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隆平生前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在三亚召开的启动会上成立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2023年11月,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实验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示范点测产。测试结果显示,晚造平...……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连续三年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
...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更多
海南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海南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财联社12月31日电,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平均亩产546.7公斤。加上第一季、第二季平均...……更多
2023年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实验首个示范点早造测产 亩产突破900公斤
...来早造测产。测产现场,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供图人民网三亚5月16日电(牛良玉)5月15日,2023年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实验三亚市海棠区水稻公园示范点迎来早造测产,经过收割、称取鲜谷...……更多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深度观察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种植的“海南好米”品种。记者 利声富 摄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海南热带资源丰富,是...……更多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 科学家聚三亚共商南繁未来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三亚12月14日电 (张月和)北方正值隆冬时节,位于热带的海南三亚又迎来一年南繁季。12月14日,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众多农业...……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赞三亚杂交水稻示范成果:能帮助更多国家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6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三亚首次进行杂交水稻一年三季亩产4000斤试验示范就实现目标,不仅为端牢中国饭碗作贡献,而且其经验能帮助更多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在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更多
“京粳香8号”杂交水稻在琼首年试种成功 平均亩产551.7公斤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5月6日,“京粳香8号”三亚生态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进行实割测产验收。经测算,“京粳香8号”杂交水稻平均亩产551.7公斤。专家组认...……更多
海南省种子总站征集“海南好米”品种
...种成果、海南好米、特专型水稻……为做好今年下半年在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集中组织开展水稻品种田间种植展示评价,海南省种子总站、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公开征集参展品种。海南省种子总站拟于2023年下半年...……更多
三亚:育出好种子
2月23日,在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棉花育种专家赵国忠在观察棉花的长势。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育种基地,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育种人因为一个共同的愿景——“育出好种子”,从祖国各地来...……更多
“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发现地纪念石三亚落成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传承袁老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发现地纪念石三亚落成5月22日,“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发现地纪念石在南红农场落成。 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本报讯 (记者 刘盈盈) 2024年5月22日,袁隆...……更多
寻找新质生产力 | 智慧南繁CRO育种新模式 不来海南一样可育种
...,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多家企业签约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探路智慧南繁,推进种业CRO育种新模式,助力南繁硅谷建设,三亚走出一条育种新路。三亚市天涯区海南绿一品南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种基地,采用...……更多
三亚“稻”喜!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南海网12月30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平均亩产546.7公斤。加上第一季平均亩产843.6公斤,第二季平均亩产656.2公斤,三季合计年亩产2046.5公斤。三亚...……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袁隆平院士宣告三系法杂交水稻配套成功。50年后,在三亚这片发现“野败”野生稻的土地上,种业科学家们继续扎根南繁沃土,赓续育种精神。去南繁,攥紧中国种子。12月14日,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更多
追赶太阳的候鸟
...加快杂交水稻繁育进程,1975年,湘东制种人也来到海南三亚,踏上了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的风雨征程。与印象里椰风碧涛的悠闲海岛生活不同,早期的南繁生活远比想象中艰苦。“住过猪舍、牛棚,周围蚊子多、蛇蝎多,白天顶...……更多
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院士专家点赞三亚: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南繁是种业的热土、“中国种子”的摇篮。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丰富的育种资源在南繁集聚,越来越多名特优新农产品诞生...……更多
看!南繁上新
...声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家研究30年的高端彩虹西瓜在三亚崖州上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选用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稻配置杂交选育的水稻在陵水试种喜获丰收、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更多
果然有种·非凡南繁 | 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开幕
...凡南繁”系列报道。敬请关注。1月5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举行。图为首届种业科学家奖颁奖典礼。记者 利声富 摄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5日消息(记者 利...……更多
果然有种|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米杂交 历时9年繁育出“南香丝禾”获DNA“身份证”
...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院校机构新品种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即将发芽育秧。南海之滨,在海南三亚,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院校机构的博士们,正忙着让实验室里的技术落地田间。初春时节,农民抢抓农时、翻整田地、播种育苗,中国各...……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海南日报记者从近日在三亚召开的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启动大会上获悉,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已累计审定耐盐碱水稻品种11个,创制鉴定出全生育期耐4‰至6...……更多
