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二宫之争:孙权晚年面临的皇位继承问题
...大难题是皇位的继承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被称为“二宫之争”的争斗,直接导致了东吴朝堂的动荡。首先,孙权对待他众多的子女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拥有七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孙权没有在能力上进行明显的区分,对...……更多
孙权晚年为什么会引发二宫之争?
...生子当如孙中谋的人,在晚年的时候,竟然也遭遇了一场二宫之争,直接就重蹈了汉武帝在当年要废立太子的老路。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1、礼仪俸禄完全不分据相关的记载,孙...……更多
孙权晚年太子之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致了东吴内讧,极大地消耗了东吴的力量。可以说,东吴二宫相争加速了东吴的衰亡。二宫之争纯粹是一场残酷且消耗国力的党争。但这一切都是孙权主动造成的。因为孙权始终忌惮江东本地的名门望族。之所以东吴太子之位如...……更多
誉为东吴“社稷之臣”的陆逊,为何孙权一定要逼死他?
...话和做了不该做的事。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孙权晚年的“二宫之争”说起。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正式称帝,定国号“吴”,并在不久之后,将国都由武昌迁至建业(今南京)。而在称帝同时,孙权也将自己的长子孙登,册立为...……更多
2022-12-18 11:59孙权,东吴,社稷
...于不同的群体,但其中没有一人属于江东士族。这说明在二宫之争中,江东士族已经遭到了彻底的打压,他们的领袖陆逊被逼死,而朱据、张纯、顾谭、顾承等代表人物也是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这一结...……更多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成东吴第一名臣,最后却被孙权逼死,当中有什么隐情?二宫之争公元229年,孙权自立为帝,登基之后册封庶长子孙登为太子。不幸的是,公元241年,经过多年培养的,被孙权给予厚望的孙登去世了,给了孙权很大的打击。孙权...……更多
芍陂之战:吴魏争锋的转折点
...血战会为吴魏两国造成极大动荡,东吴陷入旷日持久的“二宫之争”,魏国则爆发了曹爽司马懿之间的争权,曹爽短暂胜出后又因为草草征伐蜀汉而损失惨重,让蜀汉得一口喘息,三足鼎立之势再度延续。一、以短击长,锋芒受...……更多
孙权的儿子分别是怎么死的
...孙和太子之位,这就是对东吴后期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二宫之争\'\',在夺嫡之争中群臣纷纷站队,比如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等重臣支持太子孙和,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人则支持鲁王孙...……更多
孙权有7个儿子,为何最后选择幼子年仅10岁的孙亮继位?
...谋取太子之位,这就是对东吴后期政局产生深远影响的“二宫之争”事件,在“二子夺嫡”的过程中群臣也纷纷站队,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等重臣支持太子孙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人则...……更多
三国最失败的托孤,皇帝去世后托孤大臣竟然自相残杀
...孙和为太子,不过,因为他又宠幸鲁王孙霸,从而引发了二宫之争。最终,孙和失去了太子之位。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导致东吴内乱和朝局不稳。公元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孙...……更多
...相。当时,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展开“二宫之争”,朱据与诸葛恪等重臣都拥护太子孙和。史书形容朱据支持孙和的坚决态度道:“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直到赤乌十三年(250),孙权下诏废黜孙...……更多
东吴末任大都督陆逊,一生毫无过错却没能善终
...前期,他选择了中立态度。据《三国志》记载,“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更多
东吴最危险的职业是哪个
...242年),原太子孙登去世后,孙和被立为太子,后来却在二宫之争中被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后因而失势。赤乌十三年(250年),孙和的太子之位被废黜,后改封南阳王。建兴二年(253年),因有传言诸葛恪欲迎立孙和为帝,孙...……更多
