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成语"掩耳盗铃"指的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窃一碰就会发出声响的铃。盗贼自己听不到声响,便以为其他人也没有听见,这样的盗窃手段无疑是愚蠢的。所以,人们将"掩耳盗铃"视为自欺欺人的代名词,是愚蠢与贪婪的最佳组合。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人物却活用了这一成语,使之成了名垂千古的高明之策!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却躲避于江都行宫,继续过着花天酒地、荒淫无度的生活。江山就要改换主人,这一点已成为天下英雄的共识,因此各地称王称霸的人蜂拥而起。李渊雄居太原,也动了夺取天下的心思。
一、李渊起事的背景
李渊要起事,就要尽快地占领长安,有了长安及周边的关中地区,那退可守,进可攻。在天下纷纷的局面下极为有利。但是他有一个近患,一个远忧。近患是他的两个副手,即王威与高君雅,他们跟李渊不是同一条心的。远忧是北边的突厥,突厥本已称臣于大隋。但形势变了,突厥强盛起来,对太原构成威胁。而且突厥还扶植了两个内地割据势力:占领着马邑的刘武周、占领着朔方的梁师都,他们想扩大势力,随时会对太原发起进攻。
对于近患,李渊设了一道"鸿门宴",将王、高两位副手请来喝酒,城外街道让李世民派军全部守住。酒过半酣,来了一个报信的,说是王、高二位勾结突厥,密谋占领太原。王、高二位不及辩护,就被关了起来。过了两天,有人发现突厥骑兵在城外出没。这成了王、高勾结突厥的"证据",李渊就将他们杀掉了。
对于外忧,涉及兵强马壮的突厥,李渊不敢大意,更不敢贸然行事。他与手下君臣反复商量。由此产生了"掩耳盗铃"之计策。
二、"勾结突厥"
太原城军民最害怕突厥来犯,这是王威、高君雅迅速被处死的民情基础。但是他们是顶着"冤枉"而死的,真正想要"勾结突厥"的不是他们,而是李渊自己。李渊要进兵长安,太原必然空虚,这样的情况下,不仅突厥会南下劫掠,刘武周、梁师都等势力也会趁机占便宜。后方不稳,前方难以取胜;万一前方失利,后路又断,那真成了游魂野鬼,迟早要覆灭。
此外,要南下长安,再进中原,得天下之地,没有强大的兵力可不行。李渊自己统领的太原军士,多数是步卒。步卒机动力差,冲击力小,遇到骑兵,难以取胜。要有军力强大,就要有庞大的骑兵。在当时,出产良马的地区,一个在关中之西的陇右,一个在塞外之草原即突厥控制地区。李渊必须得到突厥骑兵的帮助,否则难以持久。
借助突厥的力量,这体现了李渊高超的战略观。在当时,太原城居民屡受突厥荼毒,无不深恶痛绝,绝没想到要与之联合的。
三、向突厥"称臣"
在斩除王威高君雅之后,侦察人员回报说突厥游骑已退。太原城民非常高兴,李渊手下的文武大臣也来道贺。李渊却说:"不用道贺,看我把突厥人召来使用。"能打突厥打退已是十分难得,还能将突厥使而用之,这得多大的本事?群臣十分惊奇。
但李渊已有"良谋"在胸。这一"良谋"不能事先说出来,也不能大肆宣传,因为它是向突厥"称臣"。这一举动完全违背人们的常识!当时突厥可汗是始毕可汗,他是启民可汗的儿子,而启民可汗完全是隋朝一手扶植起来的。隋朝利用反间计,袪强助弱,将势力强大的突厥可汗一一击败,却将势力最小的启民可汗扶上了大汗之位。当年隋炀帝西巡,启民可汗率手下重臣袒背跪迎,恭敬之情无以言表。如今虽然天下大乱,但隋朝名义上还存在,隋炀帝还在江都活着,怎么可以向昔日的"虏臣"称臣呢?
