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谁得道高人指点迷津,促使李渊入主关中
...原留守李渊也动了心思。也不怪李渊有其他想法,实在是隋炀帝的心思太过难以揣测。就在这一年,马邑一个名叫刘武周的校尉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拉起了造反的大旗。这件事本来跟李渊关系不大,但偏偏马邑在李渊的管辖...……更多
大家都反隋,唐高祖李渊却尊隋是为何?
...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当时称并州,到了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再次恢复郡县制,并州改称太原郡。隋朝河东诸郡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自北朝以来,晋阳就是北方军事重镇,是中原农耕区和北方草原地区的交替...……更多
为何李渊在只有两省之地时就敢于称帝,朱元璋为何不敢
隋末,李渊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起兵造反,但并没有马上称帝,他在攻入长安后先立了个傀儡皇帝,也就是隋恭帝杨侑,奉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自己做唐王、大丞相、尚书令,总管军国重事。一年后,江都事变爆发,隋...……更多
浅析李渊的起事过程,看他是如何运用“掩耳盗铃”的?
...,使之成了名垂千古的高明之策!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却躲避于江都行宫,继续过着花天酒地、荒淫无度的生活。江山就要改换主人,这一点已成为天下英雄的共识,因此各地称王称霸的人蜂拥而起。李渊雄居太原,也...……更多
隋末乱世:杨广暴政引发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了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治世,史称“开皇之治”。但是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却在其13年多的为帝生涯中做了很多件耗财费力,大动干戈的事,以至伤了隋朝国本。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即杨广继位的第一年,他就下令营建...……更多
起兵最晚、实力最弱的李渊,为何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开创者?
...太原由于有李渊等人的镇守,保持了相对的安宁,尤其是隋炀帝的晋阳宫,储存了大批粮食、布匹、盔甲等物资。李渊毕竟是皇亲国戚,他的老妈和隋炀帝杨广老妈还是亲姐妹,都是北周八柱国独孤信的女儿。 这种情况下,李...……更多
霍邑之战,大唐立国的第一战,李渊入主长安称帝
...万“勤王之师”南下,李渊遥尊代王杨侑为帝。檄文历数隋炀帝过错,阐明了废昏立明、复兴隋氏的立场。驻守长安的代王杨侑得到李渊起兵的奏报,急命虎牙郎将宋老生和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分兵抵抗。宋老生率军据守霍邑城...……更多
李世民18岁率五百精骑破强敌,被高人引为知己
...。公元616年,河北、山西遭遇百年大旱,百姓流离失所。隋炀帝再次大兴土木,民不聊生,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的惨剧。河北农民魏道尔奋起反抗,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万多人。声势浩大,朝野震惊。隋炀帝命令李渊消灭这支武...……更多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
...不愁以后不能富贵。”二,谋划反隋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任李渊为太原留守,命他镇守太原。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怀大志,便与他结为好友。刘文静又看到李渊之子李世民很有才能,认为他年少有为,以后一定能成就像刘邦...……更多
唐朝开国君主李渊:被遗忘的统一者
...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李渊本人就是一个贵族世家,在隋炀帝时期官职更是高达过公。而且隋炀帝最为忌惮的人当中,李渊就是其中一个。甚至隋炀帝还把李源叫到了自己的身边,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看住他。能被一个皇帝如...……更多
唐朝七年统一天下,李世民战功卓著
...处地方官后,回到中央担任了要职。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发动第二次高丽战争,李渊以卫尉少卿的身份,前往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负责督运军需。逢杨玄感造反,他得到紧急命令,赴弘化(今甘肃庆阳)担任留守,...……更多
为何说李渊是“儿打天下父亲坐”
...兵的主要推动者,李渊则全程被推着走,甚至是因为动了隋炀帝的宫女、犯下了灭族之罪,才不得不“下海”造反。这当然不是历史的全貌,李渊并不是唐朝建立过程中可有可无的人物;相反,在起事的初期阶段,他一度是事业...……更多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百姓怨声载道。各地相继爆发起义,愈演愈烈。徐圆朗起兵鲁郡刘武周起兵马邑梁师都起兵朔方郭子和起兵榆林薛举起兵陇西李轨起兵河西杜伏威率众起兵历阳窦建德据乐寿称王李密据洛口城...……更多
李渊为何能够一年之内就称帝
...迟不举兵的主要原因是实力不足,也就是兵力不够,而且隋炀帝还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李渊一直不敢大张旗鼓的招兵,到了李渊太原举兵也不过数万人,这几万人还是李渊煞费苦心才筹集而来,李渊留下一部分军队镇守太原,...……更多
李渊的统一之路
...行募兵,四出活动,收揽人才。李渊的这一行动引起忠于隋炀帝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他们阴谋在太原郊外晋祠祈雨时,诱骗李渊参加,伏兵杀害。晋阳乡长刘世龙与高君雅相好,窃知其谋。告之李渊。李渊决定先发制...……更多
李唐王朝的统一之路:李世民的征战传奇
...起兵反隋,仅仅五个月之后,攻克关中重镇长安,并拥立隋炀帝之孙,年仅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唐高祖李渊“秦居关中,居高临下,而后东出,灭六国一统天下”——八百里秦川之上,新兴的关陇李氏在...……更多
太原起兵:李渊反隋与统一天下的决心
...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更多
历史的车轮是如何转动的呢
...权加强,李渊心生不满,两家关系日趋疏远。大业末年,隋炀帝杨广执政已乱,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造反,最终灭隋建唐。天道循环,杨坚夺位于外孙,数十年后其子反为外孙所灭。杨、李两家结为姻亲,却因权力斗争成了死敌...……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李渊是怎么样的
...独孤皇后的外,隋文帝是李渊的姨父,李渊(566—635)和隋炀帝(569—618)是两姨表兄弟,李渊年长,是表哥。李渊七岁时,父亲李昞去世,李渊袭爵唐国公。因为父母都早早离世,李渊的姨母独孤皇后对他非常照顾。李渊的妻...……更多
李世民统一全国的“三大战役”,他为什么都打“粮食”牌?
