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纲为何被赵构早早抛弃?抗金名臣与投降之君的另一面
金兵诚恳地邀请徽、钦二帝赴金营作客、和谈。宋徽宗(在第一次开封保卫战胜利后就巴巴的从东南赶了回来)不敢去,赵桓不得已,只能由自己代劳(看出不当皇帝的好处来了)。赵桓到金营后,先是按照金人的要求写降表...……更多
抗金名臣李纲为什么不受赵构的重视
...人分两路大举南下,宋徽宗被吓破了胆,他可不想当亡国之君,于是李纲向宋徽宗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宋徽宗同意了,传位给太子,自己仓皇出逃了。而李纲并没有走,宋钦宗升李纲为尚书右丞,负...……更多
揭开抗金名臣李纲的一生
前言在宋朝历史长河中,李纲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名臣,他的一生忠于国家,正直无私,是爱国之心的化身。李纲的事迹,如同历史长卷中的一抹亮丽色彩,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爱国奉献的高尚品质。李纲不仅在政治斗争中表现...……更多
南宋四名臣的抗金岁月
...鹏运编选了一部《南宋四名臣词集》,自此,南宋初年的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四位大臣便有了“南宋四名臣”的称呼。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位名臣不但都是主战派,都文采斐然,还都曾经被贬往海南。由于宋高宗在位期间不...……更多
壮志未酬,北宋名臣李纲最终是什么样的结局?
...钦宗),自己向南逃去。形势危急之下,宋钦宗先后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等,全面负责首都开封的防务。李纲积极组织军民备战,准备了足够的防守器械。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东路军南...……更多
南宋庐陵县主簿——李  东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李纲庐墓处■ 欧阳和德李东,字子贤,福建邵武人,系南宋著名丞相李纲的族孙。李纲(1085年—1140年)字伯纪,邵武人,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李纲任京城四壁...……更多
...钦宗听说种师道来了,非常欣喜,开安上门,命尚书右丞李纲迎接慰劳。种师道入见,宋钦宗问:“今日之事,爱卿意下如何?”种师道回答说:“女真不懂兵法,岂有孤军深入别人境内而能顺利撤退的道理?”宋钦宗说:“已经...……更多
他曾在靖康之变前夕击退金兵,却一直被打压,生活并不如意
...,不得不说,是一种锥心的悲哀。哪怕李纲遇到一位明理之君,会否当时的局面就会被改变呢? ……更多
2022-12-22 16:17金兵,靖康,生活
宋高宗赵构为何56岁坚决要退位
...赵构对金议和的筹码,但他也和宋徽宗一样不愿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所以在56岁时坚决退位。如此看来即使赵构年少时当真面对金人而不畏生死,恐怕也不过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罢了。 ……更多
宋钦宗赵桓:从即位到靖康之变的命运沉沦
...靖康。1126年,金兵进犯北宋,臣民呼吁反抗,赵桓虽命李纲抵抗金兵,却仍频频向金屈膝求和,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及河北、河东等地。不久,金兵攻陷汴京。1127年,赵桓与父宋徽宗一同被俘北上,北宋就此覆灭。赵桓...……更多
宋钦宗赵桓在靖康之变时经历了什么
...禅让登基,改元靖康。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靖康之变后北宋亡国,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终年56岁,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人物...……更多
聊聊秦桧最痛恨的人 “南宋四大名臣”胡铨
...发遁入空门。还有大词人张元幹(号芦川居士)。他曾任李纲行营属官,李纲被罢免时他曾填“贺新郎”以送李纲。绍兴十二年,胡铨被除名编管新州(广东新兴)时,张元幹再填一首《贺新郎》相送,感慨神州陆沉,故宫离黍...……更多
十八般兵器中,这件兵器真难用,此人用它杀敌无数
...责任的生死兄弟了。而我们今天所要说的,便是一代名将李纲手中所持的铁锏传奇。锏,这种兵器乍一听起来,感觉很是陌生的样子,因为在平常人的心目中,通常听到最多的,也就是什么宝剑,长枪,板斧,狼牙棒,流星锤什...……更多
何㮚的“朋友圈”:宋高宗的“霸府僚属”
...、中书侍郎王孝迪、尚书左丞蔡懋皆罢,以吴敏为少宰,李纲知枢密院事,徐处仁为中书侍郎,唐恪同知枢密院,李梲为尚书右丞”。“王孝迪者,又是邦彦姻家”,而吴敏、李纲、徐处仁、唐恪均被指为蔡京党人。李邦彦、王...……更多
史上最文艺皇帝宋徽宗,奈何生在帝王家
...,机智地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huán],这才没有当亡国之君。他当了亡国太上皇。后来赵构在商丘称帝,竟也遥尊当时已成金兵俘虏的徽宗为太上皇。历史上太上皇不少,但像徽宗这样,在世时先后被两个皇帝尊为太上皇,真...……更多
