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时期遗臭万年的四大愚蠢之人
1.蒋干蒋干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他以善于辩论、口才出众而闻名。在赤壁之战中,他作为曹操的使者前往江东,企图说服孙权归顺,不但没有说服,反而中了反间计,害的曹操损失了两员大将。第二次过江又中了庞统的计策,还...……更多
被袁绍视作头号大敌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汉末时期,群雄并起。在这个时代早期,最先在中原地区扬名的当属袁绍、袁术兄弟。而袁绍比他的弟弟袁术,还要强大,在其巅峰时期,袁绍集团掌控了青、冀、幽、并四个大州。此时的曹操,名义上还是袁绍小弟,而荆州...……更多
许攸:曹操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为何最终被杀?
...本人也以足智多谋而著称。这样的人,本应是曹操的心腹之人。然而,官渡之战后仅仅4年,曹操就诛杀了他。这是为何呢?本应是曹操心腹的许攸许攸,本应成为曹操的心腹之人。1、曹操多年故交,过命的交情!许攸,早年就...……更多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的争斗:西园八校尉的兴衰史
...败者。八、典军校尉——议郎曹操曹操的出身一直为当世之人耻笑,阉宦之后,并不在意的曹操给自己闯出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名号。早在汉灵帝刘宏任命曹操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时,曹操已经入朝为官...……更多
他是刘备的恩师,被誉为历史上唯一的完人
...无完人。汉末、三国之交却出了一个完人,还被誉为那个时期唯一的完人。这个人叫卢植。卢植为人性格刚毅、品德高尚、志存高远,常怀匡扶社稷、救济世人之志,德行、操守俱佳,培养了几个大名鼎鼎的学生,比如刘备、刘...……更多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袁绍,为何败给了曹操?主要有两个原因
...操,曹操用人唯贤,袁绍用人唯亲。袁绍重用的几个亲近之人,都是碌碌之辈,有田丰、许攸、沮授而不能用,张郃、高览也因郭图之流的谗言而投降曹操。曹操广纳言论,而袁绍不听忠言。官渡之战中,他弃沮授和田丰的意见...……更多
黄巾起义和董卓乱政谁对东汉的危害更大呢
东汉末年,灵帝当政时期,发生了黄巾起义。虽然黄巾起义声势很大,但在大汉朝廷的运作下,很快就将大多数消灭了。这段历史,其实并不像很多网络小说中叙述的那样,很多人受益。事实上,与黄巾起义相比,小编认为,...……更多
历史中的荒诞与真实:司马衷的‘何不食肉糜’与韩馥的茅厕自杀
...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我们从这里能看出司马衷的这句“何不食肉糜”,反映出司马衷是个傻子,这句话也成为流传千年的笑话,但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作为皇帝的司马衷,从小锦...……更多
盘点三国中四位因愚蠢而失败的将领
1.淳于琼淳于琼的愚蠢之处在于她过于自信和轻敌。在官渡之战中,她镇守乌巢,认为自己的守备足够坚固,顺便喝点小酒,主帅都天天喝酒,底下将士就更不用说了,他没有想到会被曹操的军队偷袭。当曹操的军队突然袭击时...……更多
三国时期袁绍谋士团中的八大谋士排行榜
...归降曹操。辛毗在城外,用枪挑袁尚印绶衣服,招安城内之人。审配大怒,将辛毗家屋老小八十余口,就于城上斩之,将头掷下。后为卫尉,送旨赴五丈原与蜀军对峙之魏军,看破了司马懿的心思,止住欲出征的将士。司马懿称...……更多
他最无耻和愚蠢的诸侯,背叛盟友刺杀郡王,僭越称帝
...有兖州和豫州的一部分),但同时元蜀国也是三国最无耻愚蠢的皇子。让我们看看他是多么无耻和愚蠢。兄弟不和。袁绍和袁术是兄弟二人,都是司空元丰的儿子。不过两兄弟的关系一直不和,后来反目成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更多
许攸献计一统北方,居功至伟,为何还被曹操部下杀害
...信派人前往,恐许攸有诈。曹操早就看准了许攸这等贪财之人,更是惜命之人,不敢有玩双面间谍的勇气,因此他用一句驳回张辽的忧虑:“吾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他若有诈,怎敢留我寨中?”许攸的奇袭袁绍粮草之...……更多
三国时期最富裕的三个地方在什么地方
...仅人口多,而且这里的耕地面积也不少,物产丰富。东汉时期,这里原本是韩馥的领地。袁绍仗着自己本事大,赶跑了韩馥,自己占领了冀州。他也依靠冀州的富饶,一度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就来拿曹操在当时跟...……更多
汉末三国时期为何没有谋臣名将选择袁术?
