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温的崛起与唐朝的灭亡
朱温作恶多端,是大唐王朝的掘墓人。朱温(852~912)后梁太祖。五代时期梁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07年~912年在位。朱温是宋州砀山人,小名朱三。他出身贫寒,却从小游手好闲,像是个泼皮无赖。公元877,参加了黄巢起义的队伍...……更多
唐朝末年的权力纷争:唐昭宗与藩镇、宦官的较量
...今山西大同)发起了进攻。与李克用有矛盾的宣武节度使朱温,上表要求讨伐。唐昭宗因李克用在平定黄巢时有大功,犹豫不决,遂令群臣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除了张濬、孔纬之外,竟无人赞同,杨复恭反对尤烈。然唐昭宗...……更多
率十八铁骑攻占长安的五代十国第一猛将是谁
...攻占了长安,并常常与李元霸相提并论,这个人就是五代十国第一猛将李存孝。他本名安敬思,突厥,族沙陀部人,幼年时父母双亡,被晋王李克用在扩大地盘的战争中所掳获,李克用看其勇敢又有武艺,便将其留在麾下,收为...……更多
揭秘“十三太保”:李克用麾下五大名将的传奇人生与命运
...的“核武器”。因“十三太保”的名气太大,以至于后来历史上许多人物组合、团体都以“十三太保”为号。如民国时期西北军领袖冯玉祥将军,就曾组建了声名赫赫的西北军“十三太保”。“十三太保”其实是李克用麾下13名...……更多
柏乡之战:唐末晋梁争霸的关键一役
...年春天,在河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天下的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柏乡之战。这场战役中,晋国以两万人马对抗梁国八万大军,并取得了惊人的胜利。这场胜利不仅挽救了晋国危局,也奠定了后来灭亡梁国、一统北方的基础...……更多
...怎么建立的?朱温生于公元852年,卒于公元912年,是五代十国后梁的开国皇帝,人称梁太祖。那么朱温简介是什么呢?朱温是安徽砀山人,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朱温出生时,家中出现了红光,邻居以为朱温家着火了...……更多
宋朝为何要自废武功重文抑武
...尘,造了后周的反。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近百年的割据分裂史,也结束了频繁王朝更替的历史,这才能让他成为与秦皇、汉武、唐宗齐名的帝王。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源于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形成...……更多
契丹枭雄——耶律阿保机的传奇一生
...东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在唐朝晚期崭露头角,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更是达到了强盛的顶峰,其影响力深远,甚至一度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这一切的辉煌,都离不开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伟大领袖。耶律阿保机,公元872年出生...……更多
简介五代时期藩镇、军阀李茂贞
...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李茂贞(856年-924年5月17日),原名宋文通,字正臣,深州博...……更多
...黄巢鏖战,向朝廷推荐任用李克用。与此同时,他还救了朱温两次,被朱温视为舅父。然而,他却被自己的部将杀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乱世崛起此人名叫王重荣,是山西祁县人,他出生在一个武将家庭,父亲王纵是...……更多
朱温哪十友是后梁王朝的中流砥柱
...所谓棋逢对手才分外有趣,同时代与李克用缠斗数十年的朱温,麾下也有一支堪与“十三太保”媲美的名将天团,当时称之为“朱温十友”。是朱温麾下十大名将组成的组合,他们分别是葛从周、庞师古、氏叔琮、朱珍、李唐宾...……更多
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粮食,石敬瑭:剖马腹!找不到粮食砍她脑袋
...,那是他没碰到石敬瑭。对!您没听错,就是那位在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劣迹斑斑,甘当契丹人“儿皇帝”的石敬瑭!但按照“二分论”原则,一个再可耻、可鄙的人总归还有他可爱的一面,虽然石敬瑭在政治上很低能,但在...……更多
英明神武的李存勖后来怎么变糊涂了
...了世仇后梁,李存勖登基后国号同样是唐,这也就是五代十国中的第二个朝代,后唐。当时世人都以为李存勖能够一统天下,就等着他来恢复大唐曾经的荣光。可此时的李存勖已经站在了他的人生的制高点,李存勖没有成为李世...……更多
