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8 11:58:00 来源:戏说三国

导语:

古人云:“宁做太平犬,不作乱世人”,两宋时期给后世人的印象便有积贫积弱,然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却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事实上在诸多国外学者眼中,宋朝似乎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着他们,这其中必有蹊跷。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这是岳爷爷所作《满江红》,其壮怀激烈也正是那个时代备受屈辱历史所造就的,有道是“落后就要挨打”,然而“积贫积弱”之宋朝能够成为外国学者眼中的“理想国”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就如李小龙般,在国内不少人嗤之以鼻煞有其事评论,而外国人却意外地称道般,宋朝也是如此。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就文化而言,时人陆游陆放翁就颇为自豪地说“有出汉唐之上者”,可谓是当时的文化自信,因此这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时代。赵宋一代,诞生了不少技艺,就四大发明而言,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便是代表。事实上,“四大发明”这一概念是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首次提出,这无不说明了有宋一朝的繁荣,然而现代有部分人颇为反感这类说法,认为我们不过是自我夸赞或者说无料可说,大概近代的屈辱使得这类人把过错也归结于千百年前的先辈吧,然而这大可不必。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如今的中华不又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央么,何为文化自信,在我看来就是不过分夸耀但也没有必要一夸就损,何况我们远不止四大发明,若是觉得翻阅古籍查证资料颇为困难大可抱着不懂不评论的架势。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另一方面,宋朝为我们熟知的应当是其商业的蓬勃发展,此中的经济与社会模式都颇为外人所乐道,北宋时期的交子便是世界所公认的最早纸币。明清有闭关锁国,宋朝却有贸易法,元丰三年(1080年)《广州市舶条法》。

此外,各外贸港口还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蕃商犯罪决罚条,可以说对于外贸的规范化管理已然完善。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宋朝不仅仅是“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宽泛时代,更是古代小市民生活的乐土,坊市分区再无严格界限、夜市晓市灯火通明,被马可波罗誉为“天城”的东南第一州——临安府,更是拥有着125万人口(1274年,人不仅仅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应当说,就经济上的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而言,宋朝已然超越了世界诸国,而同时代的周边诸国虽然也是强敌,但却也难以抗拒或压根没想过抵制的学习了宋朝模式,不论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还是思想文化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效仿。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是时人司马光所写的《训俭示康》,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生活条件的优越,即使如走卒农夫也有不错的待遇,或许有所夸张但绝非夸耀,因为该篇主旨是为了教育子孙节俭。

在司马光这篇家训中有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在这里司马光讲述的是自家的节俭,而我看到的却是当时的繁华,毕竟司马光所提倡的简陋似乎也还不错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穷惯了…)。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事实上,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当然现如今我们所一般认为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那么这一说法自然也不是无的放矢。

如果说工业化是近代的标志之一,那么宋朝绝对排得上号,生铁年产量最高峰达到了12.5万吨,而英国直到1720年也不过2万吨,可以说宋朝只差着“临门一脚”,当然我们也知道这里头绝非简单的数量问题,但用来表示宋朝的发展已然绰绰有余。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礼记·礼运》有言:“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现如今也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而宋朝福利也是令人艳羡的存在,元符元年(1098年)有居养法,颇类似于“养老”、“低保”、“五保”等,在古代社会下难能可贵。时人范仲淹不仅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学大家、政治家,更是颇有远见的慈善家,范氏义庄便是其创建,此后开启了一股“义庄”热,也不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人操守。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结语:

宋朝承接于五代,在传统观点看来标志着晚唐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但统一中原王朝的重建不代表着大一统,因此这一时期应当还是分裂为主流,并不“完整”的宋朝有此实力难道还不入流么

就大势而言,辽宋夏金时期冲突不断,在这一方面宋朝前不比汉唐后不比明清,但仅从军事上就断言宋朝是差劲的这一论调却未免过于片面,宋朝内涵远远要丰富广泛得多。

宋朝积贫积弱,但颇受国外学者艳羡

当然,任何时代都有其糟粕(且还不少),后世的我们应当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客观公正的评说,不过激不过度,毕竟在评论前,先通过大脑思考下,是否真的了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1:46: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真实历史上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有没有私情
...啼笑皆非,很有喜剧感。或许是这些传说的影响太大吧,司马光也把“贵妃洗禄儿”的事情记入了《资治通鉴》,说杨玉环用锦绣做成的大襁褓裹住安禄山,让宫女用彩轿抬起在宫中游行。唐玄宗还
2023-07-14 06:51:00
...化大发展,小说,诗词和盛唐相比,毫不逊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个是在仁宗时期出现的。军事上边境升平,西夏和辽慑于宋朝国势,虽有小纠纷,但数十年未动大干戈。他驾崩的时候,老百姓
2023-03-17 14:59:00
司马懿立遗嘱:子孙不准为我扫墓!时至今日,发现真是老奸巨猾
...目的是为了掩饰其篡权的野心。例如,宋代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对司马懿的这份遗嘱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司马懿的所作所为与其遗嘱中表现出的"清廉"形象存在矛盾。这种质
2024-08-24 20:16:00
曹魏皇后的命运:从甄夫人的悲剧看古代宫廷女性的地位
...年的发妻。何其荒谬?联想到郭太后被逼杀的传言,史家司马光干脆在《资治通鉴》写道:“及(曹丕)即位,安平郭贵嫔有宠,甄夫人留邺不得见,失意,有怨言。郭贵嫔谮之,帝大怒。六月丁卯
2024-03-01 21:07:00
...咸淳时林伯常亦曾刊郑集于漳州,郑集又增一宋刻。另如司马光集,学者认为有名《传家集》之宋刻,今已不存,仅能据同一系统的明刻本辗转推测其源流。《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六载陈冠《温公
2024-05-13 16:28:00
后世是如何评价吕公著的
...袍,天天游于禅寺,模仿僧人、谈说理情,来标榜自己。司马光素来不喜佛,吕公著常常劝他多留意,并说:“所谓的佛,学习的人只是崇尚它的观点的简要罢了,并非一定要每件事都要熟习,做方
2023-05-31 14:57:00
三国时期的魏蜀正统之争,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因此,北宋尊曹魏为三国正统,而非蜀汉。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在涉及三国时期历史的时候,司马光选择了曹魏的年号来记录年份,正是当时北宋尊曹魏为三国正统的一个体现
2023-02-04 14:57:00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一千多年前 “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这家书院
...院名气有多大,看看曾经来此讲学的名儒就知道了。据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部分就在这里完成。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曾在此聚众讲学,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海等也在此讲过学,仅
2023-08-08 22:09:00
司马光砸缸:被救的小孩改名“尚光”,后来他成就如何?
无心以为本,修身以为甚。——司马光小学语文书里有个故事耳熟能详,那就是《司马光砸缸》,记得当时读的时候还一直纳闷,司马光是谁呢?到底是不是有真实的这个故事呢?他救的那个小孩是谁呢
2024-10-13 11: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