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科举有多严苛?大诗人李白也要走偏门
...捷径是李白可奈何的选择,想当官的他只能绞尽脑汁地走偏门。李白是位大帅哥,他的双眸光彩照人,风流蕴藉,很得女孩子的喜爱。李白是一名浪子,感情无法约束住他的脚步,但为了当官,他选择了委屈自己,付出自己的身...……更多
韦应物当了两次赘婿,还被女人抛弃过,却活得洒脱
...著名诗人,妻子离世后终生未娶。那篇文章里,多次提到李白,说和韦应物比,他实在不是个好丈夫。但是李白的诗是真的好,好到其他人都黯然无光。贺知章第一次读李白的诗,当即感叹: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更多
盛唐诗人李白、王维同年出生,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身份,所以王维从小接受的教育水平很高,仕途行得也是科举正道。他21岁就考上了进士,后来还成为了新科状元,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而且王维靠着自己的出身、才华、情商,官运一直不错,和他打交道的除了文艺发烧友...……更多
李白与王维同在一个圈子,为啥老死不相往来
...族子弟,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志在仕途。因此王维一心科举,凭借真才实学捧得状元桂冠,从此开始入朝为官。作为望族子弟,王维祖上人才辈出,受之影响,他誓要做出一番成就,因此其自小除了读书,还致力于诗、画等领...……更多
李白的另类寻官路,想做官却又没有参加科举
...。然而在从政的方法上,李白算是一个另类。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已经趋近成熟,一般学子想要做官,科举考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李白偏偏没有走这条路,这又是为何呢?事实上,这个问题争论已久,目前主流的说法有三...……更多
这位诗人一生都过的不顺,却写出了最浪漫的诗句
...剑术也是非常喜爱,在闲暇时经常会钻研剑术,但在他的科举之路中却极其不顺,所以也一直没有机会走向官场。在那个时代除了做官、从商、下地干活貌似就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了,而李白后两条路都不擅长,科举又屡次不中,...……更多
...认为:李白从政是一步登天,没有参加过当时比较完备的科举考试。其实,据《唐摭言》、《唐音癸签》等许多唐代典章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实行的“两条腿”走路,一是人们熟知的“常科”,即每年由县、州(府)、道至中央...……更多
...有什么名气。在二十岁时,高适满怀信心地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资质平庸的他怎能与那个黄金时代的各大才子相比,自然不出意料地名落孙山。现在的我们看得清楚,但高适当时却是信心满满,在这样的打击下仍心有不甘...……更多
李白是唐玄宗的供奉翰林,他为何罢官请职?
...,是陇西李氏的后人,与李唐皇室同宗。由于他不是通过科举的方式做官的,所以在他被罢官的事情上就产生了很大的议论。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当时的科举不准商人子弟参与,而李白的父亲是在西域做生意的,他算是商人子弟,...……更多
孟浩然:盛唐诗人的独特风采与人生抉择
...全没了。他意识到了天子对他不满,一想到自己屡次参加科举不第,加之又多喝了酒,心下也有几分不快。现在正好,就在皇帝老儿面前发泄一番吧。李隆基问孟浩然,爱卿,最近有什么新作,吟来听听。 王维心下高兴,对孟...……更多
李白的生平与诗:从蜀中到长安的漫游与求官之路
...望成为官员。根据唐朝的规定,商人出身的家庭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可能是因为他家世复杂,以及来自商人家庭的出身,李白一生未能参加科举。在唐朝,除了科举,官员还可以通过达官贵人的推荐来担任官职。由于无缘科举,...……更多
唐朝的诗人为何从不缺钱
...了玉真公主这条线。有了玉真公主的提携,没多久王维在科举考试中,便一举夺魁,成了这一届的状元,那时候他还不到30岁。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年少有为的王维,本应该无灾无难到公卿的,结果他却不...……更多
李白的不凡才华与仕途坎坷
...代诗人,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心高气傲,不愿走科举考试的常人仕途,而是渴望着天才崛起。李白无法容忍平庸的度过此生,他游历四方,结识各种奇人道士。他希望通过名人的举荐一鸣惊人,直接获得皇帝的赏识。在...……更多
都是唐朝大诗人,为何杜甫穷困潦倒,李白却从不缺钱?
...后来母亲去世,家道也渐渐凋落。杜甫也曾想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曾客居在长安十多年,只为寻求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然而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史料记载了杜甫的这段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更多
李白给杨贵妃写了三首诗,却因此被唐玄宗辞退是为何?