但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李渊考虑的是利害,不是肤浅的华夷感情。李渊派了刘文静出使突厥,向始毕可汗称臣,并带了自己的亲笔信。刘文静足智多谋,是李渊的重要谋士。
四、"掩耳盗铃"
在亲笔信中,李渊主要写了两点:
(一)自己要举兵从江都把炀帝接回来,希望突厥相助;(二)事成之后,获得的宝物全部由可汗处置。
在这封信中,"接炀帝回来"是"掩耳"之举,谁会把一个杀戮无常的人救回来?谁会去救一个快要倒塌的旧王朝?"处置宝物"是"盗铃"之举,这是李渊给突厥的一个实利。
始毕可汗看了李渊的信,回了一段话,大意有两点:(一)根据隋炀帝的为人,会残害李渊攻打突厥;(二)希望李渊做天子,那样的话,一定派兵相助。这里可以看出:突厥对于李渊提出的第二点没有疑问,但是对于第一点却存在差别。
在这回复中,可汗把李渊的掩饰之举给去掉了。突厥的个性就是明打明抢硬着来。你李渊想要自己做天子,那就去做好了,不要打着隋炀帝的旗号;我突厥要抢夺宝物,也直接去抢,更不用打着隋炀帝的招牌。
刘文静把可汗的信带回。李渊手下的大臣们认为突厥的帮助超过了期望值,都十分高兴,纷纷"怂恿"李渊称帝。但是李渊棋高一招,他看到了自己的要求与可汗的回复之间的差别,自己设想的"掩耳"之举,没有得到接受,反而被鲁莽地反驳了。所以他认为不能按可汗的话去做。
然而,突厥的兵非借不可,否则根本无法打下长安,再别说定鼎中原了。他再与刘文静等人商议,想出了新的"掩耳"之法。
刘文静再次出使突厥,告诉可汗李渊的意思:(一)立杨侑为帝,以保留隋室。(二)希望可汗借兵,入长安后,人口土地归李渊,金银财宝归可汗。
这段话中,李渊将上一次双方同意的条件进行了具体化,即长安城的财富全部归突厥,以此利诱可汗;又将上一次双方有歧意的条件进行了折衷,立了一个新帝,把双方讨厌的隋炀帝放弃。
这样一来,李渊看重的"掩耳"之举,依旧存在,而自己与突厥所追求的实利都得到了满足。
始毕可汗听罢,非常开心,派了两千骑兵交给李渊,并赠送了良马千匹。
五、李渊"掩耳"的原因
对于联合突厥却举着大隋旗号的策略,李渊自己评价说:"此可谓掩耳盗铃,但逼于时事,不得不尔。"李渊所说的时事,有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隋室尚有影响。百足之虫,死而后僵。隋朝统一了中华,消除了南北朝以来二、三百年的分裂,这一功绩可与秦皇汉武比肩。而且,隋朝基础建设规模庞大,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迅速,国力之强,前所未有。虽然有隋炀帝横征暴敛,但很多人只是认为国君不行,而不是大隋不行,希望回到隋文帝时代。这是一种普遍的民情,李渊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其次,利用好自己的"资源"。李渊家族自北周以来,就世袭有"唐国公"的尊号,而且,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李渊既是大隋重臣,又是皇亲国戚。他打起扶助隋朝的大旗,号召力很高,权威性很强,隋朝残留"资源"就会由他掌握。
再次,有利于保持隐密。李渊的目标在于攻克关中。当时,中原地区实力最强者,先有杨玄感,再有李密,后有王世充,他们都瞄着关中,只是一时失误,才没有采取行动;而陇西地区也有薛举父子盘踞,他们在窥视关中。李渊要在群雄中,快速抢到长安,必须保持行动的隐蔽性。如果大张旗鼓,先称个天子,那天下英雄受到震动,会采取一切行动阻止李渊的扩张。
这三方面的考虑,说到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即把自己的盟友扩大,潜在的敌人缩小。
六、"掩耳盗铃"的效果
李渊打着隋朝的旗号,联合"仇敌"突厥,得到了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后方安全了,有了突厥的支持,刘武周等势力不敢在侵扰太原;二是兵力增强了,有了突厥骑兵,关中地区很快被收入囊中。
在打下长安后,李渊继续以隋室重臣自居,派人四处游说,把很多州县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川蜀地区的归顺,这成了李渊的粮仓兼进攻南方的基地。
在得知隋炀帝的死讯后,李渊马上就把杨侑给废黜了,自己登基做了天子。此时,"盗铃"已然成功,完全不需要再掩饰什么了。
七、"掩耳盗铃"的普遍性
李渊如果没有采取"掩耳盗铃"的策略,会是什么结果呢?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有相关史实作为参考。
在秦末时期,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陈胜的策略十分大胆,在打下几个小县城之后,就自立为"王",建立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朝廷"。朝廷虽小,五藏俱全——宫女太监都有一大堆,军国大事交付给奸滑弄臣——所以很快败亡了。
反之,借着旧朝的旗号,却容易成事。比如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时,没有急着称帝,而是摆出一副为"义帝"——有名无实的楚怀王——打抱不平的姿态。而项羽早就把这个无用的"义帝"处死了。所以二人对抗时,刘邦就占据了道德上的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民心。
再如刘备,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到处打着"大汉皇叔"的旗号,得到了很多支持者。像徐州牧陶谦甚至愿意把城池让给他。刘备在打下西川后,也没有立即称帝。只是在听得到汉献帝遇害的"传闻"后,"大哭数日",才"不得已"登基,但国号还是称为"汉"。——刘备的"掩耳盗铃"之术可谓十分高超。
结语:
"掩耳盗铃"的普遍存在,体现了权力角逐者的虚伪与霸道。他们"掩"起自己的耳朵,是要求其他人也跟着"掩"起耳朵。谁要是指出他"盗铃"的真相,那立即招来杀身之祸。
李渊在争夺天下过程中,表现了不同一般的远见。他的命运最初决定于突厥,却能以"掩耳盗铃"之计,将利益最大化,从而取得了攻占长安的先机,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30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