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齐国大夫崔杼:君有杀臣之心,臣亦有弑君之意
...,低估崔杼的野心和胆魄。须知人有害虎心,虎也有伤人之意。 ……更多
齐灵公挑衅晋国,却被晋军吓得临阵脱逃
...诸侯围攻彭城,收复彭城,还给了宋国。接着,晋军进攻齐国,因为这次晋国召集诸侯出兵进攻彭城,齐国没有出兵。齐灵公此时还没有信心对抗晋国,就将太子光送去晋国为质,以作认错和服软。次年,诸侯在戚地会盟,商讨...……更多
...征北战。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晋平公,在位期间击败了齐国和楚国,可以说巩固了晋国霸业。在晋平公之前,晋国因为连年征战,国力受到了损耗。不过,虽然对晋国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晋平公在位后期不理朝政,导...……更多
重耳拒绝归国,夷吾是什么表现
...自己归国了,其表现更是相当直接,所谓“夷吾恐失穆姬之意,随以手书复之,一一如命”。夷吾这个人活脱脱就是个小人本色,为了达到目的,可谓不择手段。 ……更多
春秋五霸揭秘:齐桓公、晋文公领衔的霸权纷争
...成为中原霸主。楚庄王还“问鼎中原”,隐有取代周天子之意,没有强大的国力做支撑,是不可能说出这句霸言的。除了这公认的四霸,其他几霸的含金量、持续时间就大大不如这四霸了。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小霸”,但郑国本...……更多
齐顷公挑战晋国霸权,引发鲁卫危机
...消停了两年不到的齐顷公,因为一直不服气晋国始终压过齐国一头、长期占据‘诸侯霸主’的位置(齐国原本就是第一代诸侯霸主),且得到了楚国承诺的‘假如齐国出兵、则楚国必将大力支持’的结盟条件后,就在与晋国达成...……更多
子贡在言语方面到底有什么样的成就呢
...,可他害怕越国偷袭,夫差这个人你是最了解,他有雄霸之心,若战胜齐国,必然伐晋,我再出使晋国,让晋君出兵,共同诛伐吴国,吴国必然灭亡,这不是对越国有利吗。句践大喜,赠送子贡许多金银财宝,子贡不受。子贡去...……更多
价值5张羊皮的百里奚,70多岁称相,助秦穆公成春秋一霸
...涕,童子不歌谣,春者不相取。”坚持的自己纯正的赤子之心,一旦坚持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做到每一件事。鞠躬尽瘁更加形容他尽心尽力为秦国发展而努力,为秦国统一坚定基础。“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关...……更多
秦国和楚国是春秋战国出了名的相爱相杀
...!我楚国得到祖宗社稷和神灵的保佑,又有大王了。言下之意就是你威胁不到我了。之后“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秦王发怒调动大军攻打楚国,楚军大败,被斩首五万,丧十六城。多多少少有点搞笑...……更多
春秋时期晋国凭什么称霸天下
...,即裂土封侯,称之为冀姓郤【què】氏,更有褒扬尊重之意。 《国语·叔向贺贫》中有记载:“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嗬!家半三军,那是什么样的威仪!今天,太史叨叨令就和大家一起,拂开历史...……更多
晋国世族栾氏是怎么覆灭的?集怨于诸卿,结仇于范氏
...氏的党羽,很是杀了一批贵族大夫,只有廖廖几人逃去了齐国。此时,栾盈已经逃到楚国,请求楚国的帮助,但是楚国似乎因为主弱臣强,内部不安,对利用栾盈搞乱晋国的事情并不上心。冬季,诸侯在商任会见,晋国人在会上...……更多
诸侯朝拜天子,为何请求册封三晋为诸侯
...,在周朝首都洛邑,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一幕。这一年,在齐国国君齐康公的带领下,鲁国、宋国、卫国、郑国四国的国君,再加上晋国的国君,齐聚洛邑,前来朝拜周天子。此时已经是战国时期,经过春秋时期数百年的混战之后...……更多
...有两个。并且,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君主,都来自于齐国。以下,就让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这两位齐国君主吧。齐庄公齐庄公(?—公元前731年),姜姓,吕氏,名购,齐国第十二代国君,在位六十四年,齐文公之孙,齐成公之...……更多
晋齐鞍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卫国派使者至晋国求援。郤克随即率晋军车八百乘,讨伐齐国以救鲁、卫。韩厥在出战前的那天梦见自己的父亲子舆警告他不要站在战车的两侧,以防被射杀。他因此站在车的正中。他在追赶齐顷公的时候为齐侯驾车的邴夏认出...……更多
晋齐鞌之战:英勇的晋军与齐军的决战
...月十七清晨,晋、齐两军在各自主帅——晋中军将郤克、齐国国君齐顷公的亲自带领下,于鞌地(济南长清区马山镇)展开对峙,随即爆发了空前激烈的野外大会战。在各自主帅的指挥下,晋、齐两军快速接近,随后开始接战;...……更多
田氏代齐:不改国号的背后深意
