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宗闵:李渊的五世孙,“牛党”的首领
李宗闵是唐高祖李渊五世孙。“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首领,和宰相李吉甫、宰相李德裕父子两个结仇。李宗闵传承世系为李渊、李元懿、李璥、李自仙、李䎖、李宗闵。李宗闵,字损之,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他进士...……更多
聊聊中晚唐的重要历史事件——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指中晚唐之际,以牛僧孺为首的集团和以李德裕为首的集团之间的斗争。牛李党争起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对直言策时与李德裕之父李吉甫发生冲突为开始,终于李德裕贬死崖州的宣...……更多
...、郑注等人,牛僧孺就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宰相是文官的首领,他们也想过反抗,得到应有的地位,在太监和皇帝之间再建一个山头,于是就有了835年的甘露事变。甘露事变后,仇士良为首的太监集团重新控制朝廷,皇帝成了摆...……更多
解读牛李党争背后的政策分歧
...争活动,即牛李党争。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为首的李党之间进行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争斗。党争双方在内政、外交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深刻影响了唐朝的政局,连唐文宗都哀叹道:“去河北贼易,...……更多
唐朝的牛李党争,为什么对唐朝的统治影响那么大?
...大才,却因为自身与党派的恩怨争斗不休,单单两位党派首领,朝廷便只能用一人而放一人。更遑论伴随着党派首领上台掌权后,党内其余人士的任职与替换呢?牛李党争每一次争斗,都是朝廷内部的一次大换血,这样的内耗极...……更多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长期服食丹药的唐武宗崩于长安大明宫,英年早逝。宦官首领马元贽认为唐宪宗幼子李怡比较好控制,遂将其立为皇太叔,以继承唐武宗的皇位,是为唐宣宗。唐宣宗表面上装疯卖傻,实际上大智若愚。上位以后,立马换了副面...……更多
身为名相之孙的杜牧,为何仕途坎坷?
...牧与两家都有很深的渊源。杜家与李家可以说是世交,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曾是杜佑的属吏,有门生故旧之谊。在为岐阳公主择婿,李吉甫推荐了杜佑的孙子、杜牧的从兄杜悰。后来李德裕在担任镇海节度使时,还征辟杜牧的胞弟...……更多
封建王朝六大政治家之一的李德裕,少年时对武元衡的提问默不作声
唐代名臣李吉甫的小儿子名为李德裕,天资聪慧,颇有文才,再加上李德裕讲礼仪,因此深受周边邻居街坊的喜欢,唐王朝的皇帝听说李吉甫的小儿子的事迹之后,就派人将李德裕请到了宫中与之交流,在交流中,皇帝渐渐喜...……更多
唐文宗发动了甘露之变,失败之后变身忧郁青年
...,而是从此恨上了李吉甫,进而也恨上了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一辈子都跟他作对。文宗即位以前,牛僧孺本在中枢,但因害怕敬宗可能降下的灾祸,赶紧躲到武昌任节度使。李德裕也在浙西任节度使。相比牛僧孺的逃避,李德...……更多
晚唐三大痼疾,哪个对唐朝危害最大
...直言极谏。时任宰相是李吉甫,李吉甫是后来李党首领李德裕的父亲,是门荫入仕、世家大族的代表。当时参加科举的牛僧儒、李宗闵指责朝政,而且无所顾忌,被李吉甫厌恶,于是李吉甫上书皇帝,赶走了牛、李二人,而且贬...……更多
唐宣宗从“智障”皇叔,到仅次于唐太宗的中兴明君,他经历了太多
...上谏,言辞十分激烈,他便取消了行程。另外还拜魏征的五世孙魏谟为宰相,以仿效太宗端正作风,终唐一朝,宣宗纳谏的程度仅次于唐太宗。宣宗执政期间最重视地方最高长官刺史,他认为地方父母官的政绩,直接关系到民心...……更多
江苏无锡首位宰相、当仁不让的历史名人
...再次发生了中风,也许是受了刺激。就在刚刚,李绅与李德裕配合诛杀一人,此人乃江都县尉吴湘。五年前,唐武宗登基,启用李德裕担任宰相,李绅任第二宰相(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守右仆射、同平章事),但位高事烦,数...……更多
元和中兴:揭秘唐宪宗如何靠会用人,成就大唐最后的盛世
...,对神策军将往往亦惧之三分。特别是由于统领神策军的首领都是皇帝的心腹宦官,此前还没有什么人敢在他们头上动土。许孟容逮捕神策军吏,无异于捅了马蜂窝。当天,号称四贵之一的神策军中尉即向宪宗告状,称许孟容擅...……更多
唐朝诗人李绅是如何成为贪官酷吏的?
