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启动建设 将形成3800公里“等效口径”
...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继9月中旬启动建设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之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0月11日又开启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建设。这两台望远镜的加入可将中国VLBI网最长基线即“等效口径”拓展至约3800公里...……更多
...年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建设提速,上海65米口径天马射电望远镜、北京密云5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日喀则、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建设任务,有力支撑世界时的亚毫秒级自主测量。“时间”有了,如...……更多
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是如何拍出来的?
...科学家的心血。拍摄过程中,人们调集了世界各地的数台射电望远镜,数据处理经过两年之久。黑洞连光都能吸进去,为什么还能拍照片呢?拍一张照片为什么要花费2年的时间呢?1瑞利判据首先,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望远镜的...……更多
...国天眼”:探索宇宙奥秘的国之重器 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称为“中国天眼”。它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稳定而独特的地形条件建设...……更多
中国天眼与南仁东的故事
最新公布的数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迄今已经发现了900余颗新脉冲星,其中包括120余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作为...……更多
“千眼天珠”向日开
...技日报“千眼天珠”向日开——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落成记图为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 吴俊伟摄【走近大国重器】◎本报记者 刘 垠飞机从稻城亚丁机场起飞,舷窗外地面隐现一个小圆点。这个被群山环绕...……更多
“全球最大”!首台!在我国完成吊装
据央视财经10月18日消息,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即SKA,台址分设于南非和澳大利亚,是人类有史以来在建的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它的接收总面积达1平方公里、足有140个足球场大,作为世界最...……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国际旗舰项目共建SKA推动中南科技合作——访南非科学院院士马寅哲《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0月30日 第 09 版)“‘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为中国...……更多
守护“中国天眼” 探测遥远星空|访“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FAST工程团队
...控,搜集和记录着来自宇宙的数据信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杨俊波 邓刚 摄凭借望远镜的超高灵敏度,FAST监测到的脉冲星数量已达883颗,是自其运行起至今,同一时期国外同类型...……更多
极目星空 步履不停——“中国天眼”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
...发展中心获得消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的新脉冲星数量突破900颗。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4月17日,记者从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更多
...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奇台射电望远镜(简称“QTT”)项目整体进展顺利,有望在2028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QTT项目已完成天线系统详细设计方案和电磁兼容总体设计方案评审;望远镜总控与天文...……更多
...阵列天文台第十一次理事会在南京举行国际合作擦亮最大射电望远镜SKA◎本报记者 张 晔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近日,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更多
重磅!中国空间站将开展这一实验,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重大谜题
...从天文学出发。随着19世纪电磁辐射的发现及20世纪天文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和发展,使得地外文明搜寻计划逐渐具备科学性,成为天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于1992年利用射电望远镜搜寻外星信号...……更多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遥远的快速射电暴
...员去年6月借助位于澳大利亚的“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射电望远镜发现了这一代号为FRB 20220610A的快速射电暴,此后又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探寻其来源。结果发现,这个快速射电暴源自一个距地球80亿光年...……更多
孜孜以求“看清”黑洞,发出中国声音
...口径不可能无限扩大,天文学家想到通过连接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口径如同地球大小的虚拟“超级望远镜”,这促成了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合作。2003年从国外访学归来,沈志强致力于推动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更多
中国天眼发现外星信号?三体人竟真的存在?
...这个令人震撼的宇宙奇迹!中国天眼探测外星信号的方法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是一种用于探测和接收射电波的天文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研究和广播通信等领域。中国天眼,亦被称为“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更多
如白驹过隙,转瞬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设想提出至今已有30年。回首历经的三十载,FAST人荜路艰辛、踔厉奋斗、勇创奇迹的英姿历历在目,作为FAST从梦想到谋划、从研讨到踏勘、从雏影到初型、从选址到落地、从...……更多
“中国天眼”重大突破
...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900余颗新脉冲星,其中包括120余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图为2月26日拍...……更多
全球唯一,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国际大合作:15国申请用,批准?
...,中国的天眼还好好的呢。中国天眼又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这是我国国之重器,并且其实力非常强大,也是美国天眼无法比较的。我国在建设该天眼的时候,实现了...……更多
“中国天眼”已发现43颗脉冲星,难怪霍金会反对!
...不久,官方就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发现了43颗脉冲星。“中国天眼”地处贵州省平塘县,搜寻和发现脉冲星是“中国天眼”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也是”中国天眼“调试阶段取得的最重要的...……更多
迷信还是真相?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信号,揭开“三体人”之谜!
