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这些“地球CT师”的青春奉献,让中国具备巡天观云能力
...研究及学科交叉与重点前沿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为己任,让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续写绚烂篇章。 ……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注入“星”力量省级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成效显著辽宁:三级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初步建立围绕辽宁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战略,辽宁省气象局在东北冷涡监测预报、灾害性天...……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3月23日,在第64个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中国气象局公布“2023年度气象高质量发展十大进展”。2023年,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推动气象...……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近日,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命名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并进行星级认定的决定》,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雷达运控室获评“一星级全国青年...……更多
剑指局地对流性高影响天气预报——杭州亚运会对流尺度集合预报项目落地见效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10月8日,亚运气象台闭幕式专题会商中,国省首席预报员通过综合研判1小时降水概率、浙江1公里快速更新同化预报等产品信息,发布了“关键时段多云为主,无雨,能见度好,空气质量优”的预报结论。...……更多
地球上疯狂的气候,热极和寒极温差148℃,雨极旱极降水差26万倍
...能力也更强,所以极易成为世界炽热的焦点。二、寒极:中国的漠河。寒极之一自然就是中国的漠河了,漠河是中国最北的边境河流,被誉为“中国冻土第一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冻土河之一。绵延的河流冻土、冻原堆积...……更多
探秘人工影响天气背后的硬科技
...地面作业,利用弹弓原理,把催化剂从地面弹射到云中。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装备保障室副主任李军霞介绍:在各种播撒催化剂的装备中,利用飞机向云中播撒是比较好的方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多利用的是固定翼...……更多
将携月背土壤返回,嫦娥六号探测器53天任务接近尾声
...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后,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作为此次任务测控系统的主体部分,我国深空测控网持续为任务提供稳定测控支持,一路引领嫦娥六号回家。当前,嫦娥六号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由西安卫...……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将于6月1日正式进入今年汛期。汛前,北京市水务局在北京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白草畔、东大坨、卢沟桥)建设了3部相控阵型测雨雷达并已组网应用,这也是北京首次...……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本报讯通讯 员 曹治强 报道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大赛激战正酣。赛场之外,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精心研发的“风云地球十四冬版”业务平台也正在“...……更多
气象“中国星”贡献中国智慧
...B星成像仪第一幅彩色合成图像(2021年7月1日12时)来源:中国气象局截至今年,我国首颗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已进入在轨运行的第八个年头,标志着这颗从科研试验星出发,后担负起我国静止轨道气象服务...……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雷达是无线电目标探测和测距的缩写,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和定位目标。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不同的偏振状态,偏振 (或极化)是指雷达探测电磁波在传播时其电场的振动方向,在水平方向振动...……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部署2023年精准预报能力提升重点工作继续提升分灾种分区域分流域气象业务能力本报讯 记者谷星月报道 近日,中国气象局接连印发通知,部署2023年强对流(大风)、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更多
大国重器构建“空间长城” 彰显中国“硬核”实力
...报道《2023我们一起走过·国之重器硬核所在》,一起走近中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近日,由16个观测台站、58个观测点组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初步建成,和此前建成的子午工程一期一起,形成了...……更多
今年暴雨咋这么多?“暴雨预报”其实是个世界级难题
...热岛效应加剧等,将增加城市极端暴雨的频次和强度。”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总工程师万蓉说,虽然变暖会减少热带气旋数量,但会增加其强度和随之带来的降雨。可以说,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风险增大,已经从学术研究走...……更多
千里眼顺风耳:短时天气预报预警利器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据了解,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是中国气象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重点工程,集监测预警、科研试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日前刚完成竣工验收。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八分山山顶看到,约90米...……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成信大是国家重要的大气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奔走在中国高原气象学研究前沿,创新开拓新型气象服务,形成了从大气观测、基础理论到应用服务的完整链式研究体系,覆盖大气科学科研...……更多
...02日 第 02 版)本报北京8月1日电 (记者李红梅)记者从中国气象局8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气雷达观测网,天气雷达数量达到546部,全国天气雷达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达到43.6%。据中国气象局雷...……更多
“三体”照进现实:“中国复眼”助力中国版“行星防御计划”
...章。网络图 据科技日报10月22日报道,在安徽合肥召开的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深空探测未来15年的计划。其中提到,我...……更多
...火热”之中的问题广受关注,也吸引学界持续聚焦研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文霞副研究员、周天军研究员等与英国气象局武培立研究员合作,最新完成研究实证人为温...……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本报讯通讯 员 刘静 报道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组织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采用位置订正、动态重构和频率匹配等算法研发分钟级降水预报产品(以下简称“产品”...……更多
韶关曲江 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上岗”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图为 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图/ 邹韶芳本报讯通讯 员 邹韶芳 报道日前,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首部 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在马坝镇背夫山的韶关国家基本气象站完成吊装调试并投入业务运行。...……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本报讯 通讯员崔晔 庄庭 胡潮报道11月17日,由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中心主办,天津气象雷达研究试验中心承办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多观测模式试验技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雷达...……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随着气象雷达技术发展和计算机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利用天气雷达自动识别、跟踪及预警强对流天气成为“快速、智能、准确”的解题思路,逐渐被越来越多专业人士青睐,多种智能技术方法也随之面...……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本报讯 记者张明禄 通讯员盛杰孙靖唐健报道 近日,记者从国家气象中心获悉,其建立的“中央气象台-杭州亚运会保障平台”,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气象保障服务中提供了包括1公里分辨率、逐10分钟...……更多
...网央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记者黄玉玲)28日,2023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公布,旨在及时反映我国气象科技领域前沿和最新进展,宣传气象科技成果,引领和鼓励气象科技创新,营造创新氛围,凝聚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更多
...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情况如何?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是否得到进一步提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市丰台区、门头沟区,走访了解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雨水情监测预报现代化试点建设的最新进展。第一道防线...……更多
杨忠东:让风云卫星更好造福人类
...最近,又一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即将“上岗”。4月8日,中国气象局在北京组织召开风云三号F星第一阶段卫星系统的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星具备在轨交付及投入业务试运行条件。近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更多
假如地球停止降水,会发生什么?
