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不信佛唐代韩愈,喜欢给皇帝提意见。皇帝要亲自迎接佛指骨,韩愈于是上《谏迎佛骨表》,言辞恳切,最后竟然暗喻皇帝将会因此而短命,招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更多
李贺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何到宋朝才出现下句
...情。年仅七岁之时就可以作诗,还擅长书法。相传有一次韩愈前来拜访,年幼的李贺凭借着《高轩过》这首诗出名,在京城中名声大噪;十五岁之时便可以和李益等齐名。 但是当李贺十八岁时自己的父亲去世了,给父亲守丧三...……更多
刚正不阿的路随辅佐过多位君主,维护唐朝正统统治
...编辑工作,也因此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中。因为先前是由韩愈负责编著唐顺宗实录,写了许多违反宦官心意的事情,令宦官们生气不已,他们就常常在皇帝面前污蔑他。路随将原本的文章交给唐文宗阅读之后,唐文宗就让他重新...……更多
安史之乱,盐税为何救了唐朝一命
...点点盐,能收到多少税?其实这是不了解唐代的用盐量。韩愈在《论变盐法事宜状》中,有一处讨论到唐代人食盐量:通计一家五口所食之盐,(张)平叔所计,一日以十钱为率,一月当用钱三百,是则三日食盐一斤,一月率当...……更多
卢肇:从贫困书生到状元之路的传奇人生
...学,虽家境贫寒,却胸有大志。为了能够专心读书,考取功名,卢肇曾隐居分宜县东十里处的钟山,一心求学,诗文斐然。卢肇14岁时,宜春县令看到他的文章后赞不绝口,“其为文,驰骋上下,伟丽可观”,并预言:“异日其...……更多
杜衍致仕后的简朴生活:衣食住行的低调风格
...,无上的荣誉,杜衍却以礼辞谢,可见其知止辞荣、不慕功名的个性。欧阳修和胡宿也在诗中赞扬杜衍淡泊名利的高行。 杜衍致仕后的生活情况也表现在人际交往上。他的交往对象,有同为致仕宫员的人,如王涣、毕世长、朱...……更多
宋代有多少自撰墓志铭
...代自撰墓志铭较为知名的人物有白居易、杜牧、王绩以及韩愈之子韩昶。宋代有哪些自撰墓志铭、这些墓志铭有什么样的特征、为什么会在生前为自己撰写墓志的情况出现,都是比较有趣的话题,下面我们就尝试进行解答和分析...……更多
聊聊桐城派四个代表人物之一刘大櫆
...悠。间仿韩柳劲以遒,诗赋峭蒨穷雕鎪。”认为刘大櫆有韩愈、柳宗元之才。刘大櫆决定去京城前,因举目无亲,便给吴士玉写信,希望得到吴先生的照顾。他给吴士玉的信中说:“归于中朝,执缙绅大夫之裾而告之曰:桐城刘...……更多
今古齐观 | 滕王阁
...了三次。王勃作序的,已是时任南昌都督阎伯屿重建的。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所记,则是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王仲舒重修的。在文中,韩愈主要表达了自己对滕王阁的向往,却几次想去都没去成。“少时则闻江南多登临...……更多
古时新官上任的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坎坷波折?
...难赏古时社会都讲究成家立业,所以大多数人在还未考取功名时,就已经生儿育女,由于很难再有机会回乡。故而他们出官上任时就不得不带上妻儿一起,一路上相互照应。尤其是妻子怀着孕的,或是半途中需要生孩子的,就更...……更多
“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张炜:研究诗上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
...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诗经、苏东坡,以及王维、韩愈、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同时开办多场讲座,与同好们进行经久不息的探讨、切磋。张炜用长达数十年的长跑,完成了对中国古典诗学高峰成就的一次深入的概览,...……更多
中国古代最牛的神医并非是扁鹊和华佗,而是他
...比如宜和,应该算是一个。这大夫若是要和华佗、扁鹊争功名,说不定就完蛋了,医术未必高明。但他之所以赢,是在行医境界。例如,现代医学界有一句玄妙的说法,叫做行医三境界:1.“看病是病,看人是人”2.“看病不是...……更多
柳宗元出身名门少年天才,为何却一生潦倒仕途不顺?
