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两当县站儿巷镇:“上岸”鱼儿“游”出乡村致富路
...把饵料撒下,桶里成群的鱼儿争相觅食,水花四溅……在两当县站儿巷镇冷水鱼养殖基地和冯河村养殖大棚,见到这样一幕“鱼儿岸上养”的场景。近年来,站儿巷镇以打造“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为主,依托“一江三河”...……更多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本报记者 张卓宁暮春时节,走进两当县站儿巷镇三联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撒网、收网、分拣、称重、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当下正值捕捞高峰期,订单接连不断。“稍等一下,打包完...……更多
两当县张家乡:小柴胡“种出”增收路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本报通讯员 高浩东金秋时节,在两当县张家乡太渠村的柴胡地里,村民们正抓紧晴好天气采收柴胡,药田里满满地丰收气息。村民杨文辉和妻子一起采收柴胡,收好的柴胡整齐码放成一排。“以前村里主要...……更多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本报通讯员 何玉瑞近年来,两当县围绕生态产业、全域旅游、美丽两当、红色福地“四篇文章”,探索创新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把特色养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生...……更多
破解山地产业瓶颈 擘画乡村发展蓝图
...乡村·新聚焦】破解山地产业瓶颈 擘画乡村发展蓝图——两当县打造“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林下经济助农增收。本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罗小利(右)向林果专家学习花椒管理技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更多
两当县泰山乡:农家书屋“活”起来 精神粮仓“富”起来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两当讯(通讯员王霄霄)走进两当县泰山乡同心村,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书香四溢,浓郁的阅读氛围扑面而来。一大早,不少村民就来到这里,查阅科技养殖、种植等方面的知识。“在这里看一些科技类和...……更多
人报甘头条 | 甘肃两当县:绿色生态效益就是制胜法宝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年来,两当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价值优势,绿色产品以高品质赢取市场,销量和价格实现双提升。两当县张家乡兴隆村的李建厂林下自然放养鸡产的绿壳蛋,市...……更多
甘肃两当“八有”模式推动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本报讯 近年来,甘肃省两当县以林业优势特色产业3年倍增行动计划为抓手,持续推行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发展...……更多
...苏红兵不仅是县级乡土人才、农业“土专家”,而且还是两当县弘瑞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产业发展大户。“我们合作社在鱼池乡种植羊肚菌260余亩,平均亩产350斤,估计产值400多万元。”每到羊肚菌采收季节,苏红兵的...……更多
以合作共赢赋能乡村振兴 太平人寿开展助农交流活动 推动两当农产品“走出去”
...彩贵州网讯(记者 王静怡)日前,太平人寿联合甘肃省两当县人民政府、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共同开展“太平心·两当情”乡村振兴助农活动,邀请太平人寿陕西地区的企业家客户走进甘肃两当,参观特色农业产区,搭建交流平...……更多
两当县兴化乡:亳菊产业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两当讯(通讯员杨志燕)近日,在两当县兴化乡槐树村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忙碌着进行亳菊苗移栽。“为了抢抓农时,我们每天安排大概20人,从早晨7点钟开始栽种亳菊苗,争取在3天左右时间把20亩、7万株...……更多
...澜)随着天气日渐寒冷,为确保特困供养人员温暖过冬,两当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提前谋划、及早行动,发放“暖心煤”,全力解决困难群众燃“煤”之急。近日,在金洞乡“暖心煤”发放点,村民们早早地开着农用三轮车在卸...……更多
两当县杨店镇:架豆喜丰收 村民忙采摘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本报通讯员高浩东眼下,正是两当县杨店镇豆角的产销旺季。走进田间地头,翠绿豆角密密挂于枝头,农户在熟练地采摘、打包、装车。“我种豆角已经有六七年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一共种了14亩地...……更多
两当县云屏镇:天麻育种为群众开出“致富良方”
...南日报本报通讯员高浩东时下,正值天麻播种时节,走进两当县云屏镇化坪村天麻育种现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分工协作,撒萌发菌、摆木材、摆密环菌、盖土、覆叶……整个育种流程有条不紊,看似小小的天麻种子,...……更多
生态农业 别样精彩
...山水能生金”的“田园画卷”。在“八有”模式带动下,两当县农民经营性收入从2013年的1598.95元增长到2022年的456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013年的35.3%增长到2022年的50.1%。(本报记者杨余庆冉创昌杨丽君肖 红摄...……更多
