倒的杜甫,却写下一首霸气无比的诗
杜甫去世之后的半个世纪,他沉郁顿挫的笔下世界尚无人问津;直到元稹为其撰写了一篇名垂千古的墓志铭,杜甫才真正从一名不见经传小文人蜕变成为与李白齐名的诗圣,他的现实主义笔墨才被主流诗坛所重视。正所谓“李...……更多
杜甫:家国情怀与忧国忧民的诗人
...烈反对战乱的"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等等这些名诗名句,都表达出浓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色彩,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杜甫高尚的人格,想百姓之所想,忧国之所忧的民本思想。二、极具哲理的格律诗无人能比此外,留存下来...……更多
唐朝一小官用一首诗道出宇宙真谛,杜甫都甘拜下风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会了《唐诗三百首》,里面有很多名句,让人终生难忘。因为当时有才华的诗人太多,并不是个个都能家喻户晓,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才华不够好。曾经有这样一个官员,他的官职只是从右边捡拾遗物,是...……更多
历史上诗仙、诗囚、诗鬼、诗佛、诗狂、诗魔、诗圣的代表作
...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成为了千古名句,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诗奴——贾岛(唐朝)——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更多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以舞绘出诗圣千古绝唱舞剧《杜甫》2.0版6月上演本报讯 (记者 刘迪) 舞姿曼妙,音乐悠然,杜甫的诗歌宛如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映照出诗人传奇一生的起伏与辉煌。记者获悉,6月15日,舞剧《杜甫》2.0...……更多
杜甫著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
...作者身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去体会的,而不是空穴来风,杜甫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现在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句诗是赞美之词,但它的真正的含义还是让我们回归到曾经的那段历史去一探究...……更多
汪伦只是一个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他到底有多大手笔?
...尔回那么几首,那又是为什么让李白甘愿给汪伦写下千古名句呢? 这就得细细说来了,在李白乘船就要离开之时,汪伦请了一支乐队为李白送行,自己更是跳了一段“踏舞”来为李白饯行。而这也深深的感动了李白,要知道当...……更多
...却也是波诡云谲的时代。在这个光影交错的历史舞台上,杜甫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深沉的情感,创作了无数传世佳作,其中《登高》更是被誉为七律之巅,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显赫的文官家庭,世代书香,本应...……更多
梅花唱和 往事重现
...明而能给人感发的典范,信然。相比之下,林逋写梅花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紧扣香色摹拟,景态虽佳,总不免屑屑求工的吃力,花背后的人,也似乎只是远远地静态的观看,少了一点如杜甫此处既是说...……更多
探访白帝城:巴楚文化融汇 千古诗词流淌
...峙江南,一边巍峨江北,长江自中间滔滔而出,颇有几分杜甫笔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气势。夔门正是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的西口,也就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长江上游之水正是自此入峡。“如果咱们...……更多
...秋暝》中最经典的一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咏杜甫挥墨常撒忧国泪①,笔端书愤现民怜②。少陵野老③今何在,广厦天下俱欢颜④。简介: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更多
“诗圣”杜甫为何能跟李白齐名?读完这三首诗你就知道了
...的年代。在这片众星璀璨的天空中,最耀眼的两颗星就是杜甫和李白,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相比之下,诗仙...……更多
杜甫半生凄凉,悲愤之下挥笔成诗,诗中一成语更是人人皆知
...的身影。说起唐朝的诗人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李白和杜甫,他们是唐朝赫赫有名的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李白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留下来的经典诗作也很多,他的诗歌给人的感觉豪放浪漫,不拘小...……更多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这首诗中写绝了
在中国历史的诗坛上,李白和杜甫是一对闪耀千古的双子星座。李诗的豪放瑰丽,杜诗的沉郁顿挫,是唐诗最华丽的篇章,也让无数后人如醉如痴。然而,他们在世的时候,虽然都怀才不遇,但两人的影响力却是完全不同的。...……更多
李白的才气与个人魅力如何为他带来财富?
