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2025全国两会·“吉林一号”卫星新闻|多彩丰饶的吉林现代化大农业版图
吉林,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这里,属于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这里,是国家粮食安全重要的战略基地,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从太空俯瞰,吉林广袤的黑土地宛如一幅无垠的绿色画卷,带给我们的是底...……更多
2月6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就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到省农业发展集团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省两会部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省级统筹...……更多
2025全国两会·新发路观察+②|“科里科气”的吉林,真好!
中车长客发布时速400公里CR450BF动车组样车,这是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铁列车!“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17颗,这是我国最大的遥感卫星星座!中国一汽全年累计攻克近400项关键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超过6118件!长白...……更多
吉林两会·新发路观察+④|“科技创新”对吉林有多重要?
...告中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就是,吉林将下更大力气“创未来”。科技创新,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5,向新而行。你看你看,吉林科里科气的样子...……更多
吉林两会·圆桌派|三江!这座实验室,可能将极大影响吉林农业格局
...样的能量?在科技驱动的当下,吉林怎样高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两会期间,中国吉林网《吉林两会圆桌派》栏目邀请到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李启云,揭晓答案。“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建设的三江实验室,是我省启...……更多
吉林两会·新发路观察+③|“五对重要关系”如何解读?
...。看点五统筹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吉林崭新篇章的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只有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效益提升,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国式现代化...……更多
...质增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孙民代表:和乡亲们一起实现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梦想“吉林省是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我们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更多
...和“黄金玉米带”,坐拥享誉世界的黑土带核心区,农业现代化居全国第一方阵,粮食生产能力稳步跨上800亿斤台阶。同时,我省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提供了科技支撑。...……更多
打造“丰富多彩”的美好吉林
...发展的突破口,握指成拳、聚力攻坚、加压冲刺,在打造现代化大农业、构建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做强特色新服务三个方面力求突破,将全省两会“施工图”变为四平全面振兴“实景图”。“全省两会围绕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更多
...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描绘的宏伟蓝图,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发挥一主担当,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努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贡献长春力量。 ……更多
接下来将研制开发无人驾驶农机?吉林省省长答央广网记者
...带”“黄金水稻带”,有广袤的平原、连片的土地,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条件具有先天优势。央广网记者:吉林省连续三年粮食总产量超过800亿斤。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请问吉林如何进一步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央...……更多
2025全国两会北京直播间|每7斤“吉林米”就有1斤“白城粮”
...今天(3月8日),在吉林发布和中国吉林网联合打造的2025全国两会北京直播间里,全国人大代表,白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大勇从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如何多打粮、打好粮等几个方面聊起,为我们介绍了白城蓬勃奋进的...……更多
2024全国两会京吉交互云直播|吉林长光卫星的“新”思考
...迭。创新,成了发展背后关键词。眼下,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最为关心的最热话题之一。本期直播间邀请到了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贾宏光,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一起向“新”求解。“2024...……更多
特别聚焦|从长春→鄂州!吉林蜜蜂首个“空运快递”通道被打通的背后
...鄂州的货运飞机里,载着一群特别的“乘客”—— 来自吉林的“种蜂”。这也是我省首次完成蜂类活体动物航空运输,意义重大:不仅打破了蜜蜂外运的“旧枷锁”,也开启了吉林蜂业新篇章,助力了全国蜂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多
2023吉林省两会|韩喜平委员:办好“顶天立地”式教育 服务吉林经济“主战场”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吉林乡村振兴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赋能助力。几年来,吉林大学与吉林省九个地市(州)的合作日益密切,成果转化率逐年提升。韩喜平感到十分欣喜,他希望,未来学校能充当信息桥梁的作用为之...……更多
长春两会关键词 | 乡村振兴景象新
...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今年的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锚定建设新目标,新年长春乡村全面振兴如何推进?...……更多
皓月集团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全链升级筑牢肉牛产业根基
...3月15日,全国政协委员、皓月集团董事长丛连彪组织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传贯彻会议。与集团员工一同分享,共同探讨如何将两会精神切实融入皓月集团的发展进程,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未来规划。会上,丛连...……更多
创新打造“梨树模式”升级版
...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将全国两会的“春风”带回家乡郭家店镇青堆子村,第一时间召集合作社社员代表,话两会、抓落实,针对农业现代化的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为合作社发展规划出新的目标...……更多
2025全国两会·特别聚焦|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和它背后的吉林新赛道
...企业、瞪羚企业、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全国两会上,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走进公众视野,引发热烈关注。这些“新词儿”,背后藏着怎样的发展机遇?眼下,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火出圈...……更多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3月11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与此同时,春耕春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各地抢抓农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有数据显示,在今年615万人次参与的网络调查中,乡村振兴是全国两会...……更多
...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两会上,来自各地区各领域各界别的代表委员,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带来鲜活、具体的经验和建议。“要不断创新,填补关键技术空白,提升整...……更多
