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曾经评价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陈寿是这么说的:《三国志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更多
刘备伐吴:蜀国的危机与诸葛亮的抉择
...。可有的朋友却要问了,既然明知刘备伐吴是个错误,那诸葛亮这个蜀国丞相怎么也不劝阻刘备呢?你怎么知道诸葛亮没有劝阻刘备?按照诸葛亮既定战略,是要联合东吴,共同抗击曹魏,刘备伐吴,诸葛亮不可能不劝阻的。可...……更多
诸葛亮没有任何政治经验,为何刘备如此信任他?
公元207年,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只为请出27岁的诸葛亮为自己出谋划策,很难想象一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中老年人,为了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竟然会如此地放低身段,对一个比自己年轻20岁,而且毫无工作经验的诸...……更多
刘备为何在军事上没有倚重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每每谈到诸葛亮,杜甫的《蜀相》,让人心中不免悲怆万分,为之惋惜。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一代忠臣儒将典范,让人起敬。经过一代代文学家的人设打造,诸葛亮在...……更多
诸葛亮不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是因为他没有能力阻止
...辱,难道是天意吗。在这场战役发动前,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何没有对刘备进行任何劝阻呢?一、沉默是一种态度。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深受刘备的器重,他不但足智多谋,还勇于担当。在与刘备初次见面时,诸葛亮就向...……更多
刘备临死前发现诸葛亮致命缺点,提醒了诸葛亮可惜他没听懂
...雄泪满襟!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最终刘备的诚心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跟着他出山了。通过三顾茅庐可以看出来一件事情,刘备的识人之能是非常厉害的。刘备没有见过诸葛亮,只是简单的...……更多
刘备三顾茅庐:历史真相与文学传说的碰撞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就详细叙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霸业的故事。将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描写得惟妙惟肖,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更多
自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随之出山。诸葛亮确实有能耐,很快就得到了刘备的绝对信任。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帮助下,最终得以成建立蜀汉政权。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为给其报仇,就兴兵伐吴,结果...……更多
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怎么样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刘备早年虽被人尊称为“刘皇叔”,但其境遇比较悲惨,颠沛流离了大半生,却始终没能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后来刘备在隆中“三顾茅庐”请出了不世之...……更多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道:信任、重用与志同道合
在历史上,诸葛亮除了智绝外,最突出的莫如其忠贞了,他一生忠于刘备,忠于刘禅,忠于蜀汉,成了千古忠贞的楷模。那么刘备哪里值得诸葛亮这样一生的为之效忠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刘备三顾...……更多
刘备为什么选择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
...07年,刘备三顾茅庐于隆中,以47岁的高龄请出只有27岁的诸葛亮来辅佐自己,到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大败后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两人,刘备与诸葛亮的相识相知已经有16年了,16年的时间,足够看清楚一个人的本质,况且这个...……更多
夷陵之战如诸葛亮指挥蜀军会怎样
...的境地。刘备也因为这场惨败,一病不起,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我们看这段历史,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伐吴战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位置对调一下。由诸葛亮担任伐吴主帅,刘备坐镇后方,能否改变历史打败陆逊吗?一...……更多
刘备永安托孤,是否真的信任诸葛亮?