...要在仕途上一展拳脚依旧难如登天。比如当时的文坛泰斗韩愈,也是四次才考上进士,之后又经过多年幕僚生涯才得到朝廷赐予的官位。他真正可以为百姓做点实事大师的时候,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五年。寒门学子在仕途上如此...……更多
李诵在太子位上熬了26年,为何刚登基就禅位
...了日后改革的主力军王叔文、韦执谊等。后来名垂青史的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亦通过王叔文等人的引荐而拜入东宫。 于李唐而言,储君有抱负、有作为,应当算是一件好事。但德宗随着年纪渐长,竟然在“亲小人而远贤臣...……更多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才华与命运对比
...柳宗元长子),同于己子”。后来,柳宗元儿子柳周六与韩愈之孙韩绾中同榜进士,光耀门楣。用了5年的时间,刘禹锡把柳宗元的文集刊印成册,整整耗费20多年,临死前完成了《柳河东全集》,告慰好友在天之灵。不夸张地说...……更多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友情千年不朽,他们之间有怎样感人的故事?
...《重祭柳员外文》等哀悼柳宗元,并且,刘禹锡修书请求韩愈亲自为柳宗元撰写墓志铭,自己则用尽后半生积蓄和心血,完成了《柳宗元集》,如果没有刘禹锡,我们今天将会很难看到柳宗元那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文。柳宗元的...……更多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便丢到了一边。 好在,当时宴会上还有另一位诗坛大佬韩愈。韩愈画像当韩愈看到牛僧孺卷首《说乐》的行文时,大喜过望,认为这人有大志向,才学不俗。之后他携自己的学生皇甫湜,上门拜访牛僧孺。牛僧孺自此声名大噪...……更多
...学、南阳市实验学校、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孟州市韩愈小学。 ……更多
...个面对面》(作者:谭志文)、融合报道《穿越|秦观、韩愈当导游!吟着诗词游郴州》(作者:戴响晴、陈青梅),获三等奖的作品分别是通讯《这里的村民也是“上班族”》(作者:王路莎、唐思思、黄婧雯)、系列评论《...……更多
五里一堠渐成村落
...就说: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五里设堠则不同。韩愈《路旁堠》诗云:堆堆路旁堠,一双复一只。堠是古代记里程的土堆,五里设单堠,十里设双堠。堠,首先是古代探查敌情的土堡。古时“堠”与“候”有时通用,比...……更多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科举居然两次落榜
...也不少啊!在科举制度相当完善的宋代,考试不仅是求取功名进入仕途的途径,而且还是娶老婆登上人生巅峰的手段。如果要是考上了,那基本就提亲的人快把自家的门槛踏烂了。这都要归功于“榜下捉婿”。这是宋代的一种婚...……更多
赠官制度:封建统治者维护政权的手段和演变
...亲属如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室的荣誉职衔。”而韩愈《元和圣德诗》也记载了赠官的目的:“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帀宏溥。”由此可见,赠官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政治行为,这种政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抚慰...……更多
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拓开启
...应物等唐代才子佳人的精美墓志铭及盖。同时,亦能饱览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贺知章等耳熟能详的唐代诗坛大家所撰书的墓志。透过文字间的生死关怀,将一段段历史兴衰与人事代谢,乃至诗人个体的精神轨迹与生...……更多
人要懂得相辅相成原理
...办成办好。这强调了团队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大学问家韩愈《幽兰操》有言:合作如兰,扬扬其香;采而佩之,共赢四方。成就别人的人,终将成就自己。相辅相成是伟大的真理。 ……更多
石家庄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开展“走进河北文学馆”主题实践活动
...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三个版块的展览。荀子、高适、韩愈、李大钊、冯至、安娥、铁凝……这些课本中的人物仿佛从书中走了出来。学生们听得十分认真,收获了许多文学知识。此外,同学们还通过交流分享会、诗歌创作、...……更多
河北保定:扩大金融供给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品创新,有效扩大金融供给,助力经济稳增长。(岚坤、韩愈超) ……更多
唐朝冷知识大揭秘,颠覆你的认知
...,店家会给送到府上,我们果然是过古人剩下的日子。 韩愈晚年生活大不如前,又不服老,于是养了一堆公鸡,喂它们吃硫磺粉末,然后找几只漂亮小母鸡和公鸡玩耍,再喂养一千天后,便成为他的腹中食,前期还有效果,但...……更多
欧阳江河:短视频是这个时代的文本
