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光砸缸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但是他救的人到底是谁?
小时候大家都学过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光砸缸!意思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以一个伙伴掉进了缸里,司马光用了一个大家想不到的技巧把小伙伴救下来了。在如此慌乱的情况下,司马光可以沉着冷静的想办法,很值得大家学习。但...……更多
司马光的勤奋智慧与坚定品德
\"司马光勤奋好学,廉洁戒奢,始终如一。\"无论在政治,文学,史学还是品德方面,司马光几乎没有能够被后人发现有什么可以批评的。因而,他后人的各种评价中,分数自然是非常高的。古人不论是韩琦,还是诗人苏轼,亦...……更多
熙宁元年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经济理念对决
...空虚,上奏皇帝请求不要赏赐。这次上书引起了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争论。司马光认为:现在国家缺钱,上层应该以身作则,节省花钱。王安石则认为:\"节省这么一点赏赐,并不能让国家富裕起来,反而让人觉得有损国家颜面。...……更多
司马光砸缸救人,被救小孩是谁呢
...常会出现各种各样古人小时候的故事,比如说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的故事也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少年可以多么机智和沉稳。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司马光在正史上到底做了什么,可是一定会知道的是他小时候搬起那块石头...……更多
篡位之谜:杨坚如何接管北周政权
...实力,而不是运气,最后登基称帝是水到渠成的事,北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里对于这段历史有如下记载:请罪自责,韬光养晦北周宣帝的皇后杨丽华,性情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和后宫嫔妃都敬爱和尊重她。宣帝日益残...……更多
...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历史的深度解读和反思。司马光在书中明确提出了“以史为鉴”的观点,他认为历史是人类的一面镜子,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明和黑暗,可以看到社会的兴衰和变迁,可以看到国家的...……更多
曹丕,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像他们这样历史认可吗
...导致人们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偏见。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这三位主要人物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虽然用魏纪记载,承认魏是正统,但对刘备和孙权的称呼却有些混乱。这表明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文献中存在差异,也反映了北...……更多
我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沈括:科学上的全才,道德上的失败者
...妙。他比苏轼大5岁,两人都在崇文院任职。但因苏轼和司马光一起反对王安石变法,导致变法派和保守派形成对立,两人也成了政敌。熙宁六年,沈括奉命到两浙巡察农田水利,恰好苏轼是杭州通判。他到了杭州之后,与苏轼...……更多
...。目前仅余诗稿残卷和颜复残跋,均藏故宫博物院,另有司马光《天圣帖》和苏轼《陈吏部诗稿》,原为此卷题跋,在入清宫前就被分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余部分不知去向。本文联系此残卷、残跋,就诸家所见版本之分...……更多
隋文帝杨坚之死,真的和太子杨广有关吗 ?
...帝死因,对于文帝死于谋杀之说采取了存疑的态度。北宋司马光在其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中也说:“上寝疾于仁寿宫,召皇太子(杨广)入居大宝殿。太子虑上有不讳,须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杨)素;素条录事状以报...……更多
《史记》背后的传奇:司马迁的坎坷人生与坚定信念
个人相信,无论喜欢历史或者不喜欢历史的朋友,都一定听说过《史记》,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前后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合称为“中国前四史”,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更多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要兄友弟亲,要谦虚谨慎。如此多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孕育了许多的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有一个就是司马光...……更多
秦琼为何未入武庙与《十七史百将传》?
