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今年暴雨咋这么多?“暴雨预报”其实是个世界级难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27 09:35:00 来源:光明网

中央气象台5月26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5月26日14时至27日14时,贵州南部和东部、湖南、广西北部和东南部沿海、广东西北部和南部、江西中西部以及湖北南部和东部、安徽中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北部、四川南部、重庆东南部、云南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东南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台湾岛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南南部和西部、江西西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今年暴雨咋这么多?“暴雨预报”其实是个世界级难题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越来越猛烈的暴雨

为何难以被准确预报?

近年来,暴雨这个关键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热搜上,也切实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1961年到2023年,我国平均每年要发生38次暴雨过程。从数据看,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增加显著,短历时降水破纪录事件趋频。

越下越大的暴雨,造成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内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愈加明显,不断向政府和公众提出新的应对命题。气候变化背景下,暴雨趋势走向如何?技术不断进步,为何暴雨预报不能做到“百发百中”?

1

极端降水趋频

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雨带在辽阔的地域从南向北推进,造就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暴雨——华南前汛期暴雨、江淮流域梅雨锋暴雨、华北低槽和低涡暴雨……主要集中在5至8月汛期的暴雨,强度大、极值高、持续时间长、范围广。

今年华南前汛期暴雨接连不断,截至5月中旬,华南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降水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今年发生的前12次区域暴雨过程,11次都下在了南方,明显多于常年同期的7.4次。

今年暴雨咋这么多?“暴雨预报”其实是个世界级难题

5月8日,广西南宁遭受强降雨,市民在街头骑行。

与此同时,暴雨这个刻板印象中的南方“特产”,在北方似乎也越来越常见。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说,近年来,东北、华北等地夏季降水处于偏多的年代际背景下,尤其是华北地区,2016年以来有7年降水偏多。

其中一些极端事件,更让人印象深刻。2021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郑州气象观测站以201.9毫米的小时降雨量突破我国大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去年夏天,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京津冀等地出现暴雨过程,多地受灾。

“全球变暖带来的大气含水量升高、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将增加城市极端暴雨的频次和强度。”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总工程师万蓉说,虽然变暖会减少热带气旋数量,但会增加其强度和随之带来的降雨。

可以说,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风险增大,已经从学术研究走向我们将长期面对的现实。

2

难以精准模拟

难以捉摸的落区、出人意料的降水量,常是暴雨致灾的重要原因。技术发达的今天,暴雨仍无法被准确预报在几点几分下、下在哪个区,让许多公众感到难以理解。

影响暴雨发生发展的因素繁多且复杂,风云变幻的过程和影响很难被精确量化。从事暴雨研究多年的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数值预报研究室主任周志敏,将暴雨数值预报模式过程比作解一个巨大的方程组。

“卫星、雷达等各种探测数据进行同化后,进入方程组得到一个初始解,然后不断迭代。”周志敏说,由于目前对暴雨物理过程的认知并不完整,因此方程组无法准确描述这些自然现象及相互作用。

一方面方程组还不能完全准确反映暴雨发生发展的实际过程,且在这个庞大的方程组里,未知数的个数远大于方程数量,无法算出定解。另一方面,带入这个方程组的未知数,即影响暴雨各因素的实际数值,也很难被准确观测。

“沿海和梅雨锋暴雨的雨滴形状其实不同,沿海小雨滴多,梅雨锋雨滴直径要大一些,但在模式里看不出这些差异。”周志敏说,这些细节也是影响突发性、局地性暴雨预报准确率的关键。

今年暴雨咋这么多?“暴雨预报”其实是个世界级难题

这是位于湖北咸宁的中国气象局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布设的雷达。

有着近20年预报业务经验的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钟敏认为,突发性、局地性、极端性暴雨仍是预报瓶颈。“数值预报模式还有优化空间,实时观测资料不充足也限制了短临预报提前量的提升。”钟敏说。