...助我完成了自我身份的指认。”在他看来,李白、杜甫、韩愈等唐代诗人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时代,他们处理时代的方式、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意,至今也不会过时。而短视频则将我们当代的生活视觉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多
不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相比,曾巩的名气却要小多了。恐怕不少人在考试“唐宋八大家”时都会把曾巩给忘了。那么曾巩为什么会成为“唐宋八大家”中名气最小的一位呢?首先,虽然“唐宋...……更多
毕宝魁:《大学》是青年人明确人生方向的最好教材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全国优秀社科科普专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专著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唐诗三百首译注评》等40本,发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如果扶苏当上皇帝,秦国的命运将会如何
秦国的灭亡,很大程度源于胡亥和赵高等人的“作死”,但如果立扶苏成功继位,真的可以使秦国避免短期内灭亡吗?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2024-06-22 11:51:00
秦始皇如果不统一六国,秦国还会不会早亡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可以说对于中国古代的贡献是很大的
2024-06-22 11:50:00
朱元璋求见范蠡后人,为何要他当女婿
明朝是我国史上为数不多的由农民出身的人实行大一统的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身份卑微,却拥有非凡的胆识。他很会判断实势,还善于用人
2024-06-22 11:48:00
如果商鞅在其他国家进行变法能成功吗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进行变法,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秦国因为这次变法国立极大地增强,之后不断的兼并其他国家,最终统一六国
2024-06-22 11:51:00
自从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张邦昌曾今在金人的威胁下做了一个月的假皇帝,虽然说当皇帝能够要风得风,但是他本身是不愿意的
2024-06-22 12:01:00
为何秦国能够从边陲小国、弱国,发展到能够一举荡平天下
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经过艰苦卓绝的灭国战争,终于灭掉六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史称秦始皇。将周室衰微以来,天下群雄割据
2024-06-22 11:52:00
魏征和李世民这一对臣子,相处的模式非常有趣,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相爱相杀,但是李世民又离不开魏征。作为凌烟阁的24功臣之一
2024-06-22 11:56:00
除了识人有误之外,魏征还犯了一个让李世民难以忍受的错误。作为谏臣,魏征常常会指出李世民的错误行为。李世民对于魏征的直谏
2024-06-22 11:57:00
在张邦昌将政权交给赵构之后,赵构原本丝毫都没有责怪他抢了自己的皇帝位置的事情,甚至还让他官复原职,让他继续在朝为官。不过虽然赵构觉得这件事情并没什么
2024-06-22 12:02:00
但是他唯独做错了一件事,李承乾患有足疾,在东宫静养的时候,亲小人,远君子,这让李世民很不放心。于是他招来了杜正伦,希望他能够循循善诱
2024-06-22 11:56:00
梁朝对元颢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仅派出七千人的精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但陈庆之渡河后却真的势如破竹,出乎意料的将元颢顺利送回了洛阳
2024-06-22 11:59:00
在清朝雍正、乾隆、嘉庆时期,江苏铜山(今徐州丰县)有一个著名的李氏家族,这个家族人丁兴旺,在苏北很有影响力。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
2024-06-22 12:02:00
魏征不光是李世民的谏臣,同时也有识人的能力,魏征在世的时候,曾向李世民推举了两个人,一个是杜正伦,另一个则是侯君集,魏征曾对李世民说过
2024-06-22 11:56:00
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中,南北朝是存在感相对比较薄弱的一个阶段,因为没有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古典名著的传播与推广,人们对南北朝的历史人物和主要事件都比较陌生
2024-06-22 11:59:00
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持续衰微,吐蕃于是趁机攻掠河西诸州,而唐朝对此已是鞭长莫及。唐朝末期,沙州张义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
2024-06-22 1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