...歇的追求。就在最近,中国天眼——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意外地捕获到了一组神秘的信号。这些信号究竟是来自于地球上的什么,还是传递着宇宙深处的信息?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解码这些信号时,科学家们发现...……更多
中国电科为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配备超清“千里眼”
...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首台专门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射电望远镜——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又称IPS望远镜)5月10日顺利通过工艺测试,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的消息说,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为行星际...……更多
天眼发现惊人信号,地球面临何种险境?
...惊人信号的呢?天眼是如何工作的呢?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拥有500米口径的球面反射器。它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坐落在一个山谷之中,周围环境十分幽静。天眼的巨大反射器可以接收宇宙中的无线电信号,并将其反射...……更多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建设的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5月10日通过工艺测试,将高效开展行星际空间天气日常监测,为我国和国际空间天气预报提供高质量观测数据。这是我国首台专门用于行星际闪烁监测的望远镜。行...……更多
...l Journal》(《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和澳大利亚Parkes射电望远镜,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支启军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代实研究员,以及他们的合作者们在银河...……更多
...洞照片,这是天文学家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8个高灵敏度射电望远镜联合在一起,模拟出一个口径极大的望远镜。这种将多个射电望远镜组合形成一个大的望远镜的方法,就是通过合成孔径原理实现的。随着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更多
【聚焦2024中关村论坛】“中国天眼”探测新成果亮相中关村论坛
...取得系列国际领先成果”之一发布。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有“中国天眼”之称。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发现了一个名为M71E的脉冲双星系统,这是迄今科学界发现的最短轨道周期的脉冲双...……更多
国际领先!我国首个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式建成
...由我国自主研制,是我国首台专门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射电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建设,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网络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中国科...……更多
人类的黑洞照片再上新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LBI),让位于全球不同位置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张网,同时观测黑洞,等效于一个口径有地球这么大的一个射电望远镜观测黑洞。赵杉杉说,波长越短,望远镜空间分辨率就会越好。2017年,全球凑齐了8...……更多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 探秘“星辰大海”再添利器
...由我国自主研制,是我国首台专门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射电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建设,采用一座主站、两座辅站的协同联测方式,分别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明安图主站、伊和高勒辅站、乌日根塔拉辅...……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都说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 但为什么非洲文明最落后呢
很多人不理解,都说人类起源于非洲,那为什么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文明如此落后呢?有一个重要原因,人类起源和发展文明所需的因素或者自然条件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2025-02-17 00: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燃料新型“人工树叶”装置问世据新华社洛杉矶电 “人工树叶”是一种模仿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材料或装置
2025-02-17 05:0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陈楸帆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迅猛发展,AI在戏剧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当前,一些剧目以AI为话题
2025-02-17 05:44:00
借“两新”机遇  谋转型发展(经济新方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探访三家制造业企业,看政策成效如何向供给端传导借“两新”机遇 谋转型发展(经济新方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本报记者  姚雪青  王云娜  方  敏科远智慧电控生产车间内
2025-02-17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安宇“两新”政策实施以来,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以旧换新需求增多,企业产品销路不愁。不过,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也越来越“挑剔”
2025-02-17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崔 妍我们的文化在循环往复中绵延不绝、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一份踏实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过于此多向度
2025-02-17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向子丰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客户服务中。智能客服节省了人力成本,且可以随时提供服务
2025-02-17 05: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任晋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百亿元大关,有望冲击更多全球票房纪录,给人以深刻启示。138家公司组成动画界的“万龙甲”
2025-02-17 05:46:00
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大数据观察·青年消费新趋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开新能源车、淘二手好物、选小份菜……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大数据观察·青年消费新趋势)本报记者 王  珂  窦  皓  张腾扬图①
2025-02-17 05:46:00
酷睿Ultra 5 230F上手:小幅领先于前代 装机成本更低
在今年的CES 2025上,英特尔发布了面向台式机、高性能轻薄本以及游戏本的一系列处理器新品,其中包含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非K型号
2025-02-17 06:54:00
质量差 博主称SU7被列入风险车型:小米回应主动送人头给法务加业绩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近日有博主称SU7质量差,被列入风险车型,这引起网友的围观。近日,一汽车博主@饭团先生在开车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文件截图
2025-02-17 06:54:00
百度搜索宣布:将全面接入DeepSeek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日前,百度搜索宣布,为丰富更多元化的搜索体验,百度搜索将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
2025-02-17 06:54:00
小店区“‘七新’商道论坛之‘驶’向新征程 共谋新发展”银企专场对接会日前在汇众汽车家园、大昌汽贸园召开,通过政府“搭台”
2025-02-17 07:12:00
近日,山西天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娱数科”)全面部署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推动AI技术创新与业务升级
2025-02-17 07:13:00
微信可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但必须好友达到10000人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微信iOS版更新后,通讯录允许用户可以一次性删除已经删除或屏蔽你的好友,以前一次只能删除5个
2025-02-17 0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