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科学家解析猴面包树属植物演化历史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科学家通过对遗传、生态、地理数据综合分析,系统阐明了濒危植物类群——猴面包树属植物的多样性演化历史,并揭示了其动态演化的驱动因素,对更有效加强对猴面包树属植物...……更多
4000年前最神秘的朝代夏朝,为什么一直没找到遗迹
...在先由当地村民偶然发现两颗类似牙齿的东西后,中国科学院决定在此地进行大规模挖掘,并随之发现了人类打制的石器和碳屑、哺乳动物化石等。……更多
2022-12-16 13:53朝代,遗迹,年前
猫为什么比狗挑食?
...,它们体内的消化基因也存在不同。而这,要追溯到数千万年前一场发生在猫狗之间旷日持久的“种族激战”。在远古时期,猫狗的野生祖先都是典型的肉食动物。而那时,猫科动物的生存能力远胜于犬科动物,并且会出现明显...……更多
...亿年,对于研究脊椎动物进化有着重要意义。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学家对1.6亿年前侏罗纪燕辽生物群中新发现的大型七鳃鳗化石进行研究发现,现代七鳃鳗的祖先可能是食肉而非吸血的类型...……更多
金番木瓜、人心果、水蜜杨桃……20多种热带特色果蔬亮相三亚
...院士作《中国大豆育种研究进展与创新发展》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钱前院士作《当代中国水稻育种重要成就与启示》主旨报告,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杨启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顾问王韧、四川省原子能研...……更多
7700年前长约10cm的小瓶子干啥用?裴李岗遗址发现最早小口尖底瓶
...个。主要是补充第二层、第三层旧石器资料。发现的约2.6万年前后遗存相当丰富,文化面貌进一步清晰此次发掘,旧石器考古方面,除了出土了大量石英质、燧石质遗物外,还有很多鸵鸟蛋壳碎片、赤铁矿碎片、少量蚌壳等。李...……更多
中非绿色能源合作走深走实
...开展绿色能源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双方合作共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宝荣说:“绿色减排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把握好态势,积极推动绿色转型,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中国和非洲...……更多
雀鸟辐射性演化或与古病毒暴发有关
...的雀形目鸟类因善于鸣唱而被称为鸣禽。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光霁介绍,“雀形目鸟类在距今约2240万年前发生了快速的辐射性演化事件,奠定了当代物种多样性的格局。我们发现在雀形目鸟类物种多样...……更多
我思发酵,故我在
...在南美的亚马孙雨林的人类,都从智人进化而来。大约2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出现的智人大多靠狩猎和采集生活,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渐渐走向欧亚大陆,并在大约6000年前,于地中海东部地区创造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大约7000...……更多
...找到合作的契机。随着我国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的伙伴关系越发密切。来自非洲的1500余名研究生和150余名访问学者到中国继续学习,其中包括500余名博士毕业生。现在,他们已经成长为全球多个国家的新兴...……更多
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海,在过去60年间已缩水超90%。经过近5年联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家共同找到关键因素。双方签订咸海生态治理协议,并建成节水棉田示范区,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修复咸海生态的治理...……更多
...是如何形成的呢?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在340万年前到17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从1000米上升到2000米。从110万年前到60万年前,其平均海拔又上升到了2500米—3000米。在距今15万年前左右,青藏高原的海拔就到达...……更多
日本人的祖先真的是徐福吗
首先要明确一点,早在3.8万年前日本列岛就已经有人居住了,最早来到日本的居民叫绳文人。从1.2万年前开始创造绳文文化,而在6000多年前,有一支弥生人也来到日本,这两个族群构成了现代的日本人。至于徐福,他是否真的...……更多
...玉米种质资源,加强对其引进驯化改良至关重要。”非洲科学院院士贾银锁介绍,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我国长日照的北方,不驯化,不能用。然而,目前玉米种质资源还存在遗传基础狭窄,玉米窄基因群体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更多
我国杂交水稻在70余国推广应用近百亿亩
...四喜致辞,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阿杰伊·科利发来贺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2位院士,各省农业科学院、高校以及种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回顾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创新过程,总结50年来中国杂交水稻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成果,展...……更多
6000万年的地球:从猛犸象到巨齿鲨,人类祖先还非常弱小?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引发的连锁反应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绝大部分恐龙,也宣告了中生代的结束。在紧随而来的新生代里,地球生命开始了新一轮的演化,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回到6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更多
...施建设、经济发展和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柬埔寨皇家科学院政策分析师森桑说,并以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项目为例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使柬埔寨成为东盟贸易和互联互通的关键枢纽,“显著改善柬埔寨与东盟地区的连通...……更多
果然有种·非凡南繁 | 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开幕
...亚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加速中国粮、油等作物的培育。”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1月5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举行。图为参展的菊花。记者 利声富 摄1月6日至7日,将进行...……更多
汤惠生:未被考古耽误的岩画学家
...输出,证明张光直环太平洋文化传播说。不仅欧洲有两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岩画,非洲和澳大利亚亦有三四万年前的岩画,中国金沙江流域亦发现了二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岩画:这些足以表明旧石器时代人类就不约而同地...……更多
“中医药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认可”
...法规体系内对中医药发展予以支持……去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搭建运行的“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被认证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这是全球首个以传统医学为主题的临床试验注册...……更多
...举办第三届中非和平安全论坛军事医学专题会议,由军事科学院具体承办。会议以“加强交流合作,维护军人健康”为主题,邀请非洲25国军队卫生部门领导和医学专家来华交流研讨,旨在与相关国家分享中国军队卫生体系建设...……更多
未来光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走出地球不再是科幻
...们还有多远?10月21日,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副所长王小勇,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吴季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主题演讲。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到,人类...……更多
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穿山甲新物种
...世界第九种穿山甲、第五种亚洲穿山甲。该物种早在500多万年前就与菲律宾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分化。种群历史分析发现该物种受更新世冰川作用和近期人类活动的影响,经历了两次瓶颈效应,表现为与已知穿山甲物种不同的进...……更多
...人民网海口3月31日电 (记者李学山)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海南民间遗存珍稀族谱与海上丝绸之路人口迁移路线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线下以及...……更多
悦读丨几万个关于科学的秘密,都在这套书里
...力会指向何方?为了解答这些疑惑,浙江教育出版社联手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组织国内科学家、科普作家以及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团队,打造了一套“中国青少年科学教育丛书”(16册)。这是一套为我国青少年量身写作的...……更多
恐龙进化2亿年没有出现智慧,人类进化400万年,为何如此聪明?