...不完,他喝孟浩然这么好,肯定是会接济孟浩然的。还有杜甫,杜甫要多惨有多惨,孩子曾经因为没饭吃,都饿死了一个。杜甫曾经跟着李白修道过,还有一个穷鬼高适,他们在一起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后来是杜甫实在受不了了...……更多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谢幕时,演员们高声吟诵着唐诗名句,一字一顿出场、站定,向唐诗的熠熠星空致敬。观众不约而同拿起手机,静静拍下这一幕。哪怕只是小小的谢幕设计,主创们都在尝试将创新往前再走一步。每一个...……更多
...接触’历史人物,通过杜甫‘亲自’讲述,我对这些千古名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我对今后教学的新思考。”一位历史老师表示。文博会期间,读特客户端联合QQ音乐,为文博会20年献上20首特别的颂歌,这些全网作词、...……更多
杜甫这一首诗,被评为“七律之冠”,其中14个字几乎人人会背
公元767年,杜甫在流离于川中的时候创作了《登高》,这首经典七律久负盛名。明代学者胡应麟称其为“古今律诗第一”。无论是在意境的建构还是情感的张力上,这首诗都深深震撼了人们。《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更多
中国文人墨客的璀璨历史与排名
...慎溺水而身亡,他的《滕王阁序》也因此成为了绝唱6:杜甫杜甫被人们冠以诗圣的名号,可见他的才华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和李白一起被人们称为“李杜”,其实杜甫生意唐晚期,那时候的唐朝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更多
唐朝的诗人为何从不缺钱
...多人只惊艳于李白的才华,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名句张口就来。其实我们仔细读李白的诗,其实用典的地方真不少,没有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根本搞不定这件事。由此可见,义务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多少学霸,人前看...……更多
聊聊杜甫《蜀相》诗的隐微内涵
公元759年岁暮(乾元二年十二月底),杜甫经历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自秦州抵达成都。初到成都,面对陌生的异乡景色与人事,他写下《成都府》一诗: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更多
《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一季:我和诗圣做搭子》开播 另类设定解码中华文化之美
...破x亿,强势掀起了一股唐诗文化风潮。生动视角解码“杜甫”新形象 以古哺今传达生活幸福力 诗与山河永存,我和杜甫“拼”命。短剧《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一季:我和诗圣做搭子》剧集讲述创业失败、负债百万的“人间小透...……更多
...象,也引发今人对于生命的感悟和沉思。剧中耳熟能详的名句来自15位著名唐代诗人的42首诗作,除了用诗句作为台词介绍人物以外,剧中还设计了贯穿全场的对诗互动环节,让大小观众获得很强的参与感,大家都纷纷感叹:“...……更多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当然了这两个人的成就最高,是后人给他们的评价。当时的真实情况并非是如此,李白是真正的写诗大咖,杜甫是不入流...……更多
一颗荔枝的“生死时速”
...宫》中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时,不仅定格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极致宠爱,更在不经意间为后世揭开了一幅环环相扣的古代物流速递画卷。这穿越万水千山的“一骑红尘”,正是盛唐帝国物流体系...……更多
汪伦靠打赏李白换来青史留名,200多万花得值吗
...在天下间,有一众"小迷弟"。最为出名的不是汪伦,而是杜甫。两人游齐鲁之际,同眠同枕,以至于杜甫在别离之际,黯然神伤,后来又不停的写诗赠与李白。"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在杜甫的眼中,...……更多
“多情自古空余恨”下一句是什么?你能正确接上吗?
...句,往往能给人美的享受,让人忍不住的背下来。可诗词名句那么多,大家伙在背的时候,有些句子非常容易的给背岔混了。曾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就有这么一道题让很多人出错,“山随平野尽”的下一句是什么?有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
好山东|曲阜到四海文庙,东夏侯石雕石刻千年技艺的“世代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孔雅玮 曹楠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传承儒学的圣地,更是各类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2025-07-07 09:55:00
寻访老兵足迹|刘庆恩:从战场通讯兵到红色血脉传承者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他们用热血与忠诚书写传奇,用一生诠释信仰与担当。今年99岁的抗战老兵刘庆恩,就是这样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
2025-07-07 10:10:00
88年了!这位福州人,是七七事变的“王牌见证人”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卢沟桥旁的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
2025-07-07 10:27:00
长安不止荔枝 魏晋尚有快乐
《盛世长安》 刘庆柱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年6月《未尽的快乐:魏晋名士社交处方笺》 董铁柱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6月一座长安城
2025-07-07 10:47:00
二阙中“溪山影里联金勒”暗写纵马游猎之豪情,“箫鼓声中倒玉舟”则铺陈丝竹宴饮之酣畅。结句“不信青山两鬓秋”以反讽手法突显词人虽历风霜仍保有少年心性
2025-07-07 13:57:00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大皖新闻讯 1944年2月,年仅13岁的胡文藻参加新四军。几个月后,机智勇敢的胡文藻和一位老侦察员一起圆满完成了送信任务
2025-07-07 11:25:00
读城记|村不在大,有圣则名
文|宋增芬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觉得还可以再续一句:“村不在大,有圣则名”。我说的村子就是南竺院
2025-07-07 11:37:00
马丽春长篇力作《包拯和他的时代》出版
大皖新闻讯 安徽作家马丽春长篇力作《包拯和他的时代》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马丽春继2021年出版《大宋名臣包拯》之后
2025-07-07 11:56:00
江城少儿赴海角,围着篝火听故事
江南时报讯 “孩子们,你们脚下这片沙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三水滩’,她由长江水、黄河水、太平洋海水共同托举而成。‘三水滩’又曾是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潮滩
2025-07-07 12:29:00
元代鲜于枢“伯畿印章”
杭州博物馆藏品杭州的西泠印社是金石书画的标杆,这也增加了杭州作为文化名城的厚度。但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
2025-07-07 10: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郭彩玲:越南华侨、厦门籍抗日航空女英烈
穿着飞行制服的郭彩玲,英姿飒爽地站在滑翔机旁挥手致意。青年郭彩玲少年郭彩玲 1943年2月8日《民国日报》(江西版)上
2025-07-07 07:57:00
近日,浙江革命军事馆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革命文物史料。浙江革命军事馆目前正在筹建中,建成后将成为反映浙江党政军民革命风貌的红色场馆
2025-07-07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