...的大将。没错,他就是秦琼,一个在隋唐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让人费解的是,这位英雄在历史上似乎并不太受待见,不但没能进入武庙,连著名的《十七史百将传》也没他的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秦琼的英勇事迹秦琼...……更多
...言下之意,满朝“桃李”都是我被贬后你们栽下的。政治人物的神经比平常人都要敏感得多,立刻将其再度外放。看一次桃花捅这么大个篓子。 文人的脾气是执拗的,从此之后刘禹锡估计对桃花就没多大好感了,他后来写《竹...……更多
程咬金墓碑出土,碑文重塑历史,学者:难怪武则天没有谋害程咬金
...中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职,是负责点评地方上的人物,根据他们的点评,官府来任命官员。而且这个职务历来由地方豪族担任。可见程家是济州的地方大族。既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官员,程咬金为什么没有谋得一...……更多
揭秘秦始皇临终前的三大灵异事件
...,曰“始皇帝死而地分”,黔首的意思是平民百姓。但是司马光对此事的态度又有些许变化,在通鉴中记载说“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司马光不认为是普通百姓。第二年,秦始皇驾崩。怪事三:沉璧显世话说秦始皇的一...……更多
...贵族还是凡夫俗子,都不在意。在司马迁、班固、陈寿、司马光的笔缝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十分典型的事例。公元前208年,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急于入咸阳称王,西入秦关时,准备绕过南阳宛城,直取...……更多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不自觉地效仿。“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是时人司马光所写的《训俭示康》,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生活条件的优越,即使如走卒农夫也有不错的待遇,或许有所夸张但绝非夸耀,因为该篇主旨是为了教育子孙节俭。在司马...……更多
...。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更多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真的吗
...事情在《三国志》之中并没有记载。但是到了北宋时期,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却又把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事情给写了进去,这就令人感到很疑惑了,难道说司马光这样严谨的史学家也会相信这种事情?还是说司...……更多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改革,他算是奸臣吗?
...臣?贪权误国、媚上乱政、结党营私、以权谋私…这些跟司马光都不挨着,司马光当然算不上奸臣。司马光的保守派和王安石的革新派,其分歧也只在政见不同,双方均不是大奸臣。在王安石看来,大宋朝积贫积弱多年,再不施...……更多
满门将才不得善终,汉朝这一家族比杨家更令人心疼
...至少也是他自己的事,很少会身边的人一起倒霉。但偏偏历史上有这么个家族,论能力个个出色,但就是整个家族都无比倒霉,这就是秦汉时的李家,“龙城飞将”李广的那个李。李广的一生可谓是悲剧,他乃是秦国大将李信之...……更多
司马光当上宰相后立马处死了一个女子,为此等了17年
说起司马光大家很定都很熟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还仅仅是个孩童的司马光就有这种聪明才智实在是不一般。当然发生在司马光身上的故事还不仅仅是这一件,有一件事也非常值得说道说道,就是宋朝一个...……更多
李陵真投降匈奴了吗?考古揭开秘密
...匈奴,怎么还能尊崇和祝福汉朝皇帝呢! 历史上投降的人物不少,三国时关羽投降于曹操却赢得“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美名,纵使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也没有消除张飞的怀疑,即使有刘备的两位夫人证词也不好使,...……更多
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是汉朝名将,为何文人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
...的武将比作李广。说白了,卫青霍去病已经是贵族阶层的人物,普通人要是与之相比难免有自不量力之嫌,相反李广只是民间英雄,官方是不与承认的。结语:总之,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是汉朝名将,文人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更多
唐朝开国双雄:秦琼与尉迟恭谁更胜一筹?
...格,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位大将都是唐朝开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们各有长短,各有特点。尉迟恭以其忠诚勇猛和显赫战功赢得了极高的荣誉和地位;而秦琼则以他的谦逊低调和义气传颂千古。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都留下了不...……更多
一代枭雄刘渊是如何于乱世崛起,建立匈奴汉国政权的?
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曾这样形容刘渊:刘渊以匈奴遗种,乘晋室之衰,奄有河汾天下。蠭起之众辐辏而归之,石勒、王弥皆北面为臣。刘渊,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手建立了汉国政权,改变了当...……更多
...精通,思维超群;王阳明佩服他:居然通达,瞻仰不已;司马光崇拜他:谋略高超,功勋卓著。李白、杜甫、文天祥、左宗棠、钱穆、鲁迅等数不胜数。民间到处都是他的传说,诗人为他作的诗更是数不胜数。军事家、政治家、...……更多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性格偏执排挤忠良,与小人朋比为奸
...如富弼、韩琦等;也有许多人原先是他的好友,如范缜、司马光等。尽管她们全是一时权臣,却由于不接受王安石的一些作法而被逐一逐出朝廷。尤其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相处多年的情分上,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调节...……更多
他是秦朝名将,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祖上,司马迁为何不给他写列传
...凭借自己的喜好。司马迁作为一名史官,客观公允的记录历史是他的职业操守。我们看《史记》能够获得列传资格的人,都是在当时有爵位的人。比如李信的战友王翦,司马迁为他写列传。是因为王翦最后被秦始皇封为武成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