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大隋第一功臣——杨素
隋朝的大玩笑:他是大隋的第一建国功臣,儿子却是反隋刽子手隋朝和秦朝一样,是个短命王朝,国祚不过37年。但正是在这短短37年的时间里,大隋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或是政治明星,或是军事奇才,亦或是文化名人,...……更多
隋朝大功臣高颎一度位极人臣,为何最终失宠罢官?
...读音跟意思上都是。高熲此人身世成谜,老实说开国君主功臣都难免。严格说起来,高熲是他后来的名字。本名应该是「独孤敏」,他的父亲独孤宾,是北周柱国大司马,独孤信的亲信。杨坚的父亲杨忠,早年也是独孤信的副将...……更多
隋朝开国十功臣,来看看他们都是什么结局?
...高颎高颎,鲜卑人,原名独孤颎,被誉为“隋朝开国第一功臣”。高颎原是北周宣帝时下大夫,杨坚掌权后,他主动投靠杨坚,任丞相府司录,成为杨坚心腹重臣。高颎功绩主要有三:在丞相府内史崔仲方、长史郑译、司马刘昉...……更多
杨坚的崛起:以外戚身份篡位,结束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
...猜忌苛察,容易听信谗言,滥杀大臣,虞庆则、史万岁等功臣故旧先后被杀。同时,杨坚晚年颇受选定接班人的困扰。当时,太子杨勇性宽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次子杨广则矫情饰诈,内谄母后,外结朝士,特别是拉拢权...……更多
正史上的杨广和李渊是怎么结仇的?
...前辈的身上说起。话说在南北朝中期的西魏政权,有一堆功臣因为对西魏的贡献很大,所以被西魏政府加官进爵。当时按照西魏的制度,西魏封了八位上柱国,已经十二位大将军。这八位上柱国里面,一个宇文泰权力最大,总管...……更多
一度位极人臣的高颎为何最终失宠罢官
...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堪称隋朝建立的最大功臣。杨坚对高颎非常宠信,一度让其位极人臣,成为隋朝朝廷中的第一人,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无论是在治国理政,还是军事战略,杨坚都在第一时间与高颎商议。...……更多
隋朝第一奸臣宇文化,为何能成为隋朝开国功臣?
...宇文家族更是鞍前马后为其拼命效劳,成为了隋朝的开国功臣,其地位自然是更上一层楼。所以说宇文化及的家世背景就连皇帝也为之忌惮,可这样强大的家族在子女的教育上并没有下功夫,毕竟在他们眼中整个国家能与之相抗...……更多
杨广是如何两面三刀谋夺太子之位的
晋王杨广,隋文帝杨坚之次子,在南下灭陈和抗击突厥的战争中,他都立下了大功。随着政治资本的不断增加,英俊聪敏,长于文墨,表面深沉严谨,实则虚浮诡诈的杨广,越来越觊觎于可以登上大宝的太子之位了。按照中国...……更多
隋文帝五个儿子的不同命运
...情,和妻子独孤伽罗一共生下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四子杨秀、五子杨谅。因杨谅是幼子,自幼最得父母喜爱。隋文帝登基后,封杨谅为汉王,任并州总管。杨谅的领地北起雁门关,南到黄河,东起渤海,...……更多
隋炀帝的太子之争与杨谅谋反
公元600年,隋炀帝太子之争:杨广的面具公元600年11月,隋文帝的次子杨广联合权臣杨素,一同诬陷太子杨勇谋反。此时的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受杨广谗言的影响,已经失去了对杨勇的信任。他们认为杨勇就是一个沉迷女色和奢...……更多
隋朝二世而亡,是因为隋文帝错选了杨广吗
...名皇储时,就已经表明其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继承者。而杨广则有许多不同。虽然历史上记载杨广也是喜好美色,但他最后还是和原配萧皇后厮守终身。在其为晋王时,更是能忍住本性,不近女色,是为能成大事者。在隋朝统一...……更多
他是 “开隋九老”之首伍建章的孙子,归唐后却下场悲惨
...前十位高手,在隋唐交替过程,不如父辈混一个开国从龙功臣,只要是站错了队伍。朱粲做了南阳王,成为隋末十八家反王之一。伍登在朱粲的家里健康成长起来,并成为南阳王朱粲的太子。南阳王朱粲在洛阳,与王世充、窦建...……更多
李世民诛杀裴虔通,背后的原因与历史影响
