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共建SKA推动中南科技合作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30 05:0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国际旗舰项目

共建SKA

推动中南科技合作

——访南非科学院院士马寅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0月30日 第 09 版)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为中国和南非科技合作搭建了平台,在加强两国科技交流方面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南非科学院院士马寅哲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由全球多国合资建造和运行的世界最大规模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因接收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而得名,台址分别位于南非及南部非洲8国、澳大利亚西部的无线电宁静区域。

马寅哲201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2022年当选为南非科学院院士。他现在是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教授、物理系天体物理分部主任。

据马寅哲介绍,SKA建成后将比目前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灵敏度提高50倍,巡天速度提高1万倍,将帮助人类填补对于宇宙基本认知的空白,在引力波、极端环境中检测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演化历程、绘制河外星系图谱及寻找地外文明迹象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马寅哲是SKA科学工作组成员和SKA先导项目MeerKAT射电望远镜大尺度巡天顾问委员。他说,作为SKA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深度参与SKA的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设备研制和科学问题研究。

SKA是包括中国在内多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旗舰项目,也是中南重点科技合作项目。对此,马寅哲指出,中南两国在科学的不同领域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具体到射电天文观测方面,他说:“在观测技术手段上,中国具有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项目的设计及实验经验,而南非在SKA先导项目MeerKAT射电望远镜建设中体现出中小口径阵列式射电望远镜建设能力;在观测宇宙空间上,FAST与SKA分别观测北天与南天,两者的数据既有交叉,又可以相互补充覆盖很广的天区。”

“因此,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在设备技术合作以及对共同观测目标实验交叉验证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而这种合作对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马寅哲说。

他说:“作为一个由全球多国合资建造和运行的项目,SKA本身对于全世界天文工作者的合作交流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SKA的合作以及中南两国的科技合作框架下,SKA项目为两国科技合作搭建了平台,在加强两国科技交流方面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

马寅哲告诉记者,他的团队与南非和中国的很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随着中南两国科技合作逐步深入,两国天文学家可以着眼于培养年轻的天文学人才,以老带新,科研成果会不断地涌现。

(新华社记者 王 雷 王晓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南两国人民的手牵得更紧|元首外交 大国风范⑦
...累累硕果的一个例证。如今,大到1平方公里接收面积的射电望远镜,小到3寸长短的中医银针,中南双方一个个实打实的合作项目,不断拉近两国人民的心。2013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
2023-08-19 16:18:00
...阵列天文台第十一次理事会在南京举行国际合作擦亮最大射电望远镜SKA◎本报记者 张 晔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2024-03-27 02:02:00
...大的射电天文项目,也是国际唯一一台专注暗能量研究的射电望远镜。它建在亚马孙森林边的巴西帕拉伊巴州,除了探测来自宇宙深空的重要信号外,还能探测卫星、陨石等小天体运动,侦查地球可
2025-06-11 08:12: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启动建设
...续深空探测任务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奠基启动建设。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奠基启动建设。中新社记者 孙
2023-09-16 04:45:00
天眼灵敏度,比德国波恩100m望远镜高出十倍以上,为何如此出色?
...示出时间的秘密,让我们一窥宇宙的未来。这就是我们的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FAST,全名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山谷中。这是世界上最大
2024-06-21 11:11:00
...快速射电暴”入选。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平塘县克度镇大山深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2023-03-19 02:45:00
中国天眼有多强?具有超大的接收面积,可以接受到微弱的外星信号
...个名叫波渡关的山谷之中,藏着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也被称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这个超级望远镜是中国的科技骄傲,也是全世界天文学
2024-06-21 11:19:00
天眼发现惊人信号,地球面临何种险境?
...惊人信号的呢?天眼是如何工作的呢?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拥有500米口径的球面反射器。它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坐落在一个山谷之中,周围环境十分幽静。天眼的巨大反射器可以接收
2024-01-15 10:38:00
拼在高原一线 串起“千眼天珠”
...。它是由313台直径6米、形似锅盖的天线构成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的圆环上,由圆环中心100米高的定标塔为整个观测链路提供定标基准,状如一颗巨大的“千
2023-07-10 06:0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汪江涛:以人才体系创新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文/许笑“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在于精准识别组织痛点,通过体系搭建、机制创新与人才激活,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企业前行的动能
2025-09-15 11: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表面上看,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什么才算预制菜”,实则揭开了餐饮行业一个长期被回避的核心议题
2025-09-15 11:22:00
威海智造 冠军领航 | 从“千规千面”到“千舱千智”,一艘高端客滚船的“冠军制造”算法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仇艺畅 威海报道威海湾畔,巨轮林立,焊花飞溅。这里是招商工业威海船厂的生产现场,一艘艘高端客滚船正在建设中
2025-09-15 11:26:00
威海智造 冠军领航 | 于“场景”处深耕,向“高端”处跃迁
□宁晓洁9月9日上午,“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冠军制造 工赋山东”活动自威海“启程”,三十多位来自中央及省重点媒体的记者
2025-09-15 11:31:00
2025海口第二届卫生健康知识脱口秀大赛进入复赛30强名单出炉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9月12日,以“健康椰城 科普达人”为主题的2025海口市第二届卫生健康知识脱口秀大赛完成初评工作
2025-09-15 11:41:00
张家界武陵源AIGC短视频培训为宣传注入科技动能
近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镜头有品+网评有巧+AI创造”AIGC短视频培训班开课。全区百余位文旅从业者与短视频创作者齐聚一堂
2025-09-15 11:56:00
响应工信部试点,元萝卜“做家电价格的机器人”锚定养老场景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联合推动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背景下,商汤科技旗下家用机器人品牌“元萝卜”成功入选试点名录
2025-09-15 12:11:00
贾少谦:海信没有秘密,只有长期主义的“苦炼”与“修行”
“海信没有秘密,海信的秘密就是坚持长期主义。”9月11日,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受邀参加正和岛发起的标杆企业案例分享活动
2025-09-15 12:22:00
罗永浩凌晨“喊话”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当面对话
大皖新闻讯 近几日,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风波一直持续发酵,霸榜各大平台热搜。9月13日,罗永浩发文称“西贝的事告一段落”
2025-09-15 12:47:00
提供“2500+”岗位 蜀山区秋季首场招聘会走进合肥大学
大皖新闻讯 AI工程师、短剧编剧、金融科技……这些新兴岗位成为招聘会上的“香饽饽”!9月12日,蜀山区秋季招才引智首场招聘会在合肥大学火热开启
2025-09-15 12:47:00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蚌埠:奋力打造产值超千亿元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
大皖新闻讯 9月12日,2025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会前集中采访团来到位于蚌埠经济开发区的中国传感谷。“你好,可以和你握个手吗
2025-09-15 12:47:00
九章云极:AI+浪潮下的中国样本,把最新的普惠智算服务带到服贸会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行。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历经13年发展的服贸会已成为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5-09-15 13:00:00
金秋送实惠,顺丰三重好礼已就位,等你来解锁
金秋送爽,心意正浓。为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中国消费者协会自9月15日开始,发起为期一个月的“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
2025-09-15 13:25:00
港超劲旅东方足球队获XDAG基金会七位数班费赞助
8月10日,港超联赛劲旅东方足球队曾与XDAG基金会联合召开记者会,宣布新球季XDAG基金会将向东方足球队赞助7位数字班费
2025-09-15 13:25:00
在全球人工智能加速变革与国家区域协调战略深化的关键期,广西亟需通过AI技术重塑区域核心竞争力。然而,全区创新要素积累不足与核心技术供给短缺的结构性短板
2025-09-15 1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