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有一项农民起义运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大家应该都猜出来了,这个就是清末时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而太平天国的领袖\"天王\"洪秀全,真真儿是一个极为复杂,又极为有趣的历...……更多
聊聊太平天国将领罗大纲
...军教理”,终于服从太平军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原则,于咸丰元年(1851年)初率所部2000多人从桂平江口投入太平军,被任为左二军军帅。水师骨干从此,罗大纲这支2000多人的“水寇”就成了太平军的水师骨干队伍。是年3月至9月...……更多
...背景如何复杂曲折,总之就是帝国列强要掀起第二次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这样的重大危机,咸丰帝依旧装出一副“天朝上国”的高姿态,如何化解危局却茫然无措。第二次鸦片战争他认为外国国王“竟自称朕,实属夜郎自大,...……更多
曾国藩总结了一个识人口诀,句句都是经典
...缚鸡之力,却能创建湘军并最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是十分罕见的。他曾评价自己说带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全凭驾驭人才之术。确如曾国藩所言,从湘军的征战史来看,凡是他亲自带兵的战...……更多
两江总督被刺杀,慈禧下令彻查曾国潘却草草结案,成晚清奇案之一
...官员都大惊失色,更让记录案情的书吏迟迟不敢下笔。 咸丰七年身为庐州知府的马新贻,在庐州战役失败后,被张汶详所俘。但张汶详并未认出马新贻,因为马新贻便装混进乱军之中。当时马新贻的亲兵时金彪与张汶详是老乡...……更多
肃顺:权臣还是功臣
...异处的结局。当然,高兴的是慈禧,掌握了大权,统治了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也落尽了骂名,最后被孙殿英掘墓鞭尸。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命数。 ……更多
晚清时期的军队抚恤制度,发生了哪些改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现实。为了让士兵安心作战,统治阶级不得不提供抚恤和安置,以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北洋政府开始吸收和借鉴西...……更多
曾国藩死前留下哪两遗憾和四句经典遗
梁启超曾言:“中国一共有两个半圣人。”一为孔子,二为王阳明,最后这个半个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他的一生波澜起伏,而他的晚年却可以说是幸运之至。晚年的曾国藩已是病痛缠身,曾国藩家族患有脑血管病...……更多
打败太平天国之后,手握十万雄兵的曾国藩为什么不做皇帝?
...清王朝狡兔走狗的典型代表,当然这和清朝当时的统治者咸丰也有很大的关系,咸丰相比于清朝历代的统治者而言,缺少了那么点作为帝王的气魄,对于能干的臣子总是时刻提防着,但是又不得不用人家,所以这种有点小气的帝...……更多
嘉宾商学创办人吴婷:马斯克与曾国藩|WISE2023 我就是我·女性创造力论坛
...人看起来相距甚远。马斯克是一个美国人,曾国藩是一个中国人;马斯克是当代人,就在我们眼前,我们能经常看到有关他的新闻,但是曾国藩是一个清代人,他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很多人在学习他,学习他如何成事,...……更多
曾国藩幕府二十五大金刚中,他是走出的唯一一位军机大臣
...督抚堂官,却只有一位最终修炼成了军机大臣。此人是在咸丰十一年曾国藩与太平军在安庆大战时招募的成员——钱应溥。钱应溥才思敏捷,替曾国藩起早文书甚得其心,遂获重用,并随其转战各地。后来曾国藩更加倚重钱应溥...……更多
聊聊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排行榜
...成周,讨伐叛乱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的周公旦,在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在从政的7年当中,完善了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法、井田法等。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因为他的缘故而得以长存。子啊历史上对于周公...……更多
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矢石”;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科尔沁王公,僧格林沁与咸丰是表兄弟,本人就是清朝统治集团的一员,因此“视国家事为家事”,对大清统治者极为忠诚。由此,僧格林沁及其所统帅的蒙古骑兵,成为“国之支柱”,无论是要...……更多
奕䜣临终留给光绪四个忠告是什么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许,他就被历史所遮掩。1860年,咸丰外逃热河,临走,才将奕䜣再次提拔,负责处理京城事务。之后,咸丰去世,奕䜣和慈禧联手发动“辛酉政变”,扳倒了肃顺等人,从此,两宫垂帘、奕䜣辅政,奕䜣...……更多
咸丰有治国之才,却因为年少的悲惨遭遇几乎毁掉清朝
慈禧在中国历史上应当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作为晚清时期的最高层统治人物,慈禧为中国的衰败可以说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慈禧的出身一般,选秀入宫之后就基本上一路高升,还为咸丰皇帝生下了孩子,也就是后来的...……更多
2022-12-10 14:13咸丰,之才,治国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1963年才敢公布?