孙权晚年时,东吴爆发了二宫之争,孙权只得废除太子孙和,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孙权留下了五大顾命大臣来辅佐幼子。但是这五大辅政大臣,都是东吴重臣,却都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更多
三国最失败的一次托孤,包括皇帝在内,托孤大臣无一善终
...死陆逊,太子孙登死后孙权又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二宫之争使得东吴陷入动荡之中,导致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250年又改立幼子孙亮为太子,252年孙权临终前把年仅10岁的孙亮托孤于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少傅...……更多
孙权的三位皇后背后的权力游戏
...岌岌可危起来。就此也就产生了孙和与孙霸的两宫之争。二宫之争影响深远,二宫之争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安稳,它迫使东吴官员分成两派。两派之间明争暗斗不止,很多人都因为此事结仇,还有很多人因为此事而被暗杀。百官的...……更多
是仪对东吴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依然以孙和与孙霸二人享受的待遇一样上书孙权,他认为二宫应当有所抑制,分正上下之序,孙霸被封为鲁王就应该让他镇守四方,作为国家的辅佐屏障。是仪为人刚正不阿、清廉奉公。当时典校郎吕壹经常检举朝中官员,有的...……更多
这位东吴名臣计擒关羽击败曹魏名将,却不肯掌管兵权
...王孙和被立为新太子,可鲁王孙霸却非常不服气,南、鲁二宫相互争斗,是仪这时又兼任了鲁王太傅,他非常担心南、鲁两宫的内斗,于是上书孙权言道:“臣私下认为鲁王殿下非常聪明,文武双全,能够镇抚四方,是一个极好...……更多
揭秘东吴宫廷秘闻:孙权皇后潘夫人之死真相
...。东吴赤羽十三年(公元250年),一度喧嚣、无法交往的“二宫争”(太子子孙孙、一派和老王孙霸展开的党争)终于告一段落。孙权已经接近古稀之年,又老又衰,非常偏爱自己的小儿子孙良。第二,晚年性格可疑,不信任稍长的...……更多
孙权:三国时期的复杂人物与东吴的权力斗争
...廷分成了两个党派,就是太子一党和鲁王党,历史上称为二宫之争,东吴也在永无宁日之下迈向深渊。在一些列的明争暗斗中,孙权是烦不胜烦,于是在公元250年的时候孙权废掉了太子孙和,在同时赐死鲁王孙霸,改立老来子孙...……更多
...惜不已。在孙登去世后,孙和虽然被立为太子,不过因为二宫之争,太子孙和也失去了太子之位。于是,孙亮虽然是孙权年纪最小的儿子,却最终获得了继承皇位的资格。神凤元年(252年)二月,潘皇后暴崩,四月,孙权驾崩,太...……更多
孙权的选择:历史的教训与继承人的困境
...皇帝。所以幼主当国局面很危险,孙权应该很清楚。2、二宫之争虽然孙权创业能力不能和魏武大帝曹操相比,也没办法和刘备相提并论。但是,能在东汉末年的大乱世中割据一方,并且保证自己没被其他割据势力吞并,这说明...……更多
东吴历史上,哪六位武将被逼自尽
...,孙权十分反感,斥责他们无事找事。因为牵涉到东吴的二宫之争,朱据后来被贬为新都郡丞,还未上任就遭到中书令孙弘进言诬害,当时孙权病重在床,孙弘就自己写诏书赐死朱据。最终,朱据被逼自尽,时年五十七岁。二、...……更多
陆逊之死使得二宫之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太子在失去了这个精神领袖后更加无力和全公主等人抗衡了。而孙权任命鲁王党的步骘接任丞相,这正是孙和已经全面失势的具体表现。虽然步骘常年驻守西陵,并不在朝中处理政...……更多
...鲁王。鲁王孙霸因得宠于孙权,野心渐生,从而引起了“二宫之争”。彼时,丞相陆逊、太常顾谭(陆逊外甥)、左将军朱据、威北将军诸葛恪、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支持太子孙和,步骘则与镇南将军吕岱、卫...……更多
...突争不会结束。孙亮时期血腥残酷的政治斗争的本质仍是二宫之争的延续。我们在五名辅政大臣中可以看到泾渭分明的两个派系,即以诸葛恪、滕胤为代表的前太子和以孙峻、孙弘、吕据为代表的前鲁王党,两个派系之间的矛盾...……更多
聊聊东吴获得谥号的大臣有哪些
...孙权拜为丞相,这堪称位极人臣了。不过,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陆逊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为“昭”。“昭”是褒义的谥号,历史上谥号为“昭”的皇帝都有好名声,比如汉昭帝、汉昭烈...……更多
陆逊之死:孙权对江东世家的猜忌与打压
...壹事件之后,孙权的疑心随着年龄越大越发严重,后来的二宫之争。扶植了鲁王党。实际上是孙权刻意为之,借以试探江东世家的政治态度,就此江东世家支持两宫势力的子弟必会各自结成派别,这是帝王最忌讳的事,可惜事与...……更多
三国时期,孙策的三个女婿分别是谁?