...通过玄武门之变顺利登基。刚继位他就把矛头对准了自诩功臣的裴虔通。但朝中有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裴虔通诛杀杨广对开启大唐盛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虽然他有罪但也不能将他处死,否则虽安抚了旧朝官员,却也会让开...……更多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为隋朝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高颖的父亲高宾曾在北齐为官,因害怕奸臣就投奔了北周,北周大司马独孤信引其为僚佐,并赐姓独孤氏。虽说高颎是官二代,但他小时候聪明敏捷,文武兼备,才华出众,可以说很早就展示出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在他年纪轻...……更多
隋炀帝杨广年少时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征伐陈朝,行军布阵,都有板有眼,尤其诗文慷慨激昂,文采飞扬,处理朝臣关系,君臣关系都很有心计,应对得体。上位后为什么就变得奢侈放荡猜忌凶忍?隋炀帝杨广是一位有争议...……更多
隋朝二世而亡,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官员当中,首先起来反对的,正是当年辅佐杨广登基的大功臣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之前杨广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杨玄感便忽然在杨广身后起兵。只可惜当时杨广麾下军队依然很强,而且杨玄感本人指挥错误,所以最终被...……更多
为隋朝做出杰出贡献的高颎为何被皇后所杀
...颎一直都是他团队之中一个核心的人物,被杨坚视为开国功臣。高颎本是独孤皇后父亲的幕僚,所以两家人来往比较密切。当时,杨坚知道高颎的才华,于是就想把他招入麾下。高颎知道后欣然同意,进入丞相府担任杨坚的司录...……更多
杨广是一代功绩卓著的帝王,还是倒行逆施的暴君
...会首先想到两个人,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则是隋炀帝,杨广!但是在我看来,古来帝王皆碌碌,唯有二人比圣贤!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隋炀帝,杨广!在我看来,杨广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明君!他是被历史所抹黑的!他造福千古却不被...……更多
为何说隋炀帝杨广是志大才疏的败家子
...忠志之士叹息,自己也落得众叛亲离、客死他乡的下场!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本名杨英,隋文帝与伽罗皇后的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终于引发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导致天下大乱,...……更多
隋朝之所以短暂盛衰,究竟是天时不济,亦或人祸作祟
...作祟?当年隋文帝误信谗言,枉废嫡长子杨勇,改立次子杨广,到底是一场无法挽回的历史悲剧,还是可以避免的政治失误?一、太子勇三罪失宠内斗隋室危在旦夕杨勇生而言之,八字一摸便知端倪。开国之君杨坚富家子弟出身...……更多
独孤皇后的婚姻保卫战给隋朝江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罪,杨坚愈怒,朝臣皆不敢言。最后,杨坚因感到当时杀功臣太多,高熲方才得免一死,遂解除一切职务,仅以齐国公爵位回家养老。由于独孤氏对妻妾关系的偏执在大臣们的身上发生了作用,故使国家失去一栋梁。由于独孤皇...……更多
隋文帝废杨勇立杨广,难道真的是杨勇无能吗?
...衣服送给杨勇,可谁知杨勇无动于衷,全无悔改之意。而杨广利用这个特点,反而做出朴素节俭的样子,与杨勇的行为形成强烈反差。除此之外杨勇还有一个让文献皇后无法忍受的缺点,杨勇花天酒地好女色,这正与文献皇后的...……更多
杨勇:被废黜的隋朝太子及其悲惨命运
...笔者今天要说的杨勇,自然也不例外。并且,因为他是被杨广夺取皇位的,这促使其在历史上具有较高的名气。一具体来说,杨勇(?-604年),小名睍地伐。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文帝杨坚长子,母亲为文献皇后...……更多
自导自演仁寿宫弑父杀兄,杨广靠“演戏”一步步登上帝位
...生了五个皇子,其中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杨坚尝尝对群臣说;“从前帝王,小老婆太多,儿子们不是一个母亲生的,往往会因为帝位之争而引发动乱,不像我的五个皇子,一母同胞,亲如手足。隋朝开国皇...……更多
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有什么过人之处?
