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外企在中国丨诺华全球CEO万思瀚:植根中国市场,促进创新产品在中国落地
...自:新华网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宫晓倩)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出一系列稳外资政策举措,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重要投资目的地,持续加码中国市场。近日,诺华全球...……更多
从双向奔赴到紧密相“链” 浙江嘉兴外资“引力”何来?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嘉兴12月13日电(奚金燕)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背景下,“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正成为中国沿海城市的重要课题。“长三角”是外资首选投资地之一。在长三角区...……更多
...答复。去年12月,这家头部药企终于选择落地海盐。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将利用镥-177生产全球首款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核药,为国内核药领域首个重大外资项目。7月2日,项目一期奠基建设。 针对项目...……更多
超长效降脂药,全身3T磁共振……全球医药巨头创新产品扎堆首秀进博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多家全球药械巨头正式亮相,展示了众多创新药物和设备,其中不乏全球首个/台或中国首秀产品。有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提到,...……更多
诺华中国张颖:加速创新合作共赢 助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新华网自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举办以来,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工作...……更多
加速展品上市及推动重大投资 诺华进博会“溢出效应”凸显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诺华展示了包括多个“全球唯一”或“全球首个”创新药物在内的近20款重磅创新产品和前沿疗法,其中包括多款在获批前就已经亮相进博会的创新产品,由“展品变商品”,...……更多
2023进博会 | 连续三年亮相!诺华全球首创降胆固醇药物实现“展品变商品”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胡鑫编辑 | 袁月11月6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诺华再次展出了其全球首创的小干扰RNA降胆固醇药物乐可为(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得益于进博会带来的溢出效应,这款连...……更多
药事相商|诺华中国张颖:用创新去关怀,诺华的广度与深度
...一块木板粘合足够紧密,才能确保医疗资源不会渗漏。在中国,慢病患者人数众多。其中,治疗可及性、患者依从性往往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而这两年,解决这两种问题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专业...……更多
市场释放巨大“磁吸力”  “到中国去”成为更多外企共识
...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开年以来,不少外资加紧了在中国扩展业务的脚步。那么,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有多大?2月24日的《数据洞察》就从中国消费者熟悉的一家国外快餐连锁品牌说起。过去的一年,麦当劳在全球新开...……更多
答好“184问” 引来诺华大项目
...后,全球制药巨头诺华集团与海盐县政府签约,建设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生产销售基地。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将应用镥元素的同位素镥-177,生产全球首款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放射性配体疗法创新药物(以下简称“核药”)...……更多
区域引力强劲 外商持续加码
...启动了“倍增计划”,计划在五年内实现规模倍增;百事中国加紧推进二期生产线扩建;益海嘉里在西区第二个生产基地已动工……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外资企业正加码投资,深耕中国市场。该区紧抓机遇,扩大全球“朋友...……更多
“聚焦创想,合作赋能” 全新诺华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网11月5日,诺华携多款重磅创新药及前沿疗法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诺华连续第六次参加进博会,也是分拆仿制药业务后,诺华首次作为一家完全聚焦创新药物的医药企业亮相进博会。诺华2023年进博会展台诺华...……更多
创新药首秀:从展品到“医保报销单”的转变
...在,它们已经变成患者手中真实的药物。艾伯维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董莉君感触很深,她对记者表示,艾伯维就亲历了从图片到“药盒”再到进入医保目录的转变。2020年,艾伯维首次参展进博会,“首秀”展出多款“超新星...……更多
...会给我们带来品牌知名度”“进博会让我们的产品快速在中国市场扎根”“我们希望在进博会上一‘展’成名”……连日来,记者在第六届进博会采访,听到最多的是这样一些话。怎么看待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回头客”“头回...……更多
诺华:2024年“焕新”后将聚焦四大核心治疗领域
本文转自:中国网中国网财经1月5日讯(记者 杜丁)2023年,诺华正式剥离仿制药业务山德士,自此,诺华成为一家完全专注于创新药物的公司。2024年,“焕新”后的诺华将聚焦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心血管、肾脏及代谢;肿瘤;...……更多
诺华中国总裁兼董事总经理张颖:加强创新药行业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面下沉
本文转自:新华网RDPAC执行委员会副主席、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张颖在医药健康领域,创新的脚步一直从未停歇,越来越快,更新更好的疗法让人们的健康生活有了更多选择和希望。同时,让创新药触达需要的人群...……更多
我们是如何战胜慢粒白血病的?