...乌七年(244年),陆逊被拜为丞相。但是,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陆逊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三、朱纪孙策的三女,嫁给了朱纪。诚然,提到朱纪这个人,大家基本上都会感到陌生...……更多
孙权真的昏庸无能吗?除了废立太子之外依旧精明
公元241年,东吴太子孙登驾崩。二年,孙权立王夫人之子孙和为太子。因为孙鲁班和王夫人的关系一直不好,他担心太子登基后,会因为阻止他的母亲成为皇后而怨恨他。再加上孙和与孙鲁班的弟弟孙霸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祁钰成为皇帝后,至高无上的权力令他无比着迷。权力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得到后便永远不想放弃对它的掌控。在朱祁镇归来后,朱祁钰越来越感到害怕
2024-06-26 22:24:00
在《三国志·魏书》中有这么一章——《张乐于张徐传》。作为该章的主角之一,张辽乐于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知晓的是,作为一员降将
2024-06-26 22:26:00
说完了张辽与曹魏的“情投意合”,再看另一员降将张郃在曹魏的处境与结局,我们不禁慨叹——果真是造化弄人。同张辽一样,张郃的事迹被记载于《张乐于张徐传》
2024-06-26 22:26:00
一个生前身后皆是恩宠备至,一个明明骁勇善战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难说是张郃“不争气”,而更像是他时运不济,命运弄人
2024-06-26 22:27:00
他是宋代著名词人,也曾做过密州知州,他就是苏轼。甚至沦落到经常挖野菜充饥的地步,宋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
2024-06-26 22:27:00
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四十名弃婴!他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两年内救活数十名弃婴。两年后,苏轼被贬黄州时
2024-06-26 22:28:00
叶小鸾,字琼章,一字瑶期,是明朝末期才女,她的事迹如何。一团团簇锦般的紫薇,灿烂在夏风里、阳光下,那么惹人眼眸,可谓“容华婉婉明朝霞”
2024-06-26 22:29:00
所谓千里驹,日行千里,昔日有人千金只求千里马,而此人,真可是千金难求,曹家几辈,也出不了这样的武将。这个人,就是曹休,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2024-06-26 22:30:00
当时许攸曾向袁绍出谋划策,他认为曹操兵力较少,如今曹操出兵抵御袁绍大军,那么曹操的老巢许都定然空虚,此时袁绍可以派一支军队攻占许都
2024-06-26 22:30:00
董昭等人提出让曹操称王,却遭到了荀彧的反对,以至于引起了曹操的不满,后终因此事忧郁而终。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晋爵国公
2024-06-26 22:31:00
建安五年,曹操杀了董承。董承是什么人?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的父亲,任职车骑将军。在杀董承时,连带董贵人一道杀了
2024-06-26 22:31:00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在这场著名的“九子夺嫡”中
2024-06-26 22:32:00
在康熙临终前,一方面让雍正善待胤礽和胤褆,另一方面又怕弘皙嫉恨雍正,所以让雍正登基后,亲自封弘皙为亲王,这样弘皙必定对雍正有所感激
2024-06-26 22:32:00
当然历史上后宫并没有封号为“香”的人,而历史上,香妃确有其人,乾隆一生拥有无数的美人妃子,可却独独对这个香妃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2024-06-26 22:34:00
大小和卓之乱的爆发让容妃得以从这段婚姻中逃离。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叛乱,容妃的哥哥图尔都并不愿意和他们为伍
2024-06-26 2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