...作风被下狱,后来李錡死后他才出狱。820年,李绅结识李德裕,拜翰林学士,成为李党中的重要人物,历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同李德裕、元稹并称“三俊”,一时间春风得意。不过四年之后,李党失势,李绅跟着栽跟...……更多
牛李党争:唐朝末期政治斗争的权力游戏
...僧儒、李宗闵才得以进入中央朝廷任职,而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之后也入朝担任翰林学士。从唐宪宗元和三年至唐宣宗大中初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李德裕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之间展开了尖锐的斗争。这场贵族与...……更多
少年李德裕:才智与情商的典范
在唐代,名臣李吉甫的小儿子名叫李德裕,他是一个聪明而有文才的少年。李德裕的出色表现不仅受到了邻居街坊的喜爱,还引起了唐朝皇帝的注意。这个故事展现了李德裕如何因其聪明才智而备受宠爱,却也揭示了一种值得...……更多
唐宪宗李纯为解决藩镇问题,使李吉甫、武伯苍丧命
...而亡。这一行动,整整持续了十四年之久。期间,有两位宰相为此献出了生命,一位宰相受了重伤。其中,宰相李吉甫为了确保李纯在兴兵用武期间的物资、经费保障,早在元和二年(公元807年)12月就撰写成了《元和国计簿》...……更多
李德裕为大唐续命10年,却因失去他的保护被人抹黑
...期被史学家称为“会昌中兴”,他就是与诸葛亮齐名的李德裕。李德裕,中唐宰相李吉甫之子,自幼便相当狂傲,经常炫耀自己的才华,可又对科举不屑一顾。他经常自夸自己以后定能匡扶天下。唐宪宗听了后都好奇地常到宫中...……更多
著名作家秦勇做客渝北 讲述大唐良相李吉甫的故事
宰相肚里能行船,讲的是哪位宰相?铁腕宰相平天下,讲的又是哪位宰相?5月19日,由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主办,渝北区图书馆承办的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渝北巡讲——大唐良相李吉甫:宰相肚里能行船讲座在渝...……更多
...们“习惯性疲软”:还能咋整?老规矩,认了呗。宰相李德裕一声高喝:绝不可妥协,请陛下发兵讨伐,刘稹必败。李德裕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一生几度沉浮,终于在晚年获得了唐武宗的信任,并协助唐武宗开创...……更多
唐武宗李炎的决策与会昌灭佛的影响
...措施。在唐朝后期,他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李炎将李德裕从淮南节度使调任宰相,贬牛僧儒、李宗闵。李德裕从事政治活动40年,他是唐后期才能卓越的人物。起用他为宰相,可谓李炎有胆识眼力。李炎在位7年,他当了7年...……更多
唐朝元和年间,会昌时期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深反映。元和三年三月制科举,翰林学士元稹、李绅、李德裕等人状告此次科举不公,主考官韦贯之、杨於陵等人利用职务之便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其中因涉及家族、入仕出身、座主门生、个人恩怨等因素,矛盾越来越大,牵...……更多
小太宗唐宣宗,创造大中之治,是唐王朝最后的辉煌
...隆基开元盛世,以及唐宪宗元和中兴,甚至唐武宗还有李德裕这位晚唐最优秀的政治家撑起了会昌中兴的门面。而唐宣宗的大中之治,手下大臣没有一个能称得上名臣,基本上是唐宣宗一人独立支撑,这十三年,实际上是唐宣宗...……更多
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死后都没被放过
...最终李绅等来了争议的惩罚,公元847年,唐宣宗继位,李德裕遭到罢免,李绅一下子没了靠山,吴湘的哥哥吴汝纳替弟弟平反,称其贪污数目小,不至死罪,而且强娶民女更是没有的事情,最终该案被平反,当时李绅虽然已经去...……更多
聊聊仅次于李白、杜甫与王维的大唐诗人李商隐
...另外一派支持的则是李吉甫。时间过了很久,牛僧孺和李德裕都开始崭露头角,而李德裕则是那李吉甫之子。这时两派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激烈化和公开化了,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商隐来了。16岁的时候,李商隐凭借着两篇文章...……更多
韦贯之历经三朝皇帝,最终得到唐宪宗欣赏官至宰相
韦贯之是唐朝的著名宰相,他是吏部侍郎韦肇之子。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从小被寄予厚望。唐德宗统治时期,他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及第的成绩,进入朝堂为官,先后担任校书郎,长安县尉等官职。在唐顺宗继承...……更多
唐宣宗与李德裕的恩怨之争
...,唐宣宗还差得很远。例如,当时朝中有一位宰相名叫李德裕,此人才能卓越,唐宣宗却没有重用此人,还将其贬谪至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宣宗即位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二十一日,唐武宗李炎病重,宫中突然传出旨意...……更多
萧俛四次对唐文宗征召说不,是居功自傲还是心怀愧疚
唐穆宗为收买人心,诏令宰相萧俛(fǔ)为病故十余年的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撰写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萧俛“趣尚简”,为使自己的美好名声免受玷污,上殿禀奏回绝:“陛下,臣器量偏狭,恳请...……更多
名妓杜秋娘是唐宪宗的宠妃,晚年为何被逐出宫门冻死湖畔?
...唐江山毁在宦官的手中,决定联合宰相宋申锡,铲除宦官首领王守澄,立李凑为帝。杜秋娘虽然胆识过人,可她到底是太单纯了。在宫中到处都是宦官的耳目,杜秋娘与宰相的计划还未开始就已经失败了。漳王李凑被贬为庶民,...……更多
简介毕諴的人物生平
...又从之。悰入相,諴为监察,转侍御史。武宗朝,宰相李德裕专政,出悰为东蜀节度。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德裕怒,出諴为磁州刺史。宣宗即位,德裕得罪,凡被谴者皆征还。諴入为户部员外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