事实上,在暴雨机理和预报的研究上,科学家们一直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暴雨发生时的真实状态是什么?什么原因、哪些因素在起主导作用?后面它会怎样发展?我们一直在围绕这三个问题开展研究。”万蓉说。

3

向微观深入

在位于湖北咸宁的中国气象局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风廓线雷达、激光雨滴谱仪、云高仪等设备实时捕捉不同高度大气状态风的物理参量、雨滴形状、云底高度等。约300公里外的大洪山试验基地,更是分别在海拔211米、515米、985米、1050米布设多种气象观测设备,试图为暴雨的形成演变描绘清晰画像。

目前我国从地面、雷达、卫星遥感和探空等多个维度开展暴雨观测体系建设。据统计,全国气象部门地面自动站共计76245个,气象卫星9颗,新一代天气雷达252部,X波段天气雷达294部,风廓线雷达225部,探空站120个。

今年暴雨咋这么多?“暴雨预报”其实是个世界级难题

这是位于湖北随州的大洪山试验基地布设的微波辐射计。

观测要素内容和范围精度的提升,让一些此前的认知盲区被揭开。

“观测资料更精细后,我们发现在一公里以下有一支低空急流,尺度在几十到一两百公里之间,其出口处通常就是强降雨中心。”武汉暴雨研究所研究员汪小康说。

对暴雨预报这个世界级难题来说,更精确的观测、更深入的机理研究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共同面临的难点和努力方向。

“暴雨的环境场怎么配置、动力场和热力场是怎样的、水汽条件和地形特征如何等,它们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不确定性,所以我们需要深入到微观去研究分析。”万蓉说。

专家表示,除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外,应对暴雨还需提高水利、防汛设施水平,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底盘稳、韧性强、动力足 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阔步前行
...【科技助力改善民生福祉取得新成就】中国气象局:全国暴雨研究中心成立 聚焦暴雨预报难题近期,全国暴雨研究中心在武汉挂牌成立。暴雨预报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定量、定时、定点的预
2024-01-21 07:38:00
西南联大气象系第一位女学生章淹逝世,准确完成开国大典天气预报任务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崛起。她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暴雨、水文的研究中,她的一生获奖无数,研究成果丰富。 章淹长期从事暴雨理论与应用开发的教学与科研,主要致力于数量化、精细化
2024-04-07 10:17:00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暴雨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具有影响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致灾性重等特点。开展暴雨灾害风险和影响预估可为政府部门指挥决策、科学应对以更好地组织开展
2023-11-01 11:08:00
中国发布丨我国实现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 提前3—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等-中国网
...。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为109个重点城市建筑工地避险、暴雨积涝排险、重点区域人员转移等提供气象数字化应用场景服务。空地立体作业、区域协同指挥,现代化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成为防灾减
2024-12-30 17:01:00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暴雨精细化分析和预报团队瞄准关键技术开展精细化分析与预报关键词:多源资料应用客观预报技术研发我国暴雨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阶段性、区域性、极端性特征突出。近
2023-04-21 09:13:00
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淄博发布重要天气预报
局部大暴雨,台风最快后天影响山东!淄博未来几天……7月27日17时,淄博市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预报(第5号台风“杜苏芮”消息及降水预报):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27日15时中心位
2023-07-27 20:37:00
...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湖州市气象局创新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暴雨灾害影响预报技术研发,综合分析研判未来高影响天气下的城市运行致灾因子及风险,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城市受淹敏感性分析,形成城市
2023-09-25 08:48:00
茂名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
...大天气报告,预计,今晚到26日,茂名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7到8级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7日到28日,间中有雷阵雨局部雨势较大。展
2024-06-26 00:03:00
重庆今年来最强暴雨过程,雷达实时监测1公里精准预报
7月8日至14日,重庆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暴雨过程,过程强度达到2008年来的第二强。连日来,重庆各地都将防汛救灾工作放在首位,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重庆市气象局大楼,每天二十四小时灯火
2024-07-14 20: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