刘备和诸葛亮号称是千古以来,唯一的君臣典范。他们俩用各自的一生诠释了忠义二字。尤其是白帝城托孤这件事,堪称后世历代帝王最希望达成的托孤愿望。不过很可惜的是,即使历代帝王一再推崇这种忠义,后世托孤也是...……更多
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是鱼水之情
...了很多事,比如生了个儿子叫刘禅,还有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情同手足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应该是请了诸葛亮三次,也在隆中跟诸葛亮谈了三次,诸葛亮为刘备详细地提出了战略规划,清楚地指...……更多
刘备托孤到底是什么样的
曾经听过人讨论一个问题:刘备究竟有什么好,怎么会让诸葛亮这样的人一生效忠于他,而且从未有过二心,他们的君臣关系当真就那么好吗?对此大家议论纷纷,有些人觉得,刘备是三国时期那几个英雄中最弱的一个,武功才智...……更多
此人被杀后,刘备决定必须削弱诸葛亮的权力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前往隆中拜访卧龙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著名的《隆中对》,有了全新的战略发展目标。此后,刘备通过联合孙吴联合抗曹,大败曹操于赤壁,占据了荆州五郡,终于站稳了根...……更多
刘备带庞统取西川,让诸葛亮留守荆州,二人各尽所长
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对刘备集团的战略设想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是先占有荆益,第二步则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备亲自指挥从四川北伐关中,另一路由一员上将指挥,兵发宛洛。后来刘备占有了荆州的一部分,...……更多
刘备临死前发现最可怕的人藏在自己身边,这个人是谁呢
...前发现的最可怕的人,也是他之前最为信任的人!这便是诸葛亮!为何这么说呢?我们不妨看看刘备临死前的安排!众所周知,刘备一直非常信任诸葛亮,一直将诸葛亮视为自己的肱骨大臣,每次刘备出征,都是让诸葛亮留守后...……更多
白帝城托孤刘备为将兵权交给李严,是不信任诸葛亮吗?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刘备非常信任的人,没有诸葛亮的辅佐,恐怕刘备建立不了蜀汉。作为刘备的心腹,诸葛亮无疑是深得刘备信任的。可是仔细阅读史书会发现问题所在,刘备驾崩之后,问题就出现了。按照常理来说,诸葛...……更多
刘备称帝前后,诸葛亮的官职地位都不是最高的,是刘备不看重吗?
刘备称帝前后,诸葛亮的官职地位为何都不是最高的呢?这个问题不是很恰当,诸葛亮的官职地位在刘备称帝前后有着很大的差别。从《三国志先主传》得知诸葛亮在刘备称汉中王前,是个军师将军,这个职位是刘备专门为诸...……更多
诸葛亮对于刘备伐吴,到底是什么态度
...吴,认为应该先讨伐曹魏,之后吴国自然会宾服。那么,诸葛亮对于刘备伐吴,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呢?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法...……更多
刘备举兵伐吴时,诸葛亮为何没有阻止
...劝阻他不要出兵的人,就显得极富眼光。但偏偏其中没有诸葛亮。当时,诸葛亮是蜀汉政权中的丞相,名义上的二把手,又是公认的谋略出众、战略眼光出众的顶级谋臣。无论是从官职、地位,或者从《隆中对》中“外结好孙权...……更多
刘备麾下的谋士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关系如何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先主传》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颠沛多年终于占有了益州和荆州两地,算是事业终有起色。当时刘备麾下也是人才济济,诸葛亮为“肱...……更多
诸葛亮一生最难的两件事:刘备征伐东吴和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的一生可算得上是精彩绝伦,为蜀汉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了很多的故事给后人评说,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也有为难的时候,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诸葛亮一生最难的两件事。第一件事:刘备征伐东...……更多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如何?他为何不阻止刘备进攻东吴?