...全省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充分发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智库”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提升履职能力,从征集到的95件基础调研报告和建议中,选取18件有特色、有见地、有实效、有质量的参政议政精...……更多
...超过530万台”“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面积超4亿亩”,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提到的两项数据,折射出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一线的广泛应用。农业技术不需要听起来多么“高大上”,因地制宜、实用管用,才能从实验室走向...……更多
聚焦2025吉林两会|冯其永:打造全国最大的全谷物健康食品生产基地
...:人民网人民网长春1月14日电 (记者李思玥)1月14日,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6位人大代表走上新闻通道,接受记者采访。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老爷岭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其永走上...……更多
建设更多“良田”种出更多“粮味”
...四川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乃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有何特点?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四川“起手式”是什么?有哪些重点和要点?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委农办、农...……更多
“党建之魂”筑牢“发展之基”。在吉林,基层治理井然有序,产业发展稳健推进,乡村振兴热火朝天,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飘扬的党旗之下,处处洋溢着实干担当的激情与拼搏奋进的壮志,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发铿锵...……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吉林省代表以代表团名义提出“关于支持吉林省江河沙基沙堤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支持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加快建设完善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多
新发路观察+·2023年度特别报道⑪|东北振兴20年
...全力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航空制造、新材料、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部署增材制造、柔性电子、量子科技、储能材料等未来...……更多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通”往民心民意 “道”出自信开放——全省两会“新闻通道”观察本报记者 赵梦卓 张雅静3天,3场新闻通道,成为今年全省两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更好地倾听代表委员声音,传递民声心愿,今年全...……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小生姜长成大产业
10月16日,秦皇岛市抚宁区三里杨庄村的姜农加紧收获生姜。生姜产业是抚宁区农业强区建设的重要支撑该区不断完善从标准化种植到恒温存储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等生姜产业链生姜产品畅销京津冀市场并远销海外10月16日
2025-10-20 08:30:00
2025陕西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镇巴县、咸职两项目荣获一等奖
华商网讯(记者 明志辉)10月19日,正值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90周年之际,“乘数兴村 智绘未来”2025陕西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延安市吴起县成功举行
2025-10-20 08:54:00
厦门地铁3号线穿山过海 施工过程中攻破多个罕见难题
地铁3号线南延段上厦区间施工现场。(厦门地铁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厦门地铁3号线是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的厦门重点工程——2021年6月25日
2025-10-20 08:56:00
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位于大同路7号的侨批馆揭牌启用
昨日上午,侨批馆揭牌开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目前福建发现的较早侨批可追溯到哪一年
2025-10-20 08: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思明区拟通过政策发力为科创人才集聚“搭台铺路”。《厦门市思明区先进制造业和软件信息产业人才政策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厦门市思明区科创人才政策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5-10-20 08: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10月17日,全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交流会在天津举行。农村产权交易“厦门模式”入选全国典型经验
2025-10-20 08:56:00
厦门工行连续17年冠名读者嘉年华 本周六继续与您相约
历届读者嘉年华上,厦门工行带来精彩互动、优质产品、丰富好礼,与市民同乐。(资料图/厦门工行 提供)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苏丽娜)10月25日
2025-10-20 08: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近日,海沧区马銮湾新城成功以网上拍卖方式,出让一宗编号为2025HP02的特殊标的。这宗标的并非单一的土地或海域
2025-10-20 08:56:00
低空经济与交旅协同发展研讨会:低空交旅赴新程
10月18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航空旅游分会与中国航空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联合主办,十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协办的“低空经济与交旅协同发展研讨会”在海南三亚成功举办
2025-10-20 08:58:00
廊坊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多举措筑牢物流园区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河北新闻网讯(刘潇阳)近日,廊坊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物流园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风险,以“查隐患、督整改、强责任”为核心抓手
2025-10-20 09:14:00
泰安市岱岳区十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
鲁网10月18日讯碧波为证,泰山作媒。10月18日上午,“海誓山盟 爱在岱岳”——岱岳区新时代集体婚礼在天平湖畔举行,10对新人及家庭以实际行动践行“新事新办 婚事简办”理念
2025-10-20 09:15:00
守护成长每一步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田庄小学开展高年级女生青春期教育活动
鲁网10月18日讯为帮助小学高年级女生科学认识青春期变化、消解成长困惑,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田庄小学于10月17日为五
2025-10-20 09:15:00
旅服会:国际化平台成效显著 资源对接成果丰硕
10月19日,2025首届国际旅行服务大会暨交易展(以下简称“旅服会”)在海南三亚圆满落幕。本届旅服会以“自贸港芯动力
2025-10-20 09:31:00
注意添衣保暖!今日安徽大部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下 体感阴冷
大皖新闻讯 冷空气不断渗透,江淮大地的降温在持续。记者注意到,早上7:00,安徽有47个站点最低气温低于12℃。早上7:20
2025-10-20 09:34:00
大皖新闻讯 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将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深化交通领域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实现道路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2025-10-20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