张全义:靠参加农民起义发家,被三朝皇帝封为王爵
...刺史,皇帝为了鼓励其他人投降还给他赐名全义,(当年朱温也是如此),他就叫张全义了。张全义他们家可是世代种田的农民,他因为不想种田,想要有出头之日,因此,很用功读书,后来在县里做了一个很小的小吏,可能因...……更多
辉煌强盛的大唐王朝,被这个凶恶奸诈的叛徒终结了
...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朱温出身贫苦家庭,从小游手好闲,他家兄弟三个,数他最凶恶奸诈。黄巢起义后,他参加了起义军,受到黄巢的重用。到了起义军危急的关头,他带兵叛变,投靠...……更多
...拥护,从而打败别人,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是,开启五代十国的后梁开国皇帝的朱温,却不是这样的人。作为开国皇帝,对手不尊敬他、部下不服他、连他自己的儿子都忍受不了他的兽行。朱温的人品实在太差了,归纳起来主要...……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马楚的崛起与统一南方的可能性
五代十国是个天崩地裂的大乱世,真正有实力统一天下的,大概也只有后周,五代的前四个,以及四川盆地的前蜀(或后蜀),湖南广西的马楚,江东的杨吴(或南唐),虽也都兵强马壮,却差点意思。河南人马殷早年做木匠...……更多
权力的游戏:唐朝宦官与节度使之间的权谋斗争
公元901年,历史的车轮在唐朝的洛阳城悄然转动,宦官与权臣之间的斗争再度将这个曾经辉煌的朝代推向了风口浪尖。在这一年,宰相崔胤在节度使朱温的帮助下,成功击败了权宦刘季述,拥立被囚禁的唐昭宗复位。这一事件...……更多
...杀了唐昭宗十余子,只有一人偶然逃过一难。朱温与五代十国乱世,让李世民后裔死伤惨重,甚至恰如史书记载的“天潢贵胄,转徙流亡,无不改姓自晦”。鲜为人知的是,李世民其中的一个后人,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更多
...共击后梁。但让李克用吐血的是,自己的好兄弟扭头就向朱温示好。其原因很简单:实力不足,不敢硬钢后梁,见风使舵占点便宜就是了。 到了公元911年,卢龙节度使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被晋王李存勖击败,大量卢龙军民被...……更多
武人集团的溃败,是五代十国的末路
宋太祖画像北宋建国:继承后周衣钵,五代十国后期,社会生产恢复,经济形势好转,特别是后周世宗柴荣的一系列举措,使得当时后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柴荣决心重新统一天下,于是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很快就击败...……更多
...军前进的步伐,国都被攻陷,几乎相当于亡国,你看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朝代国都被攻陷还能存活下去的,很少。安史叛军进军非常神速,一路过关斩将,长途跋涉上千公里,直接攻陷了唐帝国的都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战斗力非...……更多
...两人达成了这种成就,比较巧合的是两人全部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其中一位是历仕四朝十帝的冯道,另一位则是历仕六朝十五帝的杨凝式。冯道:历仕四朝十帝,担任六代宰辅冯道出身耕读之家,年轻时便品行淳厚、勤奋好学...……更多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了,但经历这次打击之后,唐朝彻底崩溃,而终结唐朝的朱温本身也是黄巢的部下,因此,这场起义是导致唐朝灭亡的主要因素。经营这么多年,唐朝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而在懿宗时期唐的人口已经恢复到天宝时期的水准。之...……更多
...了。唐昭宗李晔是唐懿宗的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唐朝历史上有两对混账父子,一对是唐穆宗、唐敬宗,另一对就是唐懿宗和唐僖宗。尤其是“大唐国足”唐僖宗,这小伙儿一生致力于玩乐,最后把自己玩成了流浪汉,年仅26...……更多
李克用拥有强悍的沙陀骑兵,为何总是败给朱温
李克用就是唐末的刘备,朱温就是唐末的曹操,不过李克用出身比皇叔高一些,不过经历还挺类似的,都是凭借组建义军镇压农民起义起家(黄巾起义,黄巢起义),都有几个好兄弟(关羽张飞,周德威)。都是靠教训贪官恶霸打...……更多
李存勖智武双全,为何会死于兵变
...而李存勖则智勇双全,谋略上比他爹强太多了。李克用和朱温是死敌,打了一辈子,也没能把朱温怎么样,临死前,李克用拿出三枝箭,交给李存勖,对他说,第一,我最恨朱温,与朱贼有不共戴天之仇,你一定要灭掉朱温;第...……更多