...,挥师东征,直指河南的王世充集团。王世充集团本来是隋炀帝派来镇压瓦岗军的军事力量。在打败瓦岗军李密后,王世充于618年在洛阳自立为帝,国号郑。王世充剧照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如果王世充取得最终胜利,大唐历史就...……更多
好冤的李渊:8岁唐国公,52岁唐朝皇帝,怎么功劳全给了李世民?
...洒脱了。 尽管李渊还是一如既往地为朝廷效力,但明显隋炀帝已经觉得这个表哥不那么靠谱了,而且当时还流传着李氏做天子的谣传。李渊的韬光养晦救了自己,李浑做了这个谶语的替死鬼,隋炀帝下令将李浑、李敏、李善衡...……更多
...人家做,分明是不安好心,欺负智障患者嘛。宇文化及是隋炀帝铁杆心腹宇文述的长子。说起来宇文述虽然品行不咋的,但能文能武,眼光毒辣,算得上人中枭雄,可他的三个儿子却很“水”。第三子宇文士及凭借出色的马屁功...……更多
他52岁开创帝业,在位9年就被儿子逼下台
...疆大吏,按照亲属关系来讲,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外甥,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不恤民力导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蜂拥而起。当时出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审时度势,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更多
平阳公主的贴身男仆,是如何凭一张嘴打下千里江山的
...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志在匡定天下,而在远在江都的隋炀帝看来,自己表弟的行为就是背叛。当时柴绍与平阳公主生活于长安,听闻李渊起兵,柴绍便对妻子说:“岳父将要起兵扫平乱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义旗,一起离...……更多
...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李渊家世显赫,威望颇高,隋炀帝对他十分猜忌,而李渊自然也明白,所以他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虽然早有异心,却一直按兵不动。此间由于朝廷横征暴敛,连年战乱,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到处都...……更多
杨侑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劳过度逝世,这在当时对隋朝局势没有多大影响。但由于隋炀帝喜欢巡游,经常不在长安,而杨昭诸子过于年幼,为以后隋朝的走向与杨侑的结局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二,留守长安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封孙子杨侑为陈王...……更多
李密为何没有抢在李渊反隋前占领长安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离开洛阳,驾临江都。这宣告着心比天高的杨广应对各地叛乱和内部贵族离心的失败,并彻底放弃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挣扎。杨广跑了,有志者就该崛起了。于是,在他跑掉的第二年,...……更多
李渊太原起兵,击败宋老生,屈突通投降,攻陷长安
...师,传檄四方,遥尊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檄文历数隋炀帝过错,阐明了“废昏立明”的立场,表达了“放后主(杨广)于江都,复先帝(杨坚)之鸿绩”的决心。李渊举三万“勤王之师”从晋阳出发。大唐的建国战争从此...……更多
李渊劝李世民除掉谁,天下才会是他的
隋朝末年,隋炀帝自己把一手好牌给打烂了,在内忧外患之下,各地州郡各自称王,互相攻杀,中原人口百不存一。跟小说“隋唐演义”中表述的不一样,在当时的天下,李唐并没有占据很大的优势,无论是西域胡人后代王世...……更多
瓦岗寨好汉中最有头脑的人是谁呢
...流,按理说大隋朝也应该会是一个能传诸久远的王朝。但隋炀帝的登基,却使得隋朝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隋炀帝在位期间,频繁掀起大规模对外战争,又征集数十万民夫开凿大运河,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无穷无尽的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为什么没有人敢造他的反
纵观明代的历史中,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真的算是位传奇人物。这位出身市井草根,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流过浪造过反的皇帝,同样也犯了历史上大多数从草根到皇帝的人所犯的通病
2024-06-24 15:47:00
李自成放弃北京到底是不是错误
李自成进京,几百年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很多人都用这个历史事件作为“功亏一篑”的代名词,李自成进京已经无限接近于成功了
2024-06-24 15:48:00
刘伯温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民间都争相传颂: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都说刘伯温的智慧和谋略堪比当年刘皇叔的诸葛武侯,他也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著名的政治家
2024-06-24 15:48:00
历史上崇祯帝一共有多少儿子
朱由检,明光宗第五子,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公元1644年,面对着李自成的兵临城下,崇祯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了
2024-06-24 15:49:00
明光宗朱常洛的一生过得怎么样
朱常洛,即明光宗、泰昌帝,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朱常洛在万历十年出生
2024-06-24 15:51:00
明宣宗朱瞻基与朱高煦之间的关系如何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叔叔谋反,朱瞻基没杀他,只软禁,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但3年后
2024-06-24 15:54:00
明神宗朱翊钧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
2024-06-24 15:55:00
简介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6:04:00
明朝时期的王爷造反那么多,最后为什么只有朱棣成功了
“我在猪圈里吃了几年的猪屎,才把这个天下拿下来。”这是《大明风华》中朱棣的台词,虽然有艺术加工,但当年朱棣的境遇真的很惨
2024-06-24 16:07:00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朱元璋统一江南期间,刘伯温曾经给他指明了先进攻陈友谅后进攻张士诚的作战路线
2024-06-24 16:23:00
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
土木堡之变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这都要从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开始说起,明英宗皇帝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
2024-06-24 16:29:00
建立明朝前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
2024-06-24 16:32: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6:48:00
崇祯帝为什么选择自杀,而不是逃往南京另立朝廷
朱由检,即崇祯帝,他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6-24 17:04:00
简介明朝初年宰相汪广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