...是继续沿用齐的国号。那么,田氏明明是谋朝篡位获得的齐国,为什么连国名都不改,不怕天下人耻笑吗?田氏取代吕氏的过程一、得民心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更多
...十六年(前333),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有炫耀之心,问齐威王有没有宝物。见齐威王回答没有,魏惠王无不自豪地说:“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齐威王也是一...……更多
晋献公废太子申生,重耳与夷吾逃亡
...一个国家安身,重耳与狐偃、赵衰等人商议,最后决定去齐国。重耳说:“齐侯(指春秋第一代霸主齐桓公)已经老了,而齐相仲父(指管仲)也去世了,齐侯身边的侍从大都是一些谗佞小人。齐侯近晚年,必然追择贤德、以求...……更多
楚庄王与夏姬的纠葛与纷争
...和夏姬取得私下的联系,向其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的仰慕之心,并告诉她:“你想办法回到郑国去,我将迎娶你为妻子。”(夏姬嫁给连尹襄老,是被楚庄王‘赏给’连尹襄老做为妾室的,而巫臣的话,是要‘下聘礼迎娶’,将...……更多
中国历史上死法最凄惨的国君,让晋国失去霸业
...位。晋景公在位期间,晋国爆发了与楚国的邲之战以及与齐国的鞌之战,另外诛杀了赵氏一族,最后的死法却极其凄惨。1.邲之战公元前599年,陈国大夫夏徵舒实在忍受不了陈灵公以及孔宁、仪行父与母亲夏姬私通和侮辱自己,...……更多
何为“春秋”?何为“战国”?两者为何常被并称
...霸,他们分别带领自己的国家,成为了当时强国。首先是齐国,齐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为诸侯国的国家,主要是喂了嘉奖姜太公的卓越贡献。 到了春秋时期,齐国俨然有了霸主之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煮盐垦田的...……更多
诸侯中的战斗机晋国,为何与战国时代擦肩而过
...时的楚国还没有从伍子胥灭楚战争中恢复过来,而秦国、齐国也自顾不暇,此时的晋国仍然是天下第一强国,中原各国的大哥大。晋国领土广袤且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此外晋国军队长年征战,士兵的战斗力冠绝诸国,其规模也...……更多
齐顷公:从自大到自省,一国之君的成长之路
公元前599年,齐惠公去世,其子无野继任齐国国君之位,是为齐顷公。此时齐国的霸主地位已经被晋国所取代,年轻气盛且刚猛精进的齐侯急于摆脱晋国的控制。2年后机会就来了,“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在“邲之战...……更多
田氏取代吕氏的精心策划与过程
田氏代齐,指的就是齐国田氏逐步掌握齐国政权,并于周安王时期通过魏文侯的代告,正式取代吕氏(姜姓),入主齐国的事件。与三家分晋不同,齐国并没有经历太大的争斗就十分平稳地完成了权力的过渡。而田氏能够如此...……更多
栾氏之乱:晋国权力斗争的缩影
...,就找到妹妹栾祁,说服其与范氏合谋,诬陷栾氏有谋反之意。在栾氏家族既受夫君冷落,又受儿子刑法,数年而来受尽屈辱的栾祁终于忍无可忍,就与娘家人沆瀣一气,到晋平公面前声泪俱下声控栾氏。这种证人的杀伤力是相...……更多
为什么后来齐国国君都是田氏呢
...封七十二个诸侯国,其中姜太公姜子牙的封地就是后来的齐国,姜子牙也就是齐国的老祖宗。按照当时宗法制的继承制度,后来的齐国国君也该是姜子牙的后代,那么也就会是姜子牙的姜姓吕氏一脉,但是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更多
齐国创立军功爵制,令其发展壮大的却是秦国
...至春秋,齐桓公为“一匡天下”,起用管仲改革,率先在齐国实行军功爵制。其后,三晋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均推行军功爵制。至战国,军功爵制为各国变法所采用。秦至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对齐、楚、三晋军功爵制...……更多
一代霸主晋文公,50多岁为何仍在外流亡
...理丧事,如今怎么敢回去呢?”重耳的话带了明显的拒绝之意,晋国的使者也不好再勉强重耳。只好转而找了另一个流亡的公子夷吾,并迎立夷吾为晋惠公。定居齐国,生活安逸晋惠公的继任并没有改善晋国内乱的局势。夷吾猜...……更多
骊姬之乱与晋文公的逃亡:揭秘晋国早期的权力斗争
...暗杀他。公元前644年,53岁的重耳再次踏上流亡之路前往齐国,并在齐国受到热情款待。几年后齐国内乱,重耳一行人离开齐国。重耳一行人商量后决定前往楚国,去往楚国的途中遭受了郑国和曹国的冷眼相待。这时候夷吾去世...……更多
田家如何用三百年时间反客为主,取代姜姓成为齐国主宰
...缓慢的蚕食绞杀。田氏利用软硬兼施和内外通好,逐渐把齐国原来的主人姜姓诸侯排挤出去,姜齐从此变成田齐,而这一过程田家足足用了三百年。一位流落到齐国的落魄王子话说西周初年大搞诸侯分封,姜子牙作为最大的异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