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唐代大诗人李白才高八斗,壮志凌云,要么当高官做大事,不然就从道参禅,浪迹山水。由是,不少人(包括研究他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李白从政是一步登天,没有参加过当时比较完备的科举考试。
其实,据《唐摭言》、《唐音癸签》等许多唐代典章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实行的“两条腿”走路,一是人们熟知的“常科”,即每年由县、州(府)、道至中央礼部层层考试,有时由皇帝拍板。这种考试虽显得有一点公开、公平,但内容繁杂,关卡多多,录取的人数极少(每年能进京参考的有七八百人,被录取者仅2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泱泱大唐治理国家的需要,才能出众的士子不愿在此蹉跎岁月,而是选择“制举”的形式作为入仕的捷径。制举,是唐代主要的科举考试形式,由皇帝不定期下诏考取非常人才,参考者由名人高官直接推荐给皇帝,由皇帝面试后一锤定音。一年可开考数次,人数不限,曾出现万人参加制举考试的盛况。参加制举须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有特别才能,二是有重要人物推荐,三是所具备的特长适合皇帝的口味喜好。李白正是具备了这三点并按章循制、身体力行而一登“龙门”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