...,曹操的青州军则是通过消灭青州黄巾军改编而来。天下之人看在眼里,又有谁会选择归顺一个与黄巾余党勾结的人呢?第三,袁术篡夺了传国玉玺并称帝。在当时天下仍然尊崇汉室的情况下,这一举动无疑是冒犯天下的大忌。...……更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诸侯竞相称霸,意图一统九州。在这样的乱世里,就算是一些草莽英雄,都能顺应时势、把握机会,从而飞黄腾达,建立一番功业。然而却有一位诸侯,他贵为一方牧守,拥兵数万,粮草充足,却因...……更多
此人谋略直逼诸葛亮,很多人却将他的名字都念错
...当工具人;一面内在攻破,派遣一名能言善辩且韩馥深信之人去当说客。不出意料,逄纪此计成功,顺利的帮助袁绍反客为主,拿下了冀州。而后来袁绍青睐并非常信任逄纪,可以说与此事有着莫大的关联。(笔者认为,袁绍集...……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被低估的英勇武将麴义
...传奇故事吧。一、从西北狼到冀州虎麴义的先祖在汉哀帝时期定居于今天青海湟源一带,当时称“西平郡”,归属于凉州。凉州骑兵勇猛善战是出了名的,比如力敌关东诸侯、祸乱洛阳的董卓,比如杀得曹操割须逃跑的马超,都...……更多
...豪杰辈出,不乏杀伐决断的枭雄,也不乏广施恩义的仁德之人。在大部分读者看来,在三国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能够成为一方诸侯,自然不可能是小卡拉米。不管是人脉、家世、能力、文韬武略,你只要有一个短板,很快就会...……更多
...是管理人民之意,“州牧”最早出现于公元前8年汉成帝时期,但当时并没有太大权力。刘焉给汉灵帝的建议,大大提高了州牧权力,掌握了一州的军政大权。换言之,州牧就相当于独立的诸侯,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有人有兵...……更多
三国正史上袁绍手下的九大名将
...义被杀了以后,部众大部分被袁绍吞并,但还有部分残余之人造反,袁绍率军平定,足见麴义的地位,绝非普通的属下。但是,麴义一死,袁绍打公孙瓒就吃力了,哪怕那个时候公孙瓒只有易京一地,袁绍都对公孙瓒有所忌惮,...……更多
荀彧的智谋与曹操的崛起:三国鼎立的背后推手
...视他为上宾,好吃好喝招待他。但是荀彧知道袁绍是平庸之人,于是离开了冀州,投靠了曹操。要知道,当时曹操不过是个小小的奋威将军,无论是地位也好,权势也罢,都不能跟袁绍相提并论。但是荀彧有远见,他知道曹操才...……更多
盘点历史上引狼入室的历史教训
...率军勤王,他担心自己的不是成都王司马颖的对手,于是愚蠢的决定,引鲜卑人入中原,组成联军一同勤王,上述妇女被杀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结果鲜卑军队来到中原大杀一番后,发现中原人如此不堪一击,就赖在中原不走...……更多
沮授:三国之智者,袁绍之谋臣
...家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评价,他与荀彧、诸葛亮并列为三国时期最卓越的智者之一。何兹全赞誉他为“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而胡三省更是表示“使绍能用授言,曹其殆乎!”可见沮授的才智备受推崇。如果袁绍能听从沮...……更多
三国十大强兵谁的战力最强?