...现象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每到雨季就会有人想:如果地球停止降水就好了。持续的降雨会带来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且地球上的海洋资源丰富,只要我们找到淡化方法,就可以解决缺水的问题。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假...……更多
...,江西多地连续暴雨,共青团广昌县委邀请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广昌县甘竹镇为堤坝和道路做检测,为坝体和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工作现场,师生们有序...……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资料图)中新社发 李文明 摄文/国是君春节,聚餐是阖家团圆、友朋欢聚必不可少的温馨时刻。然而聚餐过后的剩饭剩菜也成了“假日特产”
2025-02-01 15:37:00
中新网绍兴2月1日电 题:百年“祝福”经典重现 台胞体验鲁迅笔下年俗作者 项菁挤进人群、拍照记录、领取“福礼”……今年春节期间
2025-02-01 15:47:00
(新春走基层)“00后”姐妹花的别样春节:用坚守书写青春华章
中新网温州2月1日电(奚金燕 林夕榆 周斌博)正月初四一早,当大多数人享受着新春佳节的温馨与欢乐时,浙江温州S1线灵昆车辆段检修工刘洪蓓和沈子涵在冷风中扎好安全带
2025-02-01 15:47:00
(新春走基层)民宿过年成大众选择 新春消费催热“小院经济”
中新网嘉兴2月1日电(黄彦君 杨立超)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今天,旅游迎春、休闲过年成新年俗。越来越多民众选择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度过春节
2025-02-01 15:47:00
【新春走基层】册亨:“糠包”打起来 新春闹起来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叶方杰 郭坤粉 冉梦优)春节期间,在册亨县,当地的布依族青年男女会聚在一起开展传统民俗活动“打糠包”
2025-02-01 16:06:00
重庆人的平安年,离不开他们的一步一步又一步
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送走失老人回家、叠加式动态巡逻防控……蛇年春节,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开启平安护航模式,用脚步守护大家的平安年
2025-02-01 16:07:00
那个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老板”,又发钱了!正月初三,在四川遂宁七里川火锅店,老板把除夕到初二这3天净赚的53.2万元全发给员工
2025-02-01 16:07:00
0都让我锐评一下封神2,你们真的是想我飞升。昨天去了看了一下,直接给我傻眼了。考虑到我还夸过第一部还行,就是宣发有点问题
2025-02-01 16:07:00
【新春走基层】兴义黄泥堡村第12届春节“联欢”活动如期举行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雷绍洪)1月29日(正月初一),兴义市捧乍镇黄泥堡村第12届春节“联欢”活动如期举行。参与活动的村民“这样的春节文体活动
2025-02-01 16:07:00
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第七届原生态“玩坡节”举行
中新网清远2月1日电(张璐 莫莉娜 潘康俊)大年初三(1月31日),跟着《瑶族舞曲》去旅行系列活动之连南瑶族自治县第七届原生态“玩坡节”在油岭瑶寨拉开序幕
2025-02-01 16:17:00
(新春走基层)贺兰山护林员李东:36年春节不打烊 守护山林岁月静好
中新网阿拉善2月1日电 题:贺兰山护林员李东:36年春节不打烊 守护山林岁月静好作者 陈峰 宋金蔚寒冬凛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的贺兰山被皑皑白雪覆盖
2025-02-01 16:17:00
奥地利国宝级艺术家在华首个美术馆个展亮相上海黄浦江畔
中新网上海2月1日电(记者 陈静)奥地利国宝级艺术家玛莎·琼沃斯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个展——“玛莎·琼沃斯”2月1日起在上海的黄浦江畔拉开帷幕
2025-02-01 16:17:00
央视网消息:如今,来到海南不仅能沿着环岛公路欣赏到浪漫的海岛美景畅快玩海,也能在历史街区、雨林山水间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025-02-01 16:28:00
伴随妇科整形发展的,是女性开始对自身定位和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认知和要求。撰文 | 凌 骏2014年10月,《国际泌尿妇科杂志》(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发表了一项全球首例研究
2025-02-01 16:37:00
本报记者 赵晓曦春节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承载着大家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乙巳蛇年春节,街头巷尾升腾着浓浓年味,千家万户洋溢着团圆的温馨
2025-02-01 1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