...绝大多数患者都望而却步。相关数据显示,格列卫刚引进中国时的价格为2.35万元,虽然远低于美国市场8800美元(约合6万元)的价格,但患者每年却依然要花费28.2万元。即使是放在现在,这样的价格也是很多患者无力承担的。 ...……更多
加码中国市场,外企勃林格殷格翰计划未来五年在华研发投入超35亿元
本文转自:新华网日前在沪举行的“2023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研发日”上传来消息:勃林格殷格翰将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五年计划在华人药业务研发投入超35亿人民币。2023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研发日在沪举行。勃林格殷格翰大中...……更多
药企借助进博不断扩大朋友圈,有企业一天签约7家合作伙伴
...限公司(简称“恩迈生物”)达成合作: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药业将为恩迈生物的炎症性疾病创新药物提供工艺开发及生产制造服务,致力于将后者针对新型细胞因子的创新性抗体药物,通过国际一流CDMO平台转化为优质...……更多
外企观两会 | “中国绿”为外企添活力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宫宏宇)谈到全国两会上的热词,绿色低碳不可不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并做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向绿而行的中国,孕育更多机遇。...……更多
政已阅丨三中全会后浙江首次深改委会议,这4个典型作交流
改革,无疑是当前中国最为人关注的热词。7月30日,浙江省委深改委召开会议,对今后全省改革工作进行部署。这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省委深改委召开的首次会议。根据议程,省委改革办汇报了全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更多
抢抓消博机遇·CEO说 | 拥抱市场!“投资中国”依然是众多外企必选项
...友慕名而来、信心满满。这些来自全球的头部企业表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他们要抢抓消博机遇,扎根中国市场。抢抓消博机遇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第四届消博会开展以来,场馆内,寻找商机的展商、采购商忙碌不停;展台上...……更多
(投资中国)越来越多外企为创新加码中国市场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王梦瑶)苹果公司在中国应用研究实验室方面的投资已超10亿元(人民币,下同),且还在持续增长。苹果近日宣布扩大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实验室,不仅提升上海研究中心能力,还选择深...……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宋宇晟 宫宏宇 吴家驹 张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全国两会这个外界观察中国政策走向、经济走势的重要窗口,“新”无疑成为亮眼...……更多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2023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如期召开。在这场盛会中,超过400项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呈现,更有多项(个)是它们的“全球首秀”,也有更多的企...……更多
大江东|首发首展首秀,创新光彩绽放进博舞台
...全球首次公开亮相。王初摄“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秀”……11月5日开幕的第七届进博会上,有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大放光彩,覆盖消费、医疗、材料等多个领域。通过开幕首日的走访,...……更多
迸发向“新”力,进博会“朋友圈”越来越大
...至沓来。11月5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启幕。第七届进博会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其中,186家企业和机构...……更多
“救命药”国产化进程加速
...药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按照以往经验,进口药物在中国生产后,价格会大幅降低。”浙江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易贺庆说。以诺华生产的英克司兰钠注射液为例,今年8月在国内上市时,定价不到美国的45%。诺华中国区...……更多
进博大舞台,“新”意满满
...厅。新华社记者 王 翔摄“进博会越办越好了!”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内,这样的赞叹声不绝于耳。前六届进博会上,近2500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彰显了进博会的蓬勃向“新”力。今年,第七届...……更多
...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当前,中国政府一系列“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部署,令广大外资企业对在华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企代表和外国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更多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先声药业预计2024财年归母净利润10.03亿元至10.33亿元 同比增39.5%至43.7%
2月21日,先声药业(02096)发布公告,预计在2024财年将录得收入约66.2亿元至66.5亿元,相比于2023财年的收入约66
2025-02-21 09:06:00
广东:增加适应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金融保险产品供给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加强财税金融支持。用足用好现有产业发展促进资金并积极引导社会投资
2025-02-21 09:06:00
华泰证券:电视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周期
华泰证券指出,2024年,中国电视品牌继续强化海外消费者认知、提升全球份额,华泰证券认为中国电视产品的高质量、创新力正逐步改变海外年轻消费群体对中国家电产品的刻板印象
2025-02-21 09:07:00
锡华科技IPO:预计2024年增收不增利,南高齿集团贡献近六成收入
瑞财经 刘治颖 近日,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锡华科技”)更新了招股说明书,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02-21 09:08:00
联想集团董事会及管理层人事变动
2月21日,联想集团(00992/80992)发布公告,宣布了董事会及管理层的变更情况。自2025年2月21日起,William O
2025-02-21 09:08:00
煤价下探至近四年低位,或受供需宽松持续影响
国内动力煤价格跌至近四年新低。澎湃新闻了解到,2月20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均价(山西产)报725元/吨
2025-02-21 09:08:00
中信证券:供求配合之下,2025年小阳春成色十足
中信证券研报称,只论土地收储对规划中面积的影响,2025年可收储规模相比规划中面积确实不高。但建议纳入企业预期变化因子
2025-02-21 09:09:00
再陷业绩下滑旋涡,广发银行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双失速
广发银行在近日公布的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披露了该行2024年的业绩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广发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滑
2025-02-21 09:21:00
董事长、副行长先后辞职,2024年厦门银行业绩首现“增收不增利”
来源:华夏时报厦门银行继续进行人事调整。2月19日,厦门银行公告,其副行长李朝晖“因个人原因”辞任,成为前董事长姚志萍辞任后
2025-02-21 09:21:00
探究企业管理中税务风险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税收法规的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不断增加。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体系
2025-02-21 09:23:00
安徽智路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因串通投标被罚4.4万元
近日,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通报,安徽智路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因在G318沪聂线K272+755-K286+518段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项目投标活动中存在串通投标行为
2025-02-21 09:23:00
邮储银行毕节市分行首笔“科创信用贷”落地
日前,邮储银行毕节市分行成功为当地一玩具厂发放“科创信用贷”500万元,该笔贷款是该行首笔“科创信用贷”,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2025-02-21 09:29:00
浦发银行部署DeepSeek大模型 加快推进数智化战略实施
日前,浦发银行在业内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芯”动力。据了解,基于昇腾Atlas800TA2算力集群
2025-02-21 10:25:00
重大突破!吉林移动成功部署少模通信技术试点线路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通信领域又添新技。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吉林省长春市传来:中国移动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吉林移动)携手吉林大学胡贵军教授
2025-02-21 10:28:00
截至今年1月末厦门本外币存款达17681.57亿元东南网2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强)人行厦门市分行近日发布今年1月份厦门市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25-02-21 1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