做扎根乡村的“新农人”
...:陇南日报做扎根乡村的“新农人”——访市人大代表、两当县鱼池乡上滩村村民张世强本报记者 肖 红“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备受鼓舞,也更有信心在广袤乡村这片热土上继续拼搏、奋斗。”1月17日,参加完市五届人大...……更多
冬日农家书屋“热”起来
...南日报两当讯(通讯员张倩)入冬以来,进入农闲时节,两当县站儿巷镇的大多数村民选择来到农家书屋“充电”,读书看报,查找农业科技资料、致富信息,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农闲学习知识的打卡地、增收致富的“充电站”。...……更多
...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陇南市两当县、文县分别列入2023年,2024年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近年来,陇南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传统文化展示...……更多
用好“绿水青山” 激活林麝养殖“致富密码”
...张家乡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引进青海先河麝业发展有限公司两当县分公司,建成办公室、消毒室、厂房、草棚、库房等附属配套设施近一万平方米,先后养殖林麝近300对。饲养员冯世生说:“我每天早上起来就在圈里去打扫卫生,...……更多
鱼儿“上岸”桶中游,游出乡村致富路
...一条节能增效的现代渔业发展新路子。鱼儿“上岸”游出致富路1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新洲区涨渡湖农场园滩分厂的这个水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依次摆放的44个银色大圆桶“巨型水桶”。登上扶梯,站在2米多高的“水桶”旁,...……更多
...高浩东)当前,正是春季经济林综合管理的关键期,走进两当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当地群众和技术员给核桃树进行高接换优的忙碌身影。近日,笔者在金洞乡大滩村核桃种植园看到,连片成林的核桃树遍布在整个山坡...……更多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两当讯(通讯员何玉瑞)近日,两当县抢抓当前有利时节,组织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到核桃、花椒树管护工作中,形成干群齐栽共管的良好局面,再掀“双百千万”工程管护热潮。笔者走进兴化乡柳树村...……更多
...算,得出67个县(市)人居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陇南市两当县位列甘肃省67个县(市)人居环境竞争力前十县域榜单,综合排序第一。此前,两当县已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四年获全省“最具生活环境竞争力县”“...……更多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两当讯(通讯员高浩东)两当县紧盯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政策奖补、银企对接等多形式、多途径缓解企业“发展慢、融资难”问题,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减负惠企。摸排困难企业名单,制定“一...……更多
2022-12-17 23:25两当县,两当,全力
两当县杨店镇:蔬菜大棚增收快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两当讯(通讯员罗宁)近日,两当县杨店镇豆家坪村瓜果蔬菜大棚内的绿叶菜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户们忙着收割、分拣、装袋,确保争“鲜”上市。杨店镇去年通过轮作休耕种植蔬菜约6000余亩。种植大棚蔬...……更多
...,“源来好创业”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陇南市两当县创业论坛与“新锐创客”选拔赛活动在两当举行。本次活动以深入贯彻落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工作为目标,围绕“双创”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创业论坛...……更多
两当县左家乡:引种“灰树花” “多菌齐放”快致富
...报通讯员 王雪梅近日,“灰树花”这一新食用菌品种在两当县左家乡左家村“安家落户”,“灰树花”的到来,给当地农户带来新的增收希望。灰树花,俗称“舞菇”,是食、药兼用蕈菌,肉质脆嫩爽口,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更多
...安局治安、刑警、网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成县、徽县、两当县公安局督导检查“三强三固”秋冬行动开展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并召开座谈会。陈贵生强调,各县区公安局要始终坚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明目...……更多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两当县站儿巷镇:四邻微网格 服务群众“零距离”本报记者杨建芳 通讯员王亮本报记者杨建芳 通讯员王亮两当县站儿巷镇将网格化管理与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相结合,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更多
白草莓种出致富新路子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两当讯(通讯员王帆)初夏时节,两当县杨店镇的草莓大棚里,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一颗颗“白雪公主”草莓因颜值高、口感好,引来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成为市场“新宠”。“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种植...……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土蜂蜜有什么营养和养生作用?与普通蜂蜜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蜂蜜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而土蜂蜜则备受推崇,被认为拥有更多的营养和功效。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土蜂蜜的秘密?它究竟有何营养价值和养生作用
2024-06-25 22:58:00
经常吃鱼情绪更稳定
本文转自:劳动午报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在攻击性和暴力行为的情绪,与营养不良有一定关系。欧米伽3脂肪酸对稳定情绪有正向影响,每周吃一两次鱼可以摄入更多的欧米伽3脂肪酸,既有助保护心脑
2024-06-26 00:19:00
晚上没吃东西早起也要刷牙
本文转自:劳动午报即便睡前刷牙了,经过一晚的睡眠,口腔中仍会滋生大量细菌。夜间进入熟睡状态,身体各项机能都在休息,口腔内分泌的唾液量也会降低
2024-06-26 00:19:00
我的“以蔬为礼”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周丁力4年前退休后,闲极思动,我在自家屋顶建了个约80平方米的小菜园。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老夫聊发种植狂
2024-06-26 00:35:00
耳石症的健康教育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1.耳石症只是一种病的通俗叫法,其实它的医学专有名称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虽然这种疾病眩晕、呕吐严重
2024-06-26 00:36:00
无痛分娩麻醉后应如何合理饮食有哪些饮食禁忌需要遵守?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痛分娩麻醉已成为许多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分娩后,产妇需要特别注意饮食,以促进身体恢复和健康
2024-06-26 00:36:00
消化内镜麻醉过程中患者需注意哪些事项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内窥镜检查胃肠道的常规医疗程序,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诊断多种胃肠道疾病。在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时
2024-06-26 00:36:00
江西铜鼓:黄精合伙人种植超万亩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蓝思妤在铜鼓县带溪乡新丰村的一片森林下,一块块如带状的“菜地”来,茂盛的黄精青翠碧绿,微风吹过
2024-06-26 00:51:00
中药代茶饮不能替代药物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中药代茶饮不能替代药物医生建议不要盲目跟风购买合肥一家药房内,工作人员在分拣酸梅汤的中药材。前段时间
2024-06-26 01:04:00
商洛市农科所为红薯种植注入科技力量
本文转自:阳光报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彭建文)近日,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课题组农艺师、市科技特派员陈鹏博本着“不误农时
2024-06-26 02:10:00
风湿专家“对话长安” “医声速递”惠及患者
本文转自:阳光报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侯亚玲)6月22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
2024-06-26 02:10:00
维修机井保灌溉 不误农时暖民心
本文转自:今晚报宝坻区朱刘庄村多举措助力“三夏”生产维修机井保灌溉 不误农时暖民心维修人员抢修灌溉机井。 何欣摄本报讯(记者何欣)当前正值“三夏”农业生产用水关键期
2024-06-26 02:37:00
农业工人斗酷暑 只为颗粒皆归仓
本文转自:今晚报静海区军品粮宝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工人斗酷暑 只为颗粒皆归仓当下,正是小麦的收获时节。炎炎烈日下,在静海区军品粮宝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2024-06-26 02:37:00
万载农业专家团助产业发展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本报万载讯 (通讯员曾道平、高秋生)入夏以来,万载县整合党外农业专家团专业资源,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服务农业生产
2024-06-26 02:38:00
毒品“穿马甲”需提高警惕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罗洋展示吸毒血液循环模型。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黄油曲奇”“跳跳糖”“可乐粉”“奶茶粉”……24日
2024-06-26 0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