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纸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中国早期的纸张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具体用途是什么吗?近年来,甘肃悬泉置遗址发掘出土500多张西汉至东汉初的纸张残片,其中10余张古纸留有字迹,它们的出现刷新了哪些历...……更多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从两千多年前的“乘法口诀”说起
...利用等价值。该考古项目入选2023年度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入围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获得2023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时间倒退回2002年6月。酉水河畔,八面山下,里耶古城。考古人员在里耶古城遗...……更多
看见“不一样”的敦煌
...了秦汉至明清时期敦煌及丝绸之路东段的历史变迁,帮助中国学者在开拓敦煌学研究新境界上迈出更加稳健的一步。“敦,大也。煌,盛也”,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敦煌发生了什么?这部丛书与学界叙述敦煌历史书籍有何不...……更多
跟着总书记看简牍
...懂中华。让我们跟着总书记的脚步,从片片简牍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沉睡千年睡虎地秦简惊世重现1975年底,考古学家在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12座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墓葬。随着11号秦墓的开启,人...……更多
浅析中国古代纸的起源和对人类的意义
中国古代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在这个时期,纸张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重要进步。早期纸的使用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代中国人主要使用竹简、木牍、丝绸等材料进行书写和记录。然而,这...……更多
古人用纸糊窗背后藏了啥现代人无法理解的玄机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体现了人们在特定时代的聪明才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古代留下的许多文化传统在当时都具有深刻的意义。这些传统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对于现代的研...……更多
《简牍探中华》:探索中华文明,传承千年智慧,构建文化新场景
...的行驶路线,实证了古丝路的存在及具体走向,为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申遗“丝绸之路”提供重要的材料支撑;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提到的“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隄水”,又让我们看到两千多年前...……更多
...性。第四期节目聚焦的张家山汉简,共计2000余枚,包括中国首次出土的大规模汉代律令,将帮助观众进一步理解、认识“汉承秦制”的连续性和发展性。节目中,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李均明、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简牍探中华》打开西汉小吏师饶的“工作日记”
...江馆长表示,“堠”字的精准识读让我们了解到原来西汉时期的东部滨海郡县也设有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而且明晰了它的布置数量,这极大丰富了我们对汉代军防体系的认识。像这样全新释读出的文字共有上百个,进一步还原...……更多
从方寸简牍解码长江文化
...,制作和书写简便,可编连成册,承载卷帙浩繁的文献。中国古代,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简牍是主要书写载体,流行于战国、秦汉至魏晋时代。湖南益阳兔子山木牍上的律章目录。受访者供图“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出土简牍...……更多
甲骨文版“兔”字怎么写
2023年2月15日,北京,“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视觉中国图甲骨文版“兔”字怎么写?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是谁?在汉代,如何学习写字和算术?乾隆皇帝“元旦开笔”时许下了什...……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片片简牍 探源中华
...,有序摆放在墓主人周围,竹简上的字迹清晰可见,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1155枚竹简,约4万字,这是墓主人“喜”在生前摘抄、记录的“工作笔记”,内容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吏之道...……更多
汉朝的士兵吃什么
...光洁者为贵。薯,不是马铃薯、红薯,它们是外来物种,中国原生的薯,也称“藷藇”,也就是今天的“山药”。荠,在汉简写作“介”,或为“芸苔”,即今天所说的油菜,荠子还可做酱,也就是油菜籽。胡豆,居延有出土实...……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蔡伦有何贡献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促使人类文化传播的伟大发明。提起古代的太监,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就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或者是权倾朝野的宦官,就比如秦朝时期的赵高,或是明朝的魏忠贤,他们给人的形象更...……更多
“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图书馆开幕
...7月30日电 (记者朱晓玲)7月30日,“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幕。展览将持续展出1年,展品原件展出3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读者和游客可以通过“一键游广西”小程...……更多
古代的书究竟是长什么样的呢
...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可获得的资源有关。以竹简为例,这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书写材料之一。竹子经过削平、磨光后,制成狭长的条状,然后用绳子或皮革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卷卷的“书”。竹简轻便且易于携带,但也存在易...……更多
新的考古发现揭示造纸术起源:蔡伦不再是造纸术的唯一发明者?
...著名的造纸技术发明者蔡伦早300多年的一种纸张被发现于中国的一处古墓中。这一发现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讨论,引发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思考。自古以来,蔡伦一直被誉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根据传统的史书...……更多
...究馆员翁连溪介绍,从这一部部珍贵的古籍中,可以窥见中国书籍史从写本时代走向印刷术繁荣的历程。展厅中,泛黄的古籍和纸张陈列在玻璃柜中,仿佛跨越时空。吐鲁番出土的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写本,这一时期的写本全国罕...……更多
《繁花》之后,胡歌又出王炸
纪录片《何以中国》,豆瓣5000人打出9.2的高分,这部讲述上下五千年国宝文物的纪录片,有顶级豪华的100多位考古专家团坐阵,吸引到胡歌、黄尧、曹磊、吴倩等实力派演员零片酬助演,是胡歌继《繁花》之后的又一部王炸之...……更多
高唐书画文化体验馆:几十项体验项目充分挖掘书画传承文化
...举行,在最美的四月天,正式开启了高唐的研学旅行季。中国高唐书画文化体验馆以汉字演变及绘画延革为主线,通过挖掘书画背后的文化,整理了近几十项体验项目。推介会上,高唐书画体验馆推介人对研学项目进行了推介。...……更多
今日头条上线《历史开讲·敦煌篇》,揭秘敦煌背后的众多传奇
...颖、《大敦煌》艺术顾问西冰、《大敦煌》总撰稿白玮、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甘肃简牍博物馆研究馆员肖从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更多
...陆第一次大规模民族融合,发生在拉美西斯二世时期——中国的商朝。《古埃及与卡迭石战役》载:“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朝争夺约旦河东岸的战争,带来了巨大的正面效应,这两块仅为西奈半岛隔绝的大陆,从此展开了第一...……更多
到国家图书馆地铁站里“探寻文明的印迹”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记者 成琪)1月13日,由国家图书馆和京港地铁长期合作的M地铁·图书馆地铁公益文化项目推出“探寻文明的印迹”专题活动。本期专题活动通过在京港地铁运营的4号线、14号线...……更多
这档不断“更新”观众历史存档的节目凭什么“生命力拉满”?