五代后唐:沙陀族建立的短命朝代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奇葩朝代,仅4位皇帝,个个不得善终,其中2个是螟蛉义子,不是亲生的儿子。这个朝代就是五代中的后唐。后唐先后只存在了14年,开国皇帝是唐朝晋王李存勖之子李克用(本姓朱耶),第二位皇帝是李存勖...……更多
冯道:乱世中的文人智囊,十朝元老的人生传奇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完全称得上是司空见惯之事,正因如此,当时许多大臣轻轻松松便能够成为数朝元老。在此之上,更是存在着一位先后效力于十位皇帝,还一直能够得到重用的非凡人物,那便是号称“十朝元老”的冯...……更多
宫廷政变与昭宗的生死劫:公元900年的权力风暴
...病你又奈何?十日,拥立太子。宰相崔胤向在定州行营的朱温发出信息,要他发兵问罪。朱温立刻率部队回了大梁,正好刘季述派养子希度和供奉官李奉先送到矫诏,还许诺把大唐社稷送给朱温。看起来兵变的一方也把朱温当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刘眉生:血洒忻口的黔中忠魂
刘眉生,字天嘏,1905年3月26日生,贵州省播州区南白镇(时名懒板凳)人。1923年,刘眉生考入赤水县崇武军校,1926年考进黄埔军官学校步兵科
2025-07-23 05:01:00
经历“浙江抗日第一仗”的炮火洗礼杭州日报讯 在嘉兴嘉善县毛家社区沪杭铁路边,两座钢筋混凝土碉堡静静矗立在公园内。抗战时期
2025-07-23 06:2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家村深夜枪声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当时开会的窑洞(图片由作者提供)。 1942年农历八月初六,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黄土高原的夜晚已是寒气逼人
2025-07-23 07:02:00
7月21日,中国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迎来一场文化盛宴——《贞珉镌德——唐代郭氏忠孝廉义文化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中,晋祠博物馆馆藏的《郭公庙碑》首次公开展出
2025-07-22 23:14:00
【灵山夜话】陈文蔚:从灵山脚下到理学传承的人生轨迹
陈文蔚(1154—1247年)出生于信州上饶县上泸镇的耕读世家,自幼在父亲陈邦献的悉心教导下研习儒家经典。其父陈邦献号“竹林居士”
2025-07-22 11:37:00
【灵山夜话】杨时乔卧病看灵山
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一些文字,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藏着一个人的灵魂私语。杨时乔的《卧病看灵山》,便是这样的存在,它裹着明代士大夫的风骨
2025-07-22 11:37:00
季宇《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举办
大皖新闻讯 7月19日上午,由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 “皖人说皖事”系列活动之《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
2025-07-22 09:35:00
近日,当《寻古中国·寻周记》的镜头扫过周原遗址的三重城垣,当AI技术复原的何尊在屏幕上亮起“宅兹中国”的铭文,我们与三千年前的周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5-07-22 09:40:00
孙佳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对古人来说是天堑一般的存在。想要涉水渡河就得靠船,而“渡口”就是渡船停靠的河港码头
2025-07-22 10:36:00
晋绥八分区军民抗战纪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晋绥八分区根据地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37年开始,八路军120师先后创立晋西北
2025-07-22 07:04:00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由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主办的“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举办
2025-07-21 1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