...是的刘备一腔怒火,势在必行.劝说也是无用。而且,那时的诸葛亮是不被宠信的补充:诸葛亮一向被认为是蜀之栋梁,又以忠心耿耿而闻名天下。有杜甫诗为证:《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更多
为何刘备在临终托孤的时候将兵权交给了李严
高中时候学习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一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让我一直以为,刘备死的时候托孤大臣只有诸葛亮一人,其实,还有一个叫李严的,只不过在历史上被诸葛亮打压的厉害,并没有...……更多
水镜先生明知汉朝大势已去,为何仍要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
诸葛亮乃是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然而当刘备真的要去请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却感叹,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就让大家非常好奇了,水镜先生明知汉朝大势已去,为何还要举荐诸葛亮给刘备呢?水镜先生不得不说...……更多
当时的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刘备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诸葛亮以卓越的才华傲立群雄之上,名震天下。当时的诸葛亮在抵达荆州后,并未选择隐居,而是频繁四海云游,与好友共同探讨国家大事,怀揣天下,对天下形势了然于胸。那为何当时...……更多
刘备一生最信任的5个人,诸葛亮为何只能排到第五
...。而且刘备的识人眼光在三国中也同样数一数二,这点连诸葛亮都要甘拜下风。虽然刘备一生以仁义为先,但刘备信任的人并不多。而且最信任的人居然不是关羽,那会是谁呢?刘备自讨黄巾起,一直到在西川称帝,可谓辗转大...……更多
法正与诸葛亮相比,谁在蜀汉的地位更高
法正的地位,一直都比不过诸葛亮。首先,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两人之间的关系最初就是如鱼得水。法正是从刘璋手下叛变投靠刘备的,在忠诚上,法正明显不如诸葛亮。不要以为君主不在意这个,君主最在意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年羹尧能够调动20多万野战大军,为何不敢取代雍正皇帝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康熙末期九王夺嫡的故事。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继承了皇位。其实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24-06-26 21:53:00
和珅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大贪官兼权臣,他在权力巅峰时期身兼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多个要职,几乎等同于权摄大清代政,连还没有亲政的嘉庆都被架空
2024-06-26 21:54:00
懋嫔为何是泰陵妃园中唯一的嫔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2024-06-26 21:53:00
乾隆晚期贪腐弊案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从客观来说乾隆皇帝早期对于反腐斗争是非常重视,乾隆前期他在父亲雍正反腐的基础上更加强力度反腐,因此在乾隆前期尽管清朝还存在腐败官员
2024-06-26 21:54:00
福康安是乾隆后期名将,他是乾隆原配皇后富察皇后的亲侄子,也是乾隆初期名将傅恒之子。福康安也是继阿桂之后有一位出将入相的满洲贵族
2024-06-26 21:55:00
能得到纪晓岚的欣赏,可见和珅的文学造诣必定很高。而且和珅还很能写诗,这一点也是获得诗人皇帝乾隆欣赏的地方,乾隆很喜欢和珅写的诗
2024-06-26 21:56:00
努尔哈赤的孙子后来为何差点夺了康熙帝位
康熙所创造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年少继位,卧薪尝胆,利用智谋除掉鳌拜,真正掌权后,逐渐引领着清朝走向了更为富强的方向,纵观他一生的成就
2024-06-26 21:55:00
朱珪也是清代第一位开始认识到英国鸦片对中国人的危害,并建议实施禁烟的朝廷大员。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朱珪受和珅排挤外调出任两广总督
2024-06-26 21:55:00
郑弘?—86年东汉浙江绍兴为官清廉。他到任后,减租减息,减免赋税,农忙季节,他微服私访,调查民间疾苦,救济贫困农户。如果遇到天气大旱
2024-06-26 21:56:00
董诰也与刘墉情况相似,都是心里对和珅不满,但却并不敢与其明着做对。这主要在于刘墉与董诰都是汉臣,虽然都是大学士但都没有进入军机处
2024-06-26 21:54:00
乾隆为何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
这一点,乾隆皇帝肯定是了解的,要了解,和珅那么有钱,自己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女儿一辈子自会衣食无忧,和珅与乾隆结为亲家
2024-06-26 21:55:00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
说起雍正,历史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在其即位的问题上,早有传言说雍正即位名不正言不顺,是篡夺了十四阿哥的皇位
2024-06-26 21:54:00
并大加恩赐,让和珅放松了心态,认为嘉庆不会把自己怎样,未来还需要依靠自己维持国家统治,因此和珅就被嘉庆的恩赐和表彰所麻痹
2024-06-26 21:56:00
谁花钱买来的官,最后成了大将军
在清朝有一位名臣,是雍正时期的绝对宠臣,他就是李卫。李卫家里有钱,却大字不识一个,靠着家里给他买来的官,一路官运亨通,没几年工夫就成为了雍正的绝对亲信
2024-06-26 22:00:00
康熙只四个皇后,为何与他合葬的有5个女人
与康熙合葬的5个女人一般来说,能够进入皇陵主墓地的只能是皇上与皇后。但是后来研究发现,清朝康熙皇帝的皇陵之中除了安葬有康熙皇帝外
2024-06-26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