...的观照,也有‘碌碌有为’平凡人的日常书写,还有古代中国诗意、绚丽的格调氛围,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直指人心”……6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圆满收官,不少观众纷纷在社交...……更多
春节申遗成功:饺子/汤圆、春联/桃符又吵起来了
还没到春节,春节就上了热搜——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申遗成功啦!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更多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之时点燃烽火。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中,古文献四大发现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当时 PICO 也在国家图书馆设立了线下体验区,用户反馈颇佳。有用户体验后表示:“比我之前看过...……更多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入中原王朝,比如佛教就是在魏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总的来说,丝绸之路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军事上的需求,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条道路发展为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路线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兴盛。二、隋唐年间...……更多
聊聊洛阳纸贵的历史背景
“洛阳纸贵”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成语,源自晋朝时期左思《三都赋》问世后,因其文学价值极高而引起轰动,导致洛阳地区的纸张因抄写《三都赋》而变得极为紧俏,价格飞涨。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巨大影响力...……更多
...学五(1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历史文物承载着时间的记忆,非遗宝藏沉淀着旷古的传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开启了丰富的竹简探秘之旅。走进一楼展厅,银雀山一号墓、二号墓出土的文物,解开...……更多
聊聊中国造纸术的传播
中国造纸术是世界上最早的造纸技术,它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关于中国造纸术何时传入日本和欧洲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为您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据史书记载,中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权臣梁冀的?
古往今来,权力向来都是人人向往的东西,它可以为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
2025-01-31 20:44:00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什么?老祖宗的用词真是太生动了
#历史开讲#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大侠舟车劳顿后进了一个客栈,总会有小二急忙凑过来,先来上这么一句:“客官
2025-01-31 21:02:00
故事:清朝发现小人国,小人身高不超20公分,国王把公鸡当成坐骑
提起“小人国”,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它曾出现在我们童年的故事里、梦境里。那么,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国”吗?在清朝就发现了“小人国”
2025-01-31 21:17:00
从洗脚工到煤老板,柳林“黑枭”巨头陈鸿志,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作为柳林"黑枭"巨头"山西煤老板"陈鸿志的江湖路可谓是非常精彩,他从一方首富再到犯罪入狱,一生跌宕起伏,这篇文章将走进陈鸿志
2025-01-31 21:31:00
清代义犬夜夜渡河,忠心救主远胜八公
康熙年间,乌镇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每天晚上都要跳下河里,游到对岸,帮另外一户人家夜里守屋。狗主人起初不知道什么情况,看它每天早上湿漉漉地回来
2025-02-01 10:11:00
我想做一名清官,真的很难!
贪官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说“老子是腐败分子,难道老子的上任不是腐败分子吗?我敢肯定,我的下任绝对还是腐败分子。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
2025-02-01 16:13:00
加入北约后的新烦恼:芬兰奥兰群岛地位争议
奥兰群岛?land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拥有超过6500个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了军事和政治的焦点。奥兰群岛由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一系列岛屿组成
2025-02-01 16:14:00
俗语:“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孩子出生时的忌讳,有啥道理
万事万物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规律和平衡,也有着其独特的相对性,换言之,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们在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矛盾基础上不断发展
2025-02-01 16:20:00
老百姓:“建房不建压身房,砌墙不砌迈腿房”,准备盖房的注意了
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落叶归根”,不管在什么时候
2025-02-01 16:22:00
被演义美化的纪灵,历史上的反差太大
《三国演义》给纪灵加了很多戏,先后单挑关羽、张飞,使一柄三尖两刃刀。然而,这些都是虚构的艺术加工,史料对他的记载仅有辕门射戟一处
2025-02-01 16:24:00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公路边的明朝古墓,两根望柱就能猜出墓主的身份
那桐镇至隆安县城的508县那门村段有一处明朝时期修建的古墓,在1000平米范围内埋葬着20多处墓葬,其中最早安葬的是明朝
2025-02-01 17:10:00
百年战争时期,英国与法国产生的领土纠纷,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领土不断更迭,百年战争结束后领土边界逐渐清晰起来,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土逐渐丢失
2025-02-01 17:28:00
苏联解体后,为何多数加盟共和国改革都失败了?
对于国家改革来说,都是发现了问题,然后不断进行调整。让国家激发新的力量和激发新的活力,推动国家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基本上多数国家改革
2025-02-01 17:38:00
剖析历史上的“高卢雄鸡”,是如何成为法兰西民族的精神图腾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一些体育赛事中
2025-02-01 17:44:00
种族执念!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登月计划,但网友只关注月球能否种菜
前不久,嫦娥五号带回来了1721克月壤,专家们检测后宣布:月壤中不含有机成分,不能种菜!消息传出,网友们一片哗然,纷纷表示失望到心冷
2025-02-01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