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晋南北朝五石散的兴衰史
在中国的一个封建时代里,五毒散成为了当时的一种风尚。他们在明明知道这种药物有毒的情况下,却依旧热衷。它原本是作为医疗用途的东西,最终却让人能够上瘾。在魏晋南北朝时的荒唐时代里,文人墨客们对于磕药趋之...……更多
从统一到灭亡:刘裕与南朝的兴衰史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频繁。对于新王朝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之前的王室。因为很多对新王朝不满的人都会以前王室的名义造反。因此,为了消除威胁,新王朝经常杀害前任王室成员。例如,明朝数十万宗族成员全部被满族处决...……更多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兴衰史
吕布,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连关羽和赵玉与之相较都要逊色几分。他与义父董卓为貂蝉翻脸的轶事为后人津津乐谈,他气量狭小,为人不忠,似乎除了武艺过人并无优点可寻,这也导致了他日后的悲剧。在吕布亲手割下自己...……更多
中科御方| 伤寒学派:千年古方背后的起源与发展
伤寒学派起源于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堪称中医经典中的经典。张仲景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疫病流行的年代,目睹了百姓因疾病而遭受的苦难,于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将前人的经验和自...……更多
皇权游戏下的音乐梦:慕容超与南燕的兴衰史
导读:古代的皇权至高无上。在争夺皇权的道路上,大家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二世胡亥矫诏杀兄长扶苏;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两位皇帝兄弟的互相斗法;清朝康熙帝下面的九龙夺嫡等等...……更多
鲜卑:草原霸主的兴衰史
导读:北匈奴西迁之后中国北方草原势力出现了真空,鲜卑占领了草原。部分不愿西迁的匈奴部族也号称鲜卑,融入了鲜卑。说起来,鲜卑的出现和匈奴有很大关系。匈奴秦汉时期崛起于大草原的时候,正当秦始皇六王毕,四...……更多
医圣张仲景发明五石散,救活很多人,为何药王孙思邈坚决要抵制?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医学界的巨匠,却在张仲景逝世百年之后,对张仲景的一味药——五石散,表现出了坚决的抵制态度。那么,药王孙思邈到底为何要抵制五石散呢?要知道,在汉代,张仲景的五石散可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更多
张仲景为什么如此钟爱芍药呢?原因或许在于它的4大功效
...家中,谁对芍药的“执念”最深,那么就不得不引出医圣张仲景了,毕竟在他的很多经典名方中,均可看见芍药的身影。芍药的药性微寒,味道酸苦,可以与不同药材相互搭配,算得上是一个十分百搭的药材,它在临床上所发挥...……更多
医圣故里群英会 仲景文化薪火传
...顾问温长路,作题为《提升对仲景文化的再认识》报告:张仲景是中医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的思想和学术成为后《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学的基本代表和轴心,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构成。仲景文化的内涵,取于中医药文...……更多
燕国的兴衰史与民族精神的铸就
在华夏大地的东北角,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它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曾在战国纷争中傲立群雄。这就是燕国,一个拥有八百年历史的国家,它的兴衰故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从山戎的铁蹄践踏到荆轲刺秦的惊天一...……更多
揭秘‘医圣’张仲景的传奇人生与医学贡献
东汉末年涌现了史称"建安三神医"的张仲景、华佗、董奉,其中张仲景位列名医之首,被后世尊为"医圣",他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为何?不妨一一说道说道。一、张仲景其人公元15...……更多
前赵兴衰史: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变迁
一一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割据政权时期。十六国中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为主,这五个少数民族称“五胡”,又把他们的政权合称“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称呼来自于北魏史官崔鸿编写的《十六国春...……更多
魏国兴衰史:从鼎盛到消亡的转折点
魏国鼎盛时期随着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取代齐国等一系列事件,中国结束了春秋时期,进入了秦、楚、燕、齐、韩、赵、魏并存。最初魏国的地位并不好,包括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他...……更多
战国时期的军事力量:六国特殊部队的兴衰史
齐国技击。齐国地处东海之滨,民风彪悍,全民尚武,齐庄公大肆招募勇士,组建了劲旅“持戟之士”,这就是著名的齐国技击。齐国技击勇敢善战,弓马娴熟,多桀骜不驯之徒,曾击败强大的晋国和后来的魏国,使得齐国成...……更多
“有是证用是方”不可一概而论
...实并非完全如此。《伤寒论》之名源自王叔和,是其整理张仲景部分散落之书而成,并非自行分类而成,只因此部分内容与外感之疾密切相关,大多为外感风寒及其所引起的诸多传变之疾,故而取名为《伤寒论》,书中不仅记载...……更多