...候,可以追溯到大约2.5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大约在6500万年前的时候,由于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从而进一步加速恐龙的灭绝。大家在反观我们人类的进化史。最早的智慧人类可以追溯到大约四百...……更多
2022-12-17 01:00进化,恐龙,人类,智慧
...远镜是国际旗舰项目共建SKA推动中南科技合作——访南非科学院院士马寅哲《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0月30日 第 09 版)“‘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为中国和南非科技合作搭建了平台,在加强两国科技交流方...……更多
AI时代,数据中心下一站迎来“量子狂潮”
...、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量子计算机、量子信息技术等量子计算相关技术被多次提及。显然量子计算已经成为未来中...……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赞三亚杂交水稻示范成果:能帮助更多国家
...粮食安全问题。”在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钱前作水稻高产基因挖掘及分子设计育种报告。记者 利声富 摄作为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更多
博鳌现场|“现有的大语言模型像个黑匣子,难以确定其真正目标和潜在风险”
...智能的信息处理工具,并不具备真正的人类理解能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学科出现时,普遍被认为能精确描述人类的智能学习或是方方面面,当前的人...……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罗新军 吕前玲 通讯员 郭公孙 常斌)近日,记者从十堰市卫健委获悉,为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和服务模式
2024-06-06 17:32:00
日照市中医医院小儿外科王海水:“医”心向往,守护“童”康
小儿外科,一个被比喻为“哑科”的科室,复杂、高强度、诊度难、配合度低。孩子用哭闹来传达不适,看病需要靠家长的描述,判断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
2024-06-06 17:03:00
欧空局重大发现:火星赤道下有巨量水资源,水量可覆盖火星2米深
如果问火星上有多少水,可能大家都会认为水当然很少,因为在火星的表面上看不到一滴水。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火星赤道地层下还有大量的水冰
2024-06-06 17:05:00
上海街头出现“宝宝巴士”!车身小巧,颜色可爱!有人点赞,也有阿姨吐槽→
近日有不少市民乘客发现申城街头出现了一些小型公交车7~8米的车身相比常规的10米公交车显得非常“迷你”它们也被乘客亲切地称为“宝宝巴士”42路“宝宝巴士”
2024-06-06 17:04:00
明后两天京城依旧阴云笼罩,雷阵雨频发
北京市气象台2024年6月5日16时26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前至21时本市大部分地区有短时大风,阵风7级左右
2024-06-06 17:05:00
能买不能骑?25万人夜查电动车,央视出面解释,网友骂声一片!
深夜,当你踩着电动车归家的时候,不期而遇的一群人冷不防将你拦下。在你疑惑的目光中,他们拿出手电筒仔细检查你的"坐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要开启新一轮的"追车模式"啦
2024-06-06 17:03:00
荆楚楷模2023年度人物发布,他们来自武汉……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李庆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和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榜样是听得见的号角和鼓点,凝聚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
2024-06-06 17:06:00
武昌举办“6•5”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李庆实习生靳成娇通讯员胡珉张毅6月5日,武昌区在修建一新的武昌四美塘文化公园,举办“6•5”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2024-06-06 17:06:00
研究发现月球在缩小,直径已缩50米,能促发月震,主因却是降温
《行星科学》杂志1月30日发表了一篇关于月球的新研究称,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正在不断缩小,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间,月球的周长缩小了约46米
2024-06-06 17:05:00
2024年高考在即,公安部6月5日发布出行提示,为考生们营造畅通的赶考之路。公安部提示,广大考生、家长应提前熟悉考场、考点位置及周边环境
2024-06-06 17:04:00
人离灶未灭,家中浓烟滚滚,所幸他及时关停天然气避免危险发生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潘锡珩通讯员刘昊朱炜杰6月4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园一位居民在烹饪时离家,家中浓烟滚滚,还有一位行动不便的百岁老人被困
2024-06-06 17:05:00
央视新闻客户端 广西连日普降大雨,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广西西江水位急速上涨,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高水位,玉林市和贵港市9条中小河流出现超警洪水
2024-06-06 17:29:00
在我国最大沙漠淡水湖见证濒危水鸟保护成效初显
来源:极目新闻初夏,陕西省神木市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近万只遗鸥聚集在四面环水的湖心岛上孵卵,大量雏鸟陆续破壳而出
2024-06-06 17:07:00
距地球最近的白矮星,仅8.6光年,和地球一样大,却和太阳一样重
太阳是太阳系中的“统治级天体”,它的质量占到了整个太阳系可见物质总量的99.86%,所以太阳系中除它之外所有的天体都在围绕着它运行
2024-06-06 17:07:00
时速21.6万公里,已知最早“星际访客”8年前抵达地球,去哪里了
我们身处地球上,而地球位于太阳系中,所能接触的基本都是太阳系内的事物,但太阳系也并非是一个封闭的整体,星际间的小天体也是可以来往自由的
2024-06-06 1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