...将兵以与续”。结果在白门楼,高顺是唯二没有投降曹操之人,对吕布愚忠至死。高顺的悲剧,也是这支精兵的悲剧。八、白耳兵白耳兵,又名白毦卫,是刘备麾下的近卫军,曾多次救其于危难,比如夷陵之战时,陆逊火烧连营...……更多
...看法,诛杀关羽,完全是孙权在操作,可见真正想杀关羽之人,乃是孙权!三国演义和新三国对于关羽的死,看法是不同的,那么在正史中,到底是谁想杀关羽呢?吕蒙还是孙权?真正想杀关羽的人按照正史分析来看,本文认为真正...……更多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呢
根据史料及相关数据,东汉末年鼎盛时期有人口6500多万,经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长年的混战,至280年西晋灭掉东吴统一全国,全国的人口锐减至西晋官方统计的1616万人,减少了四分之三的人口,西晋官方统计的这个数据显然...……更多
聊聊三国第一蠢猪韩馥
...这个地名,相信还是有不少人听说过,韩馥就是东汉末年时期的冀州牧。话说,董卓进了洛阳,想让袁绍跟他一起废帝另立,袁绍不肯,就逃去冀州投奔韩馥。后来董卓为了安抚袁绍,听从了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更多
袁术称帝真的是愚蠢之举吗
...。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曹操进攻豫州时,所破之人无非是袁术私署部将与刘辟等黄巾余党,未见官方之人,说明豫州刺史郭贡并无实际掌控权,这就进一步证实了,郭贡给曹操添乱是袁术一手策划的。事实上,袁术觊...……更多
...赐杂缯絮,廪食之。其四,曹操哭给冀、青、幽、并四州之人,做做样子。袁绍虽然死去,可是他还有三个儿子袁谭、袁尚、袁熙,还有外甥高干,还有千千万万的冀、青、幽、并四州之人。袁绍在这四州治理多年,素有德政,...……更多
汉灵帝之死:外戚何氏的崛起与后少帝刘辩的继位
...。窦武联合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汉桓帝时期党锢之祸中受处罚的士人,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孰料窦武举事不密,被宦官提前知晓,反而反杀了窦武,连累窦太后也被迫移居南宫,刘宏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提起甄宓,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后来,她先成为了袁绍的儿媳妇,又成为了曹丕的正妻,身份一直非常显赫。虽然真实历史上,她并没有留下名字
2024-06-21 06:20:00
虽然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卞太后是一个非常有品德的人,也偶尔会干涉曹丕的决定,但是她出面的,一般都是大事,例如事关重臣曹洪的生死
2024-06-21 06:20:00
这个问题实际上可大可小,最惯用的处理方式就是按照军规小惩戒一下就够了。钟会明显有借题发挥的成分,把这件事无限度的进行了放大
2024-06-21 06:21:00
有关萧淑妃的生年,史书记载不详,只知道,她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嫁入东宫,这么一看,和李治应该属于同龄人。有关萧淑妃的名字
2024-06-21 06:21:00
封建国家统治者,有很多种叫法,但并不是一个开始就有“皇帝”这个称呼。夏朝,人们管君主称呼“后”;商代的君王叫做“帝”,例如纣王即帝辛
2024-06-21 06:22:00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都长安,国号“汉”,我们习惯称之为西汉王朝。刘邦登基之初,对名份和赏赐是毫不吝啬的,不仅分封了九个同姓王
2024-06-21 06:22:00
两人在少年时代曾经是同学,共同就读于儒学宗师卢植门下。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中,两人先后起兵,但公孙瓒的早期发展历程,要比刘备顺畅得多
2024-06-21 06:22:00
649年,太宗李世民驾崩,没有生育过子女的武才人来到感业寺,出家为尼。第二年,李治前往感业寺祭拜先皇,与武才人相遇。《唐会要》记
2024-06-21 06:22:00
从“皇帝置之不理”开始,再没有出现过萧淑妃的独立记载,等到她再次出现时,已经是“655年,王皇后被废,萧淑妃也一同拉出来
2024-06-21 06:22:00
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婶娘,还给张绣封侯,让他参加了官渡之战;曹操霸占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养大了秦宜禄的儿子秦朗;曹操霸占了何进的儿媳妇尹夫人
2024-06-21 06:23:00
田豫离开刘备后,观察天下大势,认定“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认为曹操才是能一统天下之人,于是改投曹操门下。田豫在曹操手下发展得一帆风顺
2024-06-21 06:23:00
名臣周亚夫的结局可谓是十分悲惨。一代功臣周亚夫,导致他走向悲剧的应该是这两件事情,第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还有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
2024-06-21 06:23:00
在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而在平叛中,周亚夫立了汗马功劳,平叛有功,自然要封赏,周亚夫也被拜为丞相等职,位高权重。然而他在这当中却得罪了一个人
2024-06-21 06:24:00
在刘备感叹要为国家效力,奈何囊中羞涩时,张飞主动表示:“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2024-06-21 06:24:00
陈宫是兖州人,自然要保护兖州人的利益,而曹操不过是将兖州当做自己的地盘看待的,有人不听话那就要杀了谁,兖州名士边让就死在了曹操手中
2024-06-21 0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