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古代私盐行业的兴衰史及其背后的原因
有句俗语说得好:“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虽然有人认为有钱未必幸福,但没钱的日子却一定很难熬过。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金钱的追逐从未停歇。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言:...……更多
西晋统一后的兴衰史
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以王朝能够大一统为最终目标。可惜的是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很多事情秦朝并没有发挥出来,到了汉朝时期,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归属汉朝。但是汉朝的国力是有目共睹的。历朝历...……更多
魏国兴衰史:从称霸中原到走向衰落的五大原因
战国七雄,诸侯争霸,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七雄之中,魏国曾一度傲视群雄,率先称霸中原。然而,历史的洪流中,魏国最终走向了衰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魏国的衰败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揭示这...……更多
从沈南璆到张昌宗:武则天男宠们的兴衰史与悲惨结局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人,她的这种优秀甚至是凌驾于男人之上的。武则天作为中国上唯一的女皇帝,争议最大的并不是她的治国的能力,而是在她效仿男人的后宫上。男性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作...……更多
司马炎的荒淫统治与西晋的兴衰史
司马氏前三位祖先是人中龙凤啊,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不知道为什么第四位祖先司马炎却是一个纨绔子弟,昏君。问题就出在教育环境封闭,司马炎养尊处优,并不懂得治国安邦。司马炎统治中国,中国大黑暗时代就降...……更多
司马炎的荒淫统治与西晋的兴衰史
司马氏前三位祖先是人中龙凤啊,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不知道为什么第四位祖先司马炎却是一个纨绔子弟,昏君。问题就出在教育环境封闭,司马炎养尊处优,并不懂得治国安邦。司马炎统治中国,中国大黑暗时代就降...……更多
商朝至清朝人殉制度的兴衰史
商朝主要使用甲骨文,大规模的人殉在甲骨上其实有所记载的。另外,在人殉再一次以大规模的形式出现在明朝时,史书也是有记载的。在后世出土的商朝甲骨中,记录人殉人祭的甲骨数量可达1350片,卜辞达1992条。从殷商建立...……更多
三国五虎上将及其后裔的兴衰史
三国时期是个涌现出了无数英雄的时代,很多千百年都难遇的雄才良将都像是扎堆一样出现在这个年代,由此也留下了一段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壮阔历史进程,在经过文学作品的加工之后更是传唱千百年,始终没有黯淡下去。在...……更多
商朝兴衰史:古代中国的权力斗争与商业萌芽
商朝,又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其存在时间跨越了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它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精彩故事。在中国的古...……更多
白莲教:古代造反“专业户”的兴衰史
在中国的古代,有这样一个神秘的教派,他们的信仰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也不喝酒。是不是听起来还不错?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却一直让人非常不解,那就是专门进行造反,打完宋朝打元朝,打完元朝又打明朝...……更多
揭秘赵国兴衰史:继承人选择失误的代价
晋国三家灭智后,赵国是三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而且地理位置上也比较好,北面没有强大的其他诸侯国,按理说赵国是三晋老大哥,可是战国初期赵国却一直默默无闻。其实,这主要是灭智后,赵国掌门人赵无恤在选择继承...……更多
从明朝的威胁到历史的尘埃,揭秘瓦剌部的兴衰史
基本上每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反对势力,希望能够想方设法的推翻这个朝代,就算是在明朝的时候也不例外,当时明朝民间有一股非常巨大的势力就是瓦剌部。这股势力也曾经做过一些比较惊天动地的事情,比如说在最巅峰的...……更多
《东周列国志》揭秘:春秋五霸的兴衰史
...败。春秋时期的五霸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他们的兴衰史展现了一个动荡而多变的时代,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更多
周朝兴衰史:从辉煌到没落的千年历程
在我国,周朝是一个很长久的朝代。西周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先后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更多
徐茂公:从传奇将军到家族覆灭,一代功臣的兴衰史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民间称徐茂公(功)。隋末乱世,徐世勣初投瓦岗,后以李密的领地归顺唐朝,被李渊赐予李姓。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都知道,徐茂公和水浒中的智多星吴用是一类人物,都是能掐会算的半仙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