...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季为越王、杨谅为汉王。诸王子都是独孤氏所生,这在历代较为罕见。文帝曾得意地说:“前代皇帝内宠太多,往往由于嬖爱而废嫡立立幼,...……更多
杨广阴谋夺嫡:伪装太子终成皇帝
公元600年,晋王杨广想要取代哥哥杨勇的太子之位,就让亲信张衡和宇文述出谋划策。宇文述说:“废立太子,全凭皇上心意。要想说服皇上,有个人必须拿下。”569年,杨广在长安出生,荫蔽父亲的功勋,受封为雁门郡公。...……更多
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他不知废长立幼的危害?原因很复杂
...价不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选择的太子。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荒淫暴虐使得隋朝的江山在他的手中葬送了。那么当年的杨坚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长立幼呢?一、失宠秦汉两朝都是延续西周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更多
隋朝宫廷风云:杨广与杨素联手废太子
...充满了政治斗争与阴谋诡计。在隋朝的惊险夺嫡之战中,杨广与杨素结盟,以阴谋夺位,拉拢人心,更是推波助澜,陷害太子。隋朝的盛衰荣辱,都融入了这场充满血与火的夺嫡之争中。究竟是何种内幕交易和暗箱操作,让这场...……更多
隋文帝的失误:选择杨广作为继承人
隋文帝之所以没有选择杨勇,而是选择了杨广,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看走眼了。老奸巨猾的隋文帝杨坚,能够从自己外孙手里抢来皇位。但却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二儿子,其实是个比自己实力更强的演技派。杨坚在581年,...……更多
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
前言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他是否没有意识到废长立幼的危害?这看似简单的历史决策,背后却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原因?太子杨勇被废的前因后果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自封为隋文帝。按照秦汉以来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信阳日报于文岗若用一个字说信阳,想都不想,脱口即一个“多”字。自以为去过的地方不少,也长了些见识,但像信阳这么多姿多彩
2024-06-19 12:48:00
刘备刘玄德,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妇孺皆知。他靠着汉室宗亲、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及大汉皇叔的招牌闯荡天下,一步步登上了蜀汉皇帝的宝座
2024-06-19 10:10:00
兴浦社区退役军人参观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江南时报讯 6月15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兴浦社区召集辖区内退役军人前往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苏州光福冲山
2024-06-19 10:36:00
梁山108好汉,在第三任大寨主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朝廷招安,被朝廷当枪使,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死伤惨重
2024-06-19 10:50:00
韩国失窃了一幅本国前人的古画,这幅古画的内容,是我国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一些场景。其实这幅古画早就丢了好几年了,但是因为一些程序上的原因
2024-06-19 10:52:00
为何说大唐没有魏征的谏言,就没有贞观之治的盛况
魏征年轻时的事迹记载很少,不过无论是开皇之治的盛名之下实难副,还是大业年间的累累白骨,亦或是隋末乱世的人相食十室九空,魏征肯定都有非常直观的感受
2024-06-19 10:54:00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位独眼龙皇帝
“独眼龙”这个绰号起源于中国五代时期后唐开基先祖李克用,因其平素在张弓搭箭时总是紧闭左眼瞄准远方目标,居然被误传为一目失明
2024-06-19 10:54:00
鬼谷子智谋:天之正道不可逆转,一旦逆势而为,必然由盛转衰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锤。为人处世应当顺势而为,所谓水往低处流,人望高处走。除非世人皆醉君独醒,只可惜大多数人不是圣人
2024-06-19 10:57:00
苏州2500多年建城史有了考古实证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金城新村遗址出土文物首次集中展示苏州2500多年建城史有了考古实证东晋“太(元)十三年”陶筒瓦唐“贞观七年”陶筒瓦战国时期陶鼎本报讯(杨民仆 崔怡璇)6月18日
2024-06-19 11:16:00
长孙是长子的儿子,还是年龄大的孙子,一起来看看
“公子”?“公孙”?“王子”?“王孙”?“皇子”?“皇孙”?还有“长子”、“长孙”……这些称呼相信大家看过的古装剧里,或多或少都听过
2024-06-19 11:26:00
《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出版发行
《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日前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赵逵夫先生策划编撰的《甘肃历代诗歌选注(12卷)》中的一卷
2024-06-19 13:21:00
“龙尾”小端午 闲林赛龙舟
杭州日报讯 昨天是农历五月十三,近百条龙舟齐聚在余杭何母桥绿岛公园附近河道里,上演“龙舟胜会”,欢度独属于闲林一带的民俗节日“小端午”
2024-06-19 08:11:00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并不复杂。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因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
2024-06-19 08:42: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徐丽丽 报道本报寿光讯 “老师,‘事有利于百姓者竭力为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清代乾隆年间寿光县令王椿的自勉词
2024-06-19 10:23: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陆睿 孙一然据新华社首尔6月18日电(记者 陆睿 孙一然)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主办的2024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2024-06-19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