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接力二十年,医疗卫士伴星归
...航天员安全!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布消息: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各项生理指标完全正常!“神舟医疗救护队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而生。20年来,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在航天医疗救护领域闯出了一...……更多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中国电科第二十二研究所38台套设备搭建起跨度超7000公里保护网青岛科技护航神舟十七号顺利升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通讯员 黄琳本报10月26日讯 26日上午11点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更多
...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承担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推进舱结构与总装、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更多
...更高”三大优势的升级版中继终端,以更强更优的功能为中国空间站稳定高效的运行贡献力量。研制团队借助最新工艺技术,对产品进行高度小型化、集成化设计之后,在原有功能和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升级版产品已成功减重9...……更多
...限公司四院(以下简称“四院”)承担了被誉为航天员“生命之塔”的火箭逃逸救生系统的全部动力装置,神舟飞船的全套结构密封系统等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分别应用于火箭和飞船系统,全程为空间站建设护航。四院研制的...……更多
嫦娥六号、载人航天、鹊桥二号……中国航天今年有这些看点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抵达中国文昌发射场,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发射。国家航天局1月10日发布消息称, 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分别搭乘安-124和运-20飞机,抵达海南美兰国际机场,随...……更多
\\\
...保任务的顺利完成。他们的努力不仅令人钦佩,也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实力和潜力。 黑障对神舟十四号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黑障的存在给神舟十四号的飞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黑障是太空中的一种难以观测到...……更多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博士乘组”凯旋而归,离不开航天科技为神舟十六号的回家之路保驾护航。电源稳定可靠神舟十六号与空间站经过分离准备和分离撤离后,还要独立飞行多圈,进入返回准备、返回再入和回收着陆阶段。在...……更多
...实验项目,随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随后将转移至中国载人空间站“问天舱”开展在轨实验研究。商澎将带领“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团队”,继续围绕空间站长期失重对航天员健康影响的基础与防护问题,开展失重环...……更多
...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精准操控中国空间站“全身照”这样诞生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11月28日,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全貌高清图片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在轨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拍摄...……更多
张铁民:给航天员“拼”出太空家园
...火发射,一飞冲天。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舱体,正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529厂(以下简称529厂)焊接领域特级技师张铁民带领团队焊接的。从神舟飞船到天宫一号,从嫦娥五号返回器到空间站,张铁民和他带领的529...……更多
中国空间站第五批实验样品交付科学家进行后续研究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第五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六号飞船同时返回,并交付科学家进行后续研究。本次随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下行19项科学实验项目共22种样品,包括肝细...……更多
神十九飞行任务标识出自西安美院师生之手
...都市报本报讯(通讯员 韩晓剑 记者 夏明勤)11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2024年度天舟七号飞行任务、天舟八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四次飞行任务标识。其中,神舟十九号载...……更多
...,等待下一步的推进剂加注和火箭正式点火升空。目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准备迎接神舟十七号乘组的到来。这几天,着陆场系统也陆续展开搜救回收演练,为迎接神...……更多
中国航天再传捷报!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更多
“从0到100”!分毫不差,他们做到了
...的针眼里,该怎样做到?你大概会说,这不可能。然而,中国电科二十七所(以下简称“二十七所”)交会对接激光雷达团队,让这种不可能成为可能。对这个团队而言,要实现穿针引线的“小汽车”其实就是太空中的飞船与空...……更多
...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距离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已过去20年,从“神五”到“神十七”,中国人不断踏上飞天之路,也引领了太空经济和航天产业的加速升级。据业界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国...……更多
人报甘头条  |  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圆满完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通信保障任务
...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圆满完成此次载人飞行任务通信保障工作,助力“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逐梦星辰。“一个月的准备都是为了今天,当神十七呼啸升空的那一刻,我觉得...……更多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更多
神17乘组全是航天驾驶员!极罕见安排,将执行史无前例的舱外任务
神舟17号乘组汤洪波 、唐胜杰、江新林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达数月的“太空之旅”,在空间站上驻留5个月的神16航天员忙于打包回家,10月31日,返回舱将打靶久违的东风着陆场。我们知道,太空环境与地面环境存...……更多
...民10月26日,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一起进入太空的,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十九所(简称49所)研制的20余种百余只传感器,测量各系统内的压力、温度、湿度、气体、生理等信号。这些敏感元器件,相当于人的五官,...……更多
...号飞船按计划本月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对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20年前的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更多