张邦昌:北宋末年的皇帝与忠臣的矛盾人生
...,而在张邦昌踏足官场时,正值主和派的王黼和主战派的李纲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在当时的官场,如果不想在清水衙门养老或者在偏远蛮荒地带孤独一生,就必须要投靠其中一个党派,而张邦昌则是投靠了王党。凭借自己的聪明...……更多
宋高宗赵构南逃到底该不该挨骂
...投降后,不但会失去所有的权势,还会生不如死。说一国之君是个投降派?这在逻辑上就是说不通的徽钦二帝前事不远,赵构应该比谁都懂得这个道理。他可能自私、胆小和怕死,但要说他就喜欢向女真人投降,这个道理是无论...……更多
宋高宗赵构为何三次违背“誓碑”杀人
...张邦昌封了官,但朝廷上下倒张的舆论一边倒,特别是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猛烈攻击张邦昌“僣逆之罪”。赵构终于抵挡不住舆论的压力,先是将张邦昌贬往潭州安置,继而又寻了个无聊的小借口将其赐死。二杀陈东、欧阳沏赵...……更多
三姓家奴郭药师,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耻都与他有关
...屯兵黎阳(浚县);一边慌忙令皇太子“监国”,只是在李纲等坚持下,才不得不把皇位“禅让”给皇太子赵桓一宋钦宗(次年,改年号为靖康),自己则带着蔡攸、童贯等宠臣,沿汴河逃往南方避难。可以想见,一个长期幽居...……更多
他15岁当太子,为何最后被父亲打晕强行抬上龙
...太后的主张之下,赵佶就这样登上了皇位,开始作为一国之君背负起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是讲起艺术成就,诗词歌赋,赵佶肯定是可以侃侃而谈的,可是作为一国之君,赵佶实在是没有能力去掌控一个国家。他登上皇位后,朝...……更多
...主帅之间爆发矛盾;加上南宋最大求和派头子竟然是一国之君赵构,张浚所托非人,焉有不败之理? ……更多
简介北宋末年宰相张邦昌
...箭般窜升至相位的。在对金政策上,王党多为主和派。与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在政治上尖锐对立。靖康和议靖康元年(1126年),金太宗即位背弃合约南下攻宋,宋徽宗慌乱无措,禅位宋钦宗。王黼当年在立嗣上和钦宗站在了对立面,...……更多
李纲汴京保卫战:终极神坑宋钦宗葬送了北宋围歼女真人的战略部署
汴京保卫战进入到一个奇怪的局面: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忙着守城,以宰相为首的主和派忙着和谈。但无论是守城还是和谈都需要资源。于是,汴京城面临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主战派筹兵筹粮;一方面是主和派筹金筹银。所以...……更多
赵桓的悲惨命运:从被迫继位到屈辱求和的历程
...。赵桓终于意识到自己必须振作起来,他任用主战派名将李纲守卫汴梁,组织百姓一起抵御金兵。在李纲的指挥下,汴梁城池坚固,金兵无法攻克。这让很多投降派大臣感到忌恨。他们背地里劝说赵桓:“陛下,与金人讲和,国家才能避...……更多
郭京为何会葬送北宋王朝
...顺手灭了北宋。宋徽宗一看这事我搞不定,又不能当亡国之君,索性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作为曾经的太子,宋钦宗起初还挺旁观者清。提前当上皇帝,也想做出些成绩来。所以一上位就干掉了他眼里的奸臣蔡...……更多
...他收复中原的计划没有被赵构采纳,最终忧愤而死。6,李纲李纲是两宋之交的名臣,也是抗金英雄。1126年,金国包围开封,李纲组织东京保卫战,多次击败金兵。然而,李纲为人正直,遭到了求和派的排挤,最终被贬,开封也...……更多
古代这两个亡国君,境遇惊人相似,下场令人唏嘘
说起我们古代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家会想到谁?两个境遇极其相似的“亡国之君”大家的名单又是谁呢?大家的答案记得在评论区“见”,梨白的答案马上揭晓,我们古代历史上的亡国君第一个我会想到南唐后主李煜,两...……更多
为何宗泽临终之时大呼三声:过河
...十分详细地向宋高宗陈述自己的收复计划。恰好此时丞相李纲也在场,李纲和宗泽都坚决反对与金议和,两个人在宋高宗面前一问一答,两个人谈得十分投机。和李纲、宗泽对收复一事的热忱相比,宋高宗反倒显得十分淡定。与...……更多
聊聊骂贼而死的吏部侍郎李若水
...降的机会都没有了,只有死路一条啊!”被剥夺了兵权的李纲等主战派将领高声反对投降,主张誓与京城共存亡。而以李邦彦、张邦昌为代表的投降派此时已经占了绝对多数,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个人的地位,他们坚决主张让...……更多
亡国之君宋徽宗风流的误国成本究竟有多高呢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形容的是北宋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他的一生,喜好吟诗作赋,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是个妥妥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却在国家政治方面昏庸无能。他因为风流误国,爱美人胜过爱江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