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医圣故里群英会 仲景文化薪火传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9 03: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医圣故里群英会 仲景文化薪火传

—第十一届仲景论坛主题报告会专家观点摘要

南北聚贤话经方,古今融汇开新境。2月27日下午,伴随着气势磅礴的医圣颂歌,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声响起,第十一届仲景论坛开坛!南阳医圣文化园仲景书院1号报告厅内,高朋满座,名家云集,聚贤论道,高屋建瓴。5位专家受邀在仲景论坛主题报告会上作报告。他们精彩的发言,获得与会者阵阵掌声。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唐祖宣,作题为《温阳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报告:仲景学说总结了汉以前的学术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来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温阳法在《伤寒论》三阴病《太阴·少阴·厥阴》篇中,以理、法、方、药形式固定下来,如四逆汤、真武汤等,开创了温阳法的先河。《伤寒杂病论》经方作为中医经典名方,历久弥新,成为中医临床的必备、诊疗实践的基石和学术研究的根脉。我们要在学习古人经典的基础上,阐发运用,做好传承创新和发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作题为《中医药的逻辑——中医药抗疫的思考》报告:要从人文、历史、社会、逻辑的角度,对中医药的功能作用进行深入的认识、思考和解读。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载体。中医绝对不是做一个小实验出来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世界上最大样本量五千年不断获得的应对疾病的方式和幸福生活方式。面对人和自然,中医药强调尊重自然、道法自然;面对生命,强调“贵生”“相生”。面对不同的文化,中医药没有排他性,更无攻击性。“中医药不只是医疗,中医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我们要彰显中医药文化自信、国家发展自信、民族进步自信。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作题为《提升对仲景文化的再认识》报告:张仲景是中医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的思想和学术成为后《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学的基本代表和轴心,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构成。仲景文化的内涵,取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中医学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振兴中医药文化,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国为民之基、民为国之本的根本思想。仲景文化是贯穿中医学发展的主线和灵魂,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弘扬仲景文化是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中医药文化能够重现昔日光辉,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倪青,作题为《仲景学说传承及其现实意义》报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果,是我国第一部外感病并兼述杂病的辨证论治著作,是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创制保留了大量疗效卓著的方剂,对世界有深刻影响。仲景学说体现以人为本的医德文化、“和”文化、养生文化,具有尊重生命的人本情怀和博爱情怀,体现“治未病”思想。南阳作为医圣故里,应弘扬仲景文化,产学融合,科技赋能,让传承千年的仲景学术搭上科技进步的时代快车,让历久弥新的中医经典成为民族复兴的甘霖雨露。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二级调研员张长河,作题为《传承仲景文化 打造仲景品牌 走好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路》报告:张仲景因著就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而被称为“万世医宗”“医中之圣”,时至今日仲景经方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仲景文化之所以能经历1800多年而长盛不衰,是因为仲景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穿越千年而绽放着新时代的价值,具有世界文明价值、生命医学价值、科技经济价值、社会人文价值。作为医圣故里,我们要有时代担当,实施仲景文化弘扬工程,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全国中医高地;实施千亿中医药产业培育工程,打造全国中医药名都。②4

(本报记者 郝春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赓续仲景薪火 擦亮国医名片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南阳医圣文化园开园暨医圣张仲景像揭幕仪式举行赓续仲景薪火 擦亮国医名片本报讯 (记者杨万里)医圣故里,又逢喜事。5月13日,南阳医圣文化园开园暨医圣张仲景像揭幕
2024-05-14 03:42:00
仲景精神薪火传——南阳医专二附院举行祭拜医圣仲景先师活动
... 通讯员 金珠)2月27日,农历甲辰年正月十八,适逢医圣仲景先师诞辰1874周年。南阳医专二附院于本院医圣张仲景像前举行祭拜仪式。院党政领导班子、医疗专家及职能科室全体人员参
2024-02-29 13:42:00
仲景文化绽新彩
...峨大气,中医祖庭——医圣祠坐落于此。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仲景文化的发源地、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南阳市紧抓历史机遇,奋力打造“两地一都一中心”(全球中医圣地、全
2024-02-27 04:43:00
相约医圣故里 共襄医药盛会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第十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全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大幕将启相约医圣故里 共襄医药盛会云悦读本报讯 (记者于晓霞)白河之滨,医圣故里,鸾翔凤集,盛会将启。2月6日
2024-02-07 03:01:00
...现代化发展看河南”2025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走进医圣张仲景故里——南阳,来到仲景宛西制药参观交流。在参观过程中,台湾媒体人王裕庆驻足于医圣张仲景雕像前,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隔空
2025-10-20 19:26:00
药材好 药才好“道地宛药”质量发展论坛“医圣”故里隆重举行
2月28日,适逢医圣张仲景诞辰1874周年,“医圣”张仲景故里南阳隆重举行“道地宛药”高质量发展论坛,感受南阳厚重中医底蕴,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良策。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学
2024-03-01 10:03:00
医圣故里药草香
...中药产业综合实力三十强,成为河南省唯一上榜城市……仲景之光传承千年,中医中药泽被万民。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中医祖庭医圣祠的所在地,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
2024-02-27 04:41:00
又一新地标 医圣文化园开园
...新地标 医圣文化园开园—开园首日众多市民游客感受“仲景”魅力▲气势恢宏的医圣文化园。▲市民身穿汉服入园游览。 ◀市民参观张仲景博物馆。▲游客瞻仰张仲景塑像。 本报记者 张
2024-05-14 03:43:00
来医圣故里 享健康之旅
...力,感受南阳健康旅游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是中医药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在医圣文化园、中泰医圣堂,嘉宾们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记,深入了解南
2024-02-29 03: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专家详解马拉松赛前赛后注意点□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今天,备受期待的2025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
2025-11-16 08:43:00
脊柱微创手术优缺点一次说清楚
随着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管狭窄)发病率升高,手术治疗需求逐年增加。传统开放手术因切口大、创伤重、恢复慢
2025-11-17 04:59:00
早产儿救治的关键是什么?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小于259天)出生的新生儿,他们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生存能力较弱,需要特殊的医疗干预和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7 04:59:00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