...官。而在唐朝,想做官可以通过两条路子实现,一条是考科举,一条是干谒引荐。李白因为家庭的缘故,不被允许参加科举,就只有去干谒权贵,等待机会了。而这一等,就是17年。 公元743年,李白因为得到了唐玄宗妹妹玉真...……更多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后,一气之下写下一首什么诗
...思想也与他作诗的风格一样。 他想的从来都不是一步步科举考试从而得到重用,而是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皇帝的重用,不走科举那条路。但对于当时一直都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学子们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荒谬的行为。常言道...……更多
高适:从落魄诗人到名将,不屈不挠的人生
...而,作为二十岁的年轻人,高适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状况。科举、制举全部落榜,这对高适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前不久还双手叉腰、志得意满的高适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不信邪地向达官贵人们投赠自己的诗作。高适:“大人您...……更多
...国公。高侃死后,获得了陪葬乾陵的殊遇。由于唐朝实行科举制,所以官员子孙们能得到的“关照”大大减少,高适就属于这种情况,据史书记载,“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高适在自己的诗中也提到过这个时期的情况,...……更多
“遇见”盛唐诗人|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小学素养闯关纪实
...朝,与盛唐诗人相约赴会的好日子。以“承大唐遗风,做科举体验官”为主题的综合素养闯关开始了!豆丁们将以一名童生的身份,通过乡试、举荐、会试等,在体验中探访名家、拜其为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日松岭豆丁的拜...……更多
聊聊仅次于李白、杜甫与王维的大唐诗人李商隐
...很麻烦,因为涉及到在此之前的一段故事。808年的时候,科举考试举办,皇甫湜,李宗闵,牛僧孺三个人就直接在考试的试卷之中,大胆批评了一番唐朝的政治,而考试的官员则认为李宗闵和牛僧孺这两个人是符合他们对于官员...……更多
李白和苏轼谁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的评价非常客观
...家公务员考试”。 宋神宗的父亲宋仁宗,当初是通过“科举”才发掘出苏轼的。对于苏轼的文学功底究竟怎么样这个问题,宋仁宗当年已经按照自己的认知,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核”。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参加完...……更多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在京城通过干谒走上仕途,获得被朝廷任用的机会。二、科举落第孟浩然在洛阳整整滞留了三年时间,可是最终仍然是一无所获。既然干谒不成,那就只好走科举之路。和李白相比,孟浩然显然多了一条出路,李白是根本不能参...……更多
李白惨遭妻子嫌弃,写下一首什么诗
...其实也历经了很多困难。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无法参加科举。可即便是这样,李白仍不愿放弃梦想。一、李白的家世李白出生于商贾之家,他从不为钱财而发愁。父亲李客深知商人的社会地位,所以他希望李白能够接管家族生...……更多
李白的才气与个人魅力如何为他带来财富?
...,所以他不具备参加考试的资格的,因此,他也没有通过科举考试来博取功名。因此,可以说他有一个好爸爸有钱的好爸爸,这个爸爸可以给他钱,保证他衣食无忧。他有了游山玩水的资本2、李白很有才,气名声很大,仰慕他...……更多
李白一生游山玩水不工作,为何却有花不完的钱?
...乎是无法接触到诗词歌赋的,平常百姓家的孩子都在忙着科举,几乎是不可能接触到一些厉害人物的。假如这些寒门子弟科举高中,这样的情况下,命运就会发生改变。官家和富家由于家庭条件和氛围,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更...……更多
一代诗仙李白,为何直到四十岁才开始认真工作
...是一位商人。在唐朝,犯过法的商人子弟,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不过,李白是一个非常具有宏图大志的人,他本人是很想进入仕途的,但是奈何自己的出身不允许。所以在当时,这个富二代的身份,可是一度愁坏了李白。...……更多
为何说李白是传统道德的反叛者,狂傲一生的任侠
...,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李白也正是其中一者。制度不善科举制度是隋朝隋文帝杨坚,但没过多久隋朝便覆灭了,到唐朝期间还不是很完善。想要踏入官场,靠科举制度远远是不够的,必须自己先有一定的名声。曾经和李白非常...……更多
孟浩然:盛唐山水诗人的传奇人生
...公子。青年时期的孟浩然觉得朝廷黑暗,便一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他总是隐居于鹿门山,在隐居期间,孟浩然过得悠闲自在。著名的《春晓》就是这时候写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更多
唐朝才子崔颢的才华与黄鹤楼的不朽诗篇
...远近闻名的神童。开元十一年,十九岁的崔颢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了进士。俗话说,成名太早未必是件好事,此话用在崔颢身上在合适不过了。或许一切都太过顺利,让崔颢逐渐迷失了自我,从此开始飘飘然。《旧唐...……更多
年少成名、仕途坎坷、英年早逝,“诗鬼”李贺的一生令人唏嘘
...年的守丧。元和五年(810),李贺总算得以前往京城参加科举。然而,此时却有人指出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这与“进士”谐音,因此李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尽管韩愈极力争取,但李贺竟还是因为这一离谱的原因失去了考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