...求每一次上行的货物以及载荷保障的周期是9个月左右。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尹锐说,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的时候,也可以携带少量的应急需求,上行补给的互相补充,两年三次的上行载荷设计,目前来看是非常...……更多
揭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理念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和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任务标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任务标识,看到这个征集时,作为一名学生,我对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既怀有期待,又有一些忐忑。当时我是抱...……更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2024年,我国将陆续实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4次飞行任务。目前,工程各任务单位正按计划开展相...……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杨利伟太空归来20年:相信孩子们会飞得更高更远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20年前的很多场景仍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还非常激动,无论是发射时的场景,还是进入太空、返回地面...……更多
新华全媒+丨记者手记:心之所向,星河万里
...次爆发出掌声。带着来自地球家园的问候,天舟七号飞向中国空间站,为航天员们送去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龙年春节的“年货”。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更多
神舟十七“出差”太空  中国空间站再迎最年轻航天员
...网央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邢斯嘉 张筱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天(25日)公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26日11时14分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更多
汤洪波创造不止一个历史!神舟十七号4月返回,十八号航天员确定
汤洪波创造历史了!中国第一位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不得不说,航天员汤洪波创造的历史非常多了,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同时,对于整个神舟十七号任务来说,也是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那下面就来看看,汤洪波独创的历...……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复杂多变工况离心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为火箭发动机打造坚强的心本报记者 陈素萍液体火箭
2024-06-25 05:5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卡姆尔·伊斯兰巴中在航天领域有着长期、广泛合作,两国航天科技人员彼此熟悉、配合默契,为一次次合作的圆满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5月3日
2024-06-25 06:37:00
破冰前进!助力极地科考任务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广州南沙交付破冰前进!助力极地科考任务“极地”号破冰调查船 通讯员供图羊城晚报讯 记者詹淑真
2024-06-25 07:17:00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马旭辉今年入夏以来,极端高温天气几乎席卷了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高温天气,华北、黄淮、苏皖北部和陕西等地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39摄氏度
2024-06-24 17:45:00
否认遭袭受损 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已撤离红海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2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当天已离开红海任务区域
2024-06-24 17:49:00
巴以冲突出现拐点,以色列被逼入死胡同,美特使给了最后一条忠告
来源:七号观察室近日,以色列军方突然声称将会战术性暂停军事行动,虽然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方便救援物资运入加沙,但这样的理由并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
2024-06-24 19:13:00
美军吹响反击号角,胡塞武装损失巨大?定睛一看原来雷声大雨点小
来源:七号观察室也门胡塞武装与美国海军,在红海上的交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美方这次是被胡塞武装搞得丢尽了颜面,据说美国所组建的护航舰队
2024-06-24 19:16:00
为什么站在美国一方的冲突者,总是不愿意停火?不见棺材不落泪?
来源:强国视角前段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乌克兰开出停火条件,但是遭到了乌克兰的拒绝。近日,俄罗斯情报局长表示,如果之后俄乌之间再想停火
2024-06-24 19:16:00
一觉醒来,普京又迎来两个坏消息,让人格外感慨
来源:军机图乌克兰马上就要遭遇进入2024年以来俄罗斯最大军事规模的报复了,因为乌克兰使用美国的ATACMS战术导弹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航天设施——叶夫帕托里亚跟踪站即NIP-16
2024-06-24 19:30:00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系 “蚌埠造”
大皖新闻讯 6月2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大皖新闻记者6月24日获悉
2024-06-24 20:34:00
6月24日,由厦门骐翔海运有限公司出资、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台州市建兴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良翔85”轮顺利下水,“良翔85”搭载中国船舶汾西重工赛思亿1100千瓦大功率“穿轴式”轴带发电系统
2024-06-24 21:39:00
科技向新|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
没羽箭之飞石绝技,黑旋风之板斧绝招,小李广之称神箭道……《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大多拥有自己的撒手锏。撒是战法、技法,锏是古代的一种手持兵器
2024-06-24 15:46:00
俄对乌能源设施发动集群打击 给欧洲援乌带来更大压力
近来,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能源设施成为俄军打击的重点目标。俄罗斯国防部22日称,俄军使用远程高精度武器和无人机对乌能源基础设施发动集群打击
2024-06-24 16:12:00
乐陵: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过足“军事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通讯员 孙善龙 孙伟桐 张梓琪官兵们演练的口号声震耳欲聋,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彰显着军人本色
2024-06-24 17:03:00
乌仍不满意美国限制武器射程 美方:这是常识问题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6月21日报道,两名乌克兰官员说,美国的新政策允许乌克兰向俄罗斯领土发射某些美国武器
2024-06-24 1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