...难逢天下才。”这是清朝晚期政治家李鸿章对同朝为臣的曾国藩做出的评价。当时,他颇具赞扬之情地称曾国藩为世上难有的大才之人,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的一生着实可谓...……更多
2022-12-16 13:40供词
盘点历史有纵兵劫掠之名的名将、名帅
中国历史上出了很多纪律严明的军队,比如“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有扰民行为一律斩首示众”的戚继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解放军。当然也出了更多为祸百姓,四处劫掠的乱军,而且这些乱军并不都...……更多
曾国藩坐拥大清半壁江山,还有30万湘军,为何不反?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不仅有外部列强的威胁,内部也有一些个人势力超出了清政府的把控,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其中之一。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他已经坐拥了中国南部的半壁江山,而且手...……更多
...沟可能会影响作战,可实际上在以地缘为基础的前提下,中国传统士大夫退休之后一般都爱回到家乡,开办教育,教导乡人。所以只要是同乡,不论书生还是乡农都有实际的联系。曾国藩招收士兵时也批示,城里人偷奸耍滑、游...……更多
曾国藩两次担任过两江总督,权力有多大
...督,共计12年。他是担任两江总督时间最长的封建官员。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已到了最后关头,两江总督何桂清却毫无作为。看到来势汹汹的太平军,他干脆擦了擦脚底板。清政府无奈,只得委托曾国藩...……更多
清末天津教案”中,曾国藩是如何成为替罪羊的?
1870年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教案”之一,在“天津教案”的办理过程中,清政府各级官员以及朝廷内的“洋务派”和“顽固派”,都参与其间,相互作用。其中,曾国藩因代表朝廷对“天津教案”进行处...……更多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坚毅不屈、殉国不降,是民族英雄
...觐见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并向她赠送了一幅自己画的《中国水师图》和一尊自己雕刻的《丁汝昌雕像》。光绪七年,丁汝昌率领“超勇”、“扬威”号巡洋舰返回中国,途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地停留,展示了清朝海...……更多
简介晚清名将湘军鼻祖——江忠源
...此后,江忠源转战湖南、湖北、江西,累升至安徽巡抚。咸丰三年(1853年),江忠源到达庐州,陷入太平军的包围。同年十二月(1854年1月),庐州城破,江忠源投水自杀,年仅四十二岁,追赠总督,谥忠烈。人物生平早期事迹江忠...……更多
曾国藩功高盖主,为何皇权不铲除他
...地。太平天国信仰的乃是耶稣,而曾国藩等人信仰的乃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清朝在入关之后对汉人采取的一直是歧视和防范的政策,绝对不会给汉人任何兵器,而在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之后,绿营军和八旗军节节溃败。朝廷这个时...……更多
慈禧的什么问题让曾国藩认为大清要毁了
...曾国藩则是大失所望,认为此人不足以统治清朝,这要是咸丰皇帝询问的话,不会如此轻率!紧接着之后的一些问题更是让曾国藩感到无语,最后慈禧用一句话结束了整个对话,慈禧说到:直隶军队实力空虚,你应该好好练兵来...……更多
...西方的道路。到1894年,两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落后于日本了,甲午中日战争只是一种体现或者证明。我们以下表格的内容来看看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间的巨大差距。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就展现...……更多
...不绝口。我国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奠基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罗尔纲先生,更是依据这一份《亲供》,不惜将自己耗费十年心血的太平天国的历史研究推翻。那么区区不到四万字的一份供词,...……更多
晚清刺马案:一场统治失控的闹剧
...堪、任人宰割的状态。但有时候历史在于比较。和道光、咸丰时期的衰败相比,同治时代相对有了一定的振兴——最起码在洋务运动的带动下,晚清的国防工业有所发展,军队也有所革新,最主要的是,太平天国、捻军等反清武...……更多
晚清四大臣的比较:张之洞军功与实业成就
相比于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张之洞的军功乏善可陈。曾国藩剿灭了太平军,是晚清得以中兴的核心人物。他创建的湘军模式为后来晚清平定捻军、陕甘叛乱、收复新疆奠定了标准范式。他简拔的人才,也是日后地方督抚...……更多
曾国藩的湘军整编:从失败到成功的转变
昨天我们谈到曾国藩指挥湘军在靖港战役中大败,兵勇望风溃逃,曾国藩又羞又愤,决定跳水自杀,一死了之。幸亏塔齐布率领另一部湘军在湘潭击败太平军,才一改湘军被动窘迫的局面。曾国藩认真总结战斗经验,找出失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