扎根南繁四十载 培育水稻新品种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扎根南繁四十载 培育水稻新品种——记第九届海南省道德模范钱前钱前(左)在观察水稻长势。本报记者 郭志华●人物档案钱前,水稻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一粒种子...……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三亚是天然的“育种场”■ 本报记者 黄媛艳在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基础上从头驯化一种全新的水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是探路者。他带领团队创制了世界首例重新设计与快速驯化...……更多
...质量发展4月14日至16日,2023年水稻新品种展示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本次大会旨在全方位展示并推介我省南繁水稻品种最新研发成果,研讨交流南繁技术创新经验,有效助力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水稻新品种展示会邀请...……更多
南繁育种正当时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三亚南繁育种正当时2月22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科研人员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做水稻杂交实验。早春时节,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处处可见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更多
非洲多国官员在三亚插秧致敬袁隆平
...闻11月14日,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外宾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时,在袁隆平铜像前插下水稻秧苗,致敬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论坛期间,非洲多国官员对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表示钦佩。布基纳法索农...……更多
种业cro模式助力水稻繁育
5月21日一早,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羊栏村田洋1400余亩水稻田里,几台收割机穿梭不停,将一串串稻穗快速地卷入“腹中”。与普通稻田中色泽金黄的稻谷不同,这里收割的稻谷稍显青涩,约八成熟。“这是专门用来制种的水...……更多
彩虹西瓜、南香丝禾……南繁上新!还有一项重要突破→
本文转自:南海网1月5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举行。翟虎渠、谢华安、李家洋、孙其信、万建民等30余位国内外院士齐聚一堂,分享全球最新种业技术成果和产业发展趋势...……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更多
17位专家三亚“论稻”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水稻与麦类论坛举行17位专家三亚“论稻”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 郭志华 实习生 何承儒)1月5日,水稻与麦类论坛在三亚举行,该论坛系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期间的分论...……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建德受短时强降雨及泄洪影响,昨天寿昌江水位上涨迅速。位于寿昌江和新安江交汇处的建德市17度颐养居养老院,院内共有82名老人急需转移
2024-06-25 14:49:00
万万不可“一时冲动、心存侥幸”!两人高空抛物被刑拘
高空抛物常被称为“悬在头顶上空的痛”,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遏制高空抛物行为,法网越织越密,来看广东深圳警方近期公布的两起高空抛物案例
2024-06-25 14:49:00
咸宁老党员百岁生日交纳万元党费,一心向党彰显党员本色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胡迪凯通讯员李旭李倩文6月24日,咸宁市老党员苏礼正恰好年满百岁,当天下午,他带着家人来到咸宁市财政局
2024-06-25 14:49:00
货车变客车?谷城交警查处两起货车违法载人行为,竟然是同一批人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周萍英通讯员邹静宇6月16日上午10时24分,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二中队在巡逻中
2024-06-25 14:50:00
今天(6月23日)下午,2024年陕西中考物理科目考试结束。今年中考物理科目的题型有什么变化?考察内容有何侧重?来听听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初中物理教师何英娟怎么说
2024-06-25 14:50:00
一岁萌宝办理身份证,民警各种“花招”齐上阵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周萍英通讯员张雪洋“宝贝,要看这里(镜头)呦,不要动,很快就好了!”6月23日上午,一位女士抱着一岁半的宝宝来到湖北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古城派出所办理身份证
2024-06-25 14:50:00
武汉市江岸区开展“6·26”禁毒主题宣传活动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吴昌华通讯员岸公暄第37个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6月24日下午,由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江岸区禁毒办联合开展的“全民共治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宣传活动在武汉天地壹方南馆正门前广场举行
2024-06-25 14:51:00
入梅首轮强降雨考验高速公路,湖北高速交警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畅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吴昌华通讯员叶艳芳入梅以来的第一轮强降雨,范围广、强度大,造成湖北多地受灾,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2024-06-25 14:53:00
考完试了课还没上完,市民找培训机构退款被拒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张扬“我被考研培训机构的销售劝说,一时冲动付款报了名,可等我考完研了,他们的课还是没上完,我去申请退款
2024-06-25 14:56:00
入境大货车备胎内藏毒92斤被查获
来源:极目新闻据央视新闻6月24日报道:日前,重庆和贵州警方联合打掉一个跨境毒品贩卖链条,查获毒品麻古92斤。毒贩利用跨境货车会在边境更换司机的情况
2024-06-25 14:57:00
如何照顾新生儿,武汉市东西湖区举办巾帼巧娘母婴护理培训班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孙婷婷通讯员余竞闵谨洁夏景怡6月17日至21日,由武汉市妇联主办、东西湖区妇联承办的为期5天的“巾帼巧娘培训计划——母婴护理培训班”在东西湖区工人文化宫圆满举办
2024-06-25 14:58:00
长沙有商铺积水淹到大腿,路边多车被泡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丁伟6月24日,湖南长沙遭暴雨侵袭,导致城区部分路段积水,多辆汽车熄火。24日下午,极目新闻(报料邮箱
2024-06-25 14:59:00
【天眼问医】以爱相伴的科学护理 让患者就医更有尊严
本图由AI生成专家简介: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 李亚玲每一场生死救援的时刻,在患者身边
2024-06-25 15:00:00
北京警方:地铁10号线一名65岁男子扰乱乘车秩序被拘
中国网6月25日讯 据北京警方消息,6月24日13时许,在地铁10号线从知春里开往知春路站的列车上,违法行为人叶某某(男
2024-06-25 15:00:00
构树“出墙”将行人赶上非机动车道,武昌绿化队及时修剪消除隐患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王峻实习生彭念“真是没想到,城管部门这么快就把伸到路面的树枝修剪了,为他们的效率点赞。”